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515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可编辑).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642?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7月第35卷第7期 Int J Trad Chin Med, July 2013, Vol. 35, No.7 ?经典探微? 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朱鹏举 2旧题管仲所著的管子,约出于春秋战国,其撰 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著过程与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相关。在这部百科全书性 的记载,早已将五味与五行的关系固定下来,历代学者质的巨著与阴阳、五行相关的资料极为丰富,而且这一 皆谓“五”是土之生数,而八、七、九、六分别为木、时期的思想家已开始将阴阳、五行两种学说熔为一炉的 火、金、水的

2、成数,今人的研究表明形成于殷商时期的尝试。汇编成书于西汉中晚期的黄帝内经 (包括素 五方观念实为五行思想的起源,不难推测本篇所论实是问 、 灵枢两部书,以下简称内经 ) ,具有“言阴与 稷下学派关于四时五行化的昀初探索, 即本篇主张春夏阳,合于五行”的特征,表明其建构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 秋冬分别与木火金水四行相合。 思想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后的阴阳五行说。如此看 一年四时分别隶属于东南西北四方所代表的木火来, 内经的著录者或许受到管子的影响。 金水四行,这样的安排貌似整齐,但不够理想,因为代 1 47在阴阳、五行学说合流过程中,由“阴阳之推移” 表土的中央缺少相应的时节。为了弥补这一缺憾,

3、管 1 316而来、被称为“阴阳之太经” 的四时如何与五行配 子的作者不仅提出“五和时节”,且将与其相关的诸合应当是学者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而管子书中确 事物置于“图方中”,使春夏秋冬所代表的众多事物围有与季节五行化探索的丰富材料,故本文拟从其关于季 绕在其四方,这一做法有重视“中土”的思想蕴涵其中。节五行化的思考入手,探讨其对内经的影响。细考 重视“中”的思想虽有所体现,但实际上却未能在土与管子一书,与季节五行化探索相关的篇章有幼官、 四时之间建立起有效关联,即土与四时之间无实质性联幼官图 、 四时 、 五行 (其中幼官图文字与幼 系。内经中个别篇章的记载表明,古医家受过这一官大致相同,不妨

4、视为一篇) ,而其具体论述又代表不 思想的影响。素问?水热穴论的相关论述可以表明同的主张:其中幼官似是昀初的探索, 五行应是 这一点,如“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 “夏者火始治,晚出的主张,而四时出现的时间当介于二者之间。 心气始长”, “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 “冬者水始治, 3 329-330肾方闭” 。肝心肺肾与分属于木火金水的春夏秋1 管子?幼官四时五行化的探索及其影响 冬一一相应,而无论及脾土。此外,素问?金匮真言管子?幼官的论述可以分为十部分,每部分具 论记载:“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体论述之后依次有“此居图方中”、“此居于图方中”、 在心”, “西风生于秋,病在

5、肺”, “北风生于东,病在肾”, 3 23“此居图东方外”、 “此居于图南方方外”、 “此居于图西 “中央为土,病在脾” 。表明古医家认为代表五行方方外”、 “此居图北方方外”、 “此居图东方方外”、 “此 的五方可与五脏相配,肝心肺肾四脏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居于图南方方外”、 “此居于图西方方外”、 “此居于图北 四时,未提及脾与四时之间关系。将这些记载与幼官 1 67-80方方外”等类似注语的文字 。详观文中所举与五 “五和时节”日数为零的认识比较,笔者认为,言不及方相合的种种事物,五时节(“五和时节”、 “八举时节” 脾是因为在幼官影响下形成的时脏论无法建立脾土春、 “七举时节”夏、 “九和

6、时节”秋、 “六行时节”冬) 、 与四时的联系。 五味(甘、酸、苦、辛、咸)、五数(五、八、七、九、 六)诸因素昀值得注意。联系尚书?洪范 “水曰润 2 管子?四时土德“辅四时入出”的认识及其影响 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 管子?四时保留了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建立的四时五行相合的新模式,即“东方曰岁星,其时曰春,其DOI:10.3760/.n.1673-4246.2013.07.027 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曰阳,阳生火与气。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研室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7月第3

7、5卷第7期 Int J Trad Chin Med, July 2013, Vol. 35, No.7 ?643? 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西方曰辰,其时 的主张,是对上一主张的变通。素问?太阴阳明论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北方曰月,其时曰 论之外, 素问?刺要论曰: “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 1 317-320 3 273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 。这一模式中,土 月” , 素问?阴阳类论曰: “春,甲乙,青,中 3 561与中央相应,虽无具体时日可主,但其内涵确实比幼 主肝,治七十二日” , 灵枢?五禁曰: “戊己日 4 112官丰富得多。明确指出“土德实辅四时入出”,认为 自乘

