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981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学论文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 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刘叶红1,洪文翰2(1.湖南城市学院外语系,湖南益阳413000;2.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76) 摘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谚语通过文化结构传递语义指代,是表达价值观的媒介,是语言文化的一个精华部分。文化定势是概括文化差异的一种主要方式。讨论不同文化价值取向在汉英谚语中的投射,并引用汉语和英语中的相关谚语加以佐证,能够加强对语言和文化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汉语谚语;英语谚语;文化结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定势 中图分类号:G 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942(2010)05009304 民谚(common pr

2、overbs)是民族语言形式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固定形式,简洁明快、生动活泼、易诵易记的短语或短句。谚语是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形式,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Haskins and Butts,1973)。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因此在英汉语言中,谚语犹如一面镜子,必然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谚语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结构的关系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索绪尔开创语言学以来,绝大多数流派都致力于研究语言的自身结构体系。诚然,语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有其

3、自身的内在组织规律。 语言、词汇、句法及语义系统之间交互作用,有规律地构成了语言的内部系统,他们的功绩谁也不能否定。但任何有规律的系统都不是完全封闭、完全独立的,而往往是和其他系统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还需要一个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才能完成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任务。我们可以把语言的交际过程分为两个层面:表现层面(PresentationalLevel)和文化层面(Cultural Level)。 表现层面上有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起点和终点:“语言符号”(包括语言的语音/文字表现)和“语义指代”。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这两点是通过语言文化层面上的“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联系起来

4、的。在语言结构中,表示语言符号和语义之间任意关系的基本单位是“词位”(lexeme)。 3 词位可以由单个词素组成,如英语中的red(红色的)和coat(外套),也可以由多个词素组成redcoat。在这里,两个词位的red coat(红色的外套)和一个词位的redcoat(英国士兵)的语义指代是不同的。判断词位指代意义的系统是文化结构。在文化结构中,语义的基本单位是“义位”(semene)。义位是词位通过文化结构表示语义的基本单位。red coat或redcoat究竟是指“a coat in red”还是指“British soldier”取决于语境或上下文,即文化背景决定的。 谚语是一个民族

5、的文化组成部分,它简单通俗、言简意赅、文化信息负载量大。如果不懂谚语的文化背景,就难以准确理解和运用谚语。如三个词位的“face themusic”这个谚语在语言表现层面和语言文化层面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这个谚语源自美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库柏。库柏说是演员们最先使用这一说法的。意思是演员上台face the music(面对音乐)演出时,有时会很紧张,硬着头皮去做可能是不愉快的事情,即“接受处罚”、“面对麻烦”。又如谚语“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由五个词位构成。在西方文化中,猫很灵巧,很多困难都可以闪过,“猫”的神秘性格大大激发了许多作家的灵感,使他们笔下生辉,猫

6、在动物这特殊文化丛中扮演着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大文豪莎士比亚曾在Romeo and Juliet中创造了“a cat with nine lives.”,意指猫的生命力强。几乎所有谚语都要通过文化结构才能传递语义指代。 二、谚语充当文化价值观的媒介语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媒介。文化是整合的模式化的存在,它是世界观、行为准则、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总和。从文化角度关注语言,不是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符系统,而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点之一,而且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生存的基础。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反之亦然。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

7、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 4 美国社会学家拉波夫说:“在语言的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这就是文化语言学者的观点。 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的反映,都从属和受制于一定的文化,而任何语言文化,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与语言文化的关系犹如纲和目的关系。英国作家丁尼生说“谚语能够永远闪光”。谚语形成于民间,来自于生活,反映着最普遍大众的智慧、思想与情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谚语是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形式,它承载的是人生的真谛,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培根说:一个民族的特征、机智和精神,都可以从这个民族的谚语中发现。“Hewho goes aga

8、inst the fashion is himself its slave.(与时尚背道而驰,反当时尚奴隶),”(Logan Pearsall Smith,1865-1946)此谚语道出了美国人追求时尚、祟尚变革的价值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这是个人主义者的宣言,然而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现代中国后人大多对此信条也开始欣赏了。以下我们从六个层面来讨论英汉民族在各自谚语中所折射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 三、汉英谚语所折射的不同文化定势价值取向(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在中国,从先秦孔子提出“天

9、何言哉”,并把天与神分开,把天当作自然。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5 谚语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潮涨潮落,月有盈亏”,这里以自然现象为思维工具,把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作为对象,反映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对自然的崇拜。“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等谚语的特点是天道和人事合一,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又如:“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天无常圆之月,人无不散之席”等表明天与

10、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西方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实际上,圣经中的Testament一词即是Agreement的意思,原指上帝与人的统一和一致。“耶稣”(Jesus)既有神性,又有人性,人与上帝一样是造物主。谚语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eaven never helps the man who willnot act.”(自己不动,叫天何用)。 (二)整体取向与个体观念 在中国天人

11、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从不同角度发展了有机体的思维模式,都把人和自然看作一气相通,一气相连的整体。儒家代表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道家代表庄周提倡“与天地并生,而与万物为一”。新儒学大师董仲舒发展了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必然导致整体取向,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义务与责任,轻视个体的权利。其最高的现实表现就是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汉语中有很多强调集体的作用、整体的重要性的谚语,如:“孤雁难飞,孤掌难鸣”、“一人进山难打虎,众人下海可擒王”、“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等。在以群体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崇尚集体主义精神,

