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544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 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第33卷第6期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Vo1.33No.6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2005年月NOV.,2005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周士葡士葡(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234)关键词:德彪西;帕斯比叶舞曲;钢琴踏板摘要:德彪西早期创作的帕斯比叶舞曲,是在继承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之作,不属于真正的印象主义风格.此舞曲踏板运用十分讲究,作者标注了踏板并加以诠释,以求制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增加音乐的表现力.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12435(2005)06-0733-04UseofpianopedalinDebussySpianomusicPassepiedZH0UJuan-juan(CollegeofMusic,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Keywords:Debussy;Passepiedpianopeda1Abstract:ThepianomusicPassepied,DebussySearlywork,isaninnovativecomposition.onthebas_sofinheritingclassicandromantictrad

3、itions.Anditdoesnottrulybelongtotheimpressioniststyle.TheLIseofpeda1isverydaintyinthisdancemusic.Theauthor1abelsandannotatesthepeda1,tryingtoproduceabundantsoundeffectsandenhanceexpressiveforceofthemusic.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在钢琴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作曲家创作阶段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他所创作的每首作品都不会一样,即使相同时期创作也会有特殊的,非典型的作品.德彪西的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就是这

4、样一首作品,它是德彪西早期创作的,还不属于真正的印象主义风格,而是在继承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帕斯比叶舞曲是德彪西贝加摩组曲中第4首也是最后一首作品,据说发源于法国下阿尔卑斯省布列塔尼地区的水手中问,16世纪后期由街头跳舞的流浪艺人传到巴黎,在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的宫廷中得到流行.此舞曲通常为3/8或6/8拍的活泼舞曲,常被用在法国歌剧和芭蕾音乐中以及管弦乐队和巴洛克后期的键盘组曲中.在当时的法国歌剧中留下一些实例,如康普拉(Campra),欧罗普嘉兰特(EuropeGalante).还有德国作曲家们的组曲中,如巴赫(J.S.Bach)的英国组曲第五组曲的第5首.德彪西虽然引用

5、了此舞曲的名称,但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帕斯比叶舞曲为四拍子乐曲,在形式上别具一格,给人以新颖之感.此乐曲结构并不庞大,但在创作手法上表现出多方面的来源,在音乐内涵上也表现出具有多种因素,如沉思与欢乐等.这首舞曲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跳跃的伴奏音型持续活动不中断地贯穿全曲,使全曲充满活跃的气氛.旋律带有古代风格,轻捷灵巧,结构匀称,段落分明,很少让人有印象主义模糊朦胧的感觉.在和声处理上也较多地运用了中古调式,表现出对法国18世纪羽管键琴音乐风格的继承,同时还运用和弦的平行进行等新颖的效果.如在最后一个主和弦上省略三音,即主音和三音构成的小三度的用法,乐曲的最后十小节一直使用了空五度的进行,从而使短

6、小的尾声具有一种特有的淡化调性的钢琴音乐风格.总的来看,这一作品是德彪西从浪漫主义向印象主义过渡时期创作的,是他在钢琴上试验新的音响组合,探求非功能性的和弦色彩,这种早期的大胆的尝试为他日渐成熟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的表现乐曲的风格及音乐形象,德彪西除了追求一般的演奏技巧外,还十分讲究踏板的*收稿日期:2005一O62l作者简介:周娟娟(1981一),女,安徽合肥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是钢琴演奏与教学.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33卷运用.1885年德彪西聆听到李斯特钢琴演奏,亲眼目睹_他运用钢琴踏板的精湛技艺,这种技艺似乎使音乐产生了”呼吸”n1(,对德彪西

7、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德彪西努力追求一种运用踏板来制造出不同音响效果的技法,他自称为”会呼吸的踏板”2(臃.试图对帕斯比叶舞曲的钢琴踏板标注,诠释踏板运用在音乐表现中的效果以及运用好踏板的重要性.在标注帕斯比叶舞曲钢琴踏板时采用了加泰隆学派踏板法,参考了约瑟夫?班诺维茨着的钢琴踏板法指导,同时比较分析了数位钢琴家演奏德彪西此首乐曲的录音,其中以瓦尔特?基塞金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最权威的诠释者演奏的录音为主,并加以解释.1.根据和声低音使用踏板基赛金认为德彪西使用踏板的原则往往是保留低音,而踏板必须保持和和声低音一样长.当继续保持同样的和声时,长踏板必须保持几小节甚至更长.此首乐曲第95103小节就

8、是典型的例子.谱例1:前3小节低音降A一直持续着,和声也没有变化,这就需要一个踏板支持着直到下一小节改变了低音和声时再换踏板.这里上方不断运动的分解和弦应演奏得特别轻,以保证听得到低音的持续与连接.如果只根据一个分解和弦或一个小节换一次踏板,那么不但失去乐曲的流动性,也破坏了低音的线条.但也要做到小句子的起伏变化.另外,像乐曲的第36-38小节,第7O一71小节,第7475小节,第128小节,第143144小节,第145146小节都是根据和声换踏板的.可见这一原则在德彪西的作品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德彪西喜爱这种作曲技法,使用这样的踏板才能符合作曲家本人所要求的音响效果,从而达到他的创作意图.2

