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重点注解.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926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书》重点注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书》重点注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书》重点注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书》重点注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书》重点注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书》重点注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书》重点注解.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书重点注解【作者简介】姓 名班固生卒年32年92年别 名孟坚出生地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职 业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地理学家代表作品汉书、两都赋(西都赋和东都赋)、答宾戏、幽通赋个人成就著汉书;开创正史地理志的先例;记录并保存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工作经历 汉明帝时,皇帝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档案典籍管理员),后转迁为郎,典校秘书,负责校勘典籍。汉章帝时先任郎官,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守卫玄武门的小郎官)。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汉和帝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与谋议。公元92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

2、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家中名人祖父:班稚;父亲:班彪;弟弟:班超;妹妹:班昭班固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浪店村,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气指数【著作影响】汉书:西汉王朝的兴亡史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汉书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记载了整个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间的兴亡史。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班固的父亲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曾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后传。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但班固未完成全书便辞世,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当然,最主要还是班固几十年心力的结晶。关于

3、汉书的体例,它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名书沿袭下来。同时,汉书新增加了“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淮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下下两卷,上卷谈“食”

4、,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汉书的叙事比较详尽,史料的选择也比较严谨。汉书首创的“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开了后节断代史书著述的先河,为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汉书中还附录了大量的散文和辞赋。这虽然影响了汉书在叙事和人物描写上的生动性和鲜明性,但是从保存材料的角度看,是功绩非凡的。【经典新解】0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出自汉书董仲舒列传)直译:站在水连,看到别人捕到大鱼而空自羡慕,不如回去编织渔网。新解:这句经典名言告诫人们,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将是空幻想而不切实际的。我们与其空空羡慕

5、,不如动手去干。生活中,有人看到身边的人成功了就会有羡慕之心,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要想获得同样的成功,光靠羡慕还是不行的,应该去努力掌握取得的本领,探寻走向成功的途径,这才是最根本和可行的。0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汉书东方朔传)直译:水过于清澈,反而不适应鱼的生长繁殖;人对别人太过苛求,反而不会结交很多朋友。新解: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这种做法其实是过于偏颇的行为,势必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芸芸众生,人也总是有着各种

6、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自己那套标准去严苛地要求他人,我们也总要容忍一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和事物,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更多朋友,才会真正获得快乐。03.既往不咎,来事之师。(出自汉书李寻传)直译:已经犯下的错误不要追究了,但是将来做事要吸取其中的教训。新解: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正视挫折,增强自信心,不为挫折所压服;又要变通进取,从挫折中不断总结教训,更加坚韧不拨地前进。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经历了怎样的遭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今后的表现。人性是看上不看下,扶正不扶歪的,你跌倒了,自己灰心丧气,那么别人会因你的苦苦纠结而更加看轻你。你拍一拍灰尘,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

7、反而能赢得更多的荣誉。04.不加功于无用,不损财于无谓。(出自汉书杨王孙传)直译:不要在无关痛痒的小事上下功夫,不要把钱财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新解: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几十个年头,我们又何必在一些无关痛痒的琐事上白白浪费我们宝贵的时光?试问,时过境迁,有谁还会为这些小事斤斤计较?伏尔泰曾说:“使人疲劳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让无聊的小事干扰我们的理智,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只会阻碍自己前进的脚步。所以,无论是做事,还是理财,我们都应该让每一分钟,让每一分钱发挥它更大、更实际的效用。05.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出自汉书伍被传)直译:听觉灵敏的人,别人还未启口,就已经

8、耳有所闻了;目光敏锐的人,事情未露端倪,就已经有所察觉。新解:俗话说,一叶而知秋,比细节中便能观察到一个人的内心。比如人的外在表现是内心情感的一种流露,所谓“喜怒形于色”就是这个道理。善于“察言观色”,能做到“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我们才能在瞬息之间洞悉他人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也才能尽早觉察到事情的端倪,从而有利于我们做出最佳的判断和选择。06.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围。(出自汉书李寻传)直译:马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驯养喂养,它就很难驰骋千里;人如果不提高自身的素养,就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新解: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学生如果不被好好教导,即使是天才也发挥不出他的才能,老师如果不

9、具备良好的素质,就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但能不能够成为未来的栋梁,老师担负着大部分的责任。老师如果不重视自身的修养和提升,不仅不能“重国”,同时也不能“兴教”。所以学校在遴选老师时都很注重老师的平素之修养,而不仅仅看重其专业水平。07.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出自汉书主父偃传)直译:圣明的君主不厌恶切直的谏言,而是广开言路,接纳群言,忠心的臣子不会逃避重罚,而是直言不讳,忠直相谏。新解:自古发来,有多少忠贞之士不异身家性命,为民请命而忠言劝止。有的甚至拼了性命去直言进谏。仔细想想,难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吗?当然不可能人人都如魏征那样侥幸,得遇圣明的

