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780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 目: 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 姓 名: 陈卫罡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 级: 公管52 学 号: 2235220 指导教师: 周辉国 职称: 讲师 2008年 06 月 20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陈卫罡指导教师 周辉国摘 要:歌剧艺术是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中国歌剧事业目前正面临着种种挑战。通过音乐美学思想、民族性对中国歌剧的影响,传统的继承和吸收借鉴西方歌剧的尺度,歌剧要跟上时代步伐等方面的论述,深刻反思如何寻求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怎样使中因歌剧走出低谷这一复杂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

2、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和精神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民族传统艺术以及民族音乐,尤其是中国民族歌剧受到来自流行等多元化音乐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从西方歌剧入手,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面对新的市场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关键词:中国歌剧;音乐美学;发展;创新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Opera and Literature Review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ction CHEN WeigangTutor ZHOU HuiguoAbstract: Opera Art

3、 is an important genre of music, Chinese opera career is now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Thinking through music aesthetics,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China Opera and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and absorption from the yardstick of Western opera, opera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su

4、ch as the exposition of how to seek profound reflection of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opera, how to make opera a result of Climbed out of a slump this complex issu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gradually improved,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sp

5、iritual needs are quietly taking place in changes in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arts and folk music, especially from Chinas national opera by pop music, and so diversified huge impact and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Western opera eight hand,how to face the new situation under the new market deve

6、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Opera made a further analysis and thinking.Key words: Chinese opera; music aesthetic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但那只是歌剧艺术的雏形,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对于我国来说,歌剧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说古老,是因为早在宋元时期出现的

7、戏剧形式就是中国歌剧艺术的雏形,被西方称为“China opera”;说其年轻,是因为中国歌剧艺术起步较晚,1945年诞生的歌剧白毛女,标志着我国歌剧艺术形式的真正形成。1一、歌剧的发展状况歌剧是一门源于音乐发展而来的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舞台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它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在今天,人们说到的歌剧,指的是原文为Opera的西洋歌剧。西洋歌剧自文艺复兴末期开始发展以来,至今已成为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声乐表演形式之一。戏剧与歌剧的区别在于戏剧的演出是需要凭借剧场的典型综合元素的,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而歌剧却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元素,其表演不是

8、说而是唱,有时舞蹈也被经常作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演。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类似于普通的朗诵的宣叙调、独唱或重唱的乐段的咏叹调。比较短小的唱段有时也被称为咏叙调,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交响乐队)的伴奏。歌剧既然是一门融合了音乐、戏剧、美术以及舞蹈的综合艺术,对于这么一种舞台综合表演艺术,只有我们能够亲临剧院观赏,才能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满足。因为在歌剧的各种组成要素中,音乐占有了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即使我们单独将它从舞台抽离出来欣赏,它感动人心的力量也并不会因此而减低。2在我国歌剧史上有许多好歌剧,曾出现两次歌剧高潮: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歌剧的创生和摸索期。40年代初,在毛泽东在延安

9、文艺座谈会的讲话鼓舞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秧歌运动”,秧歌剧从此脱颖而出,代表作品兄妹开荒、夫妻识字。340年代中期到5O年代中期,中国歌剧创作的美学原则和基本风格特征成形,这就是以贺敬之、马可等老一代艺术家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为主流派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它是一块中国民族歌剧的奠基石,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白毛女解决了通过音乐来刻画剧中人物形象问题,成功地吸收民族音调(包括民歌、说唱、戏曲和器乐等),作为创作剧中各类人物主题的音调基础,并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剧情发展的需要,给予创造性的改造和发展,使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强烈的戏剧性。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

10、方针指引下,我国创作了一些戏剧结构上较接近话剧:第一类是由歌唱与说白交替的段落组成,音乐结构上是西洋歌剧手法与戏曲手法综合运用的剧目。如小二黑结婚(马可作曲)、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姜春阳作曲),从目前看,这类作品仍是中国歌剧的主流;第二类是强调和重视歌剧的音乐性,如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望夫云(郑律成作曲),这些作品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尽可能减少说白;第三类是向戏曲或向地方戏借鉴,如刘三姐、窦娥冤、红珊瑚、柯山红日等作品,这些作品既继承了我国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又吸纳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方法,成为融合歌唱、舞蹈、说白于一体的歌舞剧形式。4可以看出,中国歌剧的发展,有过辉

