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公安文学一见aang.doc
《评论公安文学一见aang.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论公安文学一见aang.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评论公安文学一见 近年来在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苑里小小说(或曰微型小说)一枝是十分繁盛并饶有实绩的。所以,著名作家刘绍棠抱病为去年5月在河南商城县汤泉池召开的“小小说创作笔会暨理论研讨会”的题词写道:“小小说是大事业,大有作为;小小说是大创作,必能产生大作家。”但不知为什么其(指小小说创作)至今还没有引起公安文学界同志们的器重。虽然几年来在有关的几家报纸杂志上也间或见到过若干小小说作品,但也许是囿于“体小势微”,也许是由于内容和形式上还不够“至真至美”,因此反响一直不大,更不要说像长篇便衣警察,中篇女民警的坎坷经历那样的轰动效应了。至于公安文学的几次评奖活动,特别是1988年下半年的首届金盾文学
2、奖评奖亦不见小小说的名份。我以为这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因为若把公安文学创作与接受上的某些特殊性和小小说一体在创作和功能上的某些优势联系起来看,其于公安文苑,还是应该大有作为的。小小说,顾名思义,其本质是小说,其特点是“小”,其主体特点可以说是内容精深、意蕴厚重、构思精巧、笔法多样、文字洗炼。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有便于创作与阅读的长处。它虽然不大适合反映宽银幕的恢宏的生活场景和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但在作者对生活有着殷实的积累和深切的感受前提下,它完全可以得心应手地拟制人物微雕。或观照情感世界之花絮,或描绘意识流程之涟漪。总之它可以以一当十地,以微见著地反映生活、刻画人物,颂美抑丑,揭示哲理,
3、启迪心灵。这些优势对于当今急待扩展题材取向、丰富人物画廊,深化思想底蕴,提高审美品格的公安文学来说,不正是有利可图的吗?所以,如果说长篇小说适合展示一个历史时期公安战线上石破天惊的斗争画卷(象便衣警察一样)的话;如果说中篇小说可以比较集中而深刻地反映公安战线内部的某些内部矛盾斗争和一代干警生命历程的一段足迹的话(象女民警的坎坷经历那样);如果说短篇小说(指千字以上者)更适合截取警官生活之树的横面或切面的话(象红指甲、雪山和人那样),那么小小说则更适合撷取这横面或切面上的若干亮点。诸如一个行为细节,一次心理冲突,一个笑脸、一声悲泣、一片思绪,一朵心浪,以及作者对公安世界仔细审视后的一点感悟与发现
4、等等。以往的创作经验表明,如果作者构思得力、出手不凡的话,定能收到不亚于中篇甚至胜于长篇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且看三篇小作。小巷深处一作(原载人民公安报1989年12月15日版)写一个年轻干警(作品中的“你”)提前一小时把刚见面两次的“她”送回家后,在匆忙奔赴分局的小巷深处碰上了三个同样年轻的抢劫犯。在一个貌不惊人的秃顶老头的鼎力援助下,制服了三个罪犯。事后才知道,这位老英雄是离休八年的“老公安”,还是心爱的“她”的父亲。小说用寥寥几笔白描在我们眼前竖起了两座人物微雕,并在热情颂扬了老一代公安战士不衰的公安意识的同时,更巧妙地对蕴含于一代新干警血肉之躯内的生命基因做了“化学分析”:即在其伟大而平凡
5、的生命本体的、既含有美好爱情的糖份、又有着从父辈身上汲取的公安意识的蛋白!窗台那盆白兰花(原载法制日报1988年1月5日版)写得更为凝重深沉。年轻干警“他”居住的那个小巷里住着一位灵秀而又端庄的姑娘。他们并未相识,但“他”却很熟悉她那“纤细柔润”的歌声以及同她一样美丽圣洁的窗台上那盆盛开的白兰花。仅这些便给了“他”不少的温馨与快慰。以致每每经过“她”的窗前时一身的疲劳便顿觉驱散。可是好景不常有一天,邪恶终于向她袭来,歌声也换做了哭泣,那白兰花也憔悴于地上。而其时,“他”正为擒拿伤害她的罪犯而奔波案子终于侦破了,可他却死于与三名罪犯的搏斗之中。四百字的篇幅酷似一首意蕴深邃的、情节生动的叙事小诗,
6、读后令人感慨不已、浮想联翩。作品为我们素(速)描出一个血气方刚、稚气未尽的年轻干警情感世界的一个侧面,以及其短暂的生命历程的最后的轨迹。与此同时,还“随风潜入夜”般地抒发了作者对公安干警深沉而炽热的爱。当我们读到尾句时,我们似乎听到了这样一个画外音:孔武有力甚至略嫌粗犷的公安干警的内心也是一个七色斑斓的世界。他们不仅知道恨与罚,他们也懂得爱与美,他们也需要爱与美。可惜他们工作得太累,生活得太忙,他们没有时间去爱,他们没有闲心去美,甚至还来不及追求这爱与美,就匆匆离开这个为之献身的世界!让我们这些深受其恩的普通公民们多给还战斗在公安岗位上的他们一些理解与钟爱吧!再看把烟戒了(原载啄木鸟1990年
7、1期)一作,这是一篇似乎平淡却又颇为感人的精彩的小故事。一个春天的上午,藏族干警扎西在监督犯人劳动时,偶然发现一个少年犯(十五岁)在蹲着叭嗒他刚扔掉的烟蒂,扎西顺藤摸瓜地询问了达娃一番,才知道这个可怜又可恨的少年犯正是因为嗜烟、偷烟而犯罪。母亲为他流泪、父亲给他拳头。听着看着这个悲剧,扎西心里很不平静,经过短暂而认真的思索之后,扎西决定要挽救这个孩子当天下午收工后,扎西便将一把托人从内地捎回来的上海大白兔奶糖“轻轻放在达娃手中”,并且恳切地说:“听我的,把烟戒了,想抽的时候就吃这玩艺儿。”小达娃开始有些失望(因为上午扎西表示可以给他烟抽)可后来望着“看守哥哥”远去的背影,达娃忽然有所醒悟。“达
8、娃飞快地剥去糖纸,把一颗糖扔进口中”。故事就此嘎然而止。以后的情形可以说是不得而知的。譬如说,小达娃是否自此戒烟成功;是否又有反复,甚至也许是扎西此举枉费心机。但我想,这都不是要害所在。该篇宜人心魂的所在是:藏在扎西冷漠、粗犷皮相下的那一颗温热、慈爱的心!扎西讨厌达娃的贪婪与无聊,但当他知道了这个仅仅15岁的小犯人的“悲剧”后,他油然而生惋惜同情之心!他为小达娃失落的金色岁月而难过。他想尽力挽救他(指小达娃)。于是他决定用一种他认为可能会行之有效的特殊“手术”来铲除达娃身上的“痈疽”。这篇小作,文面内容也许不能使你赏心悦目,但对于一个对现实生活多少有些实际体验,对广大金盾战士也并不十分陌生,对
![评论公安文学一见aang.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3/3/5d790abe-a2c4-4d38-b684-2a43d34b7530/5d790abe-a2c4-4d38-b684-2a43d34b75301.gif)
![评论公安文学一见aang.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3/3/5d790abe-a2c4-4d38-b684-2a43d34b7530/5d790abe-a2c4-4d38-b684-2a43d34b75302.gif)
![评论公安文学一见aang.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3/3/5d790abe-a2c4-4d38-b684-2a43d34b7530/5d790abe-a2c4-4d38-b684-2a43d34b7530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评论 公安 文学 一见 aang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