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691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论文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探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 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观壮族 梁庭望内容提要:中华文化是由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图构成的,以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的汉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其他三个分布少数民族的文化圈呈“亡”形围绕在中原文化圈周围。由于相邻文化区之间都有重合部分,遂使11个文化区呈链形勾连,在时空上环环相扣。各文化圈、文化区之间的文化互相辐射,并由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和血缘纽带连在一起,从而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正是这一格局,构成了中华文学的历史背景,使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华文学

2、是由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构成的,中华文学史应当是以汉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史。毕业论文关键词:中华文化板块结构 多民族文学史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中华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由众多民族文化有机地组合而成的,有悠久的历史。田野调查和史籍记载表明,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多源的。在东北地区,有早期的红山文化,大草原有细石器文化;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渚文化;华南有柳江人文化、麒麟山人文化、甑皮岩人文化、石峡文化;西南有三星堆文化⋯⋯关于中华文化的结构,诸家有两分法、五分法、六

3、分法等多种说法,主要是以考古为依据的,其局限是往往没有考虑不同语系语族民族的分布。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脱离了民族去谈文化,何来文化?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从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民族分布、文化特征四个方面综合考察,划分为四大板块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文化特征主要选择其中的制度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主要是饮食、服饰、居住、人生礼仪岁时等)、宗教文化、娱乐文化、文艺生活等作对比。板块结构原是地壳结构概念,地壳就是由五大板块构成的,这里将地壳结构概念扩展为地理空间概念,再引申为文化区域时空概念。文化板块结构的理论基础是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考古学成果,同时参考了欧洲德奥学派格雷布尔等人的文化圈概

4、念,美国学者C•韦斯勒的文化区概念,法国基亚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美国韦勒克的平行研究,根据中国文化结构的特点综合而成。格雷布尔等人认为,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因素的区域是为文化圈,它包括一个在功能上互相关联的文化丛。但德奥学派认为文化丛在一个文化点上产生,然后在地球上广泛传播,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论色彩,为我所不取。文化区小于文化圈,所谓文化区,是指若干相似文化存在的区域。基亚和韦勒克的理论指的是两个国家之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我则扩展为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学的比较研究。笔者吸收上述诸家理论的积极成果,克服它们的局限,根据中国文化结构进行调整,得出四大文化板块的结论。意在使中华文化的结

5、构在人们面前呈现出明晰的图谱,从而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提供背景。四个文化板块是:(1)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由黄河中游文化区、黄河下游文化区组成,这是中华文化的主体。 (2)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由东北文化区、蒙古高原文化区、西北文化区组成。(3)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由青藏文化区、四川盆地文化区、云贵高原文化区组成。(4)江南稻作文化圈,由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华南文化区组成。这四大文化圈在先秦即已形成,古籍所说的与华夏相对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基本反映了四个板块的民族结构。西周时“四夷咸宾”,可见已经形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羊部载:“羌,西戎,羊

6、种也,从羊儿,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反映了四大板块的民族分布。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各个文化圈已经发生很多变化,但其基本格局尚存,轮廓清晰。中原文化圈自陇东直抵东海之滨,北到长城,南抵长江,是中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其西部黄河中游文化区,是龙集团的崛起之区;黄河下游文化区是风集团的崛起之区。这一文化圈以陇东、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为心地区,两个文化区之分界大致在河南中部偏西,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中原文化圈大致在北纬30,东经105 地平旷肥沃,气候、雨量适中,年无霜期长达7、8个月,宜于作物生长,生物群落

7、密集,适于人类生存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历代中央王朝的都城都在这一中轴线内自西向东移动,于今亦然。其经济生活主要是旱地农业,以小麦为大宗,五谷俱全,辅以家庭饲养,物阜民殷。千里沃野孕育了中国 族,汉族在这里生存繁衍,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圈内的其他民族皆后来移入,而且大多融人汉族,使汉族不断壮大,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民族。其语言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中原文化圈有发达的文化,发达的农业带动了手工业、冶炼业、丝绸业、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一连串的规模庞大的城市。历史上,汉族的冶炼科学、印刷术、航海科学、数学、天文历法等等,皆在世界前列,四大发明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儒家倡导的教

