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651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小抄参考.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20世纪,占据西方文学主潮地位的是(现代主义)文学。2在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卡夫卡)堪称一个奠基者。31904年,卡夫卡结识了他生中最重要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4.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5变形记的主人公是(格里高尔萨姆沙)。6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主要有(美国)、(审判)、(城堡)。 7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集)主要有(观察)、(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8“表现主义”的

2、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 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以后的几年中获得广泛的认可。9城堡的主人公名叫(K)。10法国作家纪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两个相反相成的世界:一是(对“梦幻世界自然主义式的再现”),二是(“大胆地向神秘主义的转换”)。11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其中法国现代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直接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哲学背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基础。12“意识流

3、”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意识流”这一术语引入文学评论。 13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态。 14意识流小说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主要技巧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15乔伊斯的祖国是(爱尔兰)。16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17小说月桂树被砍掉了的作者(杜阿杜夏丹)是法国小说家,一般被认为是较早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18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是(普鲁斯特)。19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

4、(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20.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填国名)21.最初作为哲学概念的存在主义,可追溯到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他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兼作家(马塞尔)把(克尔凯戈尔)的思想引入法国,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文坛又产生了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存在主义思潮。22.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等。23.(“自由选择”)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观念;(“荒诞体验”)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对世界的

5、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和感受;它们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24.萨特的主要作品有(恶心)、(墙)、(间隔)、(自由之路)、(禁闭)等。25.加缪的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堕落)、(流放与王国)等。26.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新小说理论的重要论文。27.一个陌生人的肖像的作者是(娜塔丽萨洛特)。28.(萨特)在为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再版作序时提出了著名的“反小说”的概念。29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这些新小说派的纲领性文献的作者是(罗伯格里耶)。30.(诗)和(画)的结合构成了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独特的艺术追求。31新小

6、说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马格丽特杜拉斯)、(克洛德莫里亚克)。32.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有(橡皮)、(窥视者)、(嫉妒)。33法国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尔特总结说,罗伯格里耶放逐意义的维度(取消意义)的主要策略有二:一是(消解深度);二是(瓦解叙事)。34.拉丁美洲著名的文学爆炸现象出现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 35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卡洛斯富恩特斯)、(阿莱霍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何塞玛利亚阿尔格达斯)、(胡安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等。361967年,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获得诺贝

7、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37古巴作家卡彭铁尔的主要作品有(人间王国)、(消失了的足迹)、(光明世纪)等。 38.黑色幽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年代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 39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约瑟夫海勒)、(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瑟巴斯)、(托马斯品钦)、(唐纳德巴赛尔姆)等。40西方文学界对“黑色幽默”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哈利肖在文学名词辞典(1973)里说,黑色幽默又叫(黑色喜剧),“由于它对当代社会常常采取不相容的态度,因此又叫(病态幽默)”。有一些评论家又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41文学

8、界一般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创作起码在40年代(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小说中就有表现,到了(6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高峰,在欧洲有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为其最突出的代表,俄罗斯裔美国小说家(纳博科夫)也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42文学评论界通常把博尔赫斯的小说概括为(“宇宙主义”)或(“卡夫卡式的幻想主义”)。43.卡尔维诺毕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著有一部百万言的巨著(意大利童话)。44我们的祖先被认为是一部关于现代人的(生存和人性)的寓言。45.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在20世纪既是并行不悖的两条主线,同时也突出地表现出彼此(渗透)和(交融)的特征。46象征性技巧在20世纪

9、现实主义小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特征为越来越趋于(多义化)和(朦胧化)。47.帕斯捷尔纳克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48.日瓦戈医生在小说艺术史上的独特贡献是把俄罗斯传统小说的(写实性的叙事传统)与帕斯捷尔纳克式的(诗意品质)完美地结合起来,因而被称为(“诗化小说”)。49.(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生活构成了索尔贝娄始终关注的重要领域。二、选择题1.这一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

