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901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的艺术.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的艺术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重点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书法、绘画、石窟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由于学生受知识面、年龄等影响,这一方面知识储备不多,因此,本教学设计将讲述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采用灵活、多变的影像资料配合,综合手段的运用很好的保证了本课教学的进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概括提炼本课的基本知识点,结合制作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表,提高综合归纳能力。2指导学生课下搜集兰亭序中的“之”字并临摹,感知王羲之

2、书法的特征;同时临摹教材124页“马”字四种字体,领会我国文字造型变化无穷的魅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书法是我国特有的文字造型艺术,我们应当重视汉字书法的练习。2顾恺之的人物画和两个石窟的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3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动人的艺术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二)教学难点石窟艺术。 教学方法讲述法、例示法、讨论法等。 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投影仪、相关的影像资料及

3、设备。(二)素材准备文本、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复习导入法: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著作主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缀术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著名农学家齐民要术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水经注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4、上一课我们学习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讲授新课)(板书)第23课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都接触了哪些关于文字的知识呢?学生回答早在半坡时期的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叫甲骨文。商周时,人们还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叫“金文”或“铭文”。秦始皇时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秦朝末年又出现了隶书。两汉时,主要以隶书为主。教师引导关于各种字体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屏幕上关于“马”字的形状来比较。投影显示同学们,屏幕上的“马”字是从甲骨文一直到楷书。是早期甲骨上的

5、图画文字“马”;是晚期甲骨文上的“马”字;是金文中的“马”字;是大篆体的“马”字;是秦统一文字后的小篆“马”字;分别是“马”字的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形式。同学们要把握每一种字体的基本特征,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把它们区分开来。教师过渡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流行,而且这一时期书家辈出,在中国书法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板书)一、“书圣”王羲之教师讲述王羲之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星空中一颗最明亮的星。他的成功是由艰辛铺成的。王羲之(约303361)出身于一个仕宦世家,字逸少,原藉

6、琅玡临沂人(今山东人),后南渡迁居于会稽山阴(浙江绍兴)。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从伯父王敦,王导皆权倾人主而兼擅书法。王羲之小时不善言辞,但勤于书法,他是通过功力深厚的书法走上人生之路并成为名垂万世的“书圣”的。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他。魏晋时期,不仅是人的觉醒时期,也是艺术精神的自觉时期。随着纸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佛教的传入和儒、道、玄等的融会,以及王朝更迭群雄并起,士人崇尚清淡之风,讲求率性自然,寄情山水,全身远祸以安顿精神。王羲之具有典型的晋人风度:性格耿直,超尘绝俗,不拘礼法,委任自然。二十岁时,当朝太尉郗鉴求选佳婿于王导,王导让来人到东厢看诸位子弟,大家都温

7、文尔雅,正襟危坐,惟有王羲之毫无拘束,东床袒腹看书,对来人置若罔闻。郗鉴慧眼识真才,说“这正是我要的好女婿”,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这就是著名的“袒腹东床”的故事。后人就把招女婿叫做“招东床”。王羲之经历了由士而仕,又由仕而退的人生道路。他初为秘书郎,继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但他不迷恋官场,愈到晚年,愈是倾心于自然山水,在经历了社会动乱和为官拘束后,一种脱离官场的内在要求日益强烈。五十三岁时,骠骑将军王述作了扬州刺史,王羲之平时就轻视王述的为人,更耻于在其部下供职,借机称病辞官,并在父母墓前“自誓”永不做官。从此遁迹山林,幽处颐养,直到五十九岁逝世。王羲之少年时学书于卫夫人与叔父

