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997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资产展示真实性/虚拟化之辩证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为例摘要 以人类学民族志对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考古遗址保存与作为展示过程中,所衍生的真实性问题,则发现近代遗址展示所采取情境再造(生态造景、复原图、模型等)方式以及整体文化脉络呈现方式,其本质必定混入许多杂质:()基于展示功能的需求博物馆对于该文化的诠释必定脱离该文化自身的角度。()藉由有限的考古发掘知识重现场景其中必有大量拟情的介入方能填补空白。上述外力的介入就人类学文化研究而言都是文化诠释不真实的主因。然片段讯息的串联与脉络化,配合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创造出尚布什亚(Jurgen Baudrillard)所指出:比真实(遗址本身

2、)更为真实的拟像,成功引导观众的同理心、拟情及兴趣。在近代博物馆观众导向的趋势,以及文化资产保存最终目的教育与推广之前提下,拟像达到活化展示、生动教育的效果却也极为重要。在此,遗址展示的真实与虚拟之间便存在探讨与厘清的空间,故本文以人类学对文化研究之理念,以及尚布什亚对于拟像(simulacra)之阐述为论述基础,针对考古遗址博物馆之历史展示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文化资产、真实性、虚拟化、展示、考古遗址博物馆culture heritage、authenticity、simulacra、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site museum壹、 前言 民国七十一年立法院三

3、读通过文化资产保存法,来年随之通过施行细则,姑且不论其完整性与适用性,该法的通过与施行,意指社会大众意识到文化资产保存的重要性,以及公部门保护文化资产的决心。基于此共识与决心,民国八十一年内政部招开研商有关古迹、遗址评鉴事宜,会中决议考古遗址普查建档事宜 内政部委托中国民族学会对台闽地区考古遗址进行普查,共列有一百零九处。(中国民族学会项目研究丛刊一,1992)中国民族学会主要成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如臧振华、刘益昌等,以及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如宋文熏、黄士强等。,藉此过去零星与分散的考古数据得以整合,台闽地区各遗址在文化资产价值中的定位因此更加明确。公部门体认到考古遗址的重要性拟筹设博

4、物馆加以保存(如卑南史前文化公园、筹建中的十三行遗址、芝山严遗址博物馆等)。面对未来即将成立的多所遗址博物馆,如何在保存的基础上达到社会教育功能、如何让遗址重现过去、如何赋予遗址新的生命活力,再再突显出遗址展示相关议题的重要性。貳、 考古遗址展示的趋势为了达到教育推广的功能,以及文化资产永续经营的目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思考重点愈来愈趋向于观众的反应,因此观众导向成为现代博物馆普遍趋势,并将展示带往两个主要的方向:一、整体脉络(context)的呈现早期考古学、民族学以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为主轴的器物分类陈列架构,观众必须依据制作技术的繁简勾勒出该文化的发展进程而显得

5、过于抽象,依据功能类别为划分逻辑所呈现的结果亦可能显得八股或缺乏趣味,观众难以从制式、片段的讯息以及脱离背景的遗物中引发兴趣或留下鲜明的参观经验。这里提到的展示脉化与人类学研究强调之脉络化相同,着重于遗物、遗构与其环境及地理特性之相互关系,透过这些关系的分析研究,才能掌握遗留物背后的真正涵义,以重现文化的全貌遗址包含居住地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全貌的方式将遗址保存下来,始能保存遗址的全部资料。考古学者不仅从遗址中获取物的考古资料,更要藉由遗址重现当时生活期间人类活动的全貌。这种生活面貌的重建,不仅是考古遗物及考古遗构的相关研究,遗址所在的环境与相关地理特性亦是关键(吕理政,1993:9)。 。

6、故考古遗址现地保存展示成为必然做法(保留遗址及相关文物于原址,便可重复研究或提升为文类学服务的质量与效力,对展示而言则保有更多或更具说服力的左证)。于展示刻划事件的始末与意义或以整体文化诠释为目标有助于观众建立通盘的知识与认识,观众认知到遗留物的前因后果所进行的串连贯通思考,相较于片段知识的累积显得更为直接,因为容易获得成就感此类的展示结构自然较具吸引力。二、感官的刺激早期博物馆依靠能够引发人们兴致的搜藏品而成立(人们指的可能是观赏者或研究者等等),在今日单靠搜藏品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博物馆展示的期待。如果将博物馆展示视为文化诠释与再现的机制或过程,不仅被搜藏的遗物与遗构是沟通工具,展示本身亦沟

