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036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1、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同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实践证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

2、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践踏。我国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其实质就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 二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

3、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那怕是出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三是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

4、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2、民族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居住、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心理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出

5、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往往利用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来挑拨离间,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因此,市民一定要从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不能因民族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对于那些不利于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的、落后的风俗习惯,必须由少数民族在自愿的基础上自己来解决。别人不能越俎代愿,更不能强迫命令。3、民政部、国家民委、卫生部关于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规定的解释中规定: (1).在殡葬管理中要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丧葬习俗的自由。 (2).在火葬区,对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土葬习俗应予尊重,不要强迫他们实行火葬;自愿实行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 (3).对患有鼠疫、霍乱、炭疽死亡的病人遗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必须立即消毒,就近火化。对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上述10个少数民族的病人遗体,凡是在其户口所在地死亡的允许土葬,但要按规定对遗体进行严格消毒后深埋;不在户口所在地死亡的病人遗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消毒后,原则上就地、就近尽快深埋,不得将遗体运往外地。自愿要求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