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570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 (英文)The practice research of GuZheng YaoZhi学 院 艺术学院 专 业 音乐学 班 级 071音本 学 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完成日期 2011.5.7 摘要【摘要】古筝的技法丰富多样,在同类别民乐中简单易学。但是也有一些较难的指法对于初学者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摇指就是一种难以掌握到正确方法的技术。随着学习古筝的人群逐渐增多,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多,乐曲风格的变化,使古筝的技法在近30年中有了快速的发展。因而其在理论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将古筝的摇指技法在结合前人的理论基础与

2、自己的实践经验,从演奏实践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对古筝摇指技法的探索研究,最终希望可以对摇指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古筝; 摇指 ;实践。The practice research of GuZheng YaoZhiAbstract【ABSTRACT】TherearevarietyoftechniquesofGuZheng,andalsothemostsimpleinthesamecategoryofmusical.ButfortheBeginnerssillhavesomethingdifficult,forexample:YaoZhiisoneofthem.Withthecro

3、wdofpeopleStudiedtheGuZhengandtheprofessionalsincreasing,thetechniquesofGuZhengisdevelopinginthepast30years.Forthetheorystillnotcatchupwiththetechniques,Iwouldtocombinationmypersonalexperiencewithothersresultstotakesomeresearchofteachingandperformance.AndtowishcanhavesomehelpforYaoZhi【KEYWORDS】GuZhe

4、ng;YaoZhi;practice。目录摘要IIAbstractIII1摇指的介绍12摇指的技法学习22.1摇指的技法学习22.2各风格作品中摇指的学习42.3教具的使用73摇指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83.1摇指在音乐中的作用83.2摇指在具体乐曲中的表现情感的方式94总结11后记131 摇指的介绍1.1 摇指的介绍 筝,作为我国在音乐文化中一个古老的象征,距今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它的起源还要经过科学的考证,但就现在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来说,筝无疑算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乐器。虽然筝的历史悠久,但是一些特殊的技法如摇指、双手交替弹奏、轮指等则是在近百年来才渐渐发展出来的。其中特别是

5、摇指,相继出现了大指摇、多指摇、游摇、双摇、左手摇等等多样的摇指技法。遥指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现发现最早的关于摇指的记载是在弦索备考第三集海青拿天鹅一曲中有摇指技法的标识。 各派的学者和演奏家在经过了各个时期的发展后,将摇指的技法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类别。比如像北方的山东筝派的摇指就是刚劲有力的,多以大指摇为主,可以突出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而河南筝派虽然也是以大指摇为主,但较山东筝派比则较明快悠长;再如南方的浙江筝派,其摇指风格淡雅含蓄,通过手腕的摇动可以使摇指的音响连成旋律。而潮州客家筝派则也是以大指的快速托劈为主。各个派别的摇指各有特点,也表现了不同地域的人文和民俗。不过在当今筝的发展中

6、已经不再将派别的风格划分得过于清楚,而是将所有的技法混合使用。在现代的作品中各种技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技法也标志着古筝摇指技法的发展进步。 摇指技法的出现使得古筝演奏时的旋律可以更加流畅和连贯,这也是很多弹拨或者敲奏乐器所共有的技法。比如钢琴的踏板的发明,琵琶的摇指,打击乐器的滚奏等等都是将一件只能发出不连续音的乐器通过快速弹拨、敲奏或者以机械装置加以改变声音来达到旋律的连贯。这也为乐器间的互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荣斋 著弦索备考M 嘉庆十九年(1814)抄本 第三集合奏汇集海青2 摇指的技法学习 2.1 摇指的技法学习 摇指是古筝学习者在经过基本指法学习后必须要学习的一个过程。但是由于摇指

7、学习的时间,方式,和内容的关系,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在学习摇指的过程中由于对手的要求和控制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如果孩子太小就开始学习摇指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留下坏的演奏习惯而导致今后学习和演奏时的不便。 在初学期间,根据不同年龄的学习者要施以不同的方法来教学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在这里我将学习者分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在7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心智比较成熟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四个不同的阶段。 首先在古筝学习者中年纪较小的儿童在学习时大多是在父母的带领下学习,初期一般不会教授到摇指的技法。 这个时期的孩子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集中时间比较短。而摇指的练习需要反复地寻