7、通的主要工具。在一个人造影像无所不在的时代,一个讲求视觉快感的时代、影像四处流传的结果,使我们习于影像的语汇和再现方式(王志宏,2001:147)。以史前文化展示为例,观众必定期待博物馆提供复原图、复原造景、模型或大规模的情境复制,以直接的视觉语言与刺激帮助他们思考与想象,同时激发拟情的联想。就观众在博物馆内进行跨文化沟通而言,可谓直接快速又具吸引力的沟通模式。然视觉至上论并非局限展示于视觉追求,它仅是感官刺激的起点,拟真的第一个步骤,伴随展示技术的进步,场景与情境(生态展出)的制作早已涵盖到听觉或触觉(如触摸质感),亦有英国遗址博物馆(Jorvik Viking Centre)将味觉列入展示

8、更新的项目中,皆显见感官刺激的追求不仅于见于科学或自然史展示,亦为遗址历史展示的趋向。参、考古遗址展示的真实性问题必须反省的是,博物馆对于遗址的展演,或博物馆对于遗址所属文化的诠释,因为在上述展示发展的脉络下,是否衍生出相对的问题?这些问题包含博物馆自身的定位、经费、展示技术的发展等等,然普遍为人关心的问题仍在于真实性(Authenticity)。博物馆是文化形式的保存与再现(conserv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forms),故博物馆中的文化保存与其再现不可避免的涉及真实性地严格检视(王嵩山,2001:37)。考古遗址博物馆建立于人类学的知识

9、上,这些研究成果便为博物馆展示的基础与展示依循的方向,相对的检视博物馆文化诠释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自然也应依循民族志的研究精神。民族志强调以当事人的眼光与角度看待他们的文化与生活,人类学者透过田野调查除了搜集信息,亦藉此亲身体验另一文化,方能详述和尝试公平的看待该文化。破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见,避免强加自身价值观于另一文化是民族志对于文化诠释的主要贡献,也是研究重点。以人类学民族志对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出发,回头检视前述博物馆的展示趋向,便产生下列对于真实性的疑虑。一、基于展示功能的需求博物馆对于该文化的诠释必定脱离该文化自身的角度 民族志以内在观点观察异文化,但有时必须从外在或科学的观点 内在观点

10、指内部的人或当地人的现实观。外在观点指外人的、社会科学的现实观点。(David M.Fetterman,1989:47-44)处理数据(David M.Fetterman,1989:47-44),观点的交杂意味研究过程中即考验着研究者对于文化诠释的洞察力和敏感度,当文化诠释继续延伸至展示中呈现,过程中必定混入更多观点必须考虑,都将严厉地考验规划者,包括所处社会的意识型态、文化动态,博物馆自身的定位、取向与重心(如着重艺术形式、着重人类学知识、着重文化脉络呈现等不同偏向),博物馆的形式(如野外博物馆、遗址公园、生态博物馆等不同博物馆形式),甚至是观众的好恶,都是在展示规划中可能介入的额外观点,但

11、又不得不加以考虑。基于上述庞大的变量,或说是展示的需求,博物馆对于文化的诠释难以纯粹维持在该文化自身的角度。至少,在展示中以视觉刺激取代文字,视情境、场景为传递讯息之制码利器的同时,历史再现已经排除情绪性、神圣性等内在的抽象观点,此类以视觉再现的可能性作为文化诠释所取决的标准,焉然成为一种展示的意识型态,民族志的精神下检讨其真实性,便有极大的疑虑。二、藉由有限的考古发掘知识重现场景其中必有大量拟情的介入方能填补空白 史前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产,它不像历史建筑或古迹般保留着人们的集体记忆或直接的文字、图像等史料记载,过去宛如异乡(张誉腾,1998:124)贴切地说明漫长时间断层让史前文化犹

12、如陌生的异国文化。今人对它的认识必须透过考古人类学者对史前遗迹的发掘、藉由拼凑遗址所透露的片段讯息来建立知识,因此其中也就存在许多假设方能填补空白。如前所述,观众期待博物馆提供复原图、复原造景、模型等帮助他们回到过去的历史情境中,愈是完整、大规模的复原造景愈能够引发观众兴趣。然历史场景重现牵涉到许多的细节,包括史前文化人的衣着、动作、相貌、生活周遭的陈设、使用器具的方式,甚至是生活环境里的植物、家畜等,人类学者所建构的史前知识是否巨细靡遗到足以勾勒出这些场景的细节? 或者基于展示的需求以拟情的介入与假设填补这些空白,以便呈现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供观众神游,在此展示便产生真实性的疑虑。肆、考古遗址

