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645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原名诗三百,被尊称为“经”是在 A晋代以后 B汉代以后 C唐代以后 D六朝以后 2以“中和之美”为文学观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首先用“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矣”来赞美屈原的是 A刘安 B司马迁 C班固 D王逸 4王充论衡超奇篇的内容主要是 A对作品的品评 B对作家的品评 C对文学史的梳理 D对古代文论的总结 5诗式的作者是 A皎然 B司空图 C钟嵘 D刘勰 6陈子昂所讲的“兴寄”是指 A高兴时有所寄托 B兴致上来时有所寄

2、托 C托物起兴 D用写实的手法表达某种意思 7最早的论诗绝句出自 A陆游 B元好问 C杜甫 D严羽 8曲律的作者是 A徐渭 B沈 C王骥德 D汤显祖 9提倡“童心”说的是 A王士祯 B李贽 C袁宏道 D李渔 10反映汤显祖戏剧理论主要观点的作品是 A诗归序 B序山歌 C曲律 D答吕姜山 11花部农谭是一部专论 A地方戏曲的著作 B昆曲的著作 C京剧的著作 D南戏的著作 12强调戏曲“宾白”的是 A李渔 B王骥德 C沈 D汤显祖 13提倡“格调”说的是 A翁方纲 B袁枚 C袁宏道 D沈德潜 14提出“小说界革命”的是 A梁启超 B章炳麟 C鲁迅 D王国维 15艺概的作者是 A徐渭 B沈德潜 C王

3、骥德 D刘熙载 16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说的是 A姚鼐 B方苞 C刘大櫆 D刘熙载 17提倡“意象”与“韵味”的是 A苏轼 B皎然 C司空图 D司空曙 18清代常州词派主张 A清空 B雅正 C寄托 D风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9提出“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文学批评方法的是 。 20道家文论中的崇尚自然观,是指 。 21。在汉代,真正总结汉赋的经验教训并提出正面主张的是 。 22提出“诗赋欲丽”的批评家是 。 23钟嵘的诗品将所论列对象共分为 品。 24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25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其中“成”的意思是 。 26韩愈答

4、李翊书说:“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其中“气盛”的意思是 。 27第一次把水浒传提高到与史记及杜甫、苏轼等大家同等位置加以赞扬的是明代的 。 28清初词坛影响最大的是 学派。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29翁方纲“肌理”说 30“立主脑”(闲情偶记) 31“不隔”(人间词话) 32比(毛诗序)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3陆机指出“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试分析“非知之难,能之难”的涵义。 34钟嵘诗品序说:“班固咏史,质木无文。”请问什么是“质木无文”?又说:“平原兄弟,郁为文栋。”请问“平原兄弟”

5、指什么人? 35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其中的“造境”、“写境”各指什么? 36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其价值和局限各是什么? 37神思开首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8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典论论文)“清”、“浊”各指怎样的风格?怎样理解“不可力强而致”? 39论述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成就。 40学好中国古代文论应该掌握哪些方法?谈

6、谈你的体会。江苏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章(笔记和详解)这科并不完全是按照课后的大纲出题,大题会考综合型的,需要结合整篇课文的内容来回答,不能只背单个问题的答案,这样会吃亏。 省考科目,出题有可能会偏,所以大家一定要看书,书上写的大概要有个印象,这样即使出的题真的不会,就靠记忆写上一些与题意相同的答案,也是有可能得分的。 加黑体的部分是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部分,每章后面的是结合全文综合性的大题。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 第一节 尚书舜典(节录) 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2、诗言志的观

7、点: 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志”指意志和感情。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 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

8、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 答: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 的前身。“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9、。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 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二、尚书舜典中记载的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文中记载了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如原始文艺的形态、诗歌音乐的特点、文艺的社会作用等,这些认识对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1、诗言志的观点。2、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3、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论语(节录) 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

10、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答: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3、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答: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动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

11、然后才是礼和乐。 4、掌握“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 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 “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

12、,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 “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5、理解“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 答:“尽善尽美”: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 “文质彬彬”:完整表达了孔子的质文观,强调文学既要文采,又必须以达意为主,要恰到好处,不过又无不及。孔子这个文质并重,辞意兼顾的看法,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6、理解“思无邪

