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与鲁迅作品中人物姓名的象征意义与写作手法对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契诃夫与鲁迅作品中人物姓名的象征意义与写作手法对比.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契诃夫与鲁迅作品中人物姓名的象征意义与写作手法对比摘要:人的命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契诃夫与鲁迅同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创作方面都展现了很高的造诣,其文学作品更是家喻户晓。在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截取及其平凡的生活片段,凭借独具特色的艺术写作手法对人物进行真实的描述,深刻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透视各种社会现象。关键词:姓名;象征;性格;比较;写作手法0. 引言 人皆有名,姓名的第一意义即在于符号性。符号是常用的一种传达信息的基元, 姓名符号用以表示和象征特定的人名持有者, 便于在社会生活中的识别与交际。“名, 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改以口自名。”(摘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2、) 这句话的意思是:“名”是由看不见的“命”和看得见、喊得出并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符号所组成。 “命”是属于无形、无音但具有一定灵性的阴性物质。也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家正在探索的所谓“暗物质”之类的东西。 “名”是有形、有音、有义的符号,属阳性物质。由这两种阴阳物质所组成上的“名”代表着人和事物的“命”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代号。”远古时代, 日落天黑, 人们互不见面, 只好用口招呼。大约自古以来,人与人的交际都必须有称呼语, 绝不能只叫一个“ 喂” 字。于是问者叫被问者的称谓, 被问者要回答自己的称谓, 这个称谓就是自命的“ 名” 。只要在社会上生存, 每个人首先都必须有自己的区别性符号, 否则, “
3、 冥不相见” 时, 一人呼众人应, 那岂不乱了套?人名符号的象征和识别作用于是由此而生。 人的命名, 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契诃夫与鲁迅同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创作方面都展现了很高的造诣,其文学作品更是家喻户晓。在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截取及其平凡的生活片段,凭借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对人物进行真实的描述,深刻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透视各种社会现象。近来,国内外文学界点评契诃夫与鲁迅作品的文学刊物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批判现实主义方面,评论家们经常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因为不论是在创作意图、题材风格方面,还是在个人的生活经历方面,他们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对人物一些细节问题上,却少有人问津。作品中
4、一些典型人物的姓名,及其所含寓意其实就是一种象征主义的完美体现。1中俄姓名的历史溯源及象征意义第一章 家致富的心愿的。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对象人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包含了特定社会、特定文化的制约因素。俄罗斯人与中国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族文化。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在俄汉人名之中。同时, 名字作为一定的社会记号发生功能, 可以指明持有者的出身、家世、社会地位和许多其它品格。人名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虽然看似对立, 但只是反映着自我定性这个概念的双重性, 在自我认定性中社会特性与个体特性是紧密交织的。 1.1 中俄姓名的历史溯源在中国有这么多的姓氏,
5、其来源和变迁也是千奇百怪的。上古时, 姓与氏是分开的, 当时的姓表示的是族号, 汉族人名称谓系统中首先出现的是姓。在原始社会早期出现的民族名, 即是“ 姓”的前身。氏表示姓的分支母系氏族由于子孙的不断繁衍, 一个大族分成若干个支, 散居各地这些分散出来的每一个小支, 各自选用一个记号作标志, 以此区别于大族, 这就是氏,姓名的起源由此产生。 “ 名, 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 冥不相见改以口自名。”(摘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远古时代,日落天黑,人们互不见面,只好用口招呼。大约自古以来,人与人的交际都必须有称呼语, 绝不能只叫一个“ 喂” 字。于是问者叫被问者的称谓, 被问者要回答自己的称
6、谓, 这个称谓就是自命的“ 名”。“在俄罗斯人名由三部分组成,其排列顺序为名、父称、姓。俄罗斯人称谓系统由产生到最后完全确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18世纪半叶, 父称才具有了今天的含义。俄罗斯人名称谓系统中最后出现的是姓, 据考证产生于19世纪,事实也可能更早些。王公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子女继承自己的财产而首先拥有了姓名, 而后是神职人员、商人、平民百姓先后取得姓。俄罗斯人取名很有意思。举几个例子:1.按孩子的排行并以数字构成名字, , , 2. 根据婴儿头发、皮肤的颜色取名 , ,等 3.可以根据孩子出生的时间、季节命名,典型的就是 , ,.” (摘自龚志伟富有民族特色的俄罗斯姓名) 1.