8、育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韵士如云,名流如雨,文史哲著作浩如烟海。从汉文化中孕育而成的道教,适应了旱地农业民族的心理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孕育出了大批名垂千古的作家诗人,骏才辈出,各领风骚,汉文古典诗词、传奇、小说、散文汗牛充栋,多如繁星。中原文化圈汉文化作为中华的主流文化,对各少数民族产生了强大而持续的影响,使中华文化由多元而出现趋同现象。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大致在长城以北,从东北绵延到新疆,处于东经北纬35550地带,包括东北三省、内夏、甘肃、新疆和青海的西北部。这一文化圈以森林、草原、沙漠、绿洲、沼泽为其地理特征,原无垠,瀚海茫茫,干旱少雨。冬季风沙弥漫,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夏季无霜期

9、短,气温不高由于降水少,流水浸蚀作用弱,地面切割轻,风力强,故风蚀地形和风积地形广布,我国的大沙漠都在这一区域。这样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带长期以狩猎牧业为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经济生活的生动写照。农业后起,只在东北辽河流域占主导地位,在新疆则为绿洲农业。这种适于游牧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阿尔泰语系的三个语族民族。东北文化区长期是满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朝鲜族的聚族之地;往西的蒙古高原文化区,是蒙古语族民族的繁衍之地;再往西的西北文化区,则是突厥语族民族的生息之地。从东到西,整齐地排列着阿尔泰语系的三个语族民族,至今分布也没有多大改变,只是东北、西北的汉族比

10、重增加了。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动荡不定的游牧生活,铸造了各族人民粗犷、剽悍、豪放的民族性格。人们以食草动物为肉食,喜吃奶酪。毡房、蒙古包、仙人柱曾是普遍的居室。这一带早期的宗教是萨满教,蒙古族后来一度信仰藏传佛教,西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唐宋之前也曾信奉佛教,但萨满教始终绵延至今。这一文化圈是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权最多的区域,古代烽烟频发,茫茫草原任英雄们纵骑驰骋,像旋风一样在文化圈里东西奔驰,于是出现了天之骄子,两度入主中原。正是这一背景,铺垫成中国的英雄史诗带,作家诗人往往洋洋万行,篇章繁复。与东北亚、中亚、西亚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使文学的题材、结构、语言、手法丰富多彩。盛行歌舞,其动作刚劲

11、有力,热烈奔放;音乐或明快急促,或高亢悠长,尤其蒙古长调,响遏行云。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包括青海大部和西藏、云、贵、川诸省区,地处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地表是被江河切割成支离破碎的峡谷和台地,山高谷深。气候复杂,既有湿润温和的平坝,也多有终年雪冠的高山,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玛拉雅山横贯在其西南。在青藏高原,年无霜期分别月,年气温10分别为卜350天,每米,气温就下降6。峡谷深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河谷为灌木林,2000米为阔叶林,3000米为针叶林,4000米为高山灌木林,4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可见气候差别之大。这种自然条件,使西南地区产生三种经济类型,即高原牧业型

12、、高原杂粮型和盆地农业型。这种比较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的民族,这里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7个民族的天下,其次为壮侗、苗瑶、孟高棉语族民族,是我国民族最多的文化圈。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四盆地和云贵平坝地区主要是汉族居住。在各文化区内,有若干相对独立的子文化系统,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个性凸显。西南文化圈是社会发展史的活化石,到上世纪40年代末,除地主制外,尚有奴隶制、农奴制存在,一些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而白族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历史上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少于草原文化圈,与中央王朝的干戈也少于北方。各族语言保存得比较完整,但文字少于北方文化圈。风俗五彩缤纷,节日琳琅满目,服饰多姿多彩,居住

