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712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 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走出“口才学”研究的误区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研究口才的学问被称为口才学。口才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应该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然而,从口才学研究的历史看,对于口才研究的对象及其研究重心看法并不一致,直到目前,关于口才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2、,学术界仍在讨论中。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在口才学研究上的分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门新兴的学科还在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中。目前在口才学的研究中,人们多习惯于从语言形式、语言技巧、某一类语言的特点或要求上来探讨问题。很多的教材或论著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口语现象上,或总论口语的类型、特征、表达原则、表现技巧等,或分别研究某一类口语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当然,口语表达作为人们的一种实践活动,确实要形成一定的产品,出现数不清的口语现象,也会出现一些名言警句。但若以这些作为口才学研究的重心则是一种偏差。口才学是研究“说话”的,而说话是口语表达者的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所以,口才学研究的重点不应该是“话”。而应该重

3、点去研究“说”。研究说出来的“话”,尽管可以使人们掌握口语的一些特点,可以引导人们去欣赏,去模仿,但如果不研究“怎样说”,就不能揭示口语表达的内在规律。结果只能是觉得人家说得好,却仍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说:只知道口语表达有那样的要求,而不懂得经历怎样的过程才能够达到那样的水准。最终还是不能建立起对口语表达有切实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所谓“口才”,就是指口语表达的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口语表达这个概念。指“说话”、“演讲”、“论辩”等。也就是说,口语表达是一种行为过程。“口才学”,就是要研究这一行为过程,系统而深入地探讨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有必要说明,“口才学”要研究的口语表达过程,

4、不仅仅是说话时候的那个瞬间,至少应该包括说话前的准备,还应该追溯表达者长期的心理积淀,只有把口语表达看作一个过程一个很长的过程并从根上研究它,才可能找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途径。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表达者无疑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只有充分重视表达者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把口语表达看作完整、有机、生动的过程。表达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活动到底是一种什么活动呢?我们认为,口语表达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首先。从思维与表达内容、表达形式的关系上看。思维与表达内容的关系,一方面是,思维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另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思

5、维形式。而概念这种思维形式又不可能赤裸裸地存在,而必须借助于语词。这就构成了思维与语词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性。思维与表达形式的关系,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当然属于形式的问题,但是,任何形式都不可离开内容而存在,而表达者对于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即以恰切的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必然是其反复推敲以达到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优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思维过程。再者,从口语表达过程的各阶段上看。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阶段就伴随着表达者的思维活动。积累并不是主体对外界事物或信息机械地收录,而必然要渗透主体的思维活动。陆机在文赋中有一段精辟的描述:“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

6、,喜柔条于芳春。”意思是说。在“瞻物”阶段,主体或久立于天地之间,细致地观察万物,或博览经典古籍,汲取圣道精华,自然,“颐情”也在其中,即其性情自然受到陶冶,思绪也必然得到引发。见四时变迁,即叹光阴箭逝;睹万物兴衰,即起纷飞思绪:临深秋,即生草目枯落之悲愁;处芳春,则由杨柳袅娜而欢欣由此可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阶段,主客观的相互关系首先是由物生情,物之貌与吾之思相互渗透,揽物于胸中,动思于脑际。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者的思维活动显而易见。再看说话时候的思维活动。口语表达就是将“内孕”之思说出来,转化为口语。这似乎是嘴上的功夫。但是,这个阶段仍是表达者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且这个阶段表达者的思维会更活跃。

7、构思时的思维多是运用内部言语实现的,运用内部言语所进行的思维,往往是游移的、多变的,也不够系统严密,因此表达者说话的时候一方面要努力追寻原来的构思思路,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原有的构思。口语表达是同一时境的双向交流,说话时要看周围的情形、对方的反应,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原来的构思,既要随机感应即兴构思,以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要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积极应对。所有这些,不仅需要思维。而且需要思维敏捷。因此,口语表达的主要矛盾不是舌头跟不上大脑,多是大脑跟不上舌头。总之,想得出来,才能说得出来。想得绝妙,才能说得精彩。古罗马的文艺批评家朗加纳斯说:“思想深沉的人,言语就会闳通;卓越的语言,自然属于卓越的心灵。”

8、法国的文艺批评家布瓦洛说:“你心里想得透彻,你的话自然明白。”因此,口才学的研究应该走出目前的误区,我们应紧紧抓住表达者的思维,通过培养思维能力来提高说话水平。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9、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

10、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

11、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