13、”的观点: 答:“思无邪”: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思想内容方面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本意,未必就像汉儒、宋儒那样保守和偏狭。相反,他的尺度还是比较宽泛的。 7、掌握“中和之美”说: 答:“中和之美”在诗的艺术标准方面,孔子很重视诗和乐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审美理想。在孔子的言论中,则体现在“思无邪”一语。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实际上就是“中和”的原则,孔子认识诗三百合乎这个标准,故立于范本,称之为“思无邪”。 孔子的美好思想把个休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内容与表现联系起来,把艺术与教化联系起来,把文体与对象联系起来,因此尽管他关于艺术的审美的观点只是只言片

14、语的,却有着内存的逻辑性,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一、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文艺。与后世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 二、孔子的“论诗”的观点: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2、“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3、“思无邪”和“中和之美”。 第三节 毛诗序 1、毛诗序是我国第一篇较完整的诗论,是两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篇章,可以看作是从先秦到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 2、了解关于毛诗序作者的不同看法: 答:东汉郑玄诗谱认为大序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小序为子夏,毛公合作;宋代以来的学者,认为是东汉卫宏所作;今天看来,这篇文字很可

15、能并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大约完成于汉代学者之手的一篇结集成果,它应是汉儒综合先秦儒家和汉代有关的批评而写成的。 3、毛诗序论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 答:“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这说明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情和志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诗歌既可以反映出人的思想认识,又表现出人的感情色彩。后人把情志分途,言志,缘情分立,与毛诗序大相径庭。 4、毛诗充阐述了诗歌感人化人的特征: 答:“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这说明诗歌的社会作用,强调其教化作用,与孔子“兴观群怨”

16、的观点,荀子乐论中的论点,一脉相承。儒家这些观点,在封建社会中一直起指导作用。5、理解毛诗序论述了诗歌与时代的关系: 答:“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说明诗歌反映着各个时代的不同的社会政治情况,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说明了诗歌反映时代的冶乱,兴衰的变化,基本正确。 6、毛诗序阐述了诗歌的分类和表现手法: 答:毛诗序提出“六义”说,这也是根据周礼春官的旧说而来,但对六义的解释,却成为古代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义”中的风、雅、颂是诗的体裁,赋、比、兴只是诗的表现手法。毛对风、雅、颂三类诗歌的区别和理解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第四节 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 西汉

17、司马迁 1、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和传记文学的形式。是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人物传记又是富于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本文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记的动机,说明了自己的历史观,以及史记一书的创作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响。 2、理解作者对“春秋笔法”的概括: 答:“春秋笔法”就是春秋的创作原则和写作方法,通过叙述历史而为现实政治服务,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褒贬中,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采善贬恶”,明辨是非,秉笔直书,爱憎分明。这就是司马迁从理论上对春秋创作原则和写作方法的概括,并且宣告他写作史记就是继承这种“春秋笔法”。 3、了解作者提出

18、“成一家之言”的观点: 答:司马迁非常重视言论的作用,本文中,他对春秋诗和书等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把撰写史记当作终生奋斗的事业。司马迁在本文中强调写作史记是“成一家之言”,他认为要成一家之言,就是要考察和吸取大量的思想资料和历史资料,研究兴衰成败的道理,探讨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司马迁认为创作要有对历史、社会负责的责任感,以进步的政治思想,对黑暗现实进行大胆批判,敢于批判现实,抒发激愤的感情,既有胆,又有识,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尽管这样不能见容于当时,也要“藏之名山”,而不能发违心之论。 4、掌握“发愤著书”说: 答:这是司马迁文论最有价值的观点,是在“生活是创作源泉”探讨的基础上,更深

19、入地把握住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捕捉住了创作的根本动力。 在司马迁看来,作者对生活必须有特别的感受,要经历磨难,达到愁苦忧思,疾痛惨怛,蓄愤积于心胸,非发不可的地步,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这就是“发愤著书”(参看课本最后一段)。司马迁从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三百篇以及自己的史记创作中,总结出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概括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符合进步文学的创作规律,这曾经启示和鼓舞后世的进步作家。“发愤著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人”“哀怨起骚人”。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内容就越丰富