9、.根据节奏形态更换踏板乐曲中如果大篇幅的出现同一节奏型时,踏板的使用可以明确清晰化.此首乐曲这样使用踏板有助于表现乐曲欢乐活跃的因素.如舞曲中第4O一58小节,第138142小节,谱例2:tlI.11.呷一11l一1I一1!/|这里乐曲的节奏由原先的节奏(见谱例4)变为右手主旋律出现三连音,左手每两拍一个分解和弦,且休止八分音符,使得乐曲更富动力感,也更加短促紧凑.演奏时我们既要保证旋律不能模糊,又要使得旋律连贯,按照节奏律动采取每两拍低音处换一次踏板,在休止符上松开踏板是最好的选择.3.突出旋律音的踏板处理这里指的是在使用踏板时,旋律音必须显示出来,和声外音的声音处理要比和声的音更柔和些,而

10、其它的更弱一些.此首乐曲的第132137小节,在乐曲主题最后再现之前,6小节之内都不换踏板,为的是突出暗指的低音E,对于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很重要的.另外这种踏板的使用对于表现此曲的音乐形象也是有帮助的,与第2,4种踏板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像一个过渡段,并非节奏化的,而是很连贯流畅的,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第6期周娟娟: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谱例3:4.右踏板的处理法根据舞曲的音乐形象和特征,首先乐曲整体速度稍快,大篇幅的左手八分音符跳音伴奏音型贯穿全曲,烘托出活泼的气氛,右手也是跳音与连音交替使用,这种舞曲的节奏感溢于言表,一开始就给人很明确的音乐形象,而且开始作曲家用了大量弱的力度

11、记号,如使用右踏板会有音响浑浊的效果,显然不大合适.所以这类地方不用右踏板,便于听者掌握乐曲的音乐风格及音乐形象,也使得明亮清晰的音响效果符合舞曲风格的要求.因此,类似乐曲开头大段落的地方,以及手指很容易连接和控制的地方都建议不用踏板.谱例4:p.,.一,一竹一1r一_r1一11I-一-=r】-.FT舞曲到了第59小节时,虽然音型没有什么变化,可从谱面上看每小节第一拍都有一个保持音记号,需要用踏板强调一下,因此,踏板不能过长,点一下这个音即可.为了使舞曲形象丰富,色彩变化,可将这类地方根据力度记号的不同,采用不同时值的踏板,mp的乐句踏板踩八分音符时值,PP的乐句不用踏板,完全用手指控制,mf

12、的乐句踏板踩四分音符时值.5.左踏板的处理法左踏板又叫弱音踏板,但并非弱奏处全部用弱音踏板,正如波兰钢琴家约?霍夫曼在论钢琴演奏中说的一样:”不应用弱音踏板作为掩盖有缺陷的弱音的外衣或帷幕.”而应该使它的所有既能减弱音量,又能改变音色,可谓是锦上添花.既然作为一种音色的装饰来使用,舞曲开头可以使用左踏板,不仅表明了轻快的舞曲特性,也与使用右踏板的段落造成鲜明的对比.同样结尾处也可以使用左踏板.不过左踏板不要一直踩着,也不能一直踩到底,因为这样声音太闷了.要依靠弱音踏板的几个层次,配合不同的指触,使音色范围变化更大.此首乐曲的前35小节基本都是”P”,如果一直使用左踏板,声音昕起来不仅缺乏生气,

13、很呆板,层次也不够.所以可以随着旋律将左踏板进行调整,最简单的就是根据渐强渐弱的记号,渐强时慢慢放开一点左踏板,到渐弱时再慢慢踩下去,使得声音有起伏,有层次,色彩更加丰富.当然有时候作曲家没有标记时,则要根据对乐曲的分析理解及经验灵活处理.,-,1丫-,安徽师范大学(人艾上会科学版)6.结束处的踏板使用进入到尾声后,主和弦和下属和弦的交替保持了8小节,因此,根据和声功能进行换踏板是有依据的.另外,最后3小节德彪西写了紧接着有休止的结束主和弦,基赛金认为这三个极弱(Ppp)主和弦,不要把踏板保持经过休止,在每个和弦后放掉踏板.这样能够使声音既有点泛音又不会很混浊,听起来很干净.谱例5:一一可米f

14、一一书从谱面上看,后三个和弦都是主和弦,同属一个和声,如果踏板一直保持到结尾,虽说不会使人感觉有不协和的音响,但是就此曲的意境来说是不相符合的.首先,最后十小节的结尾两次标明“PPP”,不换踏板会造成混响;其次,五小节的主,下属交替经过两小节的下属分解和弦进行到八分音符的主和弦,而后三小节都是休止三拍半,此时放掉踏板正好表达出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总之,合理正确的使用踏板是十分重要的,用得恰当可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踏板的使用既是严谨的也是灵活多变的,根据不同的场合演奏者处理都是不一样的.”指导运用踏板的人体器官是耳朵,耳朵是主宰,只有耳朵才能决定是否使用踏板”_31(啪.”.只有认真的研究作品中的踏板运用,才能充分的表现乐曲的风格和意境,使作品更完美,更加鲜活动人.参考文献:I-1(英)罗德瑞克?都内特.克劳德?德彪西M.赵新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2朱秋华.德彪西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r-a(波)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李素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凤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