10、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这一流派是(B)。 A现实主义B表现主义 C意识流D唯美主义2这位作家获得了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称赞他是 (美国)“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实验主义者”。这位作家是(A)。A福克纳B马尔克斯C普鲁斯特D加缪3以下哪部作品是约瑟夫海勒的?(B)A芬尼根的苏醒B第二十二条军规C万有引力之虹 D儿子与情人4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浪等小说是哪位作家创作的?(A)A伍尔夫B福克纳C加缪D西蒙娜波

11、伏瓦 5这篇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军官以一种非理性的迷狂参与制造了一部构造复杂精妙的处决人的机器,但最终制造这部行刑工具的军官竟自己躺在处决机器上,轧死了自己。这篇揭示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异化的作品是(C)。A变形记B地洞C在流放地D城堡 6美国文学理论家汉弗莱曾对意识流小说下过这样的定义:“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所谓“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指的是(A)。A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B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C意识与前意识层次D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7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这些作家是属于哪一个流派的? (C)A现

12、实主义B浪漫主义C存在主义D黑色幽默8这一流派的作家往往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他们在小说中表达他们的哲学观点,其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哲理化。这一流派是(D)。A表现主义B.社会主义现实主义C黑色幽默D存在主义9中性的、非感情化的写作又被称作(D)。A时间零B自然主义C表现主义D零度写作1O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的一个小说流派在理论上的重要论文。文章引用了法国作家斯汤达的一句话:“怀疑的精灵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并同时宣称“我们已进入怀疑的时代”。这个小说流派是(D)。A黑色幽默B社会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D新小说派11卡洛斯富恩特斯、加西亚马尔克

13、斯、阿莱霍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何塞玛利亚阿尔格达斯、胡安鲁尔福等作家,是哪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C)A浪漫主义B新小说派C拉美魔幻现实主义D现实主义12“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是对哪位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A)A马尔克斯B加缪C福克纳D肖洛霍夫13“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

14、)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这是哪一流派的创作特点?(B)A新小说派 B黑色幽默C现实主义 D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4福尔赛世家、儿子与情人、约翰克利斯朵夫、美国的悲剧,这些小说属于下述哪类作品?(D)A浪漫主义B新小说派C拉美魔幻现实主义D现实主义15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大战前夕,地点在作者所虚构的一个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的疗养院,里面住着来自欧洲各地的病人,他们精神空虚,身体虚弱,有如行尸走肉,从而反映着世纪初叶欧洲精神的病态和危机,因此,这部小说也被称为“时代小说”,透露的是“整个欧洲精神生

15、活的精髓”(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语)。这部小说是(A)。A魔山 B喧哗与骚动C静静的顿河 D福尔赛世家三、简答题.1什么是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22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青画家(其中包括毕加索)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词则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本现。其特征表现为:在思想

16、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水恒的品质。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2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技巧有哪些主要特征?(1)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即小说的图象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而小说的细节描写又极其现实

17、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非常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小说的场景处理也极其生活化。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擅长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在逻辑上又有存在的可能性的现实情境。这种情境卡夫卡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2)作品在内容上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和人的双重异化。(3)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和多解性。(4)许多作品没有结尾。 3简述在城堡解释史上,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不同结论。“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视野出发,得出的是不同的结论。解释“城堡”的观点主要有7种:从神学立场出发,研究者认为,“城堡”是神和神的恩

18、典的象征,K所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也有研究者认为卡夫卡用城堡来比喻“神”,而K的种种行径都是对既成秩序的反抗,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持心理学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内在真实的外在反映。存在主义的角度则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社会学的观点则认为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认为,K的恐惧来自于

19、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实证主义研究者则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以上观点证明城堡是一部可以有多重解释的作品,这种多重的解释,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4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哪些?主要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说明:因为涉及到两种不同观点,这部作品算不算意识流小说都算对);詹姆斯乔伊斯的

20、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们的苏醒;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浪等。5筒述弗洛伊德关于精神领域的三种形态及其作用。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态,认为其中的“无意识”是处于意识最底层的广大的区域,它是一片充满着盲目冲动的黑暗域,深埋着人的本能、欲望与冲突。人的无意识是非理性的,受到理性的压抑而很难实现,同时无意识也是人的清醒而自觉的理性意识所无法认识、也无法控制的。但是,人有做梦的行为,而梦的活动却是无意识的间接的反映,人在梦中的时候,饱受压制的欲望和本能便通过变形的象征方式浮现,从而人的梦便成为被压抑的欲望

