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003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文物考察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安文物考察报告崔旭丽(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2006级1053406049)摘要: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位于西安的华清池、兵马俑、汉阳陵、大雁塔、乾陵、法门寺、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更是闻名中外。去西安进行文物考察是我们每一个学历史人的骄傲与梦想,感谢学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去西安进行文物考察的机会,在短短的为期四天的文物考察中收获感想颇多,本文即是对这次文物考察以及感受的总结概括。关键词:西安;文物考察;感想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有人曾经说过“没有去过西安,就等于没有来过中国”,西安在中国历史和文明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西安的华清池、兵马俑、汉阳陵、大雁塔、乾

2、陵、法门寺、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更是闻名遐迩,吸引了无数中外人士前往观光游览。去西安进行文物考察,是我们每个学历史人的骄傲与梦想,很感谢学校、学院给了我们这次去西安考察的机会,在短短的为期四天的文物考察中收获感想颇多。以下是我们在西安考察的具体事项及感受的总结概括,汇成西安文物考察报告。在西安的文物考察共有四天,第一天是去参观华清池、世界第八大奇迹闻名于世的兵马俑博物馆一、二、三号坑及铜车马展厅;第二天参观汉阳陵、大雁塔;第三天参观乾陵、法门寺;第四天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市中心的碑林,之后游览西安标志性建筑物钟鼓楼广场、鼓楼风味小吃一条街、自由品尝西安特色小吃。报告即以时间为顺序对文物考察的收

3、获感受进行总结概括。一、西安文物考察的第一天华清池、兵马俑“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这句诗点出了华清宫(又称华清池)的特色:温泉,同时也道出了它千古不衰的魅力。华清池位于西安西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华清池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白居易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更是让华清池令古往今来的许多人神往。由于经历代战争,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华

4、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影响极为深远。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在这里,这次事件引起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西安事变”的遗址在华清池风景区,内有五间厅和兵谏厅等。 漫步于华清池,感受着古代近现代历史与现在的交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金迷纸醉,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大义凛然,宋美龄的深明大义遥想着假如没有杨贵妃,大唐盛世还会继续么,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望着眼前的美景又不禁一笑,历史就是历史,过去的事是不可假设的,不论今天假设的结论如何,历史永远不能改变。秦始皇兵马

5、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有人说没看过兵马俑就等于没来中国。兵马俑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共有四个,现在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对外开放,四号坑由于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未建好即被填实,因此坑内没有兵马俑。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

6、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在兵马俑中跪姿射俑给我的印象最深,据说

7、他是出土时唯一未被损坏的,其三点着地,且是所有俑中最矮的,因此有人说为人低调是处世之道,更有趣的是跪俑的侧面像陕西省地形图,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重大巧合。去之前,本打算与兵马俑来个近距离接触,挨着兵马俑照个照片,可惜是我们不能到兵马俑坑中,只能站在坑外隔着栏杆远远地眺望。据说兵马俑坑中的土都是文物呢。望着如此庞大的地下军容,我不得不佩服两千年前的智慧,出土后被压弯的剑竟然可以自动恢复,其柔韧性可见一斑,驷马车,兵马俑千姿百态的面容,还有巨大的军事价值,都令人瞠目结舌。让我觉得既可惜又很高兴地是秦陵地宫没有被打开,高兴的是等文物保存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开掘,这样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被完好保存下来

8、,可惜的是在未来的50甚至 100年内地宫不会被打开,这样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就见不到地宫的宝藏了。二、西安文物考察的第二天汉阳陵、大雁塔阳陵位于咸阳城东25公里处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为汉景帝刘启墓。陵为覆斗形,底部周长650米,高31.64米。东有王皇后陵丘。陵园尚有西、南两阙存在。陪葬墓34座,主要有栗姬、苏建等家族墓葬。阳陵邑城居其东,在西安市高陵县马家湾乡一带。1990年在修建咸阳机场东专用线时,于该陵东南、北距王皇后陵300米处,发现了24座大型从葬俑坑群,出土彩绘陶俑、木俑及其他文物数万件。阳陵陪葬坑中有武士俑、侍女俑、猪马牛羊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的陪葬品,真实地再现了西汉的宫廷及社会

9、生活,展现了大汉王朝的繁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汉阳陵中陪葬俑大都小巧精致,这与秦兵马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我们研究西汉的历史尤其是社会史提供了大量丰富真实可靠的信息。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据史书记载,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祈求阴福所造,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2008年5月,陕西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王亚荣日前表示,和陕西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西安大雁塔下可能也藏有千年地宫。由此推测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后,所带回的珍宝有可能藏于大雁塔下的地宫内。 我很期待者

10、大雁塔地宫的出土能给我们带来又一惊喜,同时惊奇于一千多年前的宝塔竟能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这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先人高超的建筑技艺,盛唐的辉煌不禁在心中燃起一股民族自豪感。三、西安文物考察的第三天乾陵、法门寺乾陵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他们二人既是夫妻,又先后称帝,甚至一度更改国号,这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它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是“依山建陵”。梁山海拔1047.5米,是石灰岩质的圆锥石山。山峰分为三个峰:北峰最高为乾陵,南峰较低分为两座山头,东西对峙,当地人称之为“奶头山”。上面各有一个土阙,远眺乾陵,梁山恰似美女披发仰卧,头枕西北脚蹬西南,飘渺

11、秀逸。提起乾陵不得不提的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它雄伟高大,整个碑用一块巨石雕刻,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碑首刻有鳞甲分明,缠绕在一起的8条螭龙碑身两侧还有线刻的升龙图一幅,因为龙自古就是皇帝、天子的象征。此碑初立时未刻一字,故名“无字碑”。站在无字碑前,女皇武则天的非凡气魄再次逼近,与书本上的女皇形象交相辉映,好一个功过是非自由后人评说。据考证,乾陵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王陵墓。据考古学家勘测,地宫中藏有大量的稀世珍宝、金银珠宝,等等。由于诸多原因,乾陵地宫至今尚不能发掘,有朝一日乾陵地宫开启,幽宫里保存千年的稀世珍宝将重见天日,到那时将会出现世界的又一大奇迹。

12、去乾陵看无字碑,去近距离的接触武则天的梦终于实现了,远去了刀光剑影,黯淡了鼓角争鸣,相信历史将还原我们一个作为历史人物的武则天,而非一个暴戾的母亲、祖母的形象(由于去西安前刚看了林语堂以章怀太子之子的口吻描写的武则天是一个暴戾专横、毫无人情味的祖母的形象而发的感慨)。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87年2月底重修宝塔时发现地宫,使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

13、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法门寺的珍宝在带给我们震撼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一代又一代护宝人的坚贞与忠诚,以及抗战时期国民党一位将军发现地宫宝藏为保护国宝而封锁消息的爱国心、民族心,正是一代又一代相传的爱国心、民族心才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次又一次地从危机中走出来。四、西安文物考察第四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主要展出了陕西地区从史前时代、先秦、秦汉、隋唐等时代陕西地区的历史遗迹,是研究中华历史起源发展的重要资料。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碑林不只是以历史悠久、保存碑石之多、规模之大著称于世,而更重要的,还是这些碑石文字

14、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如中外驰名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了景教(古罗马基督教的聂思脱里派)的教旨仪式,在中国的传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动情况,碑侧及下端刻有古叙利亚文记事和僧徒多人题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此外还有历代书法名家的真迹,对于研究书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西安文物考察之行,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恢宏大气,隋唐时期的包容万物、对外开放、世界领先的气魄,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深切的体会到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西安文物考察,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更深的学习历史,体味历史真实,感谢学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更好理解历史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