8、四季” ,皆是“脾不得独主于时”思想的反应。 土具有辅助、协助春夏秋冬四季正常轮回的作用,这种 2.3 脾主长夏:这是内经的观点。结合素问?风 3 237作用甚至可以理解为土对其余四行至关重要,近乎统 论 “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 、 灵枢?本神 4 25领。与幼官将与中土相关的“五和时节”置于“图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死于季夏” 、 灵枢?五 4 120方中”的做法相比, 四时在土与四时之间建立起联系, 音五味 “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 等记载,即“土德实辅四时入出” ,土不再是与四时无关的土。 内 可知长夏于五行属土而居于夏秋之间,又可称为“季经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四时仅论

9、及土德 夏”。因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周礼?夏官?司?引“辅四时入出”的重要性,未提到其所主的时日,给后 郑众说云: “ 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 5学者留下了发挥余地,故古医家在此影响下形成的认识 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较为多样化。仔细分析相关论述,主张大致分为三类。 故学术界一般认为季夏是由战国晚期的阴阳家邹衍提2.1 脾为孤脏而不主具体时日:素问?玉机真脏论 出的。考虑到邹衍生活的年代略晚于管子的撰著时明确指出,春夏秋冬分别与木火金水、肝心肺肾之脉相 代,故可推测“季夏”的提出是受到管子?四时的应,脾脉于四时无所主,原因在于“脾脉者土也,孤脏 影响。将季

10、夏置于春夏与秋冬之间的做法既沿袭了重中 3 118-121以溉四傍”,故脾脉“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 的思路,五时的主张又比较方便与五行相配,故邹衍的所论内容虽是脉象,实则反映出脾脏属土故无季节可主 做法深受欢迎,西汉早期成书的淮南子?时则训、的思想。脾土虽不主具体时日却能在四时长养其他四 春秋繁露?五行对 、 春秋繁露?求雨、 史记?天脏,这与四时所说的土德“辅四时入出”的认识如 官书无不采用此说。受五季五行说影响,古代医家将出一辙。此外,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心肺肾肝 脾与季夏相配。 “长夏”之名是医学界为强调脾土的“长分别“通于”夏秋冬春之气,而“脾、胃、大肠、小肠、 养”作用而逐

11、渐产生的新主张。王冰注素问?脏气法 3 67-69三焦、膀胱”则“通于土气” 。所谓“土气”或 时论称:“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 3 142即“土德”之谓,大概本篇作者也受到四时的影响, 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注玉机真脏论云: “长 3 424认为脾土在四时中没有独立位置,只能与传化五腑一道 夏,谓长养之夏” ,或许可为笔者的推测提供旁证。 3 67-69以“化糟粕,转味而入出” 的功能辅助其他四脏。 甚至可以想象,以“长夏”取代“季夏”之名的做法很2.2 脾“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素问?太 快占据了主导地位,故内经中有二十八处使用了“长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12、?岐伯曰:脾者, 夏”一词(包括素问?宣明五气出现的“长夏脉”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 一词),而仅有三处沿用“季夏”的旧名(灵枢?经筋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 “季夏痹”一词,与“孟夏痹”、 “仲夏痹”诸病相并列, 3 180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按照这一 其中的“季夏”显非五季之范畴,故未计算在内)。 说法,属土的脾脏与其他四脏一样有具体的日数可主, 主张脾主长夏的篇章中,素问?平人气象论的只是脾所主之日不在某一单独时节而是分散于四季。这 论述值得注意。此篇具体论述中体现出对胃的关注,提一认识凸显了土的长养作用,又赋予其所主的

13、具体日 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认为春、夏、长夏、秋、冬数。笔者从上下文推测,在这一主张提出时,脾土无具 五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而“所谓无胃气者,但得 3 109-111体所主时日的观点在医家中仍广为流传,该篇作者希望 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对“胃气”的异常重视,将“脾不主时”阐释为“脾不得独主于时”以利于脾“以 反映出持这一观点的医家对脾土作用的重视程度已降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学说的推广。据此可看出, 低,有的致力于寻求对全身五脏具有奉养作用的脏腑,这一思想是医家们在土德“辅四时入出”认识基础上创 昀终将这一作用赋予属土且有“水谷之海”之称的胃。 立的,其产生要晚于上述“脾为孤脏而