21、的一个宣泄的渠道,使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欲望得到补偿性与替代性的满足。6简述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个层面及其各自的主要内容。(1)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2)一种小说文体。两种观点:包括意识的全部层面(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教材采取后一种)。根据后一种观点,“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意识的未形成语育层次”,指的即是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3)一种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技巧,这些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自、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等。7什么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

22、太奇?(1)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指在叙事者的叙述过程中突然插入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时这种内心独白活动有着“他想”、“他意识到”一类的提示性引导词;有时不用“他想”、“他感到”一类的提示词,直接从叙事者的声音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直接内心独自,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直接传达内心的活动,让人物的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作者不站出来向读者作指示性的说明。(2)自由联想: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

23、与感触。(3)“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手法,通常指电影镜头的组合、叠加,而意识流小说中蒙太奇的运用指的则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进一步分为时间蒙太奇与空间蒙太奇两种。8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设置了一个和奥德塞相对应的结构,对于这一问题,评论界有两种主要观点,简述这两种主要观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不同之处:一种观点认为,这表现了乔伊斯的宏大创作意图。对荷马史诗的借用反映了乔伊斯借助一种神话结构从总体上把握当代社会生活的意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尤利西斯所代表的20世纪现代

24、主义小说在史诗和神话模式中所建构的秩序和统一性不过是一种虚构的产物。小说中的主人公布卢姆作为一个有些下流的广告推销员不能与荷马史诗中的大英雄相提并论;平庸琐碎的都柏林的现实生活不能成为一个神话。(2)相同之处:这两种观点看似不同,但在对丧失了生命力的无序的现代文明的基本判断上堪称一致。9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叙述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首先,班吉的讲述呈现了文学感性的具体性和原初性。整个世界在班吉的眼里,是由一个个具体事物构成的,都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他的感官世界密切相联。而这种不加任何修饰的感官世界的具体性和

25、生活场景的原初性都反映了福克纳文学想象力的原创性。其次,白痴叙事更有助于表现意识流的创作技巧。在意识流的技巧层面,白痴是服从于小说艺术构思的需要的。“混乱”是班吉叙述的最突出特征,在他的叙述中,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场景混沌一片,难以分清,过去与当下的事件无从区别。因此,班吉的叙事突出表现了意识流的特征,一是时空和记忆的场景切换,二是所有的流程都由当下的某种感觉和事物触动。最后,白痴叙事有助于福克纳传达小说的深层主题:“人生就是一篇荒唐的故事,由白痴讲述,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1O简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艺术手法。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指借助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或观念,如印

26、第安古老的传说、神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观念(如相信鬼魂存在等),以及作家的想像、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独特艺术手法。具体表现为:(1)把现实魔幻化或把魔幻现实化。如给马尔克斯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概括的,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是其主要艺术特征。这种结合还不仅仅是把现实魔幻化或者把魔幻现实化,而是最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拉丁美洲人的眼里,现实与幻想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2)陌生化的技巧。陌生化是指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照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

27、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著名理论,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3)神话化。神话是受到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青睐的文学形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对神话的大量运用也与20世纪神话主义思潮密切相关,同时,拉丁美洲这块有着深远的神话传统的土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更普遍地运用神话提供了更充分的根源。11如何理解拉美魔幻现实

28、主义中现实与魔幻的关系?一种看法认为,“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另一种看法则把魔幻与现实看成一个整体,把“魔幻”看成拉丁美洲人观察、体验以及传达世界的固有方式,同时也是拉丁美洲小说家固有的思维与艺术方式,魔幻与现实在这些小说家的创作中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而恰恰是一个统一的世界。瑞典文学院在给马尔克斯的颁奖词中也认为: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艺术特征。这种结合还不仅仅是把现实魔幻化或者把魔幻现实化,而是最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拉丁美洲人的眼里,

