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664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洪涛世说新语言语载:简文入华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群鱼,自来亲人。”在中国古典式的审美视域里,山川草木,花卉虫鱼,从来都不是作为孤立漠然于人之外的对象而存在,它和人往往构成一种“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亲昵共在关系。在二者的深度交流中,人的内在世界因自然而敞亮,自然因人的精神融注而消除其作为物的异在性。“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在中国古典情怀里,不仅是一种理想憧憬,也是一种经验陈述。从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山水到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山水“畅神”,中国人一直在自然中寻求启示

2、和安顿。自然界的一花一木,一枝一叶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身份和情思内涵。以花草为例,梅、兰、竹、菊是中国人广为称道的花中“四君子”。宋人以后,花所对应的文化身份日趋明朗。在周敦颐看来,“牡丹者,花之富贵者也;菊者,花之隐逸者也:莲者,花之君子者也”,即是将花视作某种人格象征。张潮对花草的感悟更加细腻,他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洁,春梅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从而将花和特定的情思联系在一起。在中国诗学中,自然物所承载的这种文化身份和情思内涵既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和积淀,也是一种个人的阐释和再创造。一方面,正如“兴”的历史积淀一样,自然物最初的

3、身份认定和情思规定往往会作为一个习惯性的文化联想而被后人沿用,最终形成其文化象征的主导方面。另一方面,自然物毕竟是独立存在的对象,和某一特定的文化认定之间并无必然关联,它具有使情思自由介入的可能性。因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和个人语境中,它又会被审美者进行独特的情感阐发。但转换和被转换之间并非毫无干系,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维特根斯坦所谓的“家族相似”式的隐性关联。考察中国诗学中自然意象的发生及内涵的演变也许是一项富于意味的文化课题。它至少可以提供中国诗歌形象系统的历史解读。本文拟以桃花作为考察个案,试图勾勒其在中国诗学中内涵发生及演变的历史脉络。之所以选择桃花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在中国洋洋大观的花卉意

4、象中,和松、竹、梅、兰这些具有相对明确的文化指涉的对象相比,桃花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显得扑朔迷离,身份暧昧。桃花最早进入中国人的诗学视野是在作为文学源头的诗经里。诗经周南桃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歌形象地展示桃花盛开的春天如花女子婚嫁的情形。诗人咏桃,并非止于描摹物状,而是为了烘云托月,衬托新娘的娇艳。由娇艳的桃花想到年轻的女子这是一个自然朴素的联想,它们之间存在着视觉上的相似性。这种近距离取譬的比兴手法普遍出现在原始的文学样式中。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后代诗歌中大量的以花喻女人的想象盖滥觞于此。同时,桃花盛开的

5、春天对上古的年轻男女也正是谈情说爱的黄金季节。周礼曰:仲春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桃夭诗明显地保留了上古婚姻这一习俗。所以朱熹论述此诗曰:“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虽被方玉润视为“泥而鲜通”但却不无道理。这确是一首“美嫁娶及时”之诗。桃花因而作为一个婚爱时令的产物,进而成为爱情的隐秘象征。借用雅各布森关于隐喻和转喻的说法,将桃花比做女子是隐喻联想,以桃花象征爱情是转喻联想。而且,在以后中诗经周南桃夭中桃花意象的内涵成为中国诗学中桃花世俗意象的原型。这种意象用法在以后的咏桃诗中反复出现。如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魏 曹植杂诗六首之四)桃李佳人欲相思,摘叶牵花共相笑。(续玉台新咏载江总梅花落)美人

6、挟瑟对芳树,玉颜亭亭与花双。(唐 独孤及和赠远诗)江边日日见春色 尽是寻常儿女花。(明 杨基忆左掖千叶桃花)真正使桃花意象作为女子和爱情隐喻而家喻户晓的是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孟棨在本事记里把这首诗敷衍成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从而使“人面桃花”成为中国文学里一个经典表述,也使女子和爱情的关联在桃花意象中更加紧密。“人面桃花”或“桃花人面”便作为女子和桃花可自由替代的固定语词出现在后人的诗歌中。如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柴扉悄悄。(宋 柳永满朝欢花隔铜壶)人面桃花在何处,绿荫空满路。(宋 石孝友谒金门风又雨)鸦背斜阳闪闪红,桃花人

