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案例: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763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案例: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案例: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案例: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案例: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案例: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案例: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算法中“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高中课堂活动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数学的探究活动包含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算法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循环结构是算法结构中的一个难点及重点。面对复杂的流程图,学生的分析会出现混乱,学生能根据流程图“执行”循环结构,但不能设计循环结构和用一个恰当的判断条件终止循环。在学习过程中仅有11%地学生能够添加正确的条件来判断循环的起始,仅有2%的学生能够完成自然语言描述的循环结构的算法中的两个流程图。在教学中,我试

2、图通过错例分析引导学生对解题活动给予回顾、反思、评价,促进学生的元认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我作了如下安排1背景资料问题:设计一个算法求1+的和这是一节习题课,主要目的是巩固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设计,及在设计循环结构时要注意三要素:计数变量,循环体,控制条件。课前我已把这道题目当成作业叫同学们做好,这样的目的也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通过作业,我把学生的多种解答和类型作了详细的统计,并将不同的几种典型的错误解法及和我预想会出错的流程图印发给每位学生,为引文方便现摘录如下:图1 图2 图3开 始开 始开 始YNNYi31输出s结束s=s+i输出si1/31i=1/(i+1)结束s=s+i=i+

3、1S=1i=1S=1i=1输出si=1S=0i=i+1s=s+ii31结束YN图4 图5 图6开 始开 始开 始Ys=s+ii=1/i+1i输出si=1结束S=0输出si=i+1s=s+Ii=1S=1结束YNi=i+1s=s+YNi=1S=1i31输出s结束N2研究和探索课上要求每一位同学认真阅读印发的讲义并结合自己原来的想法或解答,思考以下问题我的设计是不是最好的?最直观?(因为算法设计的思路决定框图设计的繁简)我的设计合不合题目的要求,程序能不能执行下去,不能执行下去的原因在哪里?(明确上课听课的目标)上述的设计能解决问题吗?是当型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吗?若不合要求你能作一下修改让它成为满足

4、题意,成为可执行的程序框图?(方法的掌握比解一两道题目更重要)你认为设计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时,注意点是什么?(总结反思才有提高)。8分钟后生1:材料中1、2、3是直到型的,4、5、6是当型的。直到是先执行后判断,直到满足条件循环停止,而当型是先判断后执行,当条件满足时进行循环。对本题来说,两种设计方案都可以。师:那么材料中设计的流程图的可行性怎么样呢?生2:我的设计是图2,开始不是很确定,一看其他情况,我知道我的设计是对的。师:哦,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呢?生2:我把自己想成是计算机,依照计算机的处理过程沿流程线逐步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记下循环运行的过程和变量值特别是前几次和最后几次,发现图1的运

5、算结果求23431的和,不是题目的要求师(微笑):方法很好,咱们的人脑确实比电脑好用,灵活机动。(学生笑)那么你能不能把图2的检验过程跟同学们叙述一遍?生2(响亮的回答):ok,由ii1,得i2。由s=s+1/i,得s=1+,因为i30才对。你看,当i30的时候不满足i31要继续执行循环,这时i=32那么设计出来的程序就变成加到了。师:不错,这个程序确实要把判断条件改一下才能变成可执行的方案,生2同学把咱们设计流程图的注意点都点出来了,感谢他。(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引发必要“冲突”可借助适当的追问,展示学生的思维,从而在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生2信心十足的坐下)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师:还有

6、没有有没有其他的判断条件?生2:嗯还可以用i31师:根据生2的思路,谁能在图1的设计上作一下修改让他变成可以操作的流程图呢?生3:简单。把图1的条件全换成图2的就可以了。师:对的,这是可以的,那么有没有其他的修改方法呢?生4:把s=s+i这个要改成s=s+1/i然后把它跟i=i+1的顺序调一下,你看行不行?师:同学们,你能根据生2的方法检验行不行呢?(同学积极验证):可以的生5:那判断条件呢,我有些不太肯定。生3:我来解决好了。当i=31,s=s+1/i,即1,i=i+1即i=32,3231 满足条件退出循环。所以输出的s1师:很好。咱们在控制循环的判断条件上处理得蛮仔细的。那么图3呢?这个设

7、计可不可以呢?(陷入沉思)师:咱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检验。生6:我的设计是5的情形,我是这么想的,加数是分式,特点是分母都增加了1,我把加数当成计数变量,所以我设计i1/(i1)。在设计时没有验算,只是凭上课听了的例子做的。现在验算一下好像不能操作。生7:是不能执行的。当i=1时,满足题意。执行到i=,进入循环后就不行了i=1/(+1),把加数当成计数变量行不通,只能够把加数的分母当计数变量。生8:这个判断条件也不行,加数是越来越小,i1/31,马上就退出来了师:问题的结症找出来了,修改也就容易了。(引导学生对各种设计方法的思维过程进行再认识并在分析比较中提炼出更好更简更典型的设计方法,从而改进

8、和优化已有的的思维过程,检查自己的得失,促进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循环结构设计的通法认识,在这样的认识和体验过程中,使学生能与他们已有的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并由他们本身感悟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师:直到型可以与当型互换,那么当型的结构你能按刚才的分析方法判断图5,6,7的正误吗?全体答:可以师:哪位同学来回答4的思考题?学生:循环结构的设计要找好3个部分:变量的初始值,循环体和判断条件。一般累加初始值记为s0,在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的处理及循环条件的设计上,可模仿计算机的处理过程沿流程线逐步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记下循环运行的过程和变量值特别是前几次和最后几次师

9、(赞许的目光,微笑):总结的很好,本题是循环结构的典型例子。设计时要知道这个结构是当型还是直到型,每一步都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设计,问问自己能不能执行?控制条件是不是把所有的情况都包括了 ?那么对于循环结构相信大家是有能力掌握的。(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的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也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3收获与反思这节习题课因为学生做过了,老师批阅了,知道学生的正确与错误的情况,因此,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教师分析,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本节课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一方面教师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说、愿说、想说。有

10、错的同学敢于曝露自己的错误,弱点,有不同见解的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每位同学都积极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教师在讲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批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发现有代表性错误的加以统计,收纳不同的错误原因。特别是追查每道错题的错误根源。发现错误并且发现错误的根源是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的工作。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剖析自己的错误根源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坚定学好数学的决心。另一方面,循环结构是算法中的重点内容,是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之一,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对于学生的不同设计方案,不管正确还是错误都要给予鼓励,特别是错误的不但要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结症在哪里,还要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树立信心。波利亚说:“教

11、学生解题是意志教育。当学生求解那些对他们来之不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步,学会了等待主要念头出现后全力以赴。没有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再最重要得地方失败了。”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三,现行的班级授课中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最大的收获,本节课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路才能更加宽阔,而且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漫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使学生不满足一时的成功总是在寻求最佳、最简、最好的方法过程中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挑战。这样

12、使学生有一种求的才能的内驱力,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依据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作的主动建构。而这种主动建构必需对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能反映学生认识水平必然有一个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进行表达、交流、比较、批评、反思的过程。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和任务及学生实际情况和可接受水平,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亲身感受参与数学问题的研究。新课标指出:高中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勇于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原创造”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去发现问题,并利用问题创设情境,为学生精心设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提倡积极主动的、用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