8、找手的姿势和手腕摆动的感觉,因此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一般不建议直接教授摇指技法。因为摇指所需要的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都不是那么小的孩子能够拥有的,但是如果有身心性格各方面都比较适合的孩子则可以视情况而定。而在这个时候先教授孩子的家长,然后等孩子长大一些再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则是一个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因此这个部分会在后面的成人教学中详细说明。 其次就是在学习者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学龄儿童。他们有的经过了之前几年的基础学习,进而开始学习难度较大的乐曲时需要用到摇指的技法;有的则是在到了一定年龄后开始学习的,这些学习者的基本能力和感受能力就不一定能够比之前一直学习的孩子好。因此也需要将这两

9、种孩子的教学方法有所区分。第一种孩子是从小在父母的陪伴下一直坚持练习的,因此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会比较强。一般教师会因不同性格的孩子来选择是直接教授或者间接教授。性格比较好强的孩子以一些竞赛的形式来进行引导,比如让孩子与老师或者父母比赛来刺激他们的练习,第二种孩子会在学习上没有从小学习的孩子那么灵活,因此建议教师用一些比较形象化的动作和语言来告诉他们摇指的概念和联系方法。比如:让孩子站起身和老师一起做一些准备动作,模仿动物、生活中的活动等来分散一些他们对于动作的渴望。进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以坐在琴前来进行细小动作的学习;或者让孩子从倒水开始学习,(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要在琴上练习)。让孩子回家给家人

10、倒一杯水,一方面练习到他们的姿势,一方面可以练习他们手臂肌肉的力量,还可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因为每个孩子性格和身体发育的不同,我会对每个孩子设计一个阶段的计划。比如说这个星期我们要完成的就是姿势,下个星期开始放到琴上练习,再后面则让孩子慢速练习,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可以演奏连贯的长音。再根据孩子的状况适当的加入一些简单的乐曲来增加他们的兴趣和信心。接下来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青少年的特质就是具有叛逆性,因此我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分为视觉学习、听觉学习和触觉学习三大类。每个孩子所适合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方式都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学习方式。

11、首先依赖视觉学习的孩子在学习摇指的时候比较依赖于老师的示范动作,这会造成的结果就是声音、姿势的僵硬不自然。对于他们来说首要就是要放松,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让孩子多听,闭眼听声音。这样也会带给这类的孩子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其次对于依赖听觉学习的孩子来说,学习的方式就听老师说,依据老师说做什么动作在什么地方怎么演奏来判断自己的动作。对于这类的孩子,老师所下达的指令要非常明确,简单易懂,然后是要让孩子注意去听自己的音色,而不是老师说的话。虽然他们依赖听觉来学习,但大部分孩子还是只听得到一部分的信息。对于像音色这样的抽象的信息他们会容易忽略。也因此老师要时刻提醒来保证学习的效率。最后是依赖触觉学习的孩子

12、。这类的孩子多比较好动,静不下来,那相对来说就需要给孩子多一些的活动,从身体的大动作进而引向手指上的小动作。总体来说,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询问了解孩子的喜好,性格等等。因为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逆反心理,在练习的过程中家人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开始厌烦的孩子不建议采用说教的方式,而应该举实例来激励或者鼓励他们,比如说“六一节的时候你可以去学校表演这个曲子,但是如果你到时候没有练好,那大家就都会认为你弹不好琴,而你练出来了的话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羡慕和好评,那你现在不想练,就等一会休息一下再看看要不要练。”这样的类似激励的话语反而会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促进作用

13、,也应该由老师告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上课效率都会有帮助。对于孩子来说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非常正确的,因此想要孩子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姿势首先老师要使用非常明确,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其次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因此就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姿势。有的孩子会因为紧张而不能放松手指,有的孩子可能不能够放松大臂而活动手腕,也有的孩子可能会将老师说的动作放大来做造成过度的摆动幅度而影响速度,也可能会过于小心而达不到要求的姿势。 最后则是成人的教学。由于成人已经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控制能力, 在经过一段时间摇指技法的学习之后,便可以将摇指运用于乐曲中,而之后在乐曲中需要表现的摇指风格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也就需

