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权威资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621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权威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权威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权威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权威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权威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 摘 要:飞花点翠是琵琶古曲中最著名的乐曲之一。它在演奏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琵琶演奏技巧,将寒风时节风吹落雪花映衬在松柏上的情景描绘的生动、逼真。乐曲抒情委婉、细腻流畅,带有浓厚的江南音韵,充分体现出松柏青翠、飞雪高洁的深远意境。 关键词:飞花点翠;琵琶;赏析 J632.33 A 1005-5312(2015)17-0104-01 一、乐曲背景 飞花点翠是著名的传统琵琶古曲之一,是崇明派的主要代表曲目。崇明派大约在上海的崇明岛附近,在与江南文化相融合中,形成了它清新秀美的演奏风格,因此乐曲高雅秀丽、细腻婉约。该乐曲源于瀛洲古调,瀛洲即是指地点,但在地理上并无此地方名称,通常泛指

2、仙境。乐谱最早见于江阴旧抄本,题曰“十二文板”。1916年收录于由海门崇明派沈肇州所编的瀛洲古调谱中,采用工尺谱所记载。到19世纪20年代初期,我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先生在他的演奏经历中不断地对乐曲进行完善,并将其重新整理改编后,使乐曲在南方广为流传。1928年,他还在上海的高亭唱片公司为该曲录制了唱片,使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此乐曲。飞花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雪花,它随风漫天飞舞,映衬在松柏上。“点”是指“点翠”,在大片大片白色的雪花间夹杂着翠绿色的小点点。另一种是把“花”理解成“红花”,暮春三月,风吹花瓣纷纷散落在绿叶上,但普遍认为第一种解释更适合该乐曲。 二、结构分析 本文以曹安和演

3、奏谱为例进行分析。乐曲为D调式。我认为此乐曲应分为四段,全曲共84小节。第一段为前16小节,开始为极慢板、音乐无限延长,通过清新动人的音调描绘出寒风时节风吹雪花映衬在松柏上,松柏青翠、雪花轻盈的场景。第二段为17至55小节,在不同音量、音色的配合下,加上各种加花技法的运用,使乐曲欣赏起来更轻柔细腻。第三段为56至74小节,多以推、拉、吟、揉等左手技巧的运用为主,使乐曲更加具有文曲那种特有的韵味及意境。第四段为75小节至乐曲结束,由长轮奏出切分的小三度上下滑音,别具特色。乐曲结尾处运用的泛音,更突出的表现了乐曲的空灵高雅,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三、技术分析 由于乐曲为极慢板,演奏时

4、速度要慢,但不要散,推拉弦时手指要起主要作用。 (一)左手 1.推拉弦:它有四种形式,即:快拉快回、快拉慢回、慢拉慢回、慢拉快回。在文曲中通常以快拉慢回运用较多。其中,快拉慢回表明翠绿松柏的苍劲。慢拉慢回表明雪花的轻盈、飘逸;它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处理的积极一点,伴随着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给人一种相映成趣的情感。快拉快回则指轻盈的雪花点缀在苍劲的松柏上,更加突出了松柏的坚挺。 2.吟揉弦:(1)吟弦是手指的动作,音波大,音尖锐。当两个音需连续吟弦时,第一个音量较弱,第二个较强,从而使音更悠长。状态上后音应较前一个积极一些,层层递进;(2)揉弦是手掌的动作,在手腕的带动下音波小,阴柔和。可体现出雪花

5、的轻盈柔和;(3)吟揉弦既有手指的动作,也有手腕的动作。在通常情况下,比揉弦的幅度小,可使乐曲更为流畅,它的运用分快、慢、大、小的不同组合。在此曲中有3种形式的变化,即:A:拉弦速度快,放回后大吟;B:往回放边吟弦;C:直接吟弦。 (二)右手 右手手形呈半握拳状击弦。击弦动作五大要素:点、面、角、速、力。在演奏此乐曲时,击弦点在它的八度位置上,再加上后置吟弦的配合,音色柔和,表现出的音乐细腻委婉。体现出雪花一片片飘落下来,层层叠叠的洒落在松柏上。高音处击弦点在下方,连续的弹挑,使音色坚硬,给人感觉清脆、刚劲,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松柏的坚挺苍劲。演奏泛音时,右手以垂直角度弹击琴弦,使音饱满、厚重,让

6、人感觉纯净通透。弹奏过程中指甲的触弦面积不应过大,声音圆润。长轮在乐曲中营造了一种绵长、悠长的音乐意境,具有歌唱性。而半轮在乐曲中则起到了一个加花的装饰性作用,使音色更加柔美。双弹时,击弦速度要快,发音清脆,突出松柏的坚挺;单弹时,速度要稍慢一点,发音绵长、徐缓,突出雪花漫天飞舞落下来的轻柔。此乐段给人活跃、动感的意境,与前一部分的轻柔、委婉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音乐意境 飞花点翠这部作品突出了突出了琵琶文曲抒情性的艺术特点,简洁动人的旋律表达出作曲家内心丰富的情感。刘天华先生在他的二度创作中保留了古曲典雅的气质及民族调式的特点,成功的借鉴了西方音乐三部曲式的作曲技巧,使中西两种各不相同的音乐

7、文化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不断丰富和发展乐曲的表现力,使其成为民族器乐中的典范之作。雪花一片片飘落下来,点缀在苍翠的松柏上,有一种很安静、很柔美的意境。突出了雪花的轻盈飘逸;松柏的坚挺刚劲。乐曲后一部分雪花漫天飞舞,给人感觉欢跃、动感,乐曲结尾与主题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端庄细腻的音乐意境。雪花轻柔的飘落,表现出大自然的恬静、舒适,景色优美,使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解金福,叶绪然.谢家国.中国琵琶考级曲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姜虹.琵琶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文档资料:琵琶曲飞花点翠赏析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浅

8、析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字正腔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戏曲音乐概论 合唱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嬗变中的高职音乐鉴赏课 浅谈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渗透 艺术歌曲故园恋的演唱分析 歌剧演唱在声乐教学中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 人物性格缺陷和理智与情感的悲剧色彩解析 浅谈让中国设计艺术变“轻松” 浅析德拉克洛瓦绘画特征风格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文艺观之比较 从大提琴说到波佩尔的狂想曲 论老妇还乡的怪诞特色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六月船歌 浅谈传统美学观对现代招贴广告设计的影响 伦勃朗的作品 博物馆的光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