11、煌的年代,产生了多种风格的歌剧作品。但我国当代歌剧创作却存在诸多问题。歌剧虽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但戏剧品格依然是歌剧的本质。当前绝大多数中国歌剧剧本戏剧内涵单薄,情节贫弱,人物无个性,戏剧行动无根据,形象干瘪苍白,冲突组织悬念设置和高潮营造无逻辑,剧本缺乏戏剧品格和剧场趣味。在一些歌剧中,音乐应是戏剧的音乐,戏剧应是音乐的戏剧。戏剧为基础,音乐是主导。但一些剧作家不懂音乐和音乐的戏剧性为何物,一些作曲家不懂戏剧和戏剧的音乐性为何物。许多人一致认为“一唱到底”,用音乐将全剧铺满便是严肃大歌剧,却对歌剧的戏剧性和音乐性以及用音乐展开戏剧的功能、方式、手段诸因素在认识上一知半解,在实际写作中又把

12、握不住抒情性、叙事性、冲突性,以及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的功能区别和不同声部组合,不同的重唱、合唱的色彩性区别,以及它们彼此连接、相互转换的技巧。因此既不能驾驭不同功能和色彩的大结构,更无法用音乐组织起一个像样的冲突性场面,从而导致结构失衡、详略错位,戏剧功能紊乱。二、中国歌剧存在的问题中国歌剧有四十年代的第一次高潮,五六十年代的第二次高潮,为什么没有今天的第三次高潮?我们在反复强调客观社会诸因素的时候,是否对主观方面的认识有所忽略,而主观上的不足正是目前需要重新认识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一)音乐冲突性功能不强“歌剧有别于舞剧电影等动态综合艺术,它在于戏剧的音乐化,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在戏剧框架上获

13、得充分发挥。它是以戏剧框架为音乐表现的基础,情节发展为音乐逻辑展示的线索,戏剧人物为音乐表现手段集中发挥的焦点与核心”。歌剧的特点之一是用音乐表现剧中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因为歌剧既要再现深广的社会生活,表现复杂的思想、性格与感情,又在时空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像小说和诗那样从容不迫,具体细致地展开对社会生活的描写,也不能像一般音乐、舞蹈和抒情诗那样痛快淋漓地直接抒发思想情感,于是在局限中寻找出路通过高度提炼的典型化的情节冲突,以有限反应无限,通过典型化情节中的典型音乐形象的塑造、刻画,寄寓作曲家丰富而又深邃的思想感情内容,从而增强歌剧艺术的感染力。纵观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虽然

14、不乏优秀作品,但就歌剧的整体驾驭能力,尤其是在音乐冲突性处理的能力方面,略显力不从心。“在我国可以把一首咏叹调,一首歌写得楚楚动人的作曲家大有人在,但在歌剧中用音乐组织起一场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而又显得游刃有余的作曲家就为数不多了。中国的一些歌剧作曲家常会忽略了歌剧形象的综合性质,以为塑造歌剧形象主要是剧作家的任务,所以人们在歌剧创作中比较注意戏剧形象的刻画的完整性,却往往在组织戏剧性冲突时,在冲突中塑造形象时轻视了音乐的力量。尤其看不到冲突性音乐所具有的表现戏剧性冲突,表现戏剧动作,表现内心矛盾的巨大潜能,致使出现了戏剧形象的完整,音乐形象残缺的情况;这就极大地削弱了歌剧综合形象的感染力”。

15、5显然,在歌剧音乐的创作中,音乐因素在参与歌剧形象塑造,歌剧的戏剧性、抒情性、冲突性及高潮的处理和各种场面布局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我国一些歌剧作品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与作曲家没有充分发挥音乐功能,尤其是在音乐冲突性功能方面有很大关系。作曲家们在追求音乐的戏剧性,尤其是冲突和旋律的如歌方面,不是热情不高、认识不足,就是进展不大。这就造成中国歌剧的常见弊端:缺乏真正震撼人心的冲突性场面和优美如歌、动人心弦的抒情性唱段。(二)抒情唱段过多过长歌剧艺术是直接诉诸观众视听感觉又需要观众想象补充创造的艺术,因此歌剧观众在欣赏歌剧的时候,不是被动地接受舞台上所呈现的一段歌唱,而是利用充分的空间