14、要更加最求摇指的技术。构成不同风格的音色的摇指主要是靠一下几个方面来控制的:1.点。在演奏中接触琴弦的点以及指甲接触琴弦的点的不同会造成不一样的印象色彩。在较长的琴弦上一般会有两个触弦点,这两个点上所发出的音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在靠近岳山的位置,这里的声音比较干净,明亮;而在琴弦中间的位置的触弦点则比较朦胧,柔和。在指甲触弦的位置则应该是在除胶布缠住的部分之外剩余的二分之一处。此处位置演奏的声音干净、明亮,而过于靠前的位置演奏的声音太过脆硬和尖锐,靠后的位置则比较浮躁,空虚,还会造成摇指时指甲卡在琴弦中的问题。因此在演奏时我们应该要注意点的控制。2.面。在古筝技巧中一般只有摇指会常用到指

15、甲的反面即靠近手指的那一面。因此在演奏时要注意的不仅是摇出的音色,更重要的还有摇进琴弦的控制,要掌握好甲面得角度和方向来确定演奏的音色和力度。3.速。速即速度,是指甲在摇指时与琴弦接触的快与慢。速度的不同所影响的是音量,速度快则容易发出响亮的音色,速度慢则适合发出柔和的音色。但由于摇指的作用是将单音连成旋律线,因而不能够摇的太慢。只有在初期练习时可以从慢速开始固定动作。4.气。在演奏中常出现不和协或者不生动的音响,就是由于没有控制好气与力的关系。在演奏中有了气,就可以做到“强而不燥,弱而不虚”。演奏者有了气的支撑才能够将心中的感情经由手指在琴弦上的轻重快慢变化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赋予音乐以生命

16、和感情。2.2 各风格作品中摇指的学习再来就是各个流派摇指的学习方法的不同。由于古筝的流派分支比较多,相近地区的总体风格相似,因此在这里我将流派先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方筝派的风格较南方来说比较刚劲,有力。因此在弹奏北方筝派的乐曲的时候运用大指的托劈比较多。北方筝派中最有代表性的派别就要数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了。山东筝派的摇指是以大指末端的小关节做快速托劈的运动变化而来的,快速托劈虽然不能做到非常快速,但是却全好表现了山东乐曲厚重,刚健的风格。如著名的古筝曲高山流水中就出现大量的托劈指法:全曲多数为托劈的快速指法,音色要求扎实有劲。在练习过程中应着重练习大指的力量与灵活度,可以搭配相应练习曲以及单

17、独训练如类型的指法,由慢渐快,并注意音色与大指关节的来回分解动作的连接顺畅和触弦方法。河南筝派的摇指可以分为“密摇”和“游摇“两种,其演奏方法是运用手腕的转动,带动大指整个关节的快速托劈。这种方法可以使遥指更加密集有力。如陈杏元和番,其内容取材于戏曲故事二度梅,描写了唐代吏部尚书陈日升之女陈杏元遭奸臣卢杞陷害,被迫前往北国和番的故事。乐曲中运用的是河南特有的游摇:游摇这种奏法是曹先生为弹奏一些较悲哀的旋律而设计的,弹奏时右手从离筝柱较近处由弱至强逐渐向前梁移动。左手则同时从按变音边滑边颤地放回原位音。奏时两手配合要协调,音色和力度要有明显的变化。游摇是一种组合指法的综合运用,要注意左手细而密的

18、颤音的配合。南方筝派的风格就不像北方筝派那样豪爽、有力,而是比较柔美,含蓄。在南方筝派中摇指的运用更为广泛。在技巧上也更加丰富。由于摇指可以模仿许多大自然的声响,因此在南方筝派中常常运用摇指来表现水、风,以及婉转的歌声。在南方筝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要数浙江筝派了。浙派的乐曲中摇指几乎是所有筝曲所必备的技法,其动作以大指做细密的摇动来演奏,不仅配合手腕的运动,还增加了手臂和身体的韵律,如海青拿天鹅中的摇指风格和种类多变 :开始非常有力度和气势的长摇应注意练习在摇指过程中强弱音色的变化,不可一成不变,以配合左手的旋律起伏。中段长摇较开头来说较优美连贯。因此在练习的时候要将左手的断奏与右手的连续音响