7、2 中俄姓名的象征意义 象征, 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 它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事物和意义, 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表达一种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象征是一种艺术形式, 同时也满足我们超越现实界限的愿望。象征也是作家塑造人物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塑造人物有多种方法, 最简单的一种是给人物命名, 在契诃夫与鲁迅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名字都可以使人物变得生动活泼。有的给人物起绰号, 有的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命名, 有的根据人物外貌或生理特点等命名, 对人物的特殊命名在中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契诃夫与鲁迅的小说中这种象征主义被大量运用 ,但看似简单, 其实这是一种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全面透视。 俄
8、罗斯人在起名的问题上很富有本民族特色。早些时候, 俄罗斯人给孩子起名习惯是按其排行 、肤色、发色、长象特征、性格及出生的季节命名。例如: , ,等。在文学作品中在对人物姓名的赋予上象征主义的体现尤为强烈,例如,在套中人中主人公的名字的俄文释义就有“混蛋”,“不通人情”的意思。又如鲁迅作品里的“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捋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摘自鲁迅孔乙己) 其人物形象完全与其温文尔雅的名字不符,这是彻头彻尾的批判,更是对当时旧社会那些守旧势力以革命为幌子欺压人民的愤慨。
9、药作为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文章,是写于1919年4月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在其中用夏瑜表达了对革命者秋瑾深深的敬意,寄托了自己对革命失败的哀思。同时通过华老栓、华大妈、红眼睛阿义、驼背五少爷、康大叔等人深刻批评了人民大众的麻木和愚昧。可见,鲁迅想借此讽刺当时的社会。他们的名字看似普通,但却蕴意深刻。1 .3姓名在中俄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对人物姓名特殊涵义的赋予在中俄文学作品中十分多见,例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主人公孔乙己的名字就是一种对旧封建,旧礼教,八股取士的强力讽刺。“孔”、“乙”、“己”三个字,字字刻着封建旧社会毒害人民的铁证如山,字字道破中国有识之士对旧礼教的强力批判,虽然身为“孔”家
10、传人,但还是被“自家人”所抛弃。在鲁迅的小说中, 他以那些生活在最普通的中国乡镇中的最平凡的人们作为描写对象, 以对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进行描写, 发掘中国社会生活尤其是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最深刻的那些悲剧。在政治上,人格上,阿Q 是一个受迫害、受摧残的典型。他连姓都没有,当他仿佛记得自己姓“赵”并和“赵太爷”是本家时,却受到赵太爷的训斥,并挨了一个“嘴巴”。他向吴妈求爱,被视为“调戏”妇女,“犯上作乱”,有损赵家的尊严,结果被迫送去香烛赔罪,人格上受尽凌辱。以及他笔下的祥林嫂、七斤,还有那些“地主老爷们”,虽然姓名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同时又是对封建旧礼教的具体批判。在俄国契诃夫小说中的别里科夫,等人物
11、,和鲁迅笔下的阿Q、样林嫂、等等人物形象一样, 既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同时又有极大的挑战性。但重要的一点是,契诃夫与鲁迅都是在精心刻画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各有鲜明个性的“ 小人物”,并力图挖掘出社会生活尤其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悲剧性。例如在变色龙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俄语中,这个词的本意是“疯癫的”俄语原意是猪的哼哼声,咕噜声。用来作姓,有贬意和讽刺的意味。)及契诃夫赋予他的新名字“变色龙”。“变色龙”的使用可以说是作者独具匠心,运用象征手法使作品更寓意深刻, 也使读者有端倪可察, 更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思索、领悟的机会,达到使世人觉醒的目的,也使小说更具多层意义。契诃夫通过塑造别里科夫这个旧制
12、度的卫道者、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形象,目的在于对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年代进行鞭挞,激发人们起来改变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变色龙永远吸引着读者, 对它的探讨, 也经久不衰。2. 契诃夫与鲁迅文学作品之比较2.1 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契诃夫与鲁迅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作家, 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 但却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 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 然而, 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甚至人称鲁迅为“ 中国的契诃夫” 。他们小说之相似, 首先, 在题材上都表现出对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共鸣。其次,他们的创作风格极为相似,都是通过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来衬托出社会大背景,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来使人们觉
