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695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 中国人绝不可忘记抬棺收新疆的左宗棠! (注:李奉先演讲稿,经录音整理,文体略有改动)罗素曾说过: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可悲的。我想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话审视一下处于迷途的自己。我们的未来,原本是中国的未来,可我们目及80后、90后的“THE TOPS”们,多数人畅游于哈利波特,冒险于侏罗纪公园,决斗于X战警,沉溺于黑客帝国与征服,甚至围绕虚幻的还珠格格津津乐道,为那些无聊的娱乐话题乐此不彼。总想抱怨时势无情。可拜金至上的物欲社会,已使人淡淡忘记那些为民主自由、国家统一而蒙难牺牲的中国“圣雄”们。此刻,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不该被我们逐步遗忘的民族英雄。他是晚晴的军神,他曾

2、使彼时的中国扬眉吐气过,而他的一生,亦因其力排众议抬棺收复新疆的壮举,足可英名不朽,丰碑永存。他便是力挽狂澜于即倒的湖南英雄左宗棠。“时势造英雄”,进而注定着他是一个有厚重、有故事、有传奇、有期盼、有悲情、有丰碑的民族英雄。历史在这里瞩目,继而一往无前。中国“脊梁”们!从抨击保守派大臣李鸿章出卖新疆到“我们敌人是沙俄”,“脊梁”们始终信奉韬光养晦的哲学,在左宗棠铮铮铁骨面前已显得虚弱无力。“主权利益岂可他国染指,中国断不可一味退缩!妥协安可换就疆土安宁?”左公勃然变色回击李鸿章的话语,使人无比敬仰!中国历史上,有谁像左宗棠一样所向披靡、铁腕血性收复广阔国土?张骞关山明月,西域宾服;霍去病万里奔

3、袭,匈奴怖恐;班超投笔从戎,西戎不敢过天山;陈汤发天兵攻灭不臣群宵,犯汉必全诛;岳飞精忠报国,誓迎二帝南归;史可法慷慨殉国,魂傍梅花他们留下的仅仅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是仰天长啸的悲壮,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让后人无限的敬仰和唏嘘,而没有谁比得过左宗棠给后人收复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驰骋的广袤疆场! 这种对民族利益坚定维护的态度,无疑是对国家道德完善、国格完美的不懈追求。世人当惊叹并永远铭记之。他是主权良知的代言人。左宗棠,字季高,号湘上农人,谥号文襄,湖南湘阴人。著名湘军代表人物,因气宇宏阔,才能卓越被朝廷后破格敕赐进士及第,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二等恪靖侯。此公年少时恃才傲物,14

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对八股取士甚无兴趣,故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始成大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左宗棠出佐湘幕后,初露峥嵘,引起同僚忌恨,朝廷欲惩之以刑,多亏时人为之奔波求情,奏折中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咸丰帝乃原宥之。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仍不罢休,再次上书构陷,险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好友胡林翼、郭嵩焘等的仗义执言,肃顺、潘祖荫等大臣的披沥上陈,才使左氏逃得大难。在那鱼龙混杂、腐败成风、泥沙俱下的时代,大清早没有了指点江山的豪情,没有了秋风扫落叶般的霸气,像一个垂暮的老人,借用药物在维持生命的延续,此时的左宗棠在等待,在等待属于自己、

5、属于全民族为之奋发的时机。现重点述及的新疆之战。1864年这一年,新疆处于多事之秋。6月,库车爆发农民大起义,建立亲俄的热西丁政权;7月,和田建立帕夏政权;10月,伊犁建立苏丹政权。1865年,新疆加速脱离清廷版图:1月,浩罕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浩罕市)武官阿古柏在沙皇鼓动下入侵新疆;3月,乌鲁木齐建立清真王政权;1871年7月,沙俄索性派兵直接强占伊犁全境,企图霸占北疆;1872年6月,阿古柏在外国势力支持下于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等地公然悬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并发行货币!此后,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就这样,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从大清的实际版图上行将消失!