19、有所对比,摇指不可太强。还要多练习换弦时的连贯技巧,顺应摇指的惯性来换,以达到优美如歌的目的。第三个部分为扫摇。这一段得摇指反映的是勇猛的海青在天空与天鹅交锋,经过激烈的搏斗,将天鹅击落的情景。因此练习时应注意扫摇的技巧练习,由摇带扫,不可扫、摇分离。在摆动手腕的同时用中指伸出带过附近的几根琴弦来完成扫摇的技法。 最后的结尾部分运用了大指托劈的技巧,由此看出,浙派的乐曲在摇指方面变化多样,吸收结合各流派的特点以适应不同情绪表达的需要。2.3 教具的使用在古筝技巧教学中许多老师都使用语言的教学,相对来说语言的教学适用于成人或者青少年的教学,但是对于这类学习者而言,多练习和运用要比掌握摇指更为重要

20、。因此选择各种风格难易的乐曲片段来促进练习的效果往往比单练摇指的效果要好。当然,对于陪着孩子学习的成人和学龄儿童来说学会教具的使用则更加方便。在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总结出几个在生活中唾手可及的东西来帮助学习摇指。并且经过试验得到了很好的效果。1.有柄的塑料杯子。学习者通过手握杯柄来倒水的姿势感受手腕的转动和方向,并且通过控制水流的快慢平均来达到练习手的小肌肉控制能力,有助于在今后摇指的过程中达到平均、流畅。在使用这个加偶的过程中应注意握杯柄的姿势以及倒水的快慢,不能够一下子倒完。同时还要提醒学习者感受手的转动的杯子的重量感。1. 长形的棍子。如擀面杖等类似形状的物品。由学习者握住棍子的一

21、端,老师握住另一端,通过老师的带动旋转,来练习手腕的转动和摇指的方向。在使用这个教具的时候要注意学习者手紧握棍子不能放开而导致方向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习者得特点和不足设计不同的教具,这两种方法是我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方法。在此仅提供广大古筝爱好者借鉴。3 摇指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1 摇指在音乐中的作用摇指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法在古筝的音乐表现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演奏时常常会因为摇指没有依据作品的风格进行演奏而使音乐听起来“怪怪的”。因此在演奏时我们应该要注意的是摇指技法的掌握以及对应作品风格的把握。摇指的种类有许多,这也是表现不同乐曲的一种方式。如大指摇、食指摇、多指摇、

22、扫摇、游摇以及游摇等等。首先,在风格较为激烈,快速的乐曲中,摇指多为快速的大指摇、多指摇和扫摇。这些摇指种类在音响和情感上都适合表现激动、欢快的乐曲。在演奏时依据特定的情绪来调整摇指的轻重和快慢以配合摇指段落在全曲中的意境。其次在风格较为优美抒情的乐曲中,摇指多为连贯婉转的大指摇。在演奏时表达出流水或微风吹拂或小桥人家的感觉。也需依照不同乐曲风格来演奏。同时配合左手的旋律伴奏或刮奏来从轻重快慢中表现音乐的婉转。在摇指的演奏中需演奏者将情感投入到其中,才能将不同音摇指连贯起来。配合情绪的变化起伏来达到技法与情感合一的效果。这样才是演奏时应有的状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演奏家都应从内心来表现音乐,一百

23、个人就可以演奏出一百首高山流水就是这个意思。古筝的乐曲没有特别严格的定义需要怎样来表达,只要将身心投入到乐曲的演奏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音乐才是最美的音乐。3.2 摇指在具体乐曲中的表现情感的方式下面我从战台风这首乐曲中来解说一下摇指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开始就出现了扫摇,这段摇指的部分表现出的是在台风中奋战,与台风做斗争的场景。因此较为激烈和响亮。在高潮的开始段为mf的音量也表明了在这个部分开始了与台风的对抗,同时用扫摇演奏出主旋律,形成呼应。左手的和旋在每小节第一拍在低音固定出现也是为了配合表现紧张的气氛。在变音出现后音量转变为f,也表示进入了激烈的高潮:在扫摇部分的最后音量在

