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844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纪君祥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赵氏家而创作的历史悲剧。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赵氏孤儿也我国第一部被译成外文并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 赵氏孤儿作为一部带有明显中国传统文化以为的历史悲剧,结局是一种“奸人被惩,忠臣之冤被昭雪”的大圆满式的光明结局收束。但不可否认整剧中浓厚的悲剧色彩,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赵氏孤儿中,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不仅有忠义的赵家满门被奸人屠岸贾陷害,还包括一批“信友厚士”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为救孤所作的巨大

2、的牺牲。 故事围绕搜孤、救孤、养孤、复仇等情节展开,从公主把孤儿托给了程婴, 便悬梁自尽。程婴受公主之托, 用药箱把孤儿带出宫门。把守宫门的是屠岸贾的下将韩厥。韩虽为屠岸贾的部下,但对其挟势弄权、杀害忠良的行为极为不满,程婴掩藏孤儿来到宫门被韩厥搜出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 韩厥却对程婴说“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卖身求荣的勾当”出于对赵氏忠良的深切同情和对屠岸贾的无比愤慨, 韩不仅放走了赵氏孤儿, 并且为了让程婴“去的放心”,割断屠岸老贼追查孤儿的线索,拨剑自划。用自己的生命奏响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正气歌。 但屠岸贾得知此情况后, 又要将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全部处死。在这种情况下程婴

3、为了保护赵氏孤儿并解救全国无故幼儿, 只好找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宰辅公孙柞臼商议良策。 公孙柞臼耿介忠直, 对屠岸贾早有不满。他和程婴决定一个准备牺牲亲生儿子, 一个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公孙柞臼被屠岸贾捉拿以后, 千方百计要逼出赵氏孤儿。公孙杆臼宁死不屈, 从始至终骂不绝口。当军士从土窑中搜出“赵氏孤儿” ,被屠岸贾连剁三刀, 死于非命, 公孙柞臼更是义愤填膺, 痛斥屠岸贾残害忠良,终有报应,然后撞阶身亡,表现了他为支持正义, 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与权奸不共戴天之仇恨。在这位七旬老人的身上, 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慷慨忠义之气。 除了韩厥、公孙柞臼之外,作者还成功地塑造了程要这样一个“草泽医生”的义士形象。

4、其最感人的举动有二,一是当孤儿被搜之后,他心知孤儿难以保住, 对韩厥说道“将军,你拿将程婴去,请功受赏我与赵氏孤儿, 情愿一处身亡便了” 二是献自己亲生儿子给屠岸贾, 并亲自目睹了儿子被惨死的场面, 这些均表现了他勇于牺牲一切的凛然正气。 赵氏孤儿一剧就是这样紧紧扣住“杀孤”、“救孤”的中心展开情节, 组织冲突, 并在激烈的冲突中刻画程婴、韩厥、公孙杆臼等人的义士形象的。作品在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践不能移的正直品格, 讲信义、轻死生的道德观念, 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奋斗不息和济困扶危的义烈精神, 无疑是中华民族精魂的真实写照, 也是作品悲剧力量和美学价值之所在他们为了正

5、义, 不怕流血牺牲的行为, 不仅是传统道德舍生取义最高伦理原则的体现, 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作者满怀激情地赞烦了悲剧主人公在大灾大难的生死关头所表现的这种伟大精魂, 从而使作品熔铸进了中化民族传统的美学理想。这种美学理想, 不仅是古代人的, 同时也是现代人的。这正是赵氏孤儿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欢迎的重要原因。 赵氏孤儿不愧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悲剧作品中所着力描绘的程婴等义士的英雄形象, 以及这些形象所体现的那种支持正义、反对邪恶, 为救别人, 牺牲自己的精神, 永远闪扭着中国古老传统的道德光彩, 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美学意组。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拨的意志, 正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所在。论文出处(作者):契阔成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