13、既有干栏,又有适应高原气候的碉楼。歌舞发达,甚于江南稻作文化圈,而逊于草原文化圈。音乐富于高原特色,有高原的高亢,也有高山的悠远。原始宗教广泛存在,多神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迹比较浓厚,形成特有的人文景观。彝族、纳西族的原生型民间宗教极具特色。小乘佛教流传于傣族地区;大乘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上述历史文化背景,使这里的创世史诗特别发达,篇章琳琅满目;神话保存完整,以创世神话为最;受境外文化强大的辐射,佛教对藏、傣等民族的文学有很大的影响,藏族的传统文学可以说是佛教文学;毕摩教、东巴教对文学有强烈的涵化作用;原始宗教也深刻影响各族文学。江南稻作文化圈包括鄂、湘、苏、浙、赣、台

14、、桂、粤、琼、港、澳,其地理特点是丘陵遍布,山峦不高,河道纵横,四大湖泊皆分布于此。西南部为喀斯特地形,孤峰林立,山奇水秀。气温较高,福建元月平均104。C,南宁为129,华南属亚热带,夏天平均为28以上。年平均无霜期240天以上。雨量平均为1600毫米以上,最多达到3000毫米。东面、南面临海,多台风。四季如春的自然条件使植物竞相生长,大部分地方终年苍翠,繁花似锦,沃野如茵,适宜于水稻生长,孕育了稻作文化。春秋战国时,江南是越人的天下,越人的祖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族群,至今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越人对人类的贡献很大。自汉武帝用移民方式化解越人,越人不断汉化,有一

15、部分移居东南亚,国内的越人至今只剩下壮侗语族(侗台语族)九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桂、粤、琼、黔、滇、湘等省区。苗瑶语族主要分布于本文化圈西南部。越人虽然大部分汉化,但痕迹尚存。田野调查表明,有汉化越人的地方,才有汉语方言,这是古越语和古汉语互相吸收冲撞的结果。越人的后裔壮侗语族民族至今仍完整保存自己的语言,但其中多汉语借词和同源词。民族文字不发达。越人的饮食很有特点,以大米为主食,副食是水稻的转化物(猪鸡鸭鹅鱼),一般而言,越人不喜食食草动物的肉,与北方文化圈形成鲜明的对照。壮侗语族民族善于加工大米,其大米食品有米饭、米粥、糍粑、粽子、元宵、米饼、米糕、米酒、米花、米等十多个系列,多达100多种。

16、服饰以宽、短为特色,崇尚蓝黑色,文身雕题。干栏建筑是越人的创造,适宜于在炎热多雨和虫蛇孳生的地域居住。善舟,曾于3000年前用龄舟(双体船)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水稻耕作细腻,磨练了越人及其后裔顽强、耐心、细致的性格,绵里藏刚,不喜迁徙,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在各个文化圈当中是最少的。越人后裔壮侗语族民族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原生型民间宗教和传人的佛教、道教三个层次,佛教、道教经过民族化,除傣族地区外,都和原生型民间宗教所差无几。越人在历史上的发展程度紧追华夏,后来又大力吸收汉文化,经过两种文化的交融,造成了江南的文化沃土,汉化越人居住的地方,是我国文化的发达之区。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使壮侗语族诸族喜欢用

17、民歌来表达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形成了歌海,产生了歌仙刘三姐。叙事长诗特别发达,傣族达到500多部,壮族包括经诗有上千部。民间戏剧也比较发达。由于汉文教育比较普及,培养了相当一批用汉文写作的作家诗人,仅壮族就达到100多人。但小说等散文类作品相对滞后。四大文化板块有如下特点:(1)各相邻文化圈、文化区之间都有互相重合的部分,即边界大致可辨析,但又不明晰,边缘交叉是一大特点。(2)由此而使11个文化区呈环环相扣的链形状态,在文化上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四个板块以中原文化圈为中心,三个少数民族分布的文化圈呈“”形围绕在中原文化圈周围。中原文化圈对另外三个文化圈产生了

18、强大的辐射,但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对汉文化产生影响。(4)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文化圈、文化区之间的共性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文化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在中国,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这种分布格局,在地缘上使民族之间经常互相接触,彼此往来不断。各民族之间被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血缘纽带四条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早就存在。如西部的“丝绸之路”,本是中原与西域的商业交往,后来延伸到中亚和阿拉伯。中原与北方文化圈之间沿长城进行的茶马交易,从不中断。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尽管不时出现地方政权,但都处于中央王朝控制之下,地方政权首领往往

