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607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曲《送别》伴奏编配 优质课比赛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歌曲送别伴奏编配教案教学理念:高中开设“创作”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为歌曲编配伴奏”也是让学生体验、感受创作过程的很好的途径。让学生从感受、体验的学习活动开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作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将看似复杂的为歌曲配伴奏的学习过程简单化、游戏化,让学生自信的走进创作中。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了解伴奏编配的基本知识。2、学会运用基本音级:、级为歌曲送别配伴奏。3、能够根据歌曲情绪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并运用到作品中。教学重点:1、为歌曲

2、送别选配和弦。2、为歌曲送别选配合适的伴奏音型。教学难点:在为歌曲选配和弦、伴奏音型中怎样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作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教学用具:多媒体设施、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送别,学生进入课堂,即刻被优美熟悉的旋律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提问:作品的曲名是什么?曲作者是谁?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送别是李叔同根据美国人J?P?奥德威所作旋律填词的一首著名的学堂乐歌。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二、欣赏送别1、让学生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和内涵,并为作品划分乐句。该首作品可分为四句,(上面乐谱中一行一句)。

3、2、教师适当为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简单介绍 “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3、学生跟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体会作品意境。4、学生跟随钢琴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歌曲。三、为歌曲选配和弦1、教师讲授为歌曲选配和弦的基本方法。以C大调为例进行讲解。(1)板书C大调的基本音:1 2 3 4 5 6 7 (2)讲解和弦常用的基本音级:级(1 3 5)、级(4 6 1)、级(5 7 2)。 让学生用心观察这三种音级所用到的音都有哪些。(3)教师简单介绍在为歌曲选配和弦时常用、级的原因。即“这三个音级基本上全都包括了C大调的所有音。”2、讲解和弦连接的常用方法:(学生在钢琴上练习基本的和弦连接)3、为送别选配和弦

4、(1)分句进行选配。(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让学生上台展示选配的和弦,教师给与评价。学生选配: 5 3 5 i 6 i 5 51 2 3 2 1 2 5 3 5 i7 6 i 5 5 2 3 4 71 6 ii 7 6 7 i 6 7 i 6 6 5 3 1 2 5 3 5 i7 6 i 5 5 2 3 4 7 1 (3)教师点评,给予积极的评价(4)教师展示选配的和弦(在基本音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其他音级)让学生对比、感受、体会哪种效果更好。教师选配: 5 3 5i 6 i 5 5 1 2 3 2 1 2 7 5 3 5 i7 6i 5 5 2 3 4 71 7 6 ii 7 6

5、 7 i 6 7 i 6 6 5 3 1 2 7 5 3 5 i7 6 i 5 5 2 3 4 71 7 四、为歌曲选配伴奏音型1、教师介绍常用的伴奏音型:柱式音型、分解音型、半分解音型2、教师用三种不同的伴奏音型为学生弹奏三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伴奏音型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例如:(1)哆来咪,用半分解音型。 (2)毕业歌,用柱式音型。 (3)长江之歌,用分解音型。3、让学生思考回答:每种伴奏音型的特点,适用于什么情绪的作品?学生回答: 柱式音型庄严有力、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分解音型优美抒情的作品。 半分解音型欢快活泼的作品4、为送别选配伴奏音型通过上面的分析讲解,学生很容易会想到用“分解音

6、型”为歌曲伴奏。5、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五、 成果展示学生上台展示成果,教师给予鼓励和积极评价。六、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为歌曲选配伴奏,第一步选配和弦,第二步选择伴奏音型,通过歌曲送别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希望课下同学们能认真的练习,并且选择其他几首简单熟悉的歌曲加以练习来巩固提高。七、课后反思 在创作模块中,为歌曲编配伴奏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从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入手,从最基础、最简单的知识入手,“变繁为简、变难为易”。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歌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的第一节“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