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930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形象蜕变历程透视内容提要:湖南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置身官场后,面对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的摧毁,逐渐放弃传统操守,最终屈服于“适者生存”。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探索寻找传统精神价值与现实社会的切点和实现自己现实价值的痛苦心路历程。而池大为正是一位在现实的裹挟与挤压下觉醒起来并努力自我改造去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先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关键词:沧浪之水 知识分子 蜕变 透视阎真的沧浪之水自2001年出版以来,引起很多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它向我们呈现了当代知识分子

2、追求、动摇、幻灭的精神历程。小说中写得最有激情的部分就是主人公池大为在现实困境和权力诱惑面前大段的内心独白,那是一个不甘沉沦的年轻人痛苦的心灵煎熬和痛彻心脾的绝叫。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清醒的自我意识面前,不断退守的池大为一直在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审思。池大为的蜕变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的悲歌。一 、坚守、被动退守、自觉改变自我融入现实池大为出生于传统知识分子家庭,从小他就不断接受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代表的父亲的教育,从孔子“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到苏东坡“君子之风,流泽万古”,再到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父亲把这一脉相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和所信仰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到儿子的心灵深处

3、。父亲还把这种传统思想转化为一本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成为永久遗物,牢牢套住池大为的信仰。这样的环境最终把池大为造成一个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池大为在中医院学习时,曾对父亲的一生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甚至为父亲感到委屈,“那么好的一个人,又那么有才华,却那么凄凉地过了一生。做个好人,父亲他值得吗?”然而,他信仰孟子的“舍生取义,信善性善”,认为“我注定是要为天下,而不是为自己活着的,这是我的宿命,我别无选择”,还在内心上把那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称为“猪人”,不屑入流。他把发现的一个事实,即但凡大人物没有几个不是命运凄凉一生潦倒的,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人。”正是这份清高,使他拒

4、绝了初恋的许小曼,终止了与女友屈文琴的发展。正是这份清高,使他研究生毕业分配到省卫生厅工作后,对丁小槐之流奴颜媚骨、拍马奉迎的举动十分鄙视,为丁小槐帮马厅长打开水、争评优的事情感到可笑,为他们说假话感到愤恨,为他们铺张浪费乱花国家的钱感到可耻,认为厅里买新车是浪费。他只想实实在在做点事,自己与世无争,自尊自重、洁身自好的独立人格。一句话,他只追求做一位品德高尚的“好人”。 然而,在权力和金钱面前,池大为的清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前中国官场无情的、冷酷的现实逼使他处处碰壁。原本赏识他的马厅长不再器重他了,把他从厅办公室贬到清水衙门的中医学会。由于无职无权,连小小的科长也可以在他面前趾高气

5、扬,指手划脚,他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分房子打分低,只能三代同居一室;想把妻子董柳调到省人民医院却束手无策;小孩想进条件好的省政府幼儿园,还是费尽周折求人才办到;连小孩生病住院这样的小事还要去找有职权的丁小槐处长打招呼。池大为的清高同时受到金钱的挑战,连襟任志强夸夸其谈,投机取巧,唯利是图,池大为非常瞧不起他,可他可以开越来越好的车,可以给岳母送来丰厚寿礼,可以办成把儿子送到省政府幼儿园这样“难于上青天”的事。他一度想埋头于学术研究,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岗位,但当今社会学术领域也不再是净土、圣地,腐败侵蚀了学术,行政权力消解了学术权威,论文评奖、课题申报、出书、职称评奖等等,不与权力和金钱发生了联

6、系。正是在权力和金钱的双重挑战和挤压下,池大为逐渐领会了权、钱的价值,懂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及“适者生存”的道理。他慢慢“蜕变”了。池大为的觉醒是漫长的、反复的、矛盾的,而这恰恰是沧浪之水的震颤之处和成功之处。池大为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他的精神信仰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摧毁的。在上大学和参加工作之初,他有过两次恋爱。许小曼经常点拨他,启发他,劝他转变观念,他无动于衷,宁愿失去两位女友。后来,他与那个能够尊重他、不逼他“进步”的董柳结了婚,他更加不屑于奉迎,哪怕被贬到中医学会了,还能保持原有的衿持和清高。“我觉得做一个边缘人有好处,像个现代隐士与世无争。” “如果不是带有惩罚性质,我倒要感谢那个

7、建议我去中医学会的人。”怀着这样的心态,池大为在中医学会尽力做一个好人,一个与世无争、只求在学术领域有点成就的知识分子。他发表了几篇论文,在中医学会颇得人缘。他的妻子也很满足于现状。可是,现实是冷酷无情的,纵然学术领域已非净土,又怎能容得下池大为的价值观?等他从北京参加同学聚会回来,思想上已经有了觉醒的萌芽。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异质的东西,使他与潮流格格不入,甚至对自己的信仰表示怀疑。他发表在中医研究上的论文报到省里评奖时,没入围被刷下来。一次次碰壁,使施大为渐渐悟出“我不必再坚守什么”,“我感到了一种堕落的快意和恐惧。”在这种最初的不自觉的觉醒中,他开始有了一些背叛举动;他被调去