8、王廙,遵循钟繇书法,形成了秀丽婉逸的书风。这一时期的书风被韩愈归纳为“羲之俗书趁姿媚”而今已很难见到。中年时,博采历代书家之长,全面继承传统。渡江之后,又广游名山大川,博览秦汉以来篆隶的淳朴古茂、奇肆豪宕的作品,独有感悟,形成了质朴丰茂的风格。晚年王羲之勇于变化,善于创新,博采众长而自成面目,终于完成从具有隶意质朴书体到娇美流变书风的蜕变。书法舍弃秦汉的丰碑巨额而走向尺牍简札的清逸,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并创造出一个时代全新的惟美书风。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同学们请看投影:投影显示教师讲解兰亭序是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日(三月三日)王羲之五十岁时所书。这一天

9、,王羲之与友人爱子共42人,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时值暮春之初,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行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一乐。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了。(这里应讲清,“祓禊”指古代习俗,在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叫修禊、祓禊。禊指古人消除不祥的祭礼。“流觞”把漆制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循流而下,杯子停在某人前,某人就取杯饮酒。称为流觞)作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感到人生与自然相合相契的快乐。在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的清丽景色中,王羲之微醉命笔,畅叙幽情,写下了这清逸俊秀,一片神机的兰亭序。全篇无法而有法,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

10、行自在。骨力寓于姿媚之内,意匠蕴含于自然之势。遒丽爽健的线条和圆融的冲和的气韵中,可以感受到王羲之作为书法大家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全篇运用篆、隶、章草的笔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表现,全文有二十个“之”字,都加以变化,无一雷同。全幅意境浑穆,潇洒散朗如清风明月,乐中含悲悟生命玄理。可以说是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王羲之酒醒后再写了十余遍,皆不及原作,可见,艺术的神来之笔是不可重复的。教师组织活动课前,已经安排同学搜集这二十个“之”字了,从中同学们可以体会文字的意蕴。现在,我们观察教材124页的四种“马”字的写法,同学们可以在心

11、中临摹一下,领会我国文字造型变化无穷的魅力。教师讲述关于兰亭序的保管问题,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据隋唐嘉话载:王羲之的兰亭序,到梁朝侯景叛乱时流失在外。陈朝时,为僧智永得到。到了太建年间,献给了陈宣帝,隋灭陈后,有人把兰亭序献给了晋王杨广,晋王并不珍惜,后来智果和尚借来翻拓,杨广称帝后,竟忘了讨回来,智果法师死后,由其徒弟辩才和尚收藏,唐太宗为秦王时,见过兰亭序的拓本,惊喜之余,乃高价购买原迹。终究也没有买到。后来打听到在辩才和尚之处。乃遣萧翊到越州求得,在武德四年入秦王府。贞观十年,命人翻拓十本赐给亲近之臣。到唐太宗死后,中书令遂良上奏:兰亭序是先帝喜爱的珍品,不应留下。于是兰亭序作为殉葬

12、品葬于昭陵。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兰亭序的各种字帖,大多以冯承素所拓“神龙本”为底本。除此之外,王羲之还有其他作品。乐毅论是小楷代表作。黄庭经(即为换鹅而写的经书)也是小楷,因这幅作品是为换鹅而写,故李白有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行书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丧乱帖颇能见出王羲之真情怀,真血性。其中快雪时晴帖连同王献之中秋帖、王殉伯远帖被乾隆皇帝合称为“三希”,并称自己的书斋为“三希堂”。该帖为三希之首。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代书家。代表作有中秋帖等。与父亲被世人称作“二王”。教师过渡王羲之书法在唐代就传到日本,近代以来,更是对日本、韩国、新加坡、东南亚乃至西方产生

13、了世界性的影响。与王羲之同时代的还有一个顾长康,在画坛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书一画,交相辉映,为东晋的艺坛增添了无尽的光辉。下面我们就来看详细内容。(板书)二、顾恺之和绘画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顾恺之的叙述,自己总结知识点,一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问顾恺之的绘画题材有哪些?学生回答顾恺之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无所不画。教师提问顾恺之的画有什么特色?学生回答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教师提问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教师讲述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今江苏无