12、在集体环境下会产生相互依赖性,个人依靠他人、依靠集体、依靠社会、依靠其他环境。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大树底下好乘凉”、“远亲不如近邻”等。3 与汉民族的整体观不同,西方受“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影响,人们把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截然分开,强调独立,崇拜个人主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西方的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性。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许多哲学家在探讨自然奥秘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人本身,讨论了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此形成了关心人、注重人的学说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后一直为西方思想家所重视,西方文化中产生了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的哲学观念。持这种观念的人群对世界认识的视角即“将个体、个人作为社会的逻辑元点

13、和价值元点”。 英语中出现了不少重视自我,甚至宣扬利己主义的谚语。 6 例如:“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吱嘎叫的轮子有油吃),意为要维护自己的权益,要让他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引起他人的注意。“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首要的自然法则)、“Near is my shirt,but nearer is my skin.”(自己的利益最切身)、“Everybody for himself,the devil takethe hind-most.”(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 (三)求

14、稳与求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张天人合一,即寻求人与周围环境、自然界的协调。人们顺从自然,人际间相互依赖,求稳不求变。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被“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精神所笼罩。尽管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他是在稳定中求进步,求发展。中国人不仅把“安分守已”、“安居乐业”当作永恒幸福,而且进而由此达到历史的稳定和进步。在“忠恕”与“仁爱”的中庸哲学指导下,中国很少有激进的行动,基本上是“温和”与“缓进”强调顺其自然。如:“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家和、夫妻和、邻里和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如“家

15、和万事兴”; 夫妻间应“栀绾同心结,莲开并蒂花”,“和得邻里好,犹如捡大宝”,都强调了和谐同心的重要价值。 西方文化则与中国传统文化反其道而行之,核心思想第31卷刘叶红等:汉英民谚文化定势对比解析95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 7 早在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便提出了关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著名学说,他提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万物都在运动。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变化体现出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而且是永无停顿的变化,永无停顿的创新,人们永远不满足于他们所得到的成就。这方面的谚语有:“Life neverstands still,if you dont advance,you reced

16、e.”(生活从来就不是静止的,不进则退)、”Variety ischarming.”(丰富多彩最宜人)、“Variety is the spiceof life.”(变化是生活中的调味品)、“Change of pasturemakes fat calves.”(要想牛犊肥,需要换草地)等。美国历史学家康马杰(Henry Steele Commager)在TheAmbiguous American一文中有如下文字描述:“Change isdifficult for any society,but less difficult,perhaps,for the American than for

17、others.America,after all,originated in change and the habit of taking change forgranted was one he acquired most readily.”作者还结合诸多史料进一步印证美国人的求变,他指出:“在过去,除一次例外,美国人在各种场合与其说是通过革命倒不如说是通过自然进化的过程来进行各种基本变革的,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确信,这一根深蒂固的习惯还将持续下去。”由此,西方人的求变心态和个中缘由可见一斑。 (四)做人与做事 儒家关心人的主体,偏重柔,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以达到德的境界所谓“

18、德者”得也。 在道家与佛家的影响下,中国人又讲究“虚静”,“修身养性”,“谦虚自律”,自我压抑。可以讲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强调如何做人,而不尚做事。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汉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育,人们常常以“德”作为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谚语中“君子爱人以德”、“君子言表以德”、“德备才全人共仰,损人利己人不容”,就反映了这种看法。传统道德观在重视德的同时,也提出了实行德行的办法,这就是修身自省、自我净化。谚语中我们看到,人们常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在生活中,人们常以克制自我、忍让吃亏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所谓“以一忍息事宁人,求得皆大欢喜

19、”、“含而不露,一了百了”。 而西方从古代希腊的海洋文化起,就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争取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中克服常规,求变,求动是他们精神的动力,并在做事中发展这一动力,因此“做事”,“有所成就”就自然变成了他们的重要的文化取向或价值观念。 8 圣经中有许多关于耶稣在各地治愈疾病,解救劳苦人民的事迹。这此都令西方人坚信只有做事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个人价值。他们认为说得好不如做得好(No sooner said than done);行动胜于语言(Deed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这方面的谚语有:“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百

20、说不如一干)、Greatboasters,little doers.”(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Nosweetwithoutsweat.”(不流汗就没有幸福)、“Idlehandsarethe workshop of devil.”(懒惰是万恶之源)等。 (五)性善与性恶 中国传统学术突出强调性善。这种人性论渊源于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思想。从他的“仁者爱人”,“为人由己”,以及“安于现状”的原则来看,孔子主张性本善。 孟子发展了孔子性本善说 5,他活了84岁,在23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高寿矣。孟子提出了人生在世上要有“四心”:“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

21、),及“是非之心”(智)。人们奉行孔孟之道,注重发展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佛教的佛性说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从佛性上讲人也不会犯罪。儒家认为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摒弃恶念,言行向善。故有这样的谚语:“满招损,谦受益”、“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英雄在前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孔子“性本善”的体现。 影响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即人之初之际,因为亚当与夏娃在自私自利之心的驱使下偷吃了禁果,犯了原罪,失去乐园,堕落到万恶的现世来受苦受难。由于他们犯了罪,所以他们的子子孙孙生下来就有罪(原罪,orig

22、inal sin),人生下来就要赎罪(atone for onescrime),在世上只有悔罪,才能在基督再世的审判末日得到解脱,这就是基督教的性恶论。谚语如:“Sins are notknown till they be acted.”(罪未犯就不为人所知)、“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The way toheaven is by Weeping Cross.”(忏悔受难,得升天堂)。 (六)历史取向与未来取向 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时间观念。性本善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所以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向后看或过去取向。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两家思想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人们做什么,要考虑此事过去做过没有,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老祖宗如何做的等等。与此相连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关。这方面的谚语如:“家乡水甜入心,十年不改旧乡音”、“树高不离土,叶落仍归根”、“打老子骂娘,天下反常”、“表兄表弟,大似皇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