6、在这种局势下,清廷外交路线举棋不定。一边抗议,一边妥协。而朝廷内部大臣之间也出现了“海防”、“塞防”的激烈辩论: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认为东西两部“力难兼顾”, 拒不发兵,散布“出兵必败”。要求政府放弃新疆,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李鸿章的理由是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关键时期,左宗棠勃然大怒,厉声指责:“吾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

7、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在左宗棠看来,“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民族情感在左宗棠心里最为浓烈,最为深刻,当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到来之际,只有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为和平而战,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直到最后胜利。 中国人从来不缺投降派与主战派的斗争。新疆之战,看起来是“海防”与“塞

8、防”的分歧,是两个人的辩论,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比,实质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面对滚滚硝烟笼盖天山南北,一个是要紧快扑灭硝烟、平息主权浩劫;一个是听之任之,只求不伤元气。李中堂对祖国河山的冷漠,他以“海防”重于“塞防”来搪塞收复新疆之举,实在令人心寒! 时穷节乃现。在左宗棠的一再坚持下,清廷接受其立场,决定由左宗棠出任钦差大臣,坐镇甘肃酒泉,全力负责新疆战备。事实上,左宗棠是有备而来。早在他了解夷人的船坚炮利与世界大势时,已得到林则徐的知遇之恩及征疆秘笈。林则徐生前曾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老家读书的左宗棠。 他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

9、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年逾花甲的林则徐是用滴血的心说这段话的,好比临终托孤,左宗棠顿时双眼泛泪心里暗暗立下誓言:“此生决决不负恩公重托!”临别,林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传世名言,它是在绝望中诞生的警语,无不显现紧紧扼住命运喉咙的凛然风骨。左宗棠将这对联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回福建后,林则徐身染重病,知道来日不多,命次子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

10、非凡之才”。此为前话。1876年,左宗棠抬棺励志,“扶榇(棺材)西征”,大长士气,用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督军“勿淫掠,勿残杀,王者之师如时雨”,得到各族人民支持。清军“一月驱骤三千余里”,所向披靡,次年1月,迅速攻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阿古柏在绝望中被迫服毒自杀。左宗棠得知后,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负责谈判的清朝大臣崇厚向沙俄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左宗棠大为不满,极力主张“先之以议论”,再“决之于战”。斩草必除根,收复新疆的战争没有退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猎猎长风卷起了大纛。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决胜负,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

11、严的战争,这是一场为祖国的统一和疆土完整的战争。于是,1880年春,左宗棠再次出兵新疆,命令三路大军从甘肃并进,彻底荡平了阿古柏残余势力,大片国土至此全部收回。因其不朽功业,连他的政敌曾国藩也由衷赞叹不已:“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收复新疆了,左公特可告慰他的伯乐仙灵了。他专门到福建陶澍、林则徐祠进行拜谒,他没辜负恩师所托,大可以陶、林的继承者而自居。左宗棠感慨万千,泪水长流,乃为二公祠写下对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英雄亦有寿终时。1885年7月27日清晨,左宗棠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

12、差行辕任上离开人世强人已矣,法国人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他们曾亲自领教过这个发出了“渡海杀贼,肉搏灭之”动员令的左宗棠。 英国人也松了一口气。这个仇恨英国的左宗棠曾下令侍卫在英租界撕毁英国国旗。强人死了,就可以对投降派们颐指气使了。 俄国人松了一口气。左宗棠一死,清廷再没有硬骨头了。 当然,李鸿章也可松了一口气。因为,一个月前,他在天津与法国签订的中法条约承认放弃中国于越南的宗主权,被左宗棠咒为“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万古骂名!”他再也不用顾忌了,可以在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上抖抖索索地签字画押了。 以史为鉴,人情练达如此,夫复何言?!最后,值此国庆即将到来之际,

13、谨以左公抬棺抗俄的史叙,勉励同道者,向理想彼岸奋勇前行!谢谢大家!为懦弱中国招一个血性的民族魂!李奉先 文 天帝命鲧治水,三年无功,乃斩之。鲧有子禹,腾空九霄,苦心经营,遂有九州。代代更始,华夏一统。到如今版图支离,台海分治。 “天苍苍,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国殇”!国殇始作俑者,居然是他国插手!且凭对台湾关系法公然绑架台湾,赤裸胁迫中国大陆!怪谁呢中国这个国家,年龄比人家大,脸皮自然比人家厚。年纪一大,忍耐力无国可及。尤以外交策略,不是军事力量如核潜艇、核导弹不可反制,不是民众皆是麻木之徒,而是政府的定力非凡无比,或许深谙自欺欺人之道罢。 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堂,唐高宗到他家问求精要,张乃纸书