13、醒,可以说契诃夫与鲁迅都通过手中的笔来达到改变社会为目的。中国现代小说因狂人日记的问世而宣告了它的诞生,这种文学现象决不是偶然地发生的, 它是时代与文学两种发展的结果。鲁迅文学作品创作的时间正值“五四”爱国运动,封建思潮依旧在人们的脑海里坚守最后的碉堡,为了割除封建文化的祸根,鲁迅的写作手法开始转向用“平凡的人生”来反映这个社会的弊端,并用新的思想来感化人们,以达到文化救国的目的。当然, 对于 “ 平凡的人生” 这一特点, 虽然说是整个中国现代小说的, 但鲁迅个人的特色更在于, 他不仅是“ 写平凡的人生故事” , 他特别注重表现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悲剧性和让人“ 习以为常”的精神病态。而契诃夫在
14、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变色龙写于1884年, 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此三年前, 民意党人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上台后残酷镇压命, 强化警察的反动统治, 依靠武力建立了地方自治局长官制,民众对沙皇手下的这些鹰犬无比痛恨,对弥漫在俄国各地的庸俗无聊的小市民习气, 也十分憎恶,小说截取了市镇上一个富有戏剧性的街头小场景, 通过对狗咬伤人这个小小案件的处理, 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见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2.2 契诃夫与鲁迅写作手法的分析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
15、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鲁迅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杂文的抒情,有时并不借助于比喻、排比等手法,他只是按照事物的真象加以白描,在朴素无华的文辞中,寄托着一种真切的感情。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这除了思想内容的先进、深刻,有助于他在
16、艺术上的发现以外,还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一座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此外,他在写作过程中的认真构思和锤炼,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而契诃夫的写作手法主要表现在夸张和讽刺两个方面。在夸张方面。一是夸张人物形象,像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种种专制压迫的结果。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
17、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3. 契诃夫与鲁迅作品中人物姓名的象征对比 3.1 人物姓名与人物性格套中人中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怪异行为, 他和他存在的世界及周围的人不相协调, 他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 雨伞有套子, 怀表有套子, 削铅笔的小刀有套子, 他自己也好像装在套子里, 他的衣领总是立着, 总是带着墨镜, 出门耳朵里要塞上棉花, 坐马车要放下车蓬,而他的名字在俄文里恰恰又有“混蛋”、“不通世理”、“孤僻”的意思,人物在文学作品里所展现的人物性格与姓名所隐含的蕴意不谋而合,这就是文学作品在吸引读者的同时
18、所埋下的一个伏笔,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而在变色龙中警官的名字来自俄语,这是一个俄语俗词,有“发狂、变傻了、失去理性”等意义。作者正是通过这个人物失去理性、发狂般的行为,刻画出了一个唯上、唯权主义者的丑恶形象,而这样的一个人也注定被历史洪流所抛弃。鲁迅的作品里通过人物姓名展现人物性格的例子相对来说更多一些,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有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鲁迅小说中不少人物的名字,恰好揭示了其性格特征,使得“人如其名”。如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和“疯子”,一“狂”一“疯”正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伤逝里的“小雪花膏”也一样,非常清晰地勾画出一副爱慕虚荣、不务正业而多嘴的无聊面孔。作为中国半殖民地
19、半封建社会特有的“假洋鬼子”,这一名字正好把这一人物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混合在一起。从这一名字中,我们似乎看见了他那副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丑恶嘴脸。3.2 人物姓名与人物命运鲁迅和契诃夫,两位文学家虽然时空相隔,素未蒙面,但不管是对个体形象的塑造,还是对群体形象的描写,都体现出共同的感情倾向,即对弱小群体的同情,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通常这些期待运用在写作中,在人物姓名上就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在作品人物姓名的赋予上,作者往往都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感情倾向,以给人一种暗示或为下文人物的命运埋下伏笔。例如鲁迅笔下的闰土,闰月出生,命里缺土,故名闰土,从名字上就能够感觉到闰土那具有中国农民朴实,厚道的人物性格
