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635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莫扎特运用奏鸣曲式结构创作的相关技术与特点。 关键词:莫扎特 主部 副部 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一种高度发展了的高级曲式,形成于18世纪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西欧古典作曲家的创作实践使它臻于完善,近乎完美。奏鸣曲式是一种富于辩记的结构,它的曲式过程体现出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运动,因而适用于以表现戏剧性冲突或哲理思辨为音乐内容的作品。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

2、音乐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分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成为了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莫扎特的K309 作品C大调奏鸣曲于1777年在曼汗完成,其第一乐章是他在旅行途中于奥格斯堡的演奏会上即席演奏的。下面是第一乐章的详细分析。 该乐曲的整体结构为典型的奏鸣曲式,4/4拍,呈示部(1-58小节)自行反复一次。主部(1-21小节)为三个乐句构成的收拢乐段。第一乐句a7在主调C大调上开始陈述,主题乐句的前两小节中出现了动机1分解主和弦的音调(1-2小节),表现出了刚劲有力的音乐性格。旋律

3、采用跳音的四分音符与连续的八分音符的律动来陈述,表达主题的活泼欢乐。伴奏织体主要采用均匀的连续分解的八分音符,和声最后终止在C大调的属和弦上。第二乐句从材料的构成和发展角度来看,它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为同头的平行乐句,和声终止在C大调的下属和弦上。第三乐句b7是以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前两小节是由两个均匀的八分音符加一个二分音符与一个均匀的八分发展而成),最后三小节是对前三小节的变化重复。和声最后完满终止收拢于主调主和弦。调性布局具有典型的古典主义特征:T-D-S-T。 连接部(第21-32小节),在主部完满终止后,叠入一小节开始。连接部采用副部材料陈述,调性转到C大调的属方向调G大调(副

4、部调性),并在材料中预示副部主题因素,为副部主题作铺垫、暗示,并且连接部停留在副部调性的属和弦,形成开放终止,以使副部主题顺利进入。 副部(第33-54小节)在G大调上陈述,有两小节导入,其结构为两个对比句构成的收拢乐段。副部主题抒情优美,富有歌唱性,冲淡了主部主题的活泼氛围,营造出了浪漫抒情的音乐气氛。第一乐句C8可分为4+4。前2小节由四个均匀的八分加上一个二分音符构成,突出了音乐的抒情性;后两节多为二度音下行,仿佛在叙述着什么。伴奏织体为分解和弦,和声半终止收束在属和弦上。后四小节是前四小节的重复,和声停在属和弦上。第二乐句(d12)的材料是由主部主题派生出的,它和主部主题保持着紧密的联

5、系,体现了主副部主题对比统一的原则。由于离调和弦的使用而在结构上有四小节的扩充;最后和声完全终止在G的大调的主和弦上。主副部主题无论从调性上(前者为C大调,后者是其主调的属方向调G大调)还是旋律线条的形态上均不相同,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它们的时值规模却基本相近,伴奏织体(多为连续分解的八音符)又颇具相似之处,因此主副部主题的对比统一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结束部(54-58小节)叠入开始,是副部材料的补充并加固副部的调性。和声完满终止在G大调T和弦上。 展开部(59-93小节)是第一乐章中最富紧张度戏剧性非常强的一大部分,可分为两个部分,没有引入,直接进入展开中心,主要展开主部材料。展开中心分四个

6、阶段陈述,第一阶段8小节,调性转到主调属方向的同主音小调,旋律通过移位的手法发展而成。和声停在DD重属和弦上,增加了音乐的不稳定,促使音乐向前发展,伴奏织体略加厚。第二阶段6小节,调性转到g 小调的属方向调d 小调,它是对同一主题(主部动机)做了再次移位发展而成。和声依旧停在 DD 重属和弦上,矛盾激化,推动音乐主题继续向前发展。第三阶段通过主题变形的手法发展主部材料,旋律的感情色彩与前两部分略有不同,前两小节是对主部动机的变形发展,使音乐得到升华,随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的移位,最后主题延伸并下行进行。第四阶段展开结束部的材料,调性转到主调的关系小调(a小调),并终止在a小调的属和弦上,为假再现

7、做调性铺垫。假再现(86-93小节)8小节,通过对主部主题的下行小三度移位发展而成,调性逐渐过渡到C大调,预示主部主题的再现。 再现部的主部(94-155小节)在主调C大调上陈述,由三个乐句构成的收拢结构乐段。第一乐句与呈示部主部的第一乐句完全一样,第二乐句比呈示部主部的第二乐句多了两小节,和声完全终止在主调的T和弦。第三乐句b7完全再现呈示部主部的第三乐句,最后完满终止于C大调的T和弦上。 连接部(116-126)叠入开始,共11小节,材料与呈示部大体相同。调性由G大调向主调过渡,低音略有变化,最后停在C大调属和弦上形成开放的结构,为副部主和弦的进入做铺垫。 副部主题(127-148小节)除调性移回主调外,结构与呈现部完全相同。副部主题依旧保持两小节的音型导入,只不过移到高声部陈述。整体旋律较呈示部向下移动了纯五度,第一乐句的前四小节旋律主题移到低声部进行陈述,后四小节又移到了高声部陈述,和声完满终止在C大调的T和弦上,副部调性与主部调性获得统一,这正是奏鸣曲式奏鸣原则的体现所在。 结束部(148-152小节)完全再现,主要变化是调性回到了主调C大调。 尾声(152-155)叠入开始,用主部主题的主导动机发展而成,进一步加固了主部主题的主导意义,最后完满终止于主调的主和弦上。 以下是这个乐章的详细结构图示: (责编 张亚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