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观后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098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圆明园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明园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观后感.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明园观后感小时候的我经常在课本上见到圆明园的照片,她的照片上只有一片残岩断壁,但依然令我心驰神往。多希望能有机会亲眼见她一面啊!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有机会见到她了。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和舍友们一起去了圆明园,我终于亲眼见到了她。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 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圆明园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它是清朝的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美,无需用任何其它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所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

2、法发出声音。当人的某种情感达到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内心的真实。无论恢宏壮丽、金碧辉煌、山明水秀、清新淡雅,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那是一种令人无法想象文化底蕴,令人窒息的美,用一切的语言表达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圆明园曾被乾隆皇帝誉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的园林杰作。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帝国象征。每座宫殿都有着他不同的含义,建造是因为独特,这些也反映出统治者的统治方式!一幅幅图象是圆明园真实的写照!除了

3、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建筑之多,都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大家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放在一块是什么样的情景,而且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然而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点儿的杂乱,反而是那么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圆明园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里面珍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它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园林。然而在1860年10月,这一切都随着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烟消云散了,里面只剩下了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和一片废墟,这些都注定了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如

4、圆明园这样美丽的园林了。熊熊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万园之园永远的消失在了地球上,留给我们的是只能从纪录片中看到的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倩影,和那段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的屈辱。在这一年十月,圆明园中无数的奇珍异宝都被掠走。现在,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收藏有中国文物。在英法两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就有许多掠自圆明园,如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唐人摹本、法国 “国家图书馆”里的沈源和唐岱的圆明园四十景图等等。残存的大水法是圆明园遗址的标志。此处原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园林化的欧式宫苑,将中国园林艺术与西式建筑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遗憾的是,西样楼以木

5、结构为主,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恶之火中焚烧殆尽,唯一残存的大水法因其为石制而得以幸存。这两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历经沧桑,岿然不支,令人感慨万千。曾经笑傲万园的璨灿的圆明园建筑已经不复存在,所剩的除了残碑碎石,更多的是对往昔的沉思,和永远不会烟消云散的自然山水。圆明园遗址最独特的风格是:洗尽铅华,凝重质朴,笑看山水,淡以致远。如今,曾经那如此繁华美丽,气势庞大的圆明园只剩下一片残岩断壁安安静静的躺在杂草丛中,这片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奢华的皇家园林永远永远离我而去,也有人提出要重修圆明园,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了,是的,没有必要了,就让它毁灭吧,一个民族在惨受凌辱后,需要有一个见证者

6、永远督促后人记住那一断耻辱,鞭策后人努力去洗刷,圆明园的残岩断壁无疑是最好的见证者。可是,圆明园的被毁难道不是我们造成的吗?这是我们中国的闭关自守,是我们中国的落后衰弱,造成了圆明园毁灭,如果在19世纪中叶,我们仍能保持昔日的强盛,怎么会让他们打到大清朝的国都?怎么会让他们在堂堂中华的皇家园林里为所欲为? 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候,当欧美诸国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向前发展着的时候,当那些“蛮夷之邦”“弹丸之地”正装备着足以征服世界的坚船利炮的时候,在东方的大清帝国,在圆明园,自负的愚昧的封建统治者正与他的“忠臣”和“良相”,与他的宠妃爱姬躺在泡沫做成的温床之上,做着“天朝上国”的荒唐

7、美梦。无知的统治者,自负的统治者,闭关自守,闭目塞听,坚守着延续了几千年的落后制度,对科学不屑一顾,拒绝进步,使曾经强盛的中华民族被西方国家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于是有了无数勇士英勇地朝着西方侵略者们冲锋。但是,再勇猛的铁骑,再锋利的战刀,都是无法与先进的枪械和钢铁火炮相抗衡的,可敬而又可怜的勇士们,举着大刀长矛在还没有来得及接近敌人的时候,就被无情的子弹、炮弹夺走了生命,大清帝国的防线被打破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被践踏了,还有泱泱大国昔日的辉煌等等都成为了历史。这就是统治者不重视科学,闭关自守的后果。拒绝科学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听,一声炮响,那泡沫制成的温床被炸了个粉碎历史与现实双重证明,弱肉强

8、食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也是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潜规则。民主与和平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类最纯粹的善意追求,在国家经济利益、政治权力面前它显得异常地苍白。否则,美国就不会以“世界警察”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东讨西伐,就不会出现以一已的力量颠覆伊拉克、镇压南联盟、打击阿富汗等等强权国际政治事件。一个半世纪前圆明园燃起的熊熊烈人,留给中华民族的是血的教训,当然,也是一种耻辱!这种奇耻大辱何止一次,“落后就要挨打”就是先人给后人血的教训;现在,我们已不再落后,国家慢慢地昌盛起来;科技慢慢地发达起来“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睡狮已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在旧社会的废墟上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巨

9、龙腾飞了!祖国犹如巨人,将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未来将要我们去创造!亲爱的祖国,我会记牢这奇耻大辱,并将它作为我学习的动力,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到成功!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2000年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却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枪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是圆明园何罪,竟然遭遇了如此的劫难,永不超生。听,圆明园在哭泣!她没有哭忆往日的繁华,她没有痛哭当日的屈辱!她在替

10、民族痛苦,痛哭民族的恨,国家的耻! 她的肉体已不复存在,但她的魂魄却永驻九州,时时刻刻提醒着华夏儿女:一定要努力奋斗,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前进,朝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方向前进!圆明园是毁了,但是野蛮的大火烧不尽一个民族对她的追思,因为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历史与文化血脉。待到民族振兴之时,无需重建,圆明园就会复活,而且比昔日更美丽,更加令人叹服,让昔日欺辱她的强盗们匍匐于她的脚下!这是远高于肉体的复活,这就是民族的复兴,东方巨龙的腾飞!圆明园,一个带给我们多少荣耀与骄傲,最后却给我们留下多少辛酸屈辱的回忆的万园之园,时时刻刻再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要真正把握隐藏在背后的问题、缺陷和不足。国家要富强,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关注世界,与国际接轨。历史已成为事实,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和创造未来,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今天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我们的力量。愿以一段“凭吊圆明园”作为结语: 我以为我可以忘记 只要我不回过头来 我以为我可以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只要我不翻开昨天的日记然而你总在我的梦中出现唤醒我的心中对你不能忘却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