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025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二师附小少儿茶艺科目设计方案(自主拓展)一、 课程开发背景1、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需求市教委规定中小学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我校作为杨浦区首批民族精神教育示范校,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重点。由于茶是中华民族举国之饮,是中国的国粹,通过茶的起源、发展等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激起学生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我校以“少儿茶艺”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2、深化二期课改的需求二期课改要求学校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

2、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少儿茶艺活动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能力,生动实践二期课改要求。 3、落实办学目标的需求二师附小是一所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一流办学质量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健康、懂事、聪明、可爱的小学生。少儿茶艺活动,融知识性、人文性、活动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办学目标的有效的途径。4、社会、家长、学生的需求 当今的社会,需要学校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如今的家长需要学校的课程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广泛接触科学、社会与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学生需要学校能为他们搭建展

3、示才能的舞台,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开展少儿茶艺活动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多种能力,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欢迎。二、课程界定“少儿茶艺”是一项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融入祖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活动,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艺术修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途径。学生在学习茶知识、茶礼仪,常用的沏茶方法的过程中,既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又受到了艺术熏陶,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茶艺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2001年,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共同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少儿茶艺,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课

4、程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课程建设核心组成员,组织了少儿茶艺教材编写组编写教材。目前,我校少儿茶艺这门课程的建设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完善。我校茶艺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知识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茶的起源、发展、世界各地饮茶风俗等知识,增长知识面,拓宽视野。 2)人文性:在茶艺冲泡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懂得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培养社交能力。 3)活动性:茶的冲泡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通过各种冲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4)创造性:茶艺活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学生开拓创新。通过调合茶的研究学习,开发茶的冲泡

5、新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三、课程目标 依据二期课改的精神、拓展型课程的要求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技能、活动三个方面着手,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热爱祖国、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成为一名健康、活泼、聪明、懂事的小学生。知识与技能: 通过形式丰富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增长知识面,拓宽视野。 通过茶冲泡实践,让学生初步掌握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调合茶的基本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 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

6、力、合作能力、选择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茶知识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素养,陶冶学生情操。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热爱,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生活。四、课程内容 我们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 1、内容的组织形式 a、基本内容教材学习 由学校茶艺活动课教研组,针对目标体系编写茶艺教材。教材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茶知识、茶技能和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共有20篇左右,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b、生成性内容实践与探究 在

7、二期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已不能立足于几十平方米的课堂、几本教学书、参考书,更多的是让学生运用学习的方法去探究实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生对生成性这一问题运用自己的方法,确立课题进行探究活动。2、具体内容框架单 元 内 容单元单元目标单元内容活动课时安排茶叶飘香1 初步了解茶的起源、发展、种类以及饮茶的好处,茶的妙用及科学饮茶。2 通过学习茶艺小故事,初步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悠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3 运用故事、多媒体展示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茶的基本知识。4 引导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学习茶的妙用,转变学

8、生学习方法。5 在实践造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1茶的故乡2五颜六色的茶叶3茶叶全身都是宝茶宝宝找妈妈5课时茶具欣赏1 初步了解茶具的起源、发展、种类以及茶具的选用。2 通过欣赏茶具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悠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3通过茶具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及创新探究能力。茶具的诞生千姿百态的茶具小小茶具用处大我喜爱的茶具制作4课时茶的冲泡1 认识绿茶、红茶、乌龙茶、调和茶,掌握几种茶的冲泡基本技能。2 通过学习茶的冲泡及茶的礼仪,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提高素养。3 在活动中学习交往,培养合作精神。4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生活、热爱生活

9、,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茶的礼仪泡茶用水龙井茶碧螺春方便快捷的袋泡茶花茶乌龙茶泡杯香茶敬长辈14课时茶的风俗1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及世界各民族的饮茶习俗。2 能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调合茶。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少数民族饮茶风俗世界各地饮茶风俗 我设计调合茶3课时茶与艺术1 了解茶与音乐、书画、文学等方面的知识。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生活、热爱生活。3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茶与文学茶与书画茶与歌舞我当艺术家6课时五、课程实施 1、 课程设置: 在小学三年级拓展型课程中设置少儿茶艺课程,每周一课时。学生每学期