19、有两个身份,在本地方称王称汗,但同时又是中央王朝的侯王或大臣。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政治上的一统始终处于优势。政治纽带牢固地把各民族连为一体。文化纽带最重要的是儒家思想的传播。封建时代,儒家思想是比较进步的思想,重视以德化民,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接受儒家的思想,都被视为“兄弟”。血缘纽带源于民族之间频繁的流动,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留下近20万兵马,统帅向秦始皇申请要三万少女到岭南“以为士卒衣补”(妻室),但秦始皇只“可其万五千人”。南越王赵佗于是提倡汉越通婚,汉越成了亲家,所以岭南壮汉两大民族比较和谐。在北方,南匈奴不是融入蒙古族就是融人汉族,十六国时活跃于中原的鲜卑等少数民族,大都融人了汉

20、族。回族就是民族间通婚融合而形成的。这种血缘纽带,是无法割断的。毕业论文上述背景对中华文学的关系形成了规定性,中华各民族文学是由四个板块的文学构成的,汉族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实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文学,应当包括:(1)已经确认的55个少数民族和尚未确认民族成分的临高人、青人、喜马拉雅山人等等的作品;(2)历史上曾经活跃于中华大地上的民族,其融人汉族以前的作品。如秦汉以前越人的作品;秦汉以后尚未融入汉族的越人后裔作品如江西的奚人。(3)尚未融入汉族的匈奴人、鲜卑人、氐羌人、女真人、西夏人、巴人的作品。(4)有的汉人虽然已经融入少数民族,其作品也应属于少数民族文学。如隋代今两广南部

21、高州俚人首领冼氏夫人,丈夫是来自北方的汉人,即北燕昭武帝冯弘的后裔冯宝,但去世早,子孙随夫人在俚人中长大,被唐太宗视为蛮人,其孙能诗,被认为是少数民族作品。而他们的作品无论是民间文学或是作家文学;无论是民族文字写作还是用汉文写作;无论是少数民族题材还是汉族或国外题材;无论是远古、古代、近代还是现当代作品,只要其创作主体是少数民族,都属于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和汉文学的关系,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互相补充。无论是汉文学或是少数民族文学,其体裁、题材、格式的发育都不平衡两者正好可以互相补充,使中华文学完整。汉族作家文学发达,尤其古典诗词、小说、散文和戏剧,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比

22、较发达,正好互相补充。汉文学中神话比较零散,而少数民族神话比较完整,可以互相弥补。汉族古典诗词篇章灿若繁星,艺术高妙,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但民间长诗却很少;而少数民族民间长诗却充分发育,篇章繁复,格萨尔王传长达120多万行,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正好弥补了汉文学的不足,使中华文学臻于完美。汉族诗歌押脚韵,讲究平仄对仗,富于音乐感,但韵律较少;而少数民族诗歌有头韵、正韵、内韵、勾韵、腰脚韵、头脚韵、颈尾韵、调韵、勒脚体等十多种韵律,使中华文学的诗歌格律异彩纷呈。汉文学中的许多题材,如宫廷题材、市井题材、公案题材等,是少数民族比较缺乏的;而少数民族由于社会发展进程不同,经济生活多样,民间风情多采

23、,社会阶层不一,因而很多题材也是汉文学所没有的,王公、山官、土官、王爷、土目、汗、赞普、单于这些角色,是民文学中所特有的。第二、互相传播。传播是人的流动的产物,汉族百姓的迁徙,官员的外放,官吏的贬谪,官兵的戍边,常常把汉族的四书五经、二十四史、楚辞、律诗、宋词、古典小说、民间戏剧、说唱文学、民间传说故事等带到民族地区,广为传播。像汉族的四大传说,几乎传遍了民族地区。特别是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府州县学,民间社学、私学兴起,汉族文学也随汉族典籍传人,并通过生员传播,沉人民间底层,影响深刻广泛。少数民族文学许多名作也传人中原,弹歌越人歌白狼王歌敕勒木兰辞枝词粤风以及三大史诗等等,都在汉族地区广