14、不主具体时日” 以上三种主张之外, 内经中还有以五星表明五脏?64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7月第35卷第7期 Int J Trad Chin Med, July 2013, Vol. 35, No.7 10应于四时的主张。如素问?金匮真言论 :肝“其应四 周天之数相合” ,仍属用五行均分一年之法,只不过时,上为岁星” ;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 ;脾“其 一年的日数由古人所取的三百六十日精确到三百六十应四时,上为镇星” ;肺“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 ;肾 五日零二十五刻,而五行的影响仍是清晰可见。 3 25-28“其应四时,上为辰星” 。考诸古籍,岁星、荧惑 正如廖育群先生所说,在运

15、气学说的理论框架中,星、太白星、辰星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时,而对于镇星 与阴阳学说相比,“五行学说的地位与作用更重要一与季节关系的认识则有所不同,如文子?精诚称“四 些”,而“从推算形式上讲,五运主时产生昀早;尔后 6时失政,镇星摇荡” ,认为镇星与四时皆有关, 史记?天 有鬼臾区据早期文献太始天元册将五运主时推衍到 7 11官书认为镇星与季夏相应 。 抱朴子?内篇?杂应 主岁,运气学说才逐渐发展起来” 。然依笔者之见, 8称“四季之月食镇星黄气,使入脾” ,认为镇星应于四 我们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将五行木火土金水各主七季之月。如此看来, 素问?金匮真言论仅以脾“其应 十二日的认识视为运气学说之滥

16、觞。 四时,上为镇星”表示脾与季节的关系,对于镇星所代 一年均分为五个时段,若不设专名则不便指称,故表的季节却不做明确界定,当是一种调和之法:或许这 甚至有医家主张沿用春、夏、季夏、秋、冬之名来为五一主张提出时,以上三种学说早已存在,这里说脾“其 时段命名,这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所补的文字应四时,上为镇星” ,而不明言镇星代表的具体时日给学 之中,可以窥得端倪。这段文字先说“五运相袭,而皆者留下了发挥空间,可理解为脾关于四时而不主具体时 治之” , “五气更立,各有所胜” ,又云“春胜长夏,长夏 3 64日,又可理解为脾寄旺于四季之月, “各十八日寄治” , 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

17、,显系沿用五季之还可理解为脾主季夏。三种理解皆可。总之, 管子土 名以称五运所主之时的变通之法。然而由于这一做法与德“辅四时入出”的认识对中医学有着深远影响。 世间所说的五季概念相去甚远,推广起来自是不易,故即便是“运气七篇”也没有采用这一概念。不仅如此,3 管子?五行五行各主七十二日的主张及其影响 就连素问的整理者王冰,亦未能看出这里的“长夏”无论是管子?幼官还是管子?四时,居于 含义与其他篇章有别,仍以“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 3 64-65中央位置的土皆无具体的时日可主,于是就有了五行 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王,故云长夏也”释之 。 的探索,谓:“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 毕。睹

18、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 4 结语 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管子中关于季节五行化 1 327-329而毕。睹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这 的三种探索在内经中均有体现。在其影响下,古医一做法是将一年三百六十日分为五个七十二日而与木 家积极探索五脏与四(五)季的关系,建立了中医学的火土金水相配,在形式上实现了圆满。但由于四时的观 时脏相关理论,丰富了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而五行念已深入人心,如此将一年均分为五的做法自是不便, 各主七十二日的思考则与五运之说密切相关,堪称运气故其后的典籍,除淮南子?天文训中保留这一认识, 学说之滥觞。由此不难想象

19、,撰著内经的古医家敏少有采用这一主张者。这一主张在素问里由王冰补 锐地关注着思想家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并积极从中汲取入的运气学说相关内容中可看到明显痕迹。作为运气学 营养以丰富医学理论,也正是有了众多眼界宽广的医家说的核心, “五运”是指分别主治一年五时的五运之气, 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内经这部巨著,成就了深深即一年均分为五个时段而为木火土金水所主。古代医家 植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大厦。 3 61虽知“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 ,但在讨论五参 考 文 献运时主张取“三百六十日”为法,故张介宾强调,“一1 钟肇鹏,孙开泰,陈升. 管子简释. 济南:齐鲁书社,1997岁五行,各主一运,运七十二日”, “盖一岁之数,凡三2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 北京: 9百六十日,五分分之为五运,各得七十二日也”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13 黄帝内经素问.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每运主时七十有二,与五行木火土金水各主七十二4 灵枢经.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日的主张若合符节。即使按照今人的说法,“五运中每5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 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 北京:运主一时,即各主 73 日零 5 刻,计 365 日零 25 刻,与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