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遗风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城墙遗风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封皮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姓名:赵伟伟学号:101412007班级:10级城市规划指导教师:陈文峰2011年1月15日前言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前言:参加者:赵伟伟 实践主题: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实践时间: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5日实践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实践目的:了解西安古建筑特点,弘扬中国建筑精粹,思考古城规划,对城市规划与建筑有初步了解。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咨询当地居民 主要内容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 实习内容:1项目背景1.1历史渊源众所周知,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高潮时期,隋和初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基本上
2、是两晋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延续,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经基本定型。高生式家具也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战火缭绕,硝烟滚滚,而中土大地上更是一片荒芜,国之不国。然而,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唐代国势强盛,北却突厥,西连吐蕃,势力越过帕米尔高原,同波斯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来往,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东方的中心。在晚唐时突破封闭的经济和夜禁制度形成商业长街和夜市。唐长安宫殿,除沿用隋朝建太政宫(西内)外,又建
3、大明宫(东内)和兴庆宫(南内)。武则天执政时又在长安建立小雁塔,意在为高宗祈福之用,其三裂三和的壮举又为其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染上了神秘色彩。1.2昔比今朝 历史的涤荡,让西安这所昔日的都城蒙上一层厚厚的底蕴。五代十国的铅华,战争的阴霾或许早已消失殆尽,只有唐韵,这股劲风仍旧像是渗入骨血般与其形影不离大明宫可以芳草萋萋,紫云楼可以翻整重修,长生殿可一只剩下碑石残垣,但是长安城上空那沉淀下来的王者之气却久久萦绕,挥之不去。古韵古风,这是每个初到的友人的第一印象。踏足古城,不是被她名扬四海的虚名所震撼,是她的城她的建筑,她的古韵古风2正文:西安古建筑遗风1.1西安古建筑主要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
4、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紫禁城的三倍多。其他城府,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广也为任何封建王朝所不及。(2)建筑处理日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而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平方米,采用了面间11间,进
5、深17间的柱网布局。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的设计也有促进作用。(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是当时的能工巧匠,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私房的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多为砖石塔,如大小雁塔。(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但不失开朗。现存的木建筑又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中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杭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物件本身的受力状态与形象的内在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
6、的印象。1.2案例分析遗风永存 西安古建筑以明城墙为代表,以大小雁塔为例,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建筑方式。 古城墙 西安城的西,南城墙基本和唐长安皇城的城垣相同,东北两面塔向外扩移了约三分之一。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呈长方形,南垣长4225米,北垣长4262米,东垣长1886米,西垣长270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四面各筑一门,每座城门门楼三重:闸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为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古围墙,连接形成瓮城,在城墙上相间120米还有敌台98个(据说冷兵器时代弓箭的最远射程为60米,如此设计正可谓是不给敌人丝毫的可乘之机,为
7、城内的安全做好万全准备。),台上筑有敌楼,供士兵躲避风雨和储存物资之用。城墙顶部外侧还修有天住谍(跺墙)共5984个,上有跺口和文口,供射箭和瞭望用。内侧修有女墙,无跺口,以防行人坠落。城外有护城河环绕(而今由于环境问题以濒临干涸,部分河道以不复存在)。整个城墙气势宏伟,形成一个科学严密的古城堡防御体系。钟楼 钟楼座落在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楼上曾有大铁钟一口,每天早晨击钟报时,顾名钟楼。楼高36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钟楼原在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年)移建于此。钟楼从下到上由基座,楼身和顶楼部分组成,符合我国古代经典的三段式建筑。基座是正方形,四面开券洞门。由地平面