24、为传播。研究表明,盘古神话是在三国时代少数民族活跃中原时由岭南传人中原的。第三、互相吸收。通过传播、接触,少数民族文学从汉文学中吸收了大量的题材,使民族文学的视野扩大。汉族文学中许多名篇,在少数民族中产生了共鸣,于是将其题材按民族的审美理想加以运用和改编,以满足各族的心理需求。例如在南方民族中将汉族的四大传说改编为叙事长诗十分广泛,尤其是梁祝故事,频率尤高,叙事诗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在壮族、白族、侗族、苗族、瑶族等十多个民族中发现,在壮族中,已经发现十多种梁祝叙事诗版本。在壮族的八种民问戏剧中,其剧目的汉族题材占到一半以上。当然,引入这些题材时,各民族都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做了民族化的处理,但其题

25、材来源是清晰的。民族文学对汉文学的吸收是很广泛的,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学思潮到手法,无不涉及。汉文学也从少数民族文学中吸取了很多营养,以明代邝露的赤雅为例,全书194条,绝大部分记录的都是岭南壮瑶等少数民族的神话、传奇、传说、故事,并通过此书传入咿原。书中从诗经楚辞礼记后汉书雅和杜甫、韩愈、柳宗元、苏东坡、黄庭坚等著名诗人诗作中引的60多首诗,就都是来自少数民族的题材。还引了以南方民族题材为题创作的大量散文、游记。由于题材新奇,文笔优美,风格浪漫,面世后好评如潮,认为可与山海经媲美。第四、互相借鉴。鉴即镜子,借别的人或事以相对照,取长补短。民族文学与汉文学之间的借鉴,比吸收进了一步,进入了创作实

26、践。特别是大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或者文字不甚完备,需要用汉语文创作,许多少数民族的诗人都仿照汉族诗词,创作了大量七律、长律、绝句、宋词,清代以来还创作了小说、散文和戏剧,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写的汉文小说、散文、影视文学、现代戏剧,更是如雨后春笋。说唱文学也被引人民族文学的创作,如藏族作家借鉴汉语文相声,成功地创作了多段藏语相声。汉文学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借鉴虽然不如少数民族文学对汉文学的借鉴那样广泛,但也有不少显例,例如,北方森林草原文化圈的乐舞,是宋词的母胎。十六国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活跃于中原,将其民间乐舞、宫廷乐舞、佛曲带人中原。南北朝到隋唐,乐府教坊都有来自西北的民间或宫廷艺术家,他们带

27、来的作品引起人们的兴趣,纷纷效仿依曲填词。后来汉族诗人将其与汉族的燕乐融为一体,脱离原曲而创作词,宋词于是产生。类似的还有巴人的竹枝词,被推广后风行全国。其他如手法上的互相借鉴,风格上的互相影响,屡世常见。第五、互相融合。传播、吸收、仿制的结果,必然发生融合。首先是作者融合,多民族作家共同创作的作品屡见不鲜,彩调刘三姐和电影刘三姐,就是多民族作家合作成功的范例。体裁上的融合,以西北的“花儿”最为明显,其歌词用汉语,音乐主要是藏族的曲调,内容结合汉、藏、回、撒拉、东乡等民族的风俗,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地域性民歌。内容上的融合红楼梦是个范例,红楼梦如果没有汉族的文学传统,不会成功;如果没有满族贵族

28、生活背景,也不会产生。两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在作品中融合得水乳交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歌故事和所作民歌,被岭南的汉族仿制,传播到桂、粤、赣、黔、滇、琼、台的汉族中,产生了壮族民歌和汉族民歌的融合,形成了地方风格的粤风。类似的融合还可以举出很多。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史不等于中原文化圈文学史,而应当是以中原文化圈的汉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有机融合的中华文学史。它不能只对准中原文化圈的文学,其视野应当达到边陲,把另外三个文化圈的文学都包括在内。整个中国的四个文化板块是一个整体。多民族文学史不是单纯的文学关系,而是中华民族关系的折射和写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他们的文学分开,也无法忽视主体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文学的存在。大小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应当在中华文学史当中得到体现,这才符合当代民族观的精神实质和时代要求。注释:尚书•旅獒。(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