7、面满纱笼。(清 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其七)桃花意象的这一原型内蕴在以后中国诗歌中被进一步引申,出现了与此相关的一些子意象。桃花其性早熟,三年可结实,然六七年便老化,树干结果后越来越细,十余年后已枯,树龄并不长,故被古人称为“短命花”。桃花的这一特性在诗人那里便被赋予了青春易逝的生命飘零感:一片花飞却减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唐 杜甫曲江二首)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唐 李贺将进酒)将时光的幻灭写得凄美之至。当遽然而逝的生命意味和桃花所隐喻的女子形象联系在一起时,桃花便成为红颜易老或红颜薄命的忧伤叹息: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唐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8、)貌娇命薄两难全 莺老花残谢世缘(明 唐寅落花诗)深闺应有惜颜色,坐见伤情叹息啼(明 胡乾之次唐子畏落花诗)这一意象在林黛玉的葬花吟和桃花行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飞香断有谁怜?(葬花吟)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葬花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葬花吟)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桃花行)漫天凄艳的落花和一个寄人篱下、孤高自许、多愁善感的女子的命运相互交映,让人低回。倏忽而逝的桃花甚至和某些红颜薄命的女子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意象,春秋时的息沩因其遭遇而在民间传说里被推为桃花司花女神,称为“桃花夫人”。千年之后,仍然有诗

9、人为其命运伤悼不已: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唐 刘长卿过桃花夫人庙)但在有些诗人那里,桃花的坠落和飘零会有另一种内涵: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唐 王建宫词)沉恨细思,不如桃李,犹解嫁东风(宋 张先一丛花令)在这里,桃花的飘零被视作对某种归宿的选择和认同。桃花的灼灼娇艳,在以崇尚简淡中和之美的中国文化的大氛围里,总显得有些刺目;桃花的漫山遍野,在倾心于“只有名花苦幽独”的士大夫的眼中,未免又显得滥俗。尤其在和松竹梅兰之类的君子意象比较时,桃花短暂而绚烂的生命就会成为某种否定人格的代名词。或华而不实:桃李卖艳俗,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

10、长松,慎勿作桃李(唐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或轻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五)或庸俗:嫣然一笑竹篱间 桃李满山总粗俗(宋 苏轼咏海棠)或争风吃醋:桃李未曾争艳冶 半窗疏影自徘徊(宋 盛贞一梅花)或忘恩负义: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春风为开日,却拟笑春风。(唐 李商隐嘲桃)或得势便猖狂的小人: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观都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这种艳俗、轻薄等意蕴投射于薄命红颜,便使桃花在中国诗学中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青楼女子。宋人程棨于三柳轩杂识评花时说“余尝评花,以为梅有山林之风,杏有闺门之态,桃如倚门市

11、娼,李如东郭贫女。”这种联想断非个人一时兴趣,而是渊源有自。在文学中它通过一个特殊的物什桃花扇隐秘地表现出来。如宋人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桃花扇即歌女之扇。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小识中说:“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荡子之题也”。“桃花扇确定是妓女之扇也歌伎的演出用品与职业标志。”(施祖毓桃花扇新视野,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年, 69页。)和桃花世俗意象相对应,桃花还存在另一种神话传说意象。它迥异于人间世俗观念中的桃花形象,在瑰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中赋予桃花一种传奇色彩。桃花神话意象的原型是流传甚广的西王母仙桃宴的故事。其本事最早见于汉武帝内传中。据说,昆仑山之神西王母于七月七日

12、会汉武帝,武帝设宴相待,席间,王母予之以鲜桃四颗,桃味甘美。“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这则故事显然是上古神话杂糅的结果。桃木被视作驱鬼避邪的仙木古已有之,典术云:“桃乃西方之木,又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压伐邪气,制百鬼。”又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佚文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有二神人神荼,郁垒,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之芦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因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 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迄止汉代,桃驱邪禳恶的观念以深入人心,蔚为大观。应劭风俗通义卷八载:“县官以腊、除夕饰

13、桃人,垂苇索,画虎开门冀以卫凶也。”续汉书礼仪志刘昭注云:“桃印,本汉朝以止恶气,今世端午以彩绘篆符。”在汉代崇桃拜桃的气氛下,将之附会于传说已久的昆仑之神西王母是很自然的。山海经中的“屈蟠三千里”的“大桃树”,所结之果可以食之不老,到了西王母手中就摇身一变成为“三千年一生实”,服之长生不死的蟠桃了。中国神话的演变穿凿附会大抵如是。这一传说赋予了桃树一种传奇品质,也使桃花蒙上了一层神异色彩。“王母桃花”因而成为一个仙界的符号象征。如李贺浩歌中 “王母桃花千遍红 彭祖巫咸几回死。”正是以桃花的荣枯来感喟无法抗拒的时间流逝。桃花在这里成为一个人间那得几回看的天国之物,比之世俗桃花已有天壤之别,具有