8、到楼身高36米,楼深广各五间,环以回廊,古时,凭栏四望,可饱览古城全貌。而今,古城高楼林立,凭栏四望,早已失了原始的乐趣。楼分两层,三重檐四角攒顶。楼檐四角如凤展翅,绿琉璃覆盖的攒顶上为金色宝顶。一层塔壁刷白,显得雍容华贵,似唐风犹存。此时期建筑组群采用院落重叠纵向扩展,与左右横向扩展配合,以通过不同的空间的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组织空间灵活敏锐。大雁塔 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于慈恩寺,顾又名慈恩寺塔。原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的经籍,舍利,佛像。塔体为方形椎体,造型简洁,气势宏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登到盘虚空,突兀
9、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茫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势将挂冠去,觉到资无穷。”大雁塔的恢宏气势可见一斑。大雁塔初建时五层,表面砌砖,土心,后塌毁,重建时为十层,公元704年武则天改建成为楼阁式的青砖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为单层的惯例增高为十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后唐王朝对大雁塔进行改建,大雁塔被降为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身和塔基两部分组成。公元1604年,明万历23年在维持了唐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塔建在一座约4.2米高的台基上,基长48米,其上是塔
10、身,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1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将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途中刻有富丽堂皇的宫殿。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的砖洞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禇随良所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两块石碑,字体清秀潇洒。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从原“却怪鸟飞平
11、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可见当时的大雁塔在文人骚客心目中的恢宏印象。 小雁塔 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荐福寺内,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该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年-710年),其特点是塔形秀丽,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出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匀称。原来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拱形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风光。在漫长的历史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后发现此乃“人合”,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市
12、的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分散,这样小雁塔就像不倒翁一样,虽经历70余次地震,仍巍然挺立。这不能不赞叹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二. 实习感想由西安古建筑而引发的对于西安城市规划的思考严密的防御攻势,和谐的街道布置,巍峨的宫墙环绕,整齐的居住群体无疑使得长安城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都市,而其完美的城市规划也为后人所称道。西安这座在长安城上成长起来的城市又有这怎样令人心动的规划呢?没有刻意的毁掉历史留下的城垒,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保留下古城墙,只是在为了交通多开几个门洞。即一个好的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规划也应该留有空间,使它可以随事物
13、的发展而改变,并及时作出调整,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持续发展。而西安的发展正是这一理论的完美演绎。顺应本土的发展模式,保持规划雏形,屛去矫揉造作与刻意勾勒出的线条,创再出一个更自然的氛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浓妆艳抹总不如素面朝天来的清新可人。对于西安城遗址的探究,矛头似乎都在指向一类问题“一个聚居地可以被称为城市的标准是是什么?”“是什么造就或驱使形成了城市?”或是“一个规划是在沿着一个何其精确的方向发展“它是否在消亡,在消亡的过程中它是否要改变它发展的轨道?”“什么样的规划才是最合理的?”“西安是否真的是完美的规划呢?”没有乌托邦式的幻想,空中楼阁式的浪漫,一切始于自然,长于自然,根据实际情况
14、而发展,即使是社会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人口问题也没有影响到它的成长,它只是在古城墙之外建起了更多的高楼大厦。当然,不合理的规划会加剧社会的矛盾,原本低廉的房价会因“折旧换新”而变得高昂,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贫困的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房子而向不知名的地方迁徙而新的“贵族”则堂而皇之的占领他们的住所。久而久之,人性的压抑将不可避免的爆发。换言之,规划不仅仅要考虑高收入人群,或旨将一片土地建的如何的美轮美奂,它应该是有层次的,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家的温暖,而非“住房只是居住的机器”。有人说,城市与其说市一中物质形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也对,任何真实的城市都是特定时间点上各种城市景观竞争妥协所呈现多样性的复杂综合,街道会自然而然的生长,城市也一样。历史的渊源使得西安成长为一座古韵绵长的城市,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仍旧会不断发展,成长,我们拭目以待。三. 总结 城市独立整体设计思路真正的问题主要在于功能而不是形式,健康的城市肌理产生于综合用途而不是隔离。建筑作为规划的主体,它在城市中并不是仅仅为了遮风挡雨,渐渐的,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人的梦想,理念,更具有人性化,即规划的主旨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