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606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沂蒙山小调讲课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本节课所学习的小调歌曲,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 2. 能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中豪放率直开朗的风格特点和宛转悠扬的甩腔韵味、了解小调的特点。 3.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和变拍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出歌曲热情豪放率直开朗的风格特点和宛转悠扬的甩腔韵味。教学难点:歌曲中甩腔的演唱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第一张课件):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分为五大类:民歌、民族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师:请欣赏下面两段视频,

2、他们属于哪个地方?展现的是什么艺术形式?(第二张课件)聆听音乐片段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生:回答师:介绍山东快书的常识:流行地域及伴奏乐器(山东快书起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他的伴奏乐器师两块相同的竹板或铜板,语言节奏性强,以快节奏击板叙唱 。山东用她丰富的特产养育了我们,更孕育了五彩斑斓的音乐文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山东,感受那里的独特音乐文化民歌。二、新课教学:1.欣赏歌曲沂蒙山小调(第三张课件、景观)问题:感受这首歌曲是山东哪个地区的民歌?体会歌曲向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沂蒙、山清水秀的沂蒙风光。师:同学们描述的真好!他是山东沂蒙地区的歌曲、歌颂了沂水、蒙山为地域标志的

3、沂蒙山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可他的标题是小调,我们为什么称他为民歌呢?是由于他的旋律舒展、感情奔放,颇(po)有一点山歌风格、它的体裁属性就有了两重性,人们就将他称为山东民歌了。板书沂蒙山小调2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这首歌曲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现在请大家领略一位咱们山东临沂苍山的名人草帽姐徐桂花,在2013年打工春晚上的精彩演唱,聆听她是用怎样的声音来描绘咱沂蒙山区的山水及人民幸福生活的。 (观看星光大道草帽姐的演唱)(第四张课件)学会回答:音质干净、嘹亮等 师:(1)通过聆听,我们对比一下,草帽姐的演唱和录音有什么区别?那一种更适合民歌的风味?生:草帽姐:草

4、帽姐”的质朴是原生态的,不是演出来的。音质干净、嘹亮、在她的演唱中,她唱出了咱山东民歌、热情豪放、率直开朗、悠扬高远的风格特点。在歌曲的旋律中那个字或词突出了山歌的悠扬高远的韵味呢?学生回答:哎、好、哎、光、看、等字尾的甩腔突出了山歌的风味。师:一字连音的演唱,方言衬词那个的运用,突出了这首民歌的特点,表达了沂蒙山人民对家乡的热爱。(2)全曲有三个乐段,我们先看第一乐段,第一乐段有几个乐句呢? 现在我们再来聆听一下于华老师的演唱,你根据于老师每个乐句的停顿和表达为乐曲划分一下乐句。(第五张课件)于华老师的演唱学生划分乐句师:对,四个乐句,采用了 “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也是小调中常见的曲式结构

5、,板书一段体,小调民歌中常用的还有对应式的曲式结构,指一上一下两个乐句相互应答、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音乐内容。如河北民歌小放牛就是采用这种结构。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接唱沙龙,(第六张课件歌曲的乐谱)视唱一下乐谱,我和大家一起来接唱,老师唱第一、三乐句的旋律,同学们唱二、四乐句的旋律换过来,同学们唱一、三乐句,老师来唱二、四乐句。现在加上歌词,同学们自己完整演唱第一乐段(通过这一遍的演唱,你认为那一句难掌握)好,甩腔部分,我们单独拿出来,看这个字对应的几个音符呢?同学演唱甩腔部分师:每一句的句尾都使用的结音分别是什么?其逻辑顺序是怎样的?师总结:沂蒙山小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山东民歌,民歌抒情极浓,特

6、点是:每个乐句的尾音都以结束音为中心作回返的拖腔,采用句尾级进的特点如 (2 1 2,1 6 1 , 6 5 6),四个乐句的落音层次递降 2 1 6 5,增强了音乐的延伸流动。5是他的主音,它的音阶5、6、(7),1、2、3、他的调式叫做含变宫的徵调式。(3)现在老师想唱一唱歌曲的第二乐段。师:老师唱的好吗,好在哪里,你来说一说生:声音,投入师:在演唱中同学们听出哪个词的发音特别?生:儿化音师:你来唱一唱。完整演唱(4)师:优秀的演唱者自己要投入其中,那优秀的演唱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大家来唱一下第三段,但要注意豆的上面有两个音符,教师范唱,大家要用悠扬高远的声音韵味来演唱甩腔的部分。老师弹

7、琴学生完整演唱三段歌词。(4)现在同学们迅速看一下课本,在课本中出现了哪些拍号,和音乐记号教师进行板书:拍号、4/4、3/4(5)现在我们听一下更专业的演唱,著名的歌唱家彭丽媛老师和王世慧老师的精彩演唱,请你对比分析一下(第七张课件),她们的演唱在声音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表现的风格有用什么不同? (6)分析:(第八张课件4/4拍图谱)王老师的演唱采用的是方言按原小调的4/4拍演唱,风格上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第八张课件3/4乐谱)彭丽媛老师的演唱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子,不仅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既是山东民歌,作为山东人的我们要唱好自

8、己的民歌,大家感觉我们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生回答(明亮优美、咬字清晰、衬词要唱的柔和圆润,甩腔部分要唱的粗犷豪放)师:请同学们来唱一遍,老师伴奏 (7)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乐曲的每一乐句前一句的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 学生回答师:(第九张课件,鱼咬尾)他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 我们小时所唱的童谣有许多用了这种方式:朗读童谣亮火虫儿满天飞,飞来飞去捉乌龟,乌龟有捉到,去吃茅草,茅草有开花,去吃发粑,发粑有上气,去看大戏,大戏有开锣,去看家婆。 (第十张、十一张课件)举例春江花月夜青春舞曲(

9、屏幕出示谱例)视唱体会。动脑经小创作:(第十二张课件)为了更好的掌握这种传统创作手法,同学们请你们分小组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来动脑筋创作4小节旋律。学生“小组合作”创作旋律展示小组合作学生作品,多媒体展示三、拓展赏析: 师:我们来欣赏另一种演唱形式的沂蒙山小调,你来回答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是什么?这种演唱方式和独唱在表达意境上有什么区别?欣赏合唱视频,生谈自己的体会再来欣赏另一种形式R&B风格沂蒙山小调生欣赏谈感受,对三种风格的对比和体会四、巩固加深同学们,欣赏了多形式的艺术表达方式,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沂蒙山的热爱。学生在专业ok伴奏下演唱沂蒙山小调师:老师在歌声中听到了同学们对家

10、乡的真挚的热爱与自豪之情。五、教学小结通过学唱歌曲沂蒙山小调,学生了解了山东民歌的风格情韵,掌握了“衬词”在民歌中的运用以及传统的创作手法“鱼咬尾”的特点,并且从歌曲中领悟了沂蒙老区人民对家乡的赞美热爱之情。通过这次民歌的学习,喜欢我们山东民歌的同学请举手,好,老师很高兴,那没有举手的同学看一下这句话: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并引以自豪,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1940年10月,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的阶段。位于沂蒙山区费县北部山区的马头崖乡白石屋村虽然贫穷、偏僻,但群众基础好,且隐蔽、安全。当年,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在这一带工作、学习,文工团就驻在这个村里。沂蒙山小调就在这时由两位年轻的文工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和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创作的。歌曲最初的题目是反对黄沙会,曲调是他们根据山东逃荒到东北卖唱人所唱的曲调,加工整理而成的。是一首创作歌曲,被认定为新民歌山东民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