29、现实与幻想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12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的“孤独”主题?马尔克斯是从整个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学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孤独的主题。他反思的是整个拉丁美洲,他的诺贝尔受奖词的题目拉丁美洲的孤独也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拉丁美洲的视野,还是“百年”的时间尺度,都升华了孤独的主题: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孤独,也不是一个家族的孤独,甚至也不仅是马尔克斯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拉丁美洲”以及“百年”的字眼使孤独的主题最终与整个拉丁美洲的广袤的大陆以及一个世纪的漫长历史联系在一起。马孔多是一个落后、封闭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域的象征。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不仅没有为马孔多带来现代文明,反而最终使

30、之走向毁灭。但这种结局却对拉丁美洲大陆的政治生命产生着一种政治警示的作用。对孤独与死亡的抗争由此构成了小说的真正的意图。13什么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小说家经常运用哪些艺术手法?“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在文学上的反映,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对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的反响。“黑色幽默”小说家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31、。其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无以复加的变形与夸张;运用滑稽讽喻的手法,冷漠、无动于衷甚至是调侃和嘲弄的叙述调子(写人的处境的离奇荒诞、怪异);取消传统小说那种连贯性的叙事格局,使小说碎片化、集锦化、杂糅化等。14如何理解黑色幽默小说的“杂糅”特征?黑色幽默小说的“杂糅”就是在小说中把多重文体与文类杂糅在一起,巴赛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特征。白雪公主曾经在大学里学过文学,她的意念往往又与学术性的文化论题有关,小说中因此充斥了关于悲剧和诗歌的学术讨论。此外读者还能在小说中读到书信,读到毫无文学色彩的平铺直叙的公文写作,读到长达一页的王子名单,排列了三十多个王子的姓名。在第一部结束后巴赛尔姆

32、还针对读者设计了关于小说阅读的问答题,譬如:“你喜欢目前这个故事吗?”“白雪公主是否像你记忆中的那个白雪公主?”“你认为创造新形式的歇斯底里对今天的艺术家是否是一种可行的行为?”“你是站着读书?还是躺着,坐着?”等等。这一切,使小说成为多种文体和文类的大杂烩。15“第二十二条军规”有什么象征性含义?在小说中,“第二十二条军规”指一个自相矛盾的圈套,一个陷阱。它隐喻了人类的一种悖论般的荒谬的存在处境,作为一个生存的总体隐喻它直接指向当代世界的生存现状,象征着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以及有理性的荒诞,象征了后现代社会的一种谁也看不到,但却无所不在的统治。16简析萨特小说恶心中对“恶心”的感受。萨特在小说恶

33、心中把对“恶心”的感受上升到存在论的高度。“这种恶心不单纯是生理的反应,而是一种认知,但它又不单纯是抽象的认知,而是具体形于一种生理反应。毫无疑问,作为一种认知、一种感受、一种体验,萨特的恶心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的认识、感受和体验。它既然是一种主体的反应,那就正映照出外部现实世界、周围的自在存在之中有着令人恶心的性质。”“既然外部世界的存在、自在存在只有通过恶心才被显露出来,那就说明了外部世界就是一个令人恶心的世界。总而言之,在萨特看来,外部世界的根本性质就是恶心。”17加缪的小说鼠疫中的“鼠疫”这一意象有什么象征性含义? 鼠疫中的“鼠疫”这一意象的象征性含义是法西斯势力对各国的侵略。正如

34、加缪在谈及自己写作鼠疫的基本动机时所说的那样:“我想通过鼠疫来表现我们所感到的窒息和我们所经历的那种充满了威胁和流放的气氛。我也想就此将这种解释扩展至一般存在这一概念。”小说结尾这瘟神发动的鼠群,正象征着人类始终面临的惘惘的威胁,象征着毁灭人类的一种可知以及未知的力量,它是关于人类总体生存境遇的象征表达。由此,“鼠疫”的意象就上升为“一般存在”的概念高度。18新小说派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新小说派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1)对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主要包括对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观念的质疑;新小说派首先质疑的是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的观念,认为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

35、说对环境的注重、对人物的刻划所反映的只是一种肤浅的真实,不仅无法揭示一个客观世界,而且以真实性的假象欺瞒读者。同时,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手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习惯。(2)在艺术观念上,新小说派作家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因此,对“物”的重要性的强调在新小说派这里走向了一个极端。19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消解意义(放逐意义的维度)的做法主要有哪些?(1)消解深度。传统的小说的意义是建立在“深度”这个神话的基础上的,小说家总认为他的小说试图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小说总