10、参与16课时的学习,一学年完成32课时的学习,是一个短课程。此外,还开设了兴趣活动课,每周一课时。2、实施途径:通过课堂教学、茶艺馆、茶艺表演队等途径学习茶艺知识。3、教学的基本形式1)课堂教学 在少儿茶艺活动中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如: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如尝试法、情景法、演绎法。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录像、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等。2) 实践活动学校开设了330茶艺兴趣小组,建立了彩虹坊茶艺馆,学生自己管理服务,学生们自己推选茶馆经理、服务员、表演队。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习茶艺冲泡表演后,

11、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如:教师节学生们会想到为教师献上一杯敬师茶,敬老节参与社区服务,为老人们献上一杯香茶。在国际茶文化节中参与表演,以表演的形式支持申奥活动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的事物,积极参与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会认识自我和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和能力。4、教学方式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认识的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千姿百态的茶具一课,根据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茶具知识,认识知道茶具的种类与材质,教师把不同材质的茶具分类制作成网页,

12、学生根据自已的喜欢点击相关内容学习。这样有选择地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在茶具制作方法的指导上,运用课件录像,学生也可根据已有的美术技能,有需要地进行学习,哪一步遇到困难,点击相关的方法介绍进行学习、解决问题,快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喜欢在充满情趣的气氛里,没有拘束地接受认识的事物。用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演绎教学法: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表演进行生动的学习。4)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观看,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等获得知识,丰富生活经验。5、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运用

13、信息技术学习了解茶知识,如茶的种类,茶的妙用,茶的风俗等等,学生上网搜集、处理、运用资料,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合作学习茶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创设了自主选择的条件。如:茶的冲泡学习,学生可以自己的个性来选择,组合分工。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就可担任住泡师,有的学生善于口头表达,就可担任讲解员,有的学生胆子较小,就从小助手做起。在活动中,每位同学都缺一不可,他们需要共同协作配合,讲解员要根据冲泡师的步骤来讲,主泡师又要助泡师的协作帮助,几者之间要配合默契,才能使表演科学又精彩。通过冲泡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3)探究学习茶艺活动

14、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它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学习绿茶、红茶的基本冲泡后,了解了现代茶坊中茶的饮用后,他们提出要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适合学生口味的茶饮料。喜欢喝绿茶的同学他们想出在绿茶中添加苹果、猕猴桃等制成果味茶,喜欢喝红茶的同学他们在红茶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干花等等。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精神。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茶具有知识性、艺术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如茶与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与文学(诗歌、对联、故事)与生活都有内在的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学习,挖掘潜能,发展多元智能。 六、课程评价根据拓展型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少儿茶艺活动的特点,评

15、价强调注重实践,注重能力,以茶知识及茶冲泡能力为基点。1、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领域评价:a、学生学习茶知识情况的评价。b、学生掌握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调合茶的基本技能情况。“过程、能力与方法” 领域评价:a、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提高。b、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创新探究能力等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评价:a、学生学习茶文化、茶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b、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c、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热爱,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活动情况。2、评价方式即时评价: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多种形式的评价,如:口头评价、奖励

16、评价。阶段评价:每单元学习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学期结束前,结合即时评价、阶段评价,根据学生成长手册中关于拓展型课程学习评价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等第在“良好”以上者可得“茶艺奖章”。附:第四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 我的调和茶评价表 评价等级评价内容自评 教师评价 茶具搭配合理茶汤滋味可口合作团结愉悦积极主动参与总体评价3、评价形式自我评价:由教师确立评价项目和评价方法,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由教师通过观察、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以及各种形式的作业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相互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评论。 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子女学习少儿茶艺的评价。 由社会教育机构认定的拓展型课程:与社会教育机构接轨的拓展型课程的成绩评定可以直接参加社会权威教育机构的认定,如:330艺术单项等级考试、各级各类比赛等等。 七、课程保障1、 学校每学年投入资金于课程的建设,为课程实施、发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与资源。2、 保障学校每年在教师培训、学习资料、书刊杂志等方面的经费投入。3、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建设组的教研、会议制度。4、 根据学校奖励制度,对课程实施的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奖励,并不断做好教师资源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