8、参加全省血吸虫调查,为了不得罪领导,他居然说:“怎么都行”、“高兴就好”,回来后在写调查报告时未能据理力争反对掺假。他从丁小槐接连升迁中体味出同学汪贵发的肺腑之言:“一千条一万条,把决定你命运的那个人伺侯好了就是第一条。” 他终于能放下可怜的清高,陪同过去最瞧不起的连襟任志强去推销假冒产品。手持轻易挣来的钱,他感到“一个人只要不把自尊看得那么重,机会还是很多的。我一个小物,把人格自尊吊得那么高,合理吗?”他开始理解了丁小槐、任志强和匡开平他们,认为他们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都是人。这个时候,池大为的觉醒仍然是矛盾的。他为生存成为生存的唯一依据感到可怜。他认为,醒了的人是可悲的,他承受着残忍的悲

9、哀,横下心剪断了对世界的任何念想,舍弃了道义人格和良知,顺从了可亲又可近又可悲可鄙的现世主义。他感到世界上一定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使他有抗拒的力量。比如孔孟之流的人圣人们,就是一些抗拒者。“我崇拜他们,但我再也不能跟着他们走下去了”。“我已经打倒了。我知道我已经挖了很深的洞穴,把过去的自我埋葬,这也是历史埋葬的,人拗不过时代。”此时,池大为的觉醒已由不自觉变为自觉了。可是,他的觉醒付出了太多的惨重代价,这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悲哀。 池大为身处官场,天天耳濡目染官员百态,对官场上流行的“向上负责”、“操作主义”、“实用主义”、“数字就是政绩”、“领导说的做的都是对的”等现实由不满、判逆逐渐变为接受

10、、顺从、迎合,正是他处处碰壁换来的觉醒。这种觉醒,首先当然是来自于官场的心灵刺激,其次是家庭、亲友、同学的影响和熏陶,昔日恋人许小曼、屈文琴的离去多少给了他反思,妻子董柳恋爱和结婚之初并不逼池大为“进步”,但有了儿子一波后就不同了,常以儿子和房子的事要挟,逼使池大为转变思想观念。同学对池大为的影响是明显的。那次去北京聚会,许多同学坐飞机去,一般的都坐软座,只有池大为是坐硬座。在捐钱时,有的同学捐了五千多,而池大为的800元捐款还是因为召集人是他初恋情人许小曼,她虚报了800元以照顾他的面子。至于两个下海暴富的同学胡一兵、刘跃进更是经常有意无意给他上课。连襟任志强,就凭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不但有钱

11、有小车,而且连池大为办不成的难事也能办成。本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晏之鹤也是名知识分子,年轻时和池大为一样清高、自信、不愿奉迎、巴结,到头来一无所有。结识池大为后,他常以过去的惨重教训,教育、启发池大为彻底抛弃脑海中可怜的清高,告诉他反抗是没有意义的,人活在这世上,是一种状态,适者生存,逆者消亡。“你讲良心,做好人,别人不一定对你是这样,世上没有比良心更能坏事的了。”晏之鹤的话摧毁了池大为的心中剥夺得只剩一点点的信念。他大彻大悟中,感到了绝望。“人只有一辈子,难道我作为厅里的第一个研究生,就这样过一生吗?” 他开始觉得科长、处长这些以前不屑一顾的头衔,现在都有了一种神秘的光环,可望而不可及。在权力

12、与金钱交融组合的“社会场”的作用下,池大为的人格堕落了,扭曲了,而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崩溃,是无奈的必然,他一旦醒悟,身上的潜能欲望开始无限上涨。他开始为自己重新设计人生,为自己设定位置、目标。他把官场的一切“进步”经验化为自觉的行动,他不断获得利益;由一般干部而到副处长、处长,再到厅长助理、副厅长、厅长,由中级职称而副高、正高职称,直到博士导师。他有了小车,有了大套房,有了钱,甚至找了个情人。他为自己的觉醒感到庆幸。二、 创作方法鲜明地表现出人物自觉变化小说的创作方法也同样是为表现主人公形象的先驱性意义服务的。从小说情节设置,它明确表达了作者创作意图。首先,作者通过书名和题记表明了作者对池大为行