36、是隐含有一种深度,而这深度就是小说的意义。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不相信世界有一种深度和意义存在,力图创作出一种排斥所谓深度的“表面小说”,在技巧上表现为大量运用视觉性极强的词汇,惯于不厌其烦地描写事物的形状、数目、方位、性质、质地等等物质表层的特征。(2)瓦解叙事。打断叙事的连续性,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读者很难再读到一个完整的有连贯情节线索的故事;新小说派小说家尽可能地在小说中摒弃故事,即使有故事情节的某种形态,也表现为一种未完成状态,小说的讲述方式通常表现为“现在进行时”,小说成为叙事者的正在进行的叙述行为,所以,“未完成性”构成了新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特征。20为什么说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

37、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主观主义者?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嫉妒,名字有双重含义:主观心理活动“嫉妒”,与客观物质“百叶窗”所表现的“观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表现了新小说派的重要观念:“物化”主题人的主现心理和情绪与客观存在的“物密不可分。嫉妒同时又是一部自身内部具有某种悖论性的小说,是自我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叙事者在不动声色地呈现着“物”,另一方面这个叙事者并不是一个所谓冷静客观的人,恰恰相反,他是“所有的人当中最不中立、最不偏不倚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永远是一个卷入无休止的热烈探索中的人,他的视象甚至常常变形,他的想象甚至进入接近疯狂的境地”。“是这个人在看、在感觉、在想象,而且是一个置身于一定的

38、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人,他受这感情欲望支配,一个和你们、和我一样的人。”简单地说,嫉妒的叙事者是个被“嫉妒”的心理疯狂折磨的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人。因而罗兰巴尔特说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人本主义者,或主观主义者。2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写作? 后现代主义写作是一个异常庞杂的领域:(1)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把小说当作是一个虚构的文本世界。他们力图打破文学是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反映的神话,而直接承认小说的本质就是对世界的想象性虚构,是作家对杂乱无章的创作素材的编织和缝合。(2)他们不仅在创作观念上强调小说的虚构性,而且往往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刻意表明文本的虚构属性,并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手法凸显小说

39、本身就是种虚构行为。(3)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使小说成为充满元叙述的元小说。(4)具有文类和文体的杂糅性。 22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创作有什么特征?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创作主要有以下特征:(1)把小说当作是一个虚构的文本世界,他们力图打破文学是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反映的神话,而直接承认小说的本质就是对世界的想象性虚构,是作家对杂乱无章的创作素材的编织和缝合。(2)写作过程中往往刻意表明文本的虚构属性,并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手法凸显小说本身就是种虚构行为,使小说成为充满元叙述的元小说。(3)具有文类和文体的杂糅性。(4)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23什么是“元小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

40、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当一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关于小说本身的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则被称为元小说。24简述博尔赫斯的创作特征。(1)具有玄学特征:每一篇作品都关注某种宇宙模式或者宇宙的某种属性(无限性,不可数计性,永恒的或者现在的或者周期性的时间)。小说中充斥着对

41、无限和永恒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以具体有限的形式传达出来。力图以有限表现无限。(2)小说中充满了形式化的意象,比如梦、镜子、废墟、花园、沙漏、罗盘、锥体、硬币、盘旋的梯子、大百科全书、迷宫等等。这些意象不同于一般小说或诗歌中的意象,它们都有鲜明的形式化特征,有可塑性,是有意味的形式,同时又有玄学意味,可以在小说中对它们进行形而上的阐释。(3)杂糅性(见交又小径的花园要点)。(4)小说具有幻想性。但他写的往往不是纯粹的幻想小说,而是更擅长于把幻想因素编织在真实的处境之中,在小说中致力于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25如何评价博尔赫斯对小说学的贡献?博尔赫斯的小说以幻想性著称,但是更值得重视的是他在小说处理