14、百个“忍”字。这是张公艺的幽默,是对僵化体制的最深刻的批评。高宗不察,反劝后人拿忍字做传家宝训。我深信,这一忍辱含垢、唾面自干的定力,都是犬儒文化及特殊环境的结果,而非我华人天生奸猾懦弱。至于,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气概,于当今早已“灰飞烟灭”。 按说,台湾本我故土,美国理亏。就这样,台湾问题居然一拖就是六十多年,前怕狼后怕虎,末了,还让外人牵着鼻子走,甚至一年一度搞个军售,美国硬是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连扇中国政府几耳光。中国政府则图侥幸,从低八度不满到高八度愤慨,反复抗议,只求“保留措施的权利”,息事宁人,虽响彻九霄,终究只是嘴上功夫,不了了之,难见大国应有的血性与尊严。漫天口水战,民

15、众隐见离骚,乃至近乎麻木。某些象征性的对抗措施,不久又开始“恢复与交流”。台湾有恃无恐,蓝皮绿骨、绿皮绿骨之辈如过江之鲫,纷纷投靠洋干妈,于是乎,美国人成竹在胸,日本人幸灾乐祸。狭路相逢,勇者胜。年年如此,年年被动。全世界皆冷眼旁观,中国好似被扯掉了遮羞布,洋相百出,大国尊严荡然无存!翻开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汉族统治者的懦弱有遗传基因的,这是一部投降者大行其道的历史。朝代更迭,皇帝如走马灯似换个不停,自欺欺人者也是前仆后继,“薪火相传”。倒是蒙古铁骑、满洲八旗开疆拓土之风,血性十足。鲁迅有言,“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奴性。”是习惯于做奴才的,有骨气的人少,而称得上中国脊梁的就更是少而又少了。 于是,大

16、家都在“和谐友好”、“韬光养晦”“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类光鲜思想外衣下,蒙头蒙过,然后疑难问题推给后代解决云云。正因为懦弱是人性一部分,所以懦弱的御用政客们对懦弱政府便进行最默契的响应。诸君试想:“只要这个懦弱的合唱一直响彻下去,中国的历史就永远是投降者的历史,就永远是汉奸的历史,是没有血性、没有尊严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无数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文化群体,“百万雄师”拿了纳税人的钱成了摆设,贪污腐败分子先富了起来,民不聊生,国家仍自娱自乐不止焉。有这样肥沃的懦弱文化土壤,中国人做了汉奸还是那么快乐,那么心安意得。如今,中庸之道也为其找到了合法的理由,要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硬斗不赢人家老美

17、,要么说国人普遍崇洋媚外,麻木自私,长于内斗而拙于团结对外,把责任推到百姓这一边;总之,妥协有情可原,经济共存是是迫不得已。最可悲的是,我们正在重复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之路,拜金主义无处不在。“笑贫不笑娼”,我们目之所及,无语横流,信仰缺失,思想杳无。在民族大义在层面上,我们国家,我们的民族恰恰缺失了日本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实际那是一种看破生死的精神!这样的国策,难免被美国拿捏软肋,四处丢人。如果一个执政党在捍卫疆土这个大是大非问题,只逞嘴上“抗议”,黔驴技穷,那还会让国民有多少耐心呢?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是民族团结御侮精神之死。一个政党最大的悲剧,是因国家形象、国家尊严屡遭侵害时而无法有效捍卫!国家脸面丧失,最终彻底丧失民心!民国要人于右任的话犹言在耳,“天苍苍,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国殇。”国有殇,民族无处不悲戚?倘若80后我辈此生也见不到两岸统一的那一天,执政者该如何向后世人交待?不明白中国有什么理由畏惧美国。当年那刺破苍穹的万丈豪气何处去了?长此下去,美国有恃无恐,日本变本加厉,印度咄咄逼人,越南磨刀霍霍,菲律宾狐假虎威,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相关国家岂不是倍受鼓舞,愈加嚣张?且收起早已听腻的“抗议抗议”吧,还懦弱中国一个血性的民族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