14、锡人)。博学而又有才气。曾任东晋大司马桓温和荆州刺史殷仲凯的参军。善画人物、佛像、山水、鸟兽,特别善于以色彩绘画人物画、肖像画、佛像画等。还善于点睛传神,由于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做事又非常认真,有时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有“画绝”“才绝”“痴绝”三绝之称。时人谓之“虎头三绝”。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用投影打出,如果没有条件,则可让学生看课本上选图)女史箴图是顾恺之取材于西晋诗人张华的女史箴著作而成。张华著作原为讥讽贾后专权。用韵文形式,以史家口气,写宫廷规箴,规劝教育妇女应遵循的封建道德。顾恺之以它为题材,结合东晋的现实生活,创造了12幅历史

15、故事画。画纵25厘米,横249.5厘米,现存的只有9幅,还是唐人摹本。画面描绘了封建时代宫廷妇女的生活,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梳理发髻。铜镜为圆形,放在一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长圆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面有一贵族妇女,正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并欣赏自己的发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洛神赋图卷是根据三国时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而创作的。图中洛神和曹植反复地出现,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画面,和其他人物一起都统一在山水背景之中,有类今之连环图画。作品为绢本设色,线条细劲,如春蚕吐丝,人物比例适度,之间顾盼有情,山水树石画法古拙。此图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绘

16、画中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特点。这幅图有多种摹本,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卷最为完整,因此前人曾称为“真迹本”。教师过渡除了书法和绘画艺术之外,这一时期非常著名的艺术成就还有石窟艺术。(板书)三、石窟艺术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本目下的全部内容看一看。了解当时著名的大石窟,了解它们的艺术特点。教师提问魏晋时期著名的两大石窟是什么?学生回答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教师讲述(或通过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明白以下内容):公元460年到530年前后的六十多年间,正处于我国历史上的北魏王朝时期,上自皇帝下到一般佛教信徒,在都城平城的西郊,开凿了一批佛教石窟。佛教石窟断断续续东西延长有十五公

17、里,约1公里长的中间一段,是石窟的精华所在。它位于东距山西省大同市十五公里处的云冈南麓。这里有五十三个大中型石窟,还有一千一百多个小型窟龛。窟中最大的佛像高十七米,窟内外最小的龛像还不足十厘米,有人统计大大小小全部造像多达五万一千多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人物造型极为生动,是世界闻名的雕刻艺术宝库。它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佛教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洛阳与中国佛教早期的传布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因缘,相传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就在洛阳,至今它都香火不断。洛阳是中国译经和佛教传布的中心之一。白马寺被佛教信徒尊为“祖庭”和“释源”。北魏迁都洛阳后,洛阳寺

18、院林立,可惜今已荡然无存。而与之同时凿建的龙门石窟,却依然如故,成为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寺南12.5公里处。其地东山与西山对峙,伊水流于其间,文献记载:“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水经注)约到隋唐时期,该地始称龙门。西山又称龙门山,东山又称香山。西山的地质构造属石灰岩。适于雕像。龙门石窟历代开凿的洞窟和龛像,即分布在西山和东山的峭壁上。根据龙门石窟研究所的调查和统计,现存窟、龛两千一百多,大小造像近十万躯,历代碑刻,铭记约2780品。今天的龙门石窟,不仅是研究佛教艺术、佛教文化、佛教历史的宝库,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外游客参观游览的场所。教

19、师总结同学们,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部分,到现在为止,我们就学习完了。为了使同学们对此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现在请大家自行设计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的表格。(教师用投影打出示范表格)领域代表人物主要成就数学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3.14159263.1415927之间,世界领先。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一书,是迄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价值很高。地理学郦道元著水经注一书,是一部地理学综合著作,材料丰富,价值很高。书法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绘画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他有“三绝”之称。石窟艺术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造型丰富、雕刻精美,是世界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课堂总结)本课重点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书法、绘画、石窟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顾恺之的人物画艺术成就也很高,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动人的艺术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 课堂板书第23课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一、“书圣”王羲之二、顾恺之和绘画三、石窟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