16、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参与艺术的整体创造;当然观众能否积极参与这种补充创造,不完全取决于观众的态度,还有一个歌剧作品本身是否创造一种能调动和促进观众想象力的艺术因素和“召唤结构”的问题。在一些中国歌剧作品中,抒情唱段过多过滥,也许是作曲家借抒情、优美的音乐和唱段吸引观众、感动观众,将其作为歌剧创作的手法,运用于歌剧音乐创作中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为此而淡化歌剧的中心问题戏剧性。抒情唱段过多过滥非但没有感动观众,反而大大削弱了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创造的积极主动性。笔者曾与几位音乐学院的朋友谈起中国歌剧,他们都有同样的体验和感受:在中国的一些歌剧中,抒情唱段不该出现的地方多次出现,该出现的地

17、方反而出现空白,并且众多的抒情唱段也并不优美,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唱得太多,一唱到底,并不为妙。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歌剧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不仅是几段好听的唱段,中国观众长期受到戏曲艺术(即王国维所说“以歌舞演故事”)这种形式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了对歌剧艺术(看“戏”,听故事)的审美模式。因此,中国歌剧最引人的地方不仅仅表现在音乐的抒情优美方面,还表现在歌剧音乐的叙事性、戏剧性、冲突性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刻的把握方面。“但是一些作曲家每每到这种时刻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办法不多,常常为此而显得窘迫,有时,不得不放弃应有的音乐表现,有时即使间或有所表现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整部歌剧的

18、观赏性怎不大大削弱呢?” 6因此中国歌剧的创作要与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欣赏模式保持一致。就歌剧音乐本身来讲,抒情唱段过多过长过滥更会使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突出,情节、场面的动人因素大为减弱。(三)作曲家年轻化在中国歌剧音乐创作队伍中,中青年作曲家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是中国歌剧的骨干和主力军,是中国歌剧本来的希望,他们无论是对古典的还是近现代音乐创作技法掌握得十分娴熟,但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精华、民间音乐、民歌积累、研究和提炼认识不足。音乐创作技法通过学习和严格规范的训练可以掌握,而雅俗共赏、流传几个时代的永恒的音乐旋律是学不到的。伟大的乐旋律的诞生并没有先兆,它产生于冥冥之中,并且永远

19、垂青于那些伟大的(善于挖掘创造的)音乐天才(安车尼伯吉斯“谈旋律”)。7中国歌剧中能流传几个时代的伟大旋律是作曲家从精湛技法、灵感、中国民间音乐、民歌中大量积累提炼的产物。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国第一次、第二次歌剧高潮中出现的那些人人传唱的优美唱段和激动人心的场面。中国歌剧当时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人们为什么对中国歌剧情有独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年的作曲家深入现实生活、深入民间,通过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挖掘、加工、提炼,创造出既有原声性又具有时代感,又能反映人民心声的可演、可唱、可传的伟大旋律。(四)优秀剧本缺乏剧本,一剧之本,这是一个人们熟知的老话,它清楚地说明了歌剧艺术总要以一定的歌

20、剧文学剧本为基础、为中心。好的歌剧剧本是有自身独立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较好地体现歌剧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剧本,有鲜明突出的文学形象和准确生动、琅琅上口的语言,有较强的动作性、人物语言的性格化,有典型性、集中尖锐的冲突情节,有曲折、悬念、充满戏剧性的剧情。总之,好的歌剧剧本给我们的作曲家留下了较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它在引起和激活创作和冲动的同时,也构成了歌剧艺术整体价值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中国歌剧现状之所以令人不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质量有新意的歌剧剧本。中国歌剧创作的一个优秀传统就是:歌剧创作围绕剧本这个基础,这个中心,从白毛女到江姐、洪湖赤卫队,再到原野,剧中所