13、为方式预设性的肯定和支持。屈原是池大为父亲最景仰的十二位古代文化名人之一。作者没有从最能代表这一人物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的那些语句中来提取书名,而是选取渔父中与屈原精神相背离的渔父的诗句来提取书名,并干脆把这两句诗全选上作为题记。这难道不可以理解为是作者对必须坚决告别传统价值体系的暗示以及对人物命运的预定吗?渔父的两句诗本是批判渔父没有坚定信仰、随波逐流、一切从个人欲望出发的品行的,作者偏用它做为题记并从此诗句中提取书名,很明显是认为面对大浪滔滔的沧浪之水,面对从个人看世界的社会现实,应该顺势而为,顺潮流而动,引沧浪之水为我所用,做个沧浪之水的弄潮儿,堂吉诃德式的逆动只能给人以谈资和笑柄。另一个

14、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这两句诗再次在小说中出现的位置,它正处在一波被烫伤、池大为遭受现实教训之后,心中传统价值观全面坍塌之时,这又一次暗示了人物不能逆潮流而动。其中写到池大为在雨中行走唱出这两句诗后又张嘴吞下屋檐水时写道:“水原来是这么好喝的一种东西。”这是个颇有寓意的细节,沧浪之水,除了可以濯缨、濯足外,还可以喝,在暂时改变不了这水的特点时,何不“水为我用”,尽量多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站在岸上论其清浊或只知我随水流!它再次彰显了主人公新的思想:识时务者为俊杰,顺势而动,借势而为利于民生之道。人既可以为了意义世界而坚守,也应该能够在去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为“适生”努力。其次,作者通过对小说开篇池大为找

15、出的父亲遗物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的处置,为人物设置了广阔的传统人文精神背景,这个遗物象征着承担和牺牲的精神、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它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支配着池大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利益为第一原则的现实社会里,这种人文传统被功利一次又一次无情质询和解构着:“高贵不高贵竟可以如此现实而庸俗?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杜甫曹雪芹一生潦倒,倒是没什么高贵可言了?屈原李白性情独异,不肯重首低眉伏小”,虽“是几百年一遇的天才”,但“他们必须出局”!为了个人心灵的高贵,为了一种道德追求,放弃了能忍辱负重继续改善民生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平台,显然是逃避现实的自私作法。“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么写写是很

16、有诗意,真落地成了泥,谁会来闻闻?没人闻,香也是不香”。“李白曾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些无一不是对传统的否定,也象征人文传统精神世界的瓦解!历史名人固守在精神园林里,他们远离了世界,世界也冷落了他们。是的,“反抗世俗就是反抗潮流,反抗历史的合理趋势。这不是历史的悲剧,而是抗拒者的悲剧。” “我仍崇拜他们,但再也不能跟着他们走下去了。对世界我无能为力,我有权力放弃,我只能如此。” 历史文化名人的遭遇既暗示了池大为发达前经历的必然性,也是对这一形象的有力衬托,使池大为形象有了厚重的历史意义,更突出其形象的先驱性。作者清醒认识到了这一点,“我的小说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为范式,为主人公池大为设

17、置了精神背景,我则认为传统资源与今日现实不能发生有效联系。”所以尽管认为不能全盘否定传统,作者还是忍着痛苦,坚决地刻意地让池大为在父亲的坟前烧毁了这本承载着厚重精神内涵的图册,表明人物告别传统轻装向前进的决心,带有浓厚的象征寓意。喻示着传统的终结。 从人物安排来看,也鲜明地表现出人物自觉变化的历史必然。首先,刘跃进、胡一兵的形象,预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另一蜕变方向,作为池大为的重要补充从横的方面共同阐述着当代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转型的新文化语境下的心灵蜕变史。他们都有过坚定的人文情怀,他们对真正知识分子的定位是:“在无法抵抗的时候抵抗,在不可拒绝的时候拒绝。”这种定位在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现

18、实面前显得大过理想化,显得高不可攀,池大为不敢也不想学陶渊明,成为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刘跃进承认“孔子死了”,胡一兵则指出知识这最后一道道德堤坝崩塌了。于是他们陷入了“意义的真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精神的根基,成为了悬浮一族”,体会到了生命中无所承担的痛苦,但当他们眼光瞄向现实时,多数社会成员所具有的重视现实利益的主流价值观是他们“在随波逐中变成了新型的知识分子。”所以尽管胡一兵去走私了,刘跃进成为写作地摊黄色书刊的枪手,但他们都具有告别传统精神家园的先驱意义。其次,池永昶、晏之鹤、池大为、丁小槐四个形象又从纵的方面演示了知识分子告别传统的蜕变历史。池永昶是个命运凄惨、至死都要坚守心灵自