13、展示的再现与虚拟化一、布什亚的拟象理论Baudrillard在他对再现(representation)概念的批评中,重新质疑符号与真实之间的关系,真实如何透过符号(图象、文字、声音)被再现出来?其间的关联性为何?是真实在驾驭符号?还是符号统摄着真实被再现出来的可能性?这些争议都是结构主义及符号学关心的议题。(陈光兴,1991:21)针对符号与其指涉物(真实)之间的关系,布什亚以四个阶段说明:1、 它是基本真实的投影。2、 它遮盖并异质化基本真实。3、 它藉由遮盖使基本真实化为乌有。4、 它和任何的真实都没有关系,它是自身最纯粹的拟仿物。 1、It is the reflection of a

14、basic reality.2、It masks and perverts a basic reality.3、It masks the absence of a basic reality.4、It bears no relation to any reality whatever:it is its own pure simulacrum. Jean Baudrillard,1996,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P-170考古发掘人类学研究博物馆展示观众解读逝去的历史第一次再现第二次再现第三次再

15、现第四次再现图一:展示的再现 在前面三个阶段,符号与真实存在对应的关系,是一种再现的模式。第一阶段中符号单纯地诠释它所对应的指涉物与真实,真实全然驾驭符号。到了第二阶段指涉物与真实经过符号的转化与翻译,再现结果造成部份的扭曲。在第三个阶段符号似乎仍保有它和真实之间的关系,但也明确指出媒介转化或再生产的过程中,符号逐渐产生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并逐渐取代真实的地位,此时符号统摄着真实被再现出来的可能性。第四个阶段中符号本身的意义盖过了真实以及它的指涉物,符号于是进入拟象(simulacra)的层次,将真实取代并成为可以独立存在的拟仿物(simulacrum)。二、展示的再现我们可以用上述的四个阶段讨

16、论符号(展示)与真实之间不同的关系。这里所指的符号,可能是人类学家所撰写的遗址调查结果、民族志报告、或是博物馆里的考古遗址展示,而指涉物或真实指的则是被研究与被诠释的史前文化。就史前文化而言,从遗址发掘工作的开始到后来博物馆里的历史展示,可以视为一连串再现的过程,藉由Baudrillard的理论可以分析出这些再现所呈现的特性。考古遗址为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保存古人所累积创造的文化,好比冻结在时空中的史书。考古学者从遗址的遗构与遗物中获取物的考古数据,更藉由遗址与其所在的环境重现当时人类活动的全貌,遗址成为讯息的载体、古今沟通的媒介,古代遗址的发掘工作便为文化再现的第一个过程,若将遗址视为沟

17、通的符号,它是最能够呈现真实的符号。人类学者透过科学的方式研究此一特殊的史料,致力重现过去整体的文化脉络于世人眼前。故遗址本身与人类学者所撰写的调查结果、人类学报告等等,都是过去文化的具体再现,可以视为指涉该文化的符号,此时符号直接与准确地反映真实,就Baudrillard四个再现的类型而言,属于第一个阶段。真实truth符号转化sign真实的再现模型的轨迹与法则拟仿物simulacrum再现representation拟像simulacrum图二:拟仿的过程 当博物馆藉由人类学者所累积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再现),套用于展示进行文化诠释(第二次再现)时,其实是再现后的再一次再现,重复再现的过程中

18、基于博物馆展示需求考虑,文化诠释的角度很可能被博物馆自身的角度所左右,造成符号失真。博物馆可能仍致力维持该文化内部的观点,亦可能将其排除以自身的取向主导诠释方向。例如博物馆展示为了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可避免地也将史实推入简单化约的过程中,是全部事实的一种削减。因此再现的类型进入到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 符号扭曲或遮盖了真实。进一步说明,Baudrillard认为拟仿的过程透过许多模型来运作,模型就好像比一套机制,有它一定行动的轨迹或法则,当事实或指涉物流进模型,就必须依照轨迹与法则运行,被分类、被化约、或被运算,也就是在过程中已经有预设的位置、视点、论述方式通过这些被预先撘设的模型所洗礼,