42、幻想题材的方式。其实博尔赫斯写的往往不是纯粹的幻想小说,他更擅长于把幻想因素编织在真实的处境之中,从而在小说中致力于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譬如交叉小径的花园,就制造了一种神奇的时间花园曾经真实存在于中国的幻觉。真真假假就这样混杂在一起,从而表现了博尔赫斯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的高超技巧。博尔赫斯的对小说学的贡献正在这里。他的出现正像卡夫卡、乔伊斯、罗伯格里耶一样,也使人们对小说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再度思考,去追问小说的可能性限度究竟如何?小说在形式上到底还能走多远?如何在小说中处理真实与幻想的关系?小说能够用什么样的虚拟和变形的方式呈现人类象征性的存在图式?这些都是博尔赫斯带给20世纪小说领域的值得

43、珍视的启示。26解释关于“时间零”的理论。卡尔维诺的“时间零”理论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个猎手去森林狩猎,头雄狮扑了过来。猎手急忙向狮子射出一箭,雄狮纵身跃起。羽箭在空中飞鸣。这一瞬间,犹如电影中的定格一样,呈现出一个绝对的时间。卡尔维诺把它称为时间零。这一瞬间以后,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狮子可能吃掉猎手;也可能被羽箭射中而亡。但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之后的事件,即进入了时间一,时间二,时间三。至于狮子跃起与利箭射出以前,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以前,即时间负一,时间负二,时间负三。27交叉小径的花园总体构思的出发点(也是作家所迷恋的“意象”)是什么?它是如何体现在这部小说中的?“迷宫”是博尔赫斯所迷恋的

44、意象,构成了他的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总体构思的出发点。“迷宫”这一意象是通过小说中关于崔朋的中国迷宫故事体现出来的。小说所具有的迷宫的特征则表现在:整部小说文本可以看做是一个谜面,而谜底则是“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叉小径的花园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时间的迷宫故事,时间在这里也具有了迷宫的特质。博尔赫斯理解的时间,不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线性时间,而是一种具有玄学特征的迷宫般的时间。博尔赫斯对迷宫的酷爱也正因为“迷宫”意象非常适合于承载一个关于宇宙和世界的幻想性总体图式。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迷宫是一个象征物,它真正影射的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时间”主题。如果说整篇小说可以看成一个譬喻的话,那么“迷

45、宫”是喻体,真正的本体是“时间”。28结合作品选,说明交叉小径的花园如何体现“杂糅”这一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交叉小径的花园包括了多种创作动机,也包括了多种小说类型,这就是该篇小说表现出的杂糅性。交叉小径的花园把不同类型的小说模式组合嫁接在一起,即在文本中综合了不同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不同的小说文体,也有不同的小说类型,同时也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和主题模式,从而充分体现了“杂糅”这一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由此,交叉小径的花园引发出的小说学问题是小说家如何在文本中缝合不同的情境、文体乃至不同的叙事文类。从这个意义上说,缝合与杂糅构成了博尔赫斯的小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博尔赫斯在小说中融会了更多的

46、东西:主题、形式、文体、小说类型,此外还杂糅了不同的情调与美学风格。三、论述题1结合变形记节选,论述这篇小说如何体现卡夫卡小说的主要特征总体的荒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总体的荒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是卡夫卡小说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变形记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疑是具有荒诞色彩,但是卡夫卡通过精细的描写却使这一荒诞的情节显得真是可信。这取决于卡夫卡的细部的写实原则和艺术手法。作为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所注重的不在于展示外部世界,而注重内心心理表现,在变形记中表现出虚妄荒诞与细节真实相结合的特色。作品虚实交融,人虫合,穿插的故事和场景常常游离于情节之外,有时记录瞬间的直觉,有时显示离奇的梦幻。人在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一方面有人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又逐渐具有了虫性。读来看似荒谬离奇,但在异化社会中,人丧失谋生能力,被社会遗弃,无异于一只甲虫,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本质揭示。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最初的反应尚不是对自己变成甲虫这一残酷现实感到惊恐,仿佛变成大甲虫是个自然不过的事,而是担心老板会炒他的鱿鱼。他像平常一样,想着他的工作,想去赶车。他形变心不变,虫形人心,时时还在关心家人,为自己不能上班赚钱造成家境贫困而内疚。这一切使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