10、君主;更多的人是因为直言犯上而丢了官职,甚至丢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我们并不是说一个人生性耿直就不好,而是说一个人太执拗,不开窍就太不划算了。如果在没有违反自己原则的前提下,换一种劝说的方式,比舅婉转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不是更好吗?08.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出自汉书贾谊传)直译:从小养成的习性就像是天生就具备的,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像是自然生成的一样。新解:所谓“童蒙养正”或“养正于蒙”,就是在少年儿童智慧开蒙之际施以正当的行为习惯培养。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牢固基础,而且对孩子将来人生的全面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曾经看到过

11、这样一份资料: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采访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时,常驻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在幼儿园里。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道歉;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09.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出自汉书司马迁传)直译:精神劳累过度,就会衰竭殆尽,身体劳累过度,就会疲惫不堪。新解:职业倦怠症是如今许多职场人士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它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这和肉

12、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源自内心的疲乏。工作倦怠多来源于过大的压力,其中包括就业的困难、工作的紧张、竞争的激烈、挑战的增加等。当这些问题接踵而至的时候,他们的身心便开始难以承受,而而导致抑郁和焦虑的产生,身体的疲惫感逐渐增加,而对工作的倦怠感也日俱增。人在职场,难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弹簧用的时间久了尚且没有弹性,人也一样,工作激情会渐渐变得平淡,直至消失。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调节自己的身心,在各方面都善待自己。当你压力慢慢变小,心情慢慢变好时,工作倦怠症也就会跟着消失了。10.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出自汉书岑彭传)直译:人总是为自己的不知足而苦恼,已经有了陇地,还想到蜀

13、地。新解: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不能满足。欲望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欢乐,相反,只会给我们平添许多烦恼。比如有人送了我们一张古朴典雅的书桌,我们非常高兴。然而书桌搬回自家书房后,我们会发现简单的现代转椅配这样的书桌实在是大煞风景,于是我们买了一个复古考究的木藤椅来搭配书桌,这下心里终于畅快了;然而不久又发现书房里的书柜,跟这套桌椅比起来简直是很不搭调,于是越看越不舒服,然后又花钱把书柜换了。接着又会重新粉刷墙,铺地板、结果,只是因一张书桌引发的无尽欲望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凡是都要有个度。满足合理的需求没有错,但过度纵容自己的欲望,我们就会变得贪婪。11.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14、出自汉书韦贤传)直译:即使把满筐的黄金留给子女,也不如给他们一部经书。比喻良好的教育比丰足的家产对子女更有价值。新解:辛辛苦苦赚钱积攒下来留给子孙,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生活原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于2005年在英国伦敦庆祝自己50岁生日时,宣布将自己95%的财富捐献给社会,而不是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孙,相信中国的父母们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比尔盖茨知道,就算给子孙留下丰富的遗产,他们也可能很快把它挥霍干净,还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比较实在。父母留下巨额财富恰恰会给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开了一扇坐享其成的大门,从而荒废了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挖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盖茨第一

15、个发现的,早在19世纪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就发同了。他告诫人们说:“给儿子留下巨额财产的父母会使儿子的才能和热情大大丧失,而且使他的生活不如没有遗产时那样有用和有价值。”所以卡内基没有给儿子留下什么遗产,而是把自己的巨额财产用于资助慈善、教育、医学研究等有利于社会的事业。这是他们具有智慧的安排,值得当前中国的父母们深思。12.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出自汉书王喜传)直译:如果遭到很多人的指责,即使身体没有病生命也不会长久。新解: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复辟后,仅在半年内就在全国的一片声讨中死去。这句话同时也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太

16、过火,要考虑大众的利益,否则犯了众怒,其命运必定是悲惨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就是因为角犯了众怒,才落得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下场。13. 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出自汉书孔光纪)直译: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的准则就是,情深意浓就在一起,情淡义寡就分开。新解:这句话放在今天倒是很符合现代人的婚姻观,但在古代封建社会,对女人来说就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妇女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在社会和家庭中从来都是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而且结婚以后也受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制约和影响。妇女只有被丈夫遗弃的份儿,从来没有婚姻自由,直到末代皇帝溥仪的淑妃文绣,首开了女人主动提出离婚并获得成功的先河。之后,中国的妇女才渐渐获得了婚姻自由。14.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直译:那时有那时的情况,现在有现在的情况,实际情形已经发生变化了。 新解:在时候,我们按受的知识和经验太多,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人们受到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束缚,按照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心理现象。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但外界环境或自身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再按照先前固定的模式思考问题,就很容易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阻碍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