19、由的传统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理想。晏之鹤是一个意识到问题所在却再没有了重来机会的典型形象。池大为在寻找传统精神价值与现实的相切点时,还记挂着那种超越情怀,情感上没有完全背叛自己,因此他放弃某些东西时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在染缸内还能保持理性。而丁小槐则代表着完成失去了传统的根基又没有新的规范约束的知识分子的蜕变方向,他们是纯粹为了身上敏感部位的欲求而活着的人,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称他们为“狗人”。同时,也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池大为前途的担忧。第三,作者又用丁小槐、任志强从正面,用池永昶、晏之鹤从反面来宣示池大为告别传统价值寻找新生的必然性。丁小槐、任志强在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池大为蜕变

20、的动力和参照物,他们分别从权力和金钱角度挤压诱惑挑战着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在他们“这两把巨钳的钳制下”池大为的蜕变“别无选择”。池永昶主要以他悲惨的境遇警示人们在效仿前三思,他的去世宣示了好人拥有精神优越感现象的终结。晏之鹤是池大为的精神导师,他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传统价值观在现实社会的困窘处境。他因为清高结果“清而不高,到头来一事无成一钱不值一无所有一败涂地。”他的历史和现实处境像镜子和警钟从反面刺激警醒着池大为早日杀入现实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总之,小说通过人物间的映衬比较、纠结和作用,从历史、现实、未来几个层面全面阐释着作者对知识分子命运蜕变的认识和理解,提示出知识分子必然告别

21、传统精神的根源:生活的压迫,潮流的推动,时代的要求。“巨大的潮流来了,我自岿然不动?只有跟上潮流,才有希望。”人物活动环境的选择,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敏感和匠心,有力传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社会转型初期,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出现了大量知识分子被权力体制吸纳的现实,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时代特点,选取卫生厅这个权力场来作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体现出作品的时代性。当然,选择权力场作知识分子活动的环境,更主要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先驱意义。因为传统人文知识分子总是历史地将自己定位在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上,追逐权力成了他们参与社会现实最原始的动力,可是,他们既抵抗不住世间权势的诱惑,又容忍不了权力对道德的些微亵

22、渎,结果不是被踢出局就是在权利中腐蚀堕落,而池大为却能在这个领域里较好地处理好了权利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迈出了空前的开拓性的步伐。另外,也由于权力对传统精神的破坏最大,小说中列举的历史文化名人大多都是在权力场中走了麦城的。因此,这样一个环境有利于放大展现各色人物的各种层面的丑态:委曲求全、韬光养晦、逢迎拍马、卖友求荣、欺上瞒下、公报私仇,,从而有利于突出具体生存环境的巨大压力,让人理解池大为的蜕变。最后,这一活动环境还有利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里比较池大为“进步”前后境遇的巨大反差,从而证明只有拥有了与现实对话的条件,才可能更有力地改变现实。也揭示出变化的客观必然性。另外,主人公密不透风的反思不

23、仅构成叙述的基石,而且能让读者在阅读时不自觉与主人公处于同位状态,并自觉参与人物的价值选择,从而让读者在一种非理性的思维中认同、支持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价值选择,起到突出和肯定人物先驱性的作用。同时也利于借人物阐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有利于表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彰显创作意图。 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是抱着不再被人们崇拜的高尚固守传统价值观宁作玉碎,还是全盘抛弃传统做片变节的全瓦?文学史上这两种屡见不鲜的形象都不能解决知识分子的出路这一时代命题。作者跳出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大胆选择一种用权变的手段达到务实目标的思路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而创造了文学史上一个全新的角色,作者让池大为在痛苦抉择时,理

24、智而坚决地选取了顺势而为的行为方式,迅速融入这个转型的时代环境,成为沧浪之水的弄潮儿。在探索新文化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时,小说塑造的池大为所表现出的灵活、权变虽表现了“士人精神的时代性陷落”,但更具有开路先锋的作用。总之,对于传统精神价值,作者情感上认同而理智上又充满绝望,对池大为的行为方式,作者在理智上认同,情感上却痛心遗憾,体现出一种矛盾分裂的心理。对于迈出了传统精神园林的池大为的前途,作者似乎有种失重的感觉和害怕没有制约力量的恐惧。这也是时代的阵痛、迷惘。 .注释:齐成民 :沧浪之水与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选择,文艺争鸣,2002年第1期。 阎真 :沧浪之水,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

25、。 阎真 :时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说说沧浪之水,理解与创作,2004年第2期。汤晨光:士人精神的时代性陷落论阎真沧浪之水,南方文坛,2003年第6期。参考文献:1.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2.邢小利: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现实境遇与精神状况读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3.周景雷:坚守逃离突围从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选择,当代文坛,2003年06期。4郑坚:末代文人的“事业”成功史和精神颓败史读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理论与创作,2003年01期。5.郭广兰:简论巴金家中的觉新性格特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张小夫:透视当代知识分子心境评沧浪之水,人文杂志,2002年06期。7.王永进: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8.谭桂林:知识者精神的守望与自救评阎真的曾在天涯与沧浪之水,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