19、任何的事物都会死亡而失去其原貌与本质(陈光兴,1991:22),其过程如图一所示,这种情况以真实性角度评判是比较负面的。转换角度思考,如果说展示是一套机制或被预先搭设的模型,它的预设立场或意识型态即在于吸引观众以及强化大众教育机能,它的视点倾向于有趣的故事轴线架构或是将抽象概念予以具体化,它的陈述方式偏向生态展出、动态机械、观众参与等形式。展示这部机器将人类学对史前文化的知识吸纳进来,并使用上述预设的立场予以运算、分类和化约,便使得考古遗址或史前文化的展示朝向模型、复原场景等虚拟化的方式再现,这种再现与文化诠释的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三、展示的虚拟化与拟像考古遗址博物馆内的文化诠释,对

20、观众而言是进行一场跨文化的沟通,文化沟通有助于人们学习、容忍、理解和欣赏异文化,进而观照自身所设定却不自觉的文化束缚、偏见与局限。在全球文化迈向一致性的趋势下,格外显现它的重要。然人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都受到自己所归属、以及习以为常的文化价值观所洗礼,如何让观众在短短的博物馆参观过程中领会逝去文化的生活世界,是展示首要解决的课题。故近来历史展示转向采用自然史的展示方式,如生态造景、图像、场景、情境、模型等手法,以感官刺激主动引发观众的兴趣,进而引导观众想象、拟情与同理心理来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举例来说,传统的文物陈列基本上标本脱离其背景,必须在文物本身极具吸引力的情况下,方能达到成功的展示成

21、果,生态造景则恢复文物所处的环境,观众不仅看到文物标本,也看到它的背景与被使用的方式,此方式比较引起观众的兴趣,从文化诠释的观点来看,这个虚拟的造景就更有意义了。换句话说展示依靠遗址或文物并不足以达到效果,虚拟化的展示符号不仅刺激感官、引发兴趣,也有它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就民族志以内部观点看待文化的基础而言,虚拟化的展示也与之相契合。展示的虚拟化不仅在展示的手法而已,也包含展示的主轴与架构。考古遗址相关的展示过去常以分类、比较的逻辑为主轴,十分符合科学的特性,但也如教科书般缺乏吸引力。以更大的视野检视整合片段的考古知识并加以脉络化,是民族志研究的方向,利用在展示同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观众期待的

22、是生动活泼的展示,具有故事性轴线的展示架构因此最有吸引力,例如透过某一虚拟的特定角色来诠释文化等等。总括而言,博物馆采取种种的手段,向观众再现那些逝去的时空,其实都是博物馆所创造或制造出来的过去(张誉腾,1998:126),然详实生动的复原场景、历史情境引发观众的时空错置,彷佛置身于逝去的文化之中,就如同观赏电影一般,经历另外一个世界。此时围绕观众的是一幕幕虚拟的场景,却较真实遗址更具临场感,如Baudrillard所言比真实(遗址本身)更为真实的拟像,就观众感受的角度而言,拟像化的展示已经超越符号的层次,而发展出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将真实取代的拟仿物(simulacrum),整个再现的过程

23、进入到第四个阶段。伍、遗址博物馆案例 以下就英国约维克维京中心(Jorvik Viking Centre)为案例加以叙述与分析。约维克维京中心(Jorvik Viking Centre,以下简称JVC)位于英国约克市(York)的铜门区(Coppergate),自1984年开馆至今已经有世界各地超过一千两百万人造访该中心,其创造庞大的观光收入名列英国各博物馆的前矛。就遗址博物馆而言,JVC在游客人数与门票收入上证明它是成功的案例,就考古发掘研究与遗址保存的职能上亦有显见的成果。JVC在这些方面无疑提供宝贵的参考,然而就历史展示的观点而言,它亦隐含某些问题值得探讨。一、Jorvik Viking

24、 Centre的展示概述进入JVC前,首先会见到穿着维京人传统服饰的服务人员答询游客问题,紧接着观众被引领至地下层坐上时光列车,开始历史旅程。1.时光列车之旅(Timecars)1980年948年一开始时光列车以倒退的方式行进,将观众由公元1980年传送到公元948年维京人统治约克市的年代,过程中可见到过去各年代里不同的人物角色与场景,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瘟疫的病人、中古世纪的僧侣等,以倒叙方式概述1000年的历史发展,而以1068年约克城遭诺曼人焚毁的长景告一段落。图二:时光列车 接着列车改为前行,时空进入公元948年的铜门区。JVC以巨细靡遗手法的复原当时的住屋、街道与生活。观众在住屋