24、3小节中快速由f变为ff,也是为了表现战胜了台风,以及过程的艰辛。左手的伴奏也由原来的和弦变为自高到低的刮奏。重点突出低音的厚重感。扫摇部分变为高音区也表现了战斗的激烈。而在经过暴风雨的战斗后则开始进入平静优美的阶段,海面渐渐平静下来,暴风雨渐渐远去了:平缓的大指摇渐渐进入到旋律中,弹奏与摇指的结合表现了战胜台风后自豪的心情。间断的短摇与刮奏的配合也表现了暴风雨后欢快的心情。因此这里的短摇需要清晰、明亮、快速地来表现。在经过欢快的庆祝之后便是胜利的歌唱,在这里运用了连贯的长摇,来歌唱战胜暴风雨后胜利的心情:但是在摇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换音之间的连贯,不可断开换音。旋律优美但是有一种胜利的激动情绪

25、在其中,辅以左手和旋的配合表现出一种磅礴雄伟的心情。在这段长摇指的后面又是进入了开头的主题。因此在长摇的最后在减慢的同时要渐强顺接到后面的主题。从战台风这首乐曲中可以看出摇指在乐曲中不同的部分表达的情感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演奏古筝乐曲时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结构和表现内容进行分析,以此了解需要表达的内容。对应不同的情绪,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法才能将乐曲表现出令人陶醉和投入的音乐。4 总结4.1 总结古筝作为一种在中国流传非常广泛的民族乐器,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加入到学习古筝的队伍中。古筝的技法也随着专业队伍的发展而日益丰富。摇指又作为一种表现力极强的技法使我们又不得

26、不关注在练习与教学中所要培养的表现力。在未来的古筝技法的发展中,摇指将会应用的更加广泛,也会出现更多新兴的技法。因此我们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巧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古筝摇指 以及其他技巧的发展,努力为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做深入的研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后我总结了个人的一些经验来阐述对摇指教学和学习的一些见解:从不同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年龄分为了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在7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心智比较成熟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四个不同的阶段。从心理和生理方面着手分析研究摇指的学习方法。因为笔者在成人教学方面的经验尚浅,因此本文着重在儿童青少年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上进行研究。另外,从不同风格流派的角度来分析

27、摇指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同流派间摇指技法的差距很大,也因此需要不同的练习方法。在前文中以谱例举例来列举一些典型流派的风格和练习方法。最后加入了教具的使用。这也是笔者在摇指教学方面的创新,这对摇指的学习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和练习。相比之前的死练、多练要轻松和方便许多。通过这段时间对摇指的时间探索,对笔者自身的技法和知识的丰富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使得笔者在摇指教学方面的经验有所增加。同时,希望可以对今后摇指学习带来更加丰富的方法来帮助练习和教学。总之,摇指技法的练习与演奏是一个多面的技法,它即可以展现不同风格的乐曲,又可以表现不同场景的食物感情。是表演者抒发感情表现音乐的必要

28、手段。作为教师也应努力研究摇指类别的技法,和教学方法,为摇指技法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参考文献赵毅 古筝摇指和音色技术构成分析J 中国武汉音乐学报2006年第1期盛秧著浙派古筝M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11月第一版周耘著古筝音乐M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年04月第1版魏军著秦筝源流三证质疑筝源于越地及西渐之说J中国音乐季刊2007年第3期冀潇彦浅论古筝摇指及扫摇J艺术探索2006年12月第20卷第6期宋婷婷古筝教学的几种摇指技法训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2期王中山论古筝演奏中手心的运用J中国音乐1998年第3期周望学古筝系列教程之十二J小演奏家2009年第3期张晶与音乐同行让快乐伴随孩子成长J音美艺术教研2009年9月刊后记这次的毕业论文设计总结是在我的指导老师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收集资料,指导最后的完成论文,王老师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与细心的关怀。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同学老师的帮助学习到了许多,也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是这些都将是我人生的一种经历。也使我从刚进校园的懵懂到现在的改变。由于我是古筝专业的,所以大学四年来我一直坚持练习古筝没有放弃,但由于对钢琴的喜爱所以悬念则了钢琴专业,因此非常感谢我的 钢琴老师钟青老师。在写作这篇论文的期间我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心血来研究完成,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指正和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