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悲剧性隐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943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论文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悲剧性隐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悲剧性隐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悲剧性隐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论文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悲剧性隐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论文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悲剧性隐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悲剧性隐喻 常立伟(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摘要张爱玲的小说标题可以分为含蓄蕴藉型、矛盾冲突型以及反讽型三类。有时,张爱玲观曲折委婉的在标题中寄予自己的感情;有时,张爱玲通过小说标题中不可协调的矛盾冲突,或者犯冲的色彩隐喻,来预示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时,张爱玲则通过作壁上观,对笔下的人物,冷嘲热讽,玩弄于掌股。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标题;艺术风格;悲剧性 张爱玲小说的标题是张氏风格的浓缩,地地道道的“张腔”、“张韵”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她的大部分作品的篇名是既切题又有诗意,既别致又不夸饰,让读者感到这些名称非张莫属,并使人过目不忘。对篇名,她是十分讲究的”。

2、 1 张爱玲的小说标题可以分含蓄蕴藉型、矛盾冲突型以及反讽型三类。张爱玲或观曲折委婉的在标题中寄予自己的感情,或通过小说标题中不可协调的矛盾冲突、犯冲的色彩隐喻,来预示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时,张爱玲则通过作壁上观,对笔下的人物,冷嘲热讽,玩弄于掌股。 1含蓄蕴藉型 金锁记中,曹七巧带着黄金的枷,“一步步走进无光的所在”,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幸福。“金锁”已经不再是象征着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金”和“锁”含蓄委婉的预示了贪婪在金钱里的人生,其结局必定是悲苦。“金锁”成了套在曹七巧脖子上沉重的“黄金的枷”。 2 曹七巧被“金”钱“锁”住了,继而锁掉了自己的一生,也锁掉了爱情、亲情,乃至在人性上也紧紧的

3、上了一把锁。“金锁成了庞大的对人的生命进行逼迫和扼杀的工具”。在人性和金钱构成的坐标轴里,曹七巧从原点出发,朝着金钱的方向义无反顾的走了一生。 “她(曹七巧)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到推到腋下”。这只翠玉镯子只不过是“金锁”的变体,我们看到,曹七巧心甘情愿的将自己套在金锁之下,“不论真爱假爱,她都不能接受”。手臂的变化,也正是生命的写照,生命已经浪费在金锁里,走到了尽头。在金锁记里面,“金”与“锁”成为了张爱玲表达思想的寄托物。张爱玲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她没有直白的起一个类似“少女堕落记”之类的标题,而是含蓄蕴藉地将读者的视线转移,意不浅露,语不穷尽。 封

4、锁写的是上海在空袭警报声中实行封锁而发生在一辆电车上短暂的故事。大学助教吴翠远和会计师吕宗桢同乘一车,素不相识。两人开始逐渐攀谈,表达对现实生活种种不如意的不满,越谈越投机,居然慢慢地戏剧性地相爱了,并且开始谈婚论嫁。然而随着外面世界的“封锁”的解除了,他们也回到了实体的世界。他们再次回到现实中来,再次将内心世界“封锁”起来。 作者借“封锁”这一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事件,暗中却将笔触指向人们内心世界长久处于的“封锁”状态。只有在现实中“切断了时间与空间”的时刻,人的内心也许才会“打个盹”,才会做个“不近情理的梦”,才会真正有自己那么一小会的愉悦状态。现实社会的“封锁”是表象,是作者所“藉”之依托,

5、是作者用来迷惑读者的手段,作者绵里藏针,早就委婉含蓄地敲开了人性内心的大门。“封锁是现实世界的事件,又隐喻着世俗生活中的人们对心灵真实世界的封锁,即隐喻着世俗和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压抑和封锁”。 3 现实中封锁容易开放,可是内心的锁却很少可以找到钥匙,在封锁的内心世界,人就是那只在小说结尾处出现的乌壳虫,“很少有思想的时间”,“思想毕竟是痛苦的”。 既然如此,现实中的人们,只能这样可怜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2矛盾冲突型 张爱玲喜欢葱绿配桃红,这种“参差的对照”,她认为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人生苍凉“更深长的回味”。这种对照,其实就是一种矛盾冲突所造正的对比。张爱玲小说标题中,矛盾冲突型表达最明显的该属红

6、玫瑰与白玫瑰和色,戒。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芸芸众生,则非矛即盾。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与白首先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色彩冲突,红玫瑰是热烈的情妇王娇蕊,白玫瑰是圣洁的妻子孟烟鹂。红玫瑰热烈奔放,“鲜活”而“放浪”,烈火一般;白玫瑰恬静典雅,纯洁而平淡,平淡如水。红玫瑰是欲望,白玫瑰是道德。早在文章的开始,作者就为读者点明了小说主旨,也诠释了标题:“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蚊子血”和“朱砂痣”、“饭粒子”和“床前明月光”,可得