25、外头窥见一家人正准备晚餐、喂食小鸡与弄干动物毛皮,两栋屋子间可见后面数不尽的胡同。街道上有工人、板车与动物,并且可以听见他们的喧闹声。接下来场景转移到港口边,两位水手手脚敏捷地搬运货物,并听见他们歌唱的声音,渔夫懒洋洋地以渔获兑换葡萄酒、10岁的小男孩尽责地把鱼的内脏处里掉呈现出当时渔港傍晚情境。观众藉此身历其境地了解1000多年前铜门区威京人的生活景况。2.考古遗址发掘(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1980年列车继续前行经过片刻的黑暗后至遗址现场,时空亦骤然跳跃1000年来到公元1980年遗址发掘的街道场景,考古学家正在揭露维京人的住家与房舍、刚发掘出土的木材正在展

26、示,当时的考古工具、工作仿等设施被忠实地复制,亦可听见街道上交通繁忙的噪音。观众可以在此彷佛目睹1980年考古学者发掘、纪录与保存该遗址的整个过程。图三:Jorvik Viking Centre的历史场景复原3.考古实验室与文物展示厅现代列车驶入终点 现代,观众下车参观科学家正在进行的后续研究工作。最后观众来到文物展示厅,在此见到铜门区所出土的大量遗物,如当时印度洋运来贸易商品,工匠所使用的器具如刀子、大头针等,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如梳子、珠宝首饰等等,观众透过这些文物再一次重现过去维京人的生活。二、 Jorvik Viking Centre的历史展示特点在迪斯尼的主题乐园,游客乘坐列车游历一个非

27、常小而充满东西的小岛,其中一个个的冒险经历紧紧相接、并且没有任何空间(邱玲意,1996:27)。JVC即采用上述的主题呈现方式将历史场景压缩且密集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时光列车的两侧于是高潮不断地吸引观众目光,在没有冷场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娱乐效果,这是JVC吸引游客的一大主因。此外,历史的场景制作亦顾及观众多项感官:栩栩如生的人物与环境景象刺激观众的视觉经验,维京人歌唱声、鸟叫声、街道市集的噪音刺激观众的听觉经验,展示中甚至可以闻到不同气味以刺激观众的嗅觉经验,未来JVC扩建计划亦提到藉由微风与温差达到触觉刺激的构想。人类五大感知的途径JVC已经涵括四大项:视觉、听觉、嗅觉与触觉,充分的感官刺激与迪

28、斯尼的手法同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JVC藉由迪斯尼经验活化历史展示的企图。然JVC采取迪斯尼的展示手法,使得展示皆是具有视觉效果的场景,此项取决的标准即含有强烈的立场与意识型态。其次,JVC的展示以压缩与跳点的结构形式呈现。这些场景以压缩、跳点的方式展出,反映出展示简化历史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JVC藉由遗址发掘便发展出如此巨细靡遗的历史场景,期间必然存在现代的想象与投射,上述的疑虑都是历史再现产生偏差的主因。陆、结论就文化资产保存的初衷而言,文化资产仅以消极保存无法彰显其价值与意义,甚至成为公部门的经济负担。考古遗址既然被视为资产,广为发展其社会教育的意义,与自负营生能力便是无

29、庸置疑的做法,当考古遗址拥有自己的第二生命便能永续经营,其实完全契合文化资产保存的目的。当然,考古与人类学界基于专业考虑对于历史展示的真实性多所琢磨,然经过展示的手段诠释历史,必定为意识型态左右,完全的真实性难以达成,相较之下让展示规划更趋近于观众,或致力于活化展示,过程中或许引发真实性争论,就博物馆教育推广职能而言却可能因此而大为改观。以英国约维克维京中心为例,迪斯尼的展示手法虽然引发真实性争议,就吸引广大观众群所达到的经济收益与教育推广成果而言却成就非凡。考古遗址置于博物馆,最终仍是要为社会教育所服务,活化遗址展示与真实性的拉扯在此应能权衡。柒、参考书目1. 王嵩山,1992年9月,博物馆

30、民族志的概念与方法兼及台湾人类学博物馆的初步检讨,台湾史田野研究通讯,第24期,页76-109。2. 胡家瑜,1998,器物诠释与文化展示:人类学的观看角度,博物馆学研讨会博物馆的呈现与文化论文集,页61-76。3. 陈光兴,1991,布什亚的后现代(媒体)社会学,当代,第65期,页18-30。4. 张誉腾,1998,地方历史博物馆如何再现过去:两个英国个案的观察,博物馆学研讨会博物馆的呈现与文化论文集,页124-137。5. David M.Fetterman,1989,Ethnography:Step by Step,Sage publications,Inc.6. Douglas Kellner,1995,DAUDRILLARD:A Critical Reader,Basil Blackwell 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