14、传奇高贵、不同凡响的品质。当桃树以及桃花这种神话色彩和诗经中关于桃花所具有的女性及爱情的文化隐喻结合在一起时,便产生了刘晨、阮肇的故事。幽明录载:汉明帝永平年间,浙江郯县人刘晨、阮肇上天台山采药,迷不得返,采桃充饥,遇仙女于桃源洞,与她们结为连理。后思乡返家,却发现人事已非,再上天台山,二女已踪迹渺然。因而后人常常用“桃源”意象来表示仙境或遥不可及的爱情。如:仙人迷路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唐 李涉赠长安小主人)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五代薛昭蕴浣溪纱越女淘金春水上)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梦断无寻处。(宋 秦观踏莎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将这一民间故事加以再创造,写出

15、了脍炙千古的桃花源记:晋武帝太平年间,武陵捕鱼人,沿溪而行,忽逢桃花林,得入世外桃源,数日出洞,告之官府,复寻已不可得。虽然和刘阮故事情节类似,但桃花源已成为抗拒现世黑暗的理想社会写照。后世诗人便用“桃花源”或“桃源”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及逃避尘世的山林之想: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李白古风十五)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舟者。(宋 梅尧臣华亭谷)寻得桃源好避春,桃红又是一年春。(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吟魂随溪上云,小桃源别是乾坤。(元 张可久双调水仙小园春晚)在宋、元以后,桃花这一传奇意象和其世俗意象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组含义丰富的意象和弦,使整个意象表现出怅然于理想、爱情的空灵缥缈的意境。如:

16、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元都观里,武陵溪上,空随流水。惆怅如红雨,风不定,五更天气。念当年门里,如今陌上,撒离人泪。(宋 晁端礼水龙吟)紫陌红尘,则道是,花开烂漫。武陵溪畔,又早春零乱。薄幸刘郎,懒向玄都看。飘零半,倚阑长叹,人面今年换。(清 陈大成点绛唇桃花)一般而言,桃花意象在中国诗学中主要用于女性,在世俗伦理比附的意义上更多地倾向于否定。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它也可以作为男性高洁品性的写照。这在诗学中的源头来自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用汉谚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来比喻飞将军李广的讷言敏行,不事喧哗,而声名自著的高尚风行。

17、在崇桃拜桃的汉代,这句民谚的人格比附贴切的传达了司马迁对李广遭遇的惋惜和品行的心仪。因而后人常用“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来比附一种“大美无言”的人格境界。如: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洋正学士)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李白览镜书怀)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辛弃疾一剪梅)父老樵渔知有社,将军桃李自成蹊。(元好问送杜招抚归西山)当这一意象资源和特定时令的桃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桃花便有了一种幽居不遇,孤芳自洁的人格意味。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白居易晚桃花)四月深涧底,

18、桃花方欲燃。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此意颇堪怜,无言谁为传。过时君击掌,空媚幽林前。(唐 刘长卿晚桃)群芳落尽始盛开,荣枯不与众艳随。(宋 欧阳修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漫岭夭桃树,无人亦自开。(宋 韩琦百井路山桃)桃花的世俗意象和神话意象在中国诗学中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其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文化指涉意味。上面的内容大致勾勒了桃花意象在中国诗学中文化指涉的主要层面。当然,桃花意象在中国诗学中文化意蕴还很多,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自然物,更多的时候是情思自由进出的门户而非篱樊。我们不可能也无须胶柱鼓瑟,深文周纳,将中国诗歌中所有桃花都硬性纳入所谓的文化指涉中。桃花自桃花,诗人谩嗟夸。但是,在对桃花意象的中国诗学梳理中,我们发现,在面对一个强大而悠久的历史语境时,中国诗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既定的文化联想中,通过反复的历史积淀,强化某些历史印象,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和眷恋,使山川草木、花卉虫鱼都成为某种进入传统的门槛。诗人和诗人可以跨越漫长的时空相互交流、心心相证,心心相仪,千古之下,莫逆于心。同时,强大的历史语境又给诗人造成一种影响的焦虑,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竭力对历史话语进行再转换,创造出新的意义。中国诗歌的意象正体现了这种继承和创造的辨证统一,使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成为一个个浓缩的历史文化符号。桃花意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古典文学知识,2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