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855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茶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茶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茶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茶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茶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茶文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茶文化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而茶文化指的是茶的人文科学,即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通过门课,主要学到以下几个知识:1.古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的发现大约在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在晋代、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

2、,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在唐代茶文化便形成了。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

3、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在明清时期,茶文化得到了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2.现代茶文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产的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1959年,全国名茶评比会中评选出了中国

4、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

5、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3.茶叶的审评一、红、绿茶的品质审评红绿茶的审评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外形:茶叶的外形包括色泽在内,为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审评处形,即检验茶叶外形松紧、整碎、粗细、轻重、均匀程度及片、梗含量与色泽。嫩度:茶叶的老嫩与品质有密切关系。凡茶身紧结重实,完整饱满、芽头多、有苗锋的,均表示茶叶嫩、品质好;反之,枯散、碎断轻飘、粗大者为老茶制成,品质次。净度:即正茶内含有梗、片末、朴及其它杂质的程度。 匀度:是指茶叶是否整齐一致,长短粗细相差甚少者为佳。色泽: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的产品,品质优,反之则次。 二

6、、香气:北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三、滋味: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四、水色:也称汤色。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五、叶底: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

7、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我最喜欢的是红茶,而且我学的是食品专业,在这里谈谈红茶制作工艺及相关的知识。二、 红茶及相关知识1. 红茶的特点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世界三大产茶国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所产红茶各有千秋。其中最负盛名者有四:一是“祁门红茶”,产于我国安徽。二是“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阿萨姆。三是“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大吉岭高原。四是“锡兰乌沃茶”,产于斯里兰卡的山岳地

8、带。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茶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

9、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2. 国内有名红茶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产于我国安徽省南部祁门县一带。祁红创制于1875年,以工夫红茶为主。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屡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的金奖。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祁门境内峰峦起伏,山势陡峻,林木丰茂,茶园多分布于海拔100350米的山坡与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无酷暑严寒,年均气温在15.6,无霜期年平均为232天以上;空气湿

10、润,相对湿度为80.7;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尤以产茶的46月份雨量多,超过200毫米;土壤主要为紫色页岩等风化而成的黄壤或红黄壤,土质肥厚,结构疏松,透水、透气及保水性强,酸度适中,pH值为56,含有较丰富的氧化铝与铁质。特别是春夏季节,由于雨雾弥漫,饱经湿润,适度光照,使茶树茶叶的持续柔嫩得以延长。祁红于每年的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开园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鲜叶按质分级验收。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其制作分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将长、短、粗、细、轻、重、直、曲不一的毛茶,经筛分,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为了提高

11、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复火、拼配,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祁红外形条索紧细秀长,金黄芽毫显露,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香气芬芳,馥郁持久,似苹果与兰花香味。在国际市场上誉为“祁门香”。如加入牛奶、食糖调饮,亦颇可口,茶汤呈粉红色,香味不减,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有药理疗效。祁门红茶从1875年问世以来,为我国传统的出口珍品,久已享誉国际市场。该茶在国际市场上与印度大吉岭、斯里兰卡乌沃红茶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已出口英、北欧、德、美、加拿大、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山小种小种红茶也是我国特有的红茶。正山小种是最优质的小种红茶。仅产于

12、福建省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加工时独有熏焙工序,用松柴明火将茶叶熏焙至干燥。因此茶汤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有桂圆汤味,在18世纪就远销欧美各国。据中国茶经介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茶地区所产”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而武夷山周边地区所产的茶称外山。现在正山小种产地仍以桐木为中心,另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均有生产。产区四周群山环抱,山高谷深,气候寒冷,年降水量达23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8085,雾日多达100天以上,日照较短,霜期较长,土壤水分充足,肥沃疏松,有机物质含量高。茶树生长茂盛,茶芽粗纤维少,持嫩性高。

13、据厦门聚祥春茗茶相关人士介绍,经过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正山小种茶,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润,冲水后汤色艳红,经久耐泡,滋味醇厚,似桂圆汤味,气味芬芳浓烈,以醇馥的烟香和桂圆汤、蜜枣味为其主要品质特色。如加入牛奶,茶香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甘甜爽口,别具风味。由于正山小种红茶其独特的品质特征,特殊的生长环境,特殊的加工工艺,因此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滇红工夫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

14、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

15、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滇红工夫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系深受欢迎的工夫红茶。3. 红茶制作工艺萎凋:由于采摘时间早,气温尚低,因此采用了特制的萎凋槽进行初步的脱水,去除鲜叶中的亲草气,增加茶叶的柔韧度,为后期成形做准备。 揉捻:首先轻捻35分钟左右,再稍加力重揉35分钟,此时茶叶结成一团团块状,再轻揉35分钟进行充分解块。直到茶叶细胞充分破碎,鲜叶逐渐变成古铜色方可。这个分寸的把握不是一时之功,均是祁眉制茶师们数十年经验的积累。 发酵:将揉捻完毕的茶叶放入专用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在完全密闭的空间里,茶叶充分发酵。 成形:祁眉

16、独特茶形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成形工艺。需要专业的茶叶成形师全手工操作。铁锅加温至7080,用手工搓揉茶叶,将茶叶一颗一颗的搓成直条形,再反复翻炒,如此重复三次,才能成形。一个好的成形师一天只能制出23斤茶。成形后的茶叶,条形紧结、细长,成直条形。 干燥:采用高温脱水干燥,使得茶叶定型,稳定茶叶内质,同时起到防霉的功效。 经过如此这般精细的采摘与加工,才造就了祁眉高级红茶。冲泡之后,散发诱人芳香,香高持久,观之汤色红颜通透,品之滋味温润醇厚,回味隽永。三、 老师意见 对于这门课,因为到大四找工作以及做实验的原因,有三节课没上,感觉挺遗憾的。上了课才知道,这门课是这么的轻松愉快,老师也是平易近人。老师上课的 时候特别投入,并且为了给同学上一堂生动的课,常常自费买很多茶叶发给学生观看并带回品尝。我感觉这是我大学上过的最愉快的选修课,希望老师能够保持这样的教学方式,带给跟多同学好的上课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