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余华的绝望情结.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704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余华的绝望情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余华的绝望情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余华的绝望情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余华的绝望情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余华的绝望情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余华的绝望情结 余华的绝望情结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余华的绝望情结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余华的绝望情结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余华的作品中有一种绝望的情绪,这些情绪在90年代表现得更是充分。90年代以来,余华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故事的叙述方式发生变化,然而绝望的情绪仍细密地弥漫在文字之中,这种绝望是一种沉入灵魂的绝望。在细雨中呼喊的故事是这样的。孙光林作为故

2、事的出发者和回归者,由他推而及上的三代家庭以及由他扩而横之的朋友生活。余华在序言里说: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那个名叫孙广才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他随时都准备踢开他们,他在妻子生前就已经和另外的女人同居,可是在妻子死后,在死亡逐渐靠近他的时候,他不断地被黑夜指引到了亡妻的坟前,不断地哭泣。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他的一生过于漫长,漫长到自己都难以忍受,可是他的幽默总是大与悲伤,还有孙光平、孙光林、和孙光明,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叉向了各自的方向。孙光明第

3、一个走向了死亡,孙光平以最平庸的方式长大成人,他让父亲孙广才胆战心惊。在细雨中呼喊中叙述是舒缓的,然而暴力依然充斥其中,在暴力的背后我们看到是绝望和无助。孙广才在家里的权力的获得,靠的也是暴力,以致家中没有人敢反抗他。甚至连小孩都知道,该如何通过暴力来获得权力。比如,当孙光平用镰刀划破了弟弟孙光林的脑袋,为了逃避父亲的惩罚,孙光平又强行划破另一个弟弟孙光明的脸,然后伙同他一起诬告孙光林,结果受到惩罚的不仅不是施暴的哥哥孙光平,反而是受害者孙光林。而孙光林也在成长过程中,多次用威胁(这是另一种性质的暴力)的方式打败了国庆和王立强,“那个年龄的我已经懂得了只有不择手段才能达到目的我用恶的方式,得到

4、的却是另一种美好。”是暴力征服了权力,而权力又反过来证明了暴力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于是,一个人性的囚牢、世界的深渊就在暴力和权力的交织中建立了起来。余华笔下的人物多数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从中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明,看到的是绝望-人性的晦暗,个人在其中无助的挣扎,以及大面积的死亡。余华的感觉我们无法体验,但是余华面临的困境却是我们共同面临的困境。他说,“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平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4(P3)这是余华为自己短篇集子作的序言,也是他感喟人生的写照。他

5、看到人类普遍的生存状况,叙述了人的孤独、困惑、失落、绝望,用文本中人物的经验唤起读者的情感体验,有别于现实生活的“虚构的人生”是“异常丰富”。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丝厂送茧工许三观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回乡探亲的许三观偶然得知乡人们“卖血”的习俗后随同前往医院,并以换取的三十五元钱在城里娶下了“油条西施”许玉兰。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每有家庭变故,许三观就以卖血来挽救危机。直到三个儿子终于各自组建家庭后,他才恍然发觉岁月已夺去了他的健壮,“卖血救急”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祸的忧虑,使他在街头痛哭起来。许三观的家庭在中国最近的三十几年的戏剧性极强的政治、经济变故中,取得了理所当然的戏

6、剧性效果。然而正是在这个曲折但并非离奇的家庭故事之下,人活在绝望中,卖血成为许三观唯一的选择。小说的叙述是非理性的,然而却揭示一种残酷的存在。农民依赖土地为生,然而土地却不再给农民以丰衣足食的心理和现实的保证,从而使能否“卖血”成为衡量体魄甚至娶妻生子的标准“卖一次血能挣三十五块钱呢,在地里干半年活也就挣那么多。”农民的劳动被贬值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他们用出卖“生命”的方式来延续“生命”,这是多么荒诞而绝望的一个怪圈。许三观娶妻之举也并非在理念计划之中,而是在拿到钱后的突发奇想,并采取了怪异的求婚方式请素不相识的许玉兰吃饭,饭后计算出给许玉兰用的钱数“总共是八角三分钱”,紧接着就理所当然地提出“

7、你什么时候嫁给我”。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不可能摆脱命运的桎梏,荒谬的命运每一次都是考验生命延存的力量,以残酷的对自己血液的索取,换取人生的延续。“卖血”是一种绝望的象征,象征着绝望的反抗。所以,我们解读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绝望的内在情感。参考文献:1 陈晓明.胜过父法的绝望心理自传评余华呼喊与细雨J.当代作家评论,1992(4).2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 余华.黄昏里的男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8、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

9、.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

10、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