20、,其艺术价值就越高。 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内容: 1、对“春秋笔法”的概括。2、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观点。3、总结“发愤著书”说。 第五节 楚辞章句序东汉王逸 1、楚辞章句是现在最早的楚辞完整注本,其中楚辞章句序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尤其值得重视。2、了解历史上对屈原的不同评价: 答:历史上很多对屈原有不同的评价,汉代刘安,司马迁,杨雄,班固,王逸诸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构成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一次重要的文艺论争,反映了两各不同的文艺思想。交锋的结果,肯定了屈原作品的历史地位,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21、肯定了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但双方对屈原开拓的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都缺乏理论认识。 3、理解屈原作品的艺术性: 答: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汉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来者矣。) 4、掌握作者对班固的驳斥:答:文章是直接对班固离骚序而发的,离骚序对屈原其人及作品进行了无端的诋毁和批评,基本否定了刘安和司马迁原来对屈原所作的崇高的评价,他所依据的是五经经义,作者“以子之矛,攻子这盾”引经据典,同样用五经经义批驳班固的错误论断。 “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

22、,以伏节为贤,古者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其标准在论语中“谋国之忠”“人臣之义”“杀身之勇”反对“怀道迷国”“逡巡避患”的可鄙。赞美屈原“直若砥失,言若丹表,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反对班固“露才扬己”“苟欲求进”“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是完全违背五经经义的。作者征引诗大雅抑中卫武公刺周厉王的诗句和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的故事,驳斥了班固对屈原的诋毁和批评。5、掌握作者对屈原的评价:答:王逸认为刘安对屈原的评价“大义粲然”,屈原的创作精神是满腔忠贞的爱国热忱,是关心国家人民命运的政治热情,是对丑恶势力至死不妥协的斗争意志,是坚持气节,杀身成仁的高贵品质。作者对屈原作品的题材与艺术特色

23、作出了自己的评论:把离骚的许多题材、用语同儒家经典一一对照,想以此肯定作品的价值。结果是牵强附会、窒碍难通。这是王逸受儒家思想局限的明显反映。 对屈原作品的艺术性,王逸也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最后,王逸对屈原作品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还作了极其热情的赞颂和期待。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王逸的预见。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 第一节典论.论文魏曹丕 1、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重要的文学专论。2、了解曹丕对“文人相轻”所持的态度: 答:曹丕对此是持鲜明反对和冷静分析的态度的。作者认为,从主观方面来看“文人相轻”之病一患“善于自见

24、”,即只见己之所长,不见人之所长;“又患暗于自见”即不见己之所短,而只见人之所短。作者认为还应从客观方面来分析下述两类情况:一是“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即对于某一具体作家来说,要求他是各体兼擅的“通才”,那是很难的;二是“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对于一些杰出的作家来说,由于矜才自负,互不服气,也就难免彼此“相轻”。再加上“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积习,更容易影响开展公正切实的文学批评了。作者认为,开展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审己以度人”。 3、了解“文本同而末异”: 答: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

25、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这里所说的“本”,就当指文章写作上的共同根本的原则和规律;“末”应当是指各类具体文章的体裁和表现手法,并连带涉及到了风格问题。 4、理解“文以致用”的观点: 答:曹丕在文中特别强调了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在强调文章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时称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作家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在理论上突破了前代的传统观念,给予文学创作如此崇高的评价,是建安时代文学领域中的新倾向,也是我国文学趋于独立发展的标志。 5、掌握“文体论”: 答:曹丕对提出的八体文章的四种特点即所谓“四科八类”,作了综合的分析,奏、

26、议用于朝延公事,故重“雅”书、论贵在辨析是非,故宜“理”铭、诔用于记载事功,悼念亲故,故应重“实”诗、赋以抒情赋物为主,要能感人,帮宜“丽”。 6、掌握“文气说” 答:曹丕以气论文的主要观点是:“文以气为主,气有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所谓的“气”,是指作家的才性,所谓“体”是指作家天赋的本质。由于作家天赋的才性、本质不同,形诸作品,便成为作品的不同风格。“文气说”合理的方面,是他认为作品风格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足之处是,它过份强调了作家气质和才性的先天性和不可改变性,而忽略和抹煞了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锻炼等等对作家的重大影响。 典论.论文中表现了曹丕哪些文学见解: 答:

