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977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 摘 要:中国古代大规模文学思潮鲜有发生,而在明清时期有了几次较为广泛的文学团体和文学思潮,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潮进行阐述,并 关键词:文学文学思潮明清 中图分类号:I0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发展难以脱离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明清之际的文学更是如此。明清之际社会的胶胶扰扰,让这一时期的文学与明末相比,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貌,对这些风貌的反思,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认识文学与时代的互动。 一、明清之际的文学风貌 明末是个缺乏理想光芒照耀的年代,整个社会和社会中的人,都被弥漫着腐朽味道的繁华景象所冲击

2、。物欲无限膨胀,儒家权威没落,传统信仰丧失。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最后龟缩为修身自适。心学的提出和最后的被解构,正是这种心态转换的结果和呈现。 (一)明朝中后期心学的发展和对文学的影响。明代中叶,当西方近代革命拉开帷幕的时候,中国社会也曾出现过向近代演进的契机;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对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明朝中后期朝政的恶化,导致士人对政治愈加疏离,他们参与政治的信心和热情被不断吞噬,在这一时期,阳明心学提出其致良知的哲学主张,偏重内心自省与超越,关心万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存,但是在极端的思想禁锢之下,它倡导的自

3、我发现不自觉走向了自我解脱。随后,这种思想在阳明心学的继承者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中更极致的体现了出来。泰州学派非经薄儒,否定圣人与常人的差别,表现了强烈的社会平等观念。他们还提倡贵己重身,重视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并公然把“自私自利”作为立身处世的准则,又反映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二)禅学对明朝中后期文学发展的影响。师心悦禅的精神信仰,为明末士人的心灵世界带来了新的面貌。一方面士人倾向于倾听内心、率性而为。禅宗倡导“自信、自力、自悟”,再加上无心、无执,便成为文人任情放诞生活的哲学基础。在禅学和心学的双重影响下,明朝中后期的文人士子拒绝束缚、敢于疑古、勇于否定权威,呈

4、现出对传统的所向披靡的破坏力。一方面士人们容易超越现实,走向虚无。“迩来缙绅士大夫,亦有诵咒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戒律,室悬妙像,以为归依,不知遵孔子家法,而溺意于禅教沙门者,往往出矣。”袁宏道寒食郭外踏青,便憩二圣禅林:“我自未老喜逃禅,尘缘已灰惟余酒。一生止用曲作家,万事空然柳生肘。终日谈禅终日醉,聊以酒食为佛会。出生入死总不闻,富贵于我如浮云。”心学之放诞,禅宗之彻悟,成为士人理想遭受挫折时的逃避之所。 二、明朝中后期主要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受晚明心学思想影响的文学作品,充分体现出来一种浪漫主义情怀,金瓶梅、三言、二拍、牡丹亭、僧尼共犯等作品,描写了一个近代式的世俗天地,淋漓尽致

5、地表现了市民群众对自然人性和社会平等的热烈追求,也表现了个人与社会,情与理的严重对立。这些作品大胆赞美情欲:一见钟情,密约私会,私奔野合,甚至是僧尼偷情,都被理直气壮的描写、赞颂。矛头不仅指向封建禁欲主义,也指向宗教禁欲主义。尽管今天看来,这种对情欲、物欲的描写显得原始、庸俗,也已经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市民阶层反对封建观念桎梏所迈出的第一步。例如:在牡丹亭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作者汤显祖的用情,这种情,是宇宙宏观意义上的“情”。“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自凤凰鸟兽以至巴渝夷鬼,无不能舞不能歌,以灵机自相转活,而

6、况吾人。”“情”之一词,有其丰富的内容和绝对的现实感,对万事万物具有解释性,是一种有着终极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实体。 三、明末清初的文学思想的嬗变 易代之际的文学,对外部环境的敏感觉察和有意表现,更为突出。为了实现创作目的,作品俗化的倾向仍旧,且较趋势前期有加强,技巧上更加纯熟,意识上也更加自觉。明清之际的优秀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从总结亡国教训出发,也曾在儒学内部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理学批判运动。这次运动旨在纠正宋明理学在政治与教化、事功与道德、外王与内圣的关系上的偏差,以调节封建机制,富国强兵。它们虽然主张削弱君权,充分发挥“士”的作用,但这只不过是扩大专治统治的范围,而不是为

7、平民百姓争取自主权,他们不仅不反对封建道德观念对人性的压制,反而痛斥李贽等人破坏了封建的社会秩序,一再指责“李贽以佞舌惑天下”,甚至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因此,尽管清初反对宋明理学的思潮在富国强兵方面,自有其进步意义,但却不是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清政权巩固以后,康熙皇帝又极力提倡宋明理学,晚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渐次消亡。 四、以曹雪芹为代表的清朝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清初文学的建设是在对明代文学尤其是明末文学的系统反思上进行的,学人以强烈的自觉从事文学建设,完成了自明清之际开始的文风扭转工作,将清初诗文的基调定位为正大刚健。在通俗文学领域,作家也以各自的创

8、作探索,融入了自身的充沛情感与个性,使清初文学带有炽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邃的生命悲剧感。红楼梦重新高扬“以情抗理”的旗帜,它改变了才子佳人小说的大团圆结局,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爱情,乃至对整个人生的摧残破坏,成为言情小说的登峰之作。然而,其婚姻爱情理想大体上没有脱出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较多名士风流,较少晚明文学那种活泼泼、热辣辣的世俗情趣。 五、小结 总之,在中国文学史上?o以明清时期形成的文学思潮较有代表性,在以李贽?p袁宏道、孔尚任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等汹涌澎湃的文学思潮中,促成了中国封建文学的最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涛.文学社群与明清地域文学流派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0(1):33-40. 2王玉超,刘明坤.教化思潮在明清小说中的积极意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24-25.DOI:10.3969/j.issn.1009-1750.2007.03.007. 3李灿朝.明末清初越中文人及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8. 4葛鑫.曹雪芹自然观形成的客观原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2):105-109.DOI:10.3969/j.issn.1004-941X.2009.02.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