21、提供的曲折、复杂、感人的故事和典型错综的人物关系;经过作曲家精心的设计、布局和艺术创造,使得剧中的人物形象大放光彩,异常动人,使得故事中的悲与喜的对比更加强烈震撼人心;因此,观众被剧中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为一个戏剧性场面而喝彩,为优美且如歌的旋律而陶醉,更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动情。观众对歌剧作品的真实反映正说明了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和它们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同时,从另一侧面也为当代中国歌剧的创作提出有力的佐证: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歌剧创作的某些优秀的创作经验时,不能忘记自己优秀的创作传统。8三、中国歌剧发展对策总体来讲,中国歌剧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起至今,经历了探索、发展、成熟、不断探索的过程。大

22、批优秀的歌剧作品经受了时间的检验。然而近年的歌剧缺少广泛传唱的雅俗共赏之作,难以引起广泛的共鸣。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中国歌剧举步维艰。然而,痴情于艺术创造的作家们仍然在忘我地倾心在歌剧发展事业中。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歌剧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可喜的是近几年歌剧事业有了新的起色。新世纪之初,中国歌剧舞台上便出现了几部代表性新歌剧作品悲怆的黎明、司马迁、赌命。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2005年相继上演了八女投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优秀剧目,此外还有历史题材的秦始皇与万里长城等。9中国歌剧舞台出现了新的曙光。这些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执着

23、努力。但这还远远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为使我国歌剧事业走向繁荣和兴旺,我们认为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做。(一)加强音乐教育的力度,培养观众、培育市场音乐要有积极的社会导向,要追求中华民族音乐素质的整体提高,要始终严谨地坚持自己的民族风格,关注具有社会效益性的民族歌剧,因而观众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应巩固现有观众(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关注歌剧发展动态的人),争取潜在观众(受过良好教育,渴望在民族文化的吸收中提升自我的人),培养未来观众(对歌剧知识知之甚少,但承袭了民族性的审美心理,有待于进一步启发者),尤其应加强对青少年的音乐素质教育,因为他们才是歌剧市场上的主宰,能否争取他们的喜爱至关重要,关系到民族歌剧

24、的发展前景。10因此,从小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刻不容缓。因为民族歌剧作为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主要部分,精英文化、传统文化需要用社会力量去引导去培育。在此,学校教育和传播媒体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媒体的作用有时超出我们的想象,歌星一夜成名的现象靠的是媒体超级女声在短期内红遍大江南北靠的也是媒体。民族歌剧要想走进大众离开媒体将不可想象。如果在媒体上广泛宣传那将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媒体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二)鼓励和支持歌剧工作者开拓创新,打造精品,创作出与时代相符的好作品文化部出台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的评审办法中指出:精品剧目应当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要求形象鲜活,内涵丰

25、厚。能够代表当前本艺术品种的最高水平;二是在继承本艺术品种的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作品要具有创新意识和推陈出新意义,有助于推动本艺术品种发展;三是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四是作品要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1要鼓励和扶持剧作家、作曲家潜心创作,不断挖掘和创造出符合我国人民大众审美需求、弘扬优良民族传统、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剧目。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优厚的待遇,使他们专心创作。同时,作者必须要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推出好看、好听、时代感强的好作品。找回市场,使民族歌剧重振雄风。(三)要解决好具体创作过程中的实际问

26、题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民族歌剧题材、音乐等问题。民族歌剧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哲理和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对其进行深人研究,并要和戏曲、民族学、历史学、文学、语音学、宗教学等各种人文艺术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脱离了这一创作土壤,也就无所谓中国的民族歌剧了。在与民族音乐相接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不是简单地把某些民歌、戏曲的旋律直接拿来使用,重要的是领会民族音乐的精髓,熟练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在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上,我们应遵循著名音乐家马可先生说的一段话:“继承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发展必须继承,真