27、曹丕反对“文人相轻”提出了文学批评应持哪种态度的问题。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并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作了具体分析。在讨论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时,曹丕还非常强调气的作用,提出了有名的“文气说”特别强调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强调作家应“贱尺璧而重寸阴云”排除饥寒和逸乐的干扰,强力著述以传于后世。曹丕的文学批评意见采取了全新的观点,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第二节文赋晋陆机 1、陆机的文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 2、掌握作家关于创作构思和布局谋篇的过程: 答:进行文学创作构思必须观察万物,钻研古籍和怀抱高洁的心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遵四时以叹逝,瞻

28、万物而思绘;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以情生,情因物感,才是创作过程的起点。 构思阶段:“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艺术想象驰骋于穷高极远的空间,突破上下古今的限制,然后使感情更加鲜明,物象更加清晰。 进入写作过程,在众多形象中,作者进行了选择和概括:“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对艺术素材进行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工作。最后,创造出具体而概括的形象:“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艺术创作过程实质上是形象思维过程,从而触及到艺术创作中一个带有普通规律性的问题。

29、 3、理解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首先要求以意为主,以辞为辅,“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要求以思想内容为根本,确立文章的主体;以语言文字为辅助,编织文章的色彩。 其次,在内容方面,强调情;形式方面,强调丽。 最后,不仅重视作品内容,而且要求有真情实感,形式方面要求构思巧妙辞妍丽。 4、了解作文之利害的几方面问题: 1、文章的层次结构。2、突出文章中心的重要性。3、文章意与辞贵在独创。4、文章的协调与剪裁。5、五种文病。 4、理解文学创作之难: 答:首先重申了“非知之难,能之难。”指出要说出文学创作的规律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掌握并自如运用创作规律遣词造句。其次,精心创作出的作品,要得到知音的

30、赏识并不是容易的事。再次,只有付出辛劳,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与天地乎并育”。最后,作者指出,文学创作是学无止境的,吸取好的创作经验,写出自己的新意。 5、掌握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答: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物感我应,或通或塞,其机会极其神妙莫测,不可理解,不易捕捉。“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灵感来去突然倏忽;“藏若景灭,行犹响起“,灵感隐现有踪有迹。创作灵感通塞,虽属于主观内在因素,但自己却感到无能为力。 6、理解陆机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答:“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文学的作用在于明理。“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文学的作用是无限的,可以垂范后世,取法前修。“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起风

31、化教育作用,维持文武之道,意义深远,无所不包。“配沾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可以感化人心,如春风化雨。“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可以被之金石,流传不朽,施之管弦,传诵四方。总之,作用是极其巨大,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第三节文心雕龙.神思梁刘勰 1、神思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一篇,具有总纲性质。 2、理解“神思”是什么: 答:刘勰在文中第一句就做了解释:“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向在此而心在彼,自然是想象的作用,所以这里说的“神思”,的指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 3、理解“思理为妙,神与物流”: 答:这是刘勰想象论的重要纲领,一方面说明想象活动必须扎根于现实,脱

32、离现实,想象活动就失去了依据,作者以布、麻为喻,说明了想象活动就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另一方面,“神与物流”也说明了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就是形象思维。 4、掌握想象的作用和过程: 答:想象的定义:想象是身在此而心在彼,可以由此及彼,不爱身观局限的艺术思维活动,即文中的“神思”作用:要创造出有声有色的生动的形象,必须运用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想象活动的过程,志气和辞令具有重要作用,起决定作用。志气泛指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是想象活动的动力,想象的展开是沿着思想感情的轨道进行的。辞令则指语言或语词,刘勰把辞令作为想象活动的枢机,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构成准确的意象,

33、强调文学必须以言达意,究尽物色,曲写纤毫。 5、了解意象的提练: 答:在想象飞驰以后:“神思方运,万涂竞萌”,头脑中各种意象纷至沓来,众多而纷杂,然而“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最后描绘成篇时只有想象的一半。由各种纷杂的意象到构成艺术形象,其中有个提炼功夫,即形象思维过程中概括化、典型化的问题。 6、了解“虚静”说: 答:刘勰认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进入艺术构思过程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干扰,消除头脑中的杂念;但是他又反对劳累精神,苦思冥想,主要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 7、掌握艺术构思能力的培养: 答: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种基本训练: “积学以储宝”强调通