7、与难求,现实与欲念,一正一反,再次造成冲突,说明人生的无可奈何以及可遇不可求、求而难得的尴尬和荒谬。 通过两个女人性格、身份的对比来形成矛盾冲突,展现生活的悲剧,已经是上乘之作,但是张爱玲不止于此,她将两个女人的冲突,统一到一个更大的矛盾体中佟振保两个女人唯一共通的男人。红与白,说是两种类型女人的对比,则不如看成佟振保社会角色和个人角色的对比。佟振保嫖妓,同时受到自己道德的谴责;他与英国姑娘恋爱,分手时本可轻而易举占有她,却克制住了,事后却又后悔不已;他对朋友的妻子动了邪念,却又带着犯罪感; 红玫瑰对他动了真情,他却一走了之;他殴打妻子,第二天又悔过自新;他生性淫乱,同时又是母亲的好儿子,当两

8、者发生冲突时,就牺牲爱他的女人去做孝子。 “凡此种种矛盾,归结到一点,是他生活在两种圈子中,他的心也在两极中摇摆。”佟振保是在矛盾中产生的“身心分裂”、“双重人格”的变态。“人生本来就是很少有完全无缺的幸福,你要调整生活,适应环境,你的勇气自然就会消失,你的理想也会幻灭。”4就在一次次的调整中,佟振保带着他身边的所有人走向了生活的幻灭,“只剩下一种苍凉的安宁”。 3反讽型 张爱玲的很多小说看起来是以滑稽、荒谬、尴尬的喜剧形式出现的,在题目中就可以窥探一二,比如鸿鸾禧、相见欢。但是在读完小说后,回观标题,会发现其中隐藏了作者无情的嘲弄和反讽。故事的底蕴是悲剧,只不过是披上了喜剧的外衣,渗入调侃的

9、笔调,穿插了搞笑不和谐的情节。 鸿鸾禧是一出地方旧戏的名字,原戏热闹、粗俗。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讲的是邱玉清和娄大陆两人结婚前后的家长里短。夏志清曾这样评价张爱玲,“中国旧戏不自觉地粗陋地表达了人生一切饥渴和挫折中所内藏的苍凉的意味。我们可以说张爱玲的小说里所求表达的,也是这种苍凉的意味”5。张爱玲用旧戏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小说,也绝非偶然。邱、娄一步步走向的婚姻正是爱情的坟墓,表面热闹非凡,一层层剥去之后,最后的底色是无限的悲凉。小说结尾“一屋子人全笑了,可是笑得有点心不定,不知道应当不应当笑”,笑是给看客观赏的,“应不应当”才透出心底的空虚。笑过之后,是无限的寂静和苍凉,这全然是没有寄托的美。

10、 留情是张爱玲擅长描写的“生活切片”形式的小说。36岁的敦凤守寡多年后嫁给了59岁的已有家室的米晶尧,两人在阴冷的某日到敦凤舅母家串门。两人之间毫无感情可言,“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原因是,敦凤想着要告诉米先生邮局对面阳台上那一只鹦哥这成了敦凤对米先生最浓的感情缓解寂寞,有诉说的对象而已。这“ 情”无非是牵连生活的柴米油盐,实质是无情,作者却偏偏为他们“留情”。“一方面是隽永的讽刺,一方面是压抑的悲哀。这两种性质巧妙的融合,使得小说有一种苍凉之感”。 6 留情无情,鸿鸾禧亦无喜,相见欢则无欢。 相见欢原是词牌名,原意有故宫黍离,不堪回

11、首之悲。 在张爱玲的笔下却呈现出小人物的滑稽嘴脸,但是“刮破她滑稽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大悲对于人生热情的荒谬与无聊的一种非个人的深刻悲哀”7。 倾城之恋在风格上与上面几篇略有不同,但从小说标题看,也可以归类到反讽型。凡是读到倾城之类的题目,我们一定会联想起中国历史上一些祸国殃民的美人来,像是褒姒、妲己和杨贵妃之类。但是张爱玲是“反高潮”的。这里写的“倾城”,实指的是“香港的沦陷”。 在无所依靠的乱世下,“一座城的倾覆”成全了主人公白流苏和范柳原这对自私男女的婚姻。其实这婚姻又何尝不是一座早已倾覆的空城?“一座有恋无爱之城,甚至恋也虚无”。故事的结尾看起来是圆满的,但却是用了一座城的代价换来

12、的。作者突然从故事里跳出来,道破天机:“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人的灵魂通常是给虚荣心和欲望支撑着,把支撑拿走以后,人变成什么样子”,这正是张爱玲对人生的拷问。 张爱玲对尘世百态、人生冷暖有敏感的触觉,她总是透过浮华喧嚣,直达人性最脆弱的内心深处,不露声色地撕破人性道貌岸然的伪善面具。作者巧妙地通过题目的意象设计,通过题目本身传达出来的艺术风格,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独属张氏的人生悲剧。 参考文献: 1刘川鄂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239. 23张晓平张爱玲小说的标题艺术J韶关学院学报,2002,8(23). 456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出版社,20013553403563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