27、正的继承也必须发展、突破”。12其次,要解决好与西方歌剧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民族歌剧体裁、声乐唱腔等问题。在歌剧界有一种思想认为歌剧是西方艺术,因此应向其全方位靠拢。越“洋”,越能与世界接轨,殊不知老跟着别人走是永远走不出来的。有一句老话: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只有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因此一定要强调民族特性。我们可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在声乐唱腔上,我们应把西洋美声唱法中的合理成分与民族唱法的精华部分结合起来,但又不失我国民族唱法的风格特色,走出一条中西结合的成功之路:在宣叙调的创作上,民族歌剧可以多向戏曲的“自”学习,形成既有别于戏曲的“自”又有别于西方歌剧的宣叙。

28、同时又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宣叙调。总之,要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特点。13(四)贴近观众,创新发展中国歌剧,要中国民众喜欢听,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艺术文化,如果忽视了广大听众或一味追求所谓的个性,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是情感艺术,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歌剧的创作人员,必须以优秀的民族音乐语言与时代意识相结合,并以此抒发出剧中人物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以情动人,才能真正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从而使歌剧艺术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歌剧艺术必须依据现代生活的节奏及审美的要求,去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提炼精华,以此来沟通歌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些优秀歌剧的创作经验为有志于献

29、身中国歌剧事业的人们开创了一条即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能与国外歌剧艺术相衔接、相沟通的中国歌剧道路提供了契机。通过对这些优秀歌剧创作经验的分析,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在困惑中求索的中国歌剧正以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证明,具有中国气派的文艺必定是世界艺术交响中的一个突出旋律。我国正处在一个急速转变的时期,社会在转型,传统的文明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各种观念都必须转变,这一点勿庸置疑。这种转变使中国歌剧整体战略规划的制定、创作水平的提高、市场培育和观众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直面现状,正视挑战,不回避目前歌剧面临的许多困难,敢于承认中

30、国歌剧处于发展的低谷区。但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悲观,要意识到新的机遇所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极其丰富而珍贵的艺术宝库是中国歌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歌剧经过几代艺术家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优秀的中青年作曲家以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技法创作出许多优秀剧目,以自己的实力昭示中国歌剧美好的前景。民族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在不断发展之中,特别是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文化转型时期。新旧的交替筛选、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民族性格的自我更新和塑造等等,决定了我们以本民族现代生活和发展方向为动力,以高远的视界来对待继承并发挥最大的创造性,在富于开拓创造精神的引领下实现继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1、”,只有民族艺术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世界艺术的大海,“世界的”只有以无限“民族的”为前提,才能有恒久的欣赏价值和艺术魅力,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立足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不遗余力地从民族戏曲音乐的丰富遗产中汲取营养并消化之,以建设和发展中国歌剧,这是确立中国歌剧在世界歌剧地位中的根基。西方400年的歌剧艺术形成和体现出来的风格特色,是西方人特定的社会生活及心理因素的表现。意大利的歌剧是与意大利文化相结合,反映意大利人的民族性。中国歌剧也应蕴含着对本民族文化高屋建瓴的透视和对照:如表现民族性格的特点,在题材上表现民族性特征,采用独特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旋律法、终止式,以及体现音乐思维的民族

32、特质,讲究意境等。结语以上从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了振兴我国歌剧事业应采取的措施。中国歌剧事业发展到今天,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已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增强社会各界对歌剧艺术的理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歌剧艺术的支持,形成良性循环,中国歌剧事业的辉煌指日可待。参考文献:1王镇苑升蔚中国歌剧艺术之望苍原的艺术成就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1)2张觅中国歌剧自我品质确立的途径J文化评论,l996(6)3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OO24罗辛音乐剧一中国歌剧发展的一条新路J戏剧,1996(4)5钱茸古国乐魂一中国音乐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6郭建民2

33、D世纪206o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J音乐研究,2002(3)7徐平中国歌尉事业如何走出低谷的几点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1997(1)8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居其宏. 回首百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0焦国标.艺术的刁民N.北京青年报,2001-4-2.11伍国栋. 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12修海林、罗小平. 音乐美学通论歌剧的审美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13 Geoff Whitty,Sally Power.Market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in mass Educ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0(20):94.专业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姓名陈卫罡题目中国歌剧创新发展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意见论文评定成绩:良 指导教师签名: 周辉国 2008 年 7 月 5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