34、过学习来积累文博的学识; “酌理以富才”,强调培养分析批判能力; “研阅以穷照”,强调观察和体验生活,扩大眼界; “驯致以怿辞”,强调掌握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文思就会开通。 1、理解“神思”“神与物流”“虚静”等美学命题: 答:“神思”反映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指明文学创作不能拘泥现实,专构目前所见,从事刻板摹拟,而应容许虚构的存在。 “思理为妙,神与物流”是想象论的重要纲领,想象必须扎根现实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 “虚静”艺术构思思路开通的问题。“陶钧文思,贵在虚境,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2、掌握想

35、象的作用过程及艺术构思能力的培养等观点。 答案上面笔记中有。第四节诗品序梁钟嵘 1、诗品序是作者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诗品写的序言。 2、理解“滋味说”: 答:钟嵘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滋味”说。 1、钟嵘重视诗歌的群、怨,他认为好的诗歌必须是有“滋味”的。 2、“滋味”:钟嵘认为应该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详,指描写的细致;切,指描写的深刻。在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赋、比、兴并重,做到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藻采,感染力强,才是“诗之至也”。 3、“滋味”说,主要强调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征。 4、诗歌形式上,不赞成采用“文约”的四言和“文繁”的骚体,而极务主张五言,因为“五言

36、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5、“滋味”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杨万里、王士祯均得益于此。 3、掌握作者反对片面追求声律的观点: 答:钟嵘反对声病,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追求自然真美。有力的抨击了“永明体”,他认为“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如果一味追求声律,反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作者虽反对“伤其真美”的八病等的矫揉造作,但对诗歌自然的音乐美并不排斥。 4、掌握作者反对作诗大量用典的观点: 答:作者反对作诗用典。认为诗歌是用来“呤咏情性”的,指出作诗一味引经据典,流弊其广,幽默的讽刺了一些诗人卖弄学问,但写作时援古证今,钟嵘也不一概排斥,认为“经国文符”“撰德驳秦”等适于用典,

37、但作诗,就不适用了。 5、掌握作者关于写作动机被激发的观点: 答:钟嵘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有利于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继“四候之感诸诗”之后,又阐述了社会环境对诗人的感召,突出了“群”和“思”特别是“怨”的作用,主张人们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并根据诗歌抒情的特征,通过个人的抒情以表达遭遇相同者的情绪,从而使诗者认识社会的面貌。 一、诗品序全面阐述了作者与诗歌理论观点: 答:对南朝诗风的批评反对声病,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追求自然真美。反对作诗用典,钟嵘主张自然真美,对弥漫南朝诗坛的雾气,有廓清作用。钏嵘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在诗歌

38、创作问题上,提出了“滋味”说。 (这章我看的不是很懂,希望大家还是多读几遍课本,弄懂文章的含意!)第三章唐宋文论 第一节戏为六绝句唐杜甫 1、杜甫最著名、最集中最能反映他的诗歌理论见解的是戏为六绝句,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理论总结,第一个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具有广泛影响。戏为六绝句主要阐述诗歌遗产的学习和继承问题。 2、了解作者评价庾信的诗歌创作的观点: 答:“庾信文章更老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指出了庾信晚年诗的艺术成就和纵横的才思。他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评论一个人,必须纵观他的全文和全文,看到文章的长处。庾信虽然前期文章无可取之处,但晚年的创作意气昂扬刚健,文笔纵横开阖,和今人相比,毫不逊色,

39、看不出有什么地方可废弃,对当时讥责庾信的人给予极大讽刺。 3、理解作者正确评价初唐四杰的观点: 答:作者认为四杰的作品是那个时代风尚的表现,初唐作家受到六朝绮丽铺张文风的影响,这很正常。王勃、杨炯等的作品都突破了旧宫体诗的狭窄内容,大体上洗去了齐梁的不良风气,提高了诗的风格,对当时诗歌及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不可忽视。作者肯定了初唐四杰的成就,讽刺了轻薄为文之人的渺小。他说,尽管四杰的创作不能像汉魏时创作那样接近于风骚,但他们才能超群,有高超的艺术创作技艺,能够驾驭瑰丽的辞采,创作上的成就,讥笑之人永远望尘莫及。 4、掌握作者如何对待古今诗歌的问题: 答:作者认为评价诗歌不能贵古贱今,只要有

40、清词丽句都应汲取。而古代诗歌作品中,尤其是屈原、宋玉的作品清词丽句很多,应该学习,今诗也应如此。否则将还会写出浓弱纤小的文章,步齐梁尘。杜甫肯定了屈原、宋玉以至六朝、唐初诗歌的语言艺术成就。 5、掌握作者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 答:“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认为今人的才力不及前贤不容怀疑。但前人的作品也不应都一概吸收,那些与风雅相悖的作品就应被抛弃。所以学习应有所选择,兼取众长,转益为师,只要近风骚之作,尽管有不足之处。也应该给予肯定。 一、戏为六绝句中杜甫对前人诗歌遗产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 答:第一首是杜甫对六朝庾信的评价,指出了庾信晚年诗的艺术成就和纵横的才思。 第二、三首是

41、对初唐四杰的评价以及对妄加评价四杰的狂妄之人的批评和讽刺。 第四首是对今人的评价。 第五首中杜甫指出如何对待评价古今诗歌的问题。 第六首表达了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 二、戏为六绝句的理论价值: 答: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唐代文学的发展吸收了汉魏、六朝文学创作的营养。杜甫文艺思想的核心是转益多师,熔铸古今,作品充实的内容要和完美的形式统一,力求反映现实,广泛地吸收创作精神,作品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二节与元九书唐白居易 1、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新乐府诗秦中呤读张籍古乐府中对现实主义诗歌作了充分阐述,提出了诗歌的作用、写作的原则,建立了现实主义诗歌理论。最系统完整、集中地体现他的

42、诗歌理论的著作是与元九书。 2、掌握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原则。 答:在文与现实的关系上,白居易坚持生活是诗歌的源泉,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政治斗争,干预生活,因而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为事”就是要反映人民的疾苦;“为时”就是要反映时代,揭露政教的弊端,以补救时弊。“事”与“时”都是指现实性。白居易推崇元稹的诗文,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深刻,贯穿了古人“六义”的精神。战国到汉魏时期,屈原、宋玉的辞,苏武、李陵的五言诗,虽然也是真情实感的抒发,但六义已不全了。晋宋两代,真正反映政治生活,人民疾苦的内容基本没有。梁陈期间,诗歌形式艳丽,内容空洞没有讽刺

43、现实,不对现实生活、国计民生抱以责任感。“六义”已荡然无存了。白居易的好诗是指能揭露批判黑暗现实,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白居易的“为事”“为时”也是为君、为臣、为民、为时、为事而作,他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兼济天下“,他不但提出写作要为政治服务,主动“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还将之付诸实践。 3、了解白居易强调诗歌的作用: 答:在诗歌的作用上,白居易结合诗歌的特性,提出诗歌应发挥其“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泄导人情”的看法,并肯定了他的现实意义。 为了很好发展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白居易首先大力提倡“美刺兴比”。“美刺”即美善刺恶,指诗的政治倾向而言,属作品思想内容范畴;“兴比”指写诗的两种手法

44、,是艺术技巧问题,都是指诗的讽喻之意。 其次,为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白居易提出作者要取材真实,尚实去伪,不虚谈。白居易认为诗歌如果取材不实,诗的内容的可信度就减少,甚至遭到质疑,发挥不了“裨补进阙”的作用,因此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为事而作”就是缘事而发,要有事实根据,不能胡说;“为时而著”即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美刺。 第三,为诗歌以发挥这一功能,白居易要求讽喻诗的写作要“意激而言质”即意见尖锐,语言要质朴,他认为讽喻诗所讽之意,必须让读者明白,深刻领会,才能起到教诲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意激而言质”即把所表现的强烈看法用激切直露的语言表达出来发挥诗歌的直谏效果。

45、白居易的“美刺”理论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改变了六朝柔靡的诗风,针砭了时弊,暴露了社会的黑暗,促进了现实主义诗歌发展。 4、理解白居易界定诗歌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答:白居易在强调诗歌的内容政治性的基础上,界定了诗歌的内涵,指出了诗歌的艺术特点: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和真实性。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因为圣人感动人的心灵,天下才处于和谐平静之中,感动心灵的东西,没有比感情更重要,没有比语言更早,没有比声音更亲切,没有比思想更深刻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提示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用果木的成长作比喻,意思为情为诗之根,言为诗之苗,声为诗之花,义为诗之实。 诗歌的这个定义,实际上是要求诗歌根植于现实生活,运用质朴易喻、音韵和谐的语言,对过兴比的艺术手法,真实地表现民情,补察时政利害得失,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征。 诗歌的艺术特征: (1)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为先人“六义”里饱含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