20、,也注定了其一辈子日升而起,日落而息的悲惨命运。而相反,如赵七爷、鲁四老爷、赵太爷、假洋鬼子、高老夫子之流, 鲁迅对之极尽嘲讽和鞭挞,虽然一时得志,但注定要在革命大潮中被人民踩在脚下。契诃夫小说不靠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读者,而以揭示深藏在生活中的悲剧因素取胜。因此,读他的作品,不要只为故事情节所吸引,更应体会这些事所折射出来的东西。契诃夫的小说主要以讲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为主,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来折射整个沙皇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是第六病室里的“精神病患者”,这个形象概括了富有正义感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他小时候经常受折磨,饱受贫穷和失意的痛苦,的词根有雷、轰鸣的意思,契诃夫用此来对人物命名显然有
21、它特殊的意义。在当时那个社会,就像雷一样在人们的脑海里响彻。不禁有人要问,是病人病了? 还是这个社会病了? 还有万卡里的主人公在俄语中是劣马、驾具粗糙的的载客马车的俗称。契诃夫用来命名主人公,显然是用意很深的。年纪虽小,却终日劳作,最后还把希望寄托在一封根本无法寄出的信上,就像一匹终日劳作的小马驹,受尽苦难,却永远也摆脱不了缰绳的束缚。3.3 人物姓名与其象征意义象征, 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 它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事物和意义, 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表达一种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象征主义手法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 作为现实主义的著名代表作家, 鲁
22、迅和契诃夫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游刃有余。在其作品中大量象征主义的运用也为其著作大增其色。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套中人中是一名类似警察的公务员,是沙皇专制统治的拥护者,是一名绝对的因循守旧的守旧分子,就像是当时沙皇专制的统治工具一样,是对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的极力讽刺,恰巧“”在俄语就有丑陋、闭塞和不通人情的意思。而小说第六病室就是整个沙皇社会黑暗的缩影,小说里的病人就代表着正在受苦受难的各式俄
23、罗斯下层贫困人民,不只是物质上的受苦受难,同时也包括精神上的煎熬。这座所谓的病房,实际上就是沙皇俄国统治下的那些下层人民的监狱。小说正是以这个病室为主要场景,主人公是两个知识分子,以他们的争论作为情节的发展,并最终以这两个人的悲剧作为收场,从而揭露了沙皇俄国监狱一般的生活状态,描绘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作者的愤概。小说里的主人公 在俄文译法里是“变革者”,而“变革者”在经历过一段类似革命的“洗礼”后最终还是被关在了监狱一般的“病室”。作者旨在暗示革命力量在黑暗的沙皇社会被无情的打压。在鲁迅的祝福里祥林嫂的遭遇更加曲折和不幸。虽然她的名字蕴含着吉祥,但人物的真正命运却及其悲惨。当她向周围的
24、人诉说自己唯一儿子死去的经过时, 她总是说“ 我真傻, 真的。” “ 唉唉, 我真傻。” 最初, 人们对她这种感叹还有几分同情,久而久之就讥笑她, 讨厌她, 甚至拿她开心取乐。就连柳妈这样帮短工的劳动妇女也用夫权思想和迷信观念去打击她。祥林嫂的苦恼与凡卡的苦恼一样, 没有地方可以诉说, 也得不到任何一个人的同情。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那份哀思,在生活上困苦,在精神上更是没有一点寄托,就连死都是一种惩罚。在鲁迅的药中主人公一姓“华”,一姓“夏”,这显然不是鲁迅先生随意用的两个姓氏,而是暗含寓意,华夏结合就是中国,它隐含当时中国的两类人:革命先驱和落后的民众。一年之中夏秋相连,而“怀瑾握瑜”,“一时
25、瑾瑜”又是两个熟悉的成语,“夏瑜”即暗指革命先烈“秋瑾”。老栓、小栓这类名字,据孙伏园考证,“显然是北方的,一点没有江浙的色彩。”故事发生在浙江,而人物名字却是北方的,可见这类愚昧的民众是全国范围的。而“栓”音近“痊”,“瑜”谐音“愈”,两个人的姓名合起来又为“华夏痊愈”,紧扣小说的题目药和小说深刻、深沉的主题。要想“华夏痊愈”,中国振兴,革命者的流血牺牲固然可贵并必不可少,而民众的觉醒则又尤为重要,这正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用意之所在。华小栓、夏瑜这些名字,鲁迅先生运用了修辞上拈连、谐音、双关等一系列方法,而具有了深刻的寓意。4结束语虽然契诃夫与鲁迅极为相似,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决定了鲁迅比契诃
26、夫在对客观现实的评价上更尖锐, 他的作品有更多的乐观主义精神, 在美学标准和政治标准上有着更多的光辉、明显的革命性,契诃夫在俄国第一次革命的暴风骤雨来临之前死去了, 他只是感到革命咫风的吹刮,而没有来得及等到革命胜利。鲁迅则意识到要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斗争,而合乎规律地走了创作的道路。不同国籍的作家, 恐怕很少有象鲁迅和契诃夫这么多相似之处的了。他们都以短篇小说著称,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上夕也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契诃夫最初是从事医学的, 后来发觉自己的真正兴趣是在文学方面, 才以文学作为他的生职业。鲁迅最初也是从事医学的, 后经过深思熟虑, 觉得唯有文学才能唤起人们的觉醒, 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面
27、貌, 因此, 弃医学文。他契诃夫不只是俄国的契诃夫, 鲁迅也不只是中国的鲁迅, 他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本文主要研究契诃夫与鲁迅文学作品中人物名称的象征意义对比,但我相信对这方面的研究未来还会有更大的进展。参考文献1. 陈冲. 我心目中的鲁迅J. 鲁迅研究月刊.,1985 (01) 2. 龚志伟. 富有民族特色的俄罗斯姓名J. 民族论坛,1993.3. 何映玉. 俄汉姓名对比谈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19934. 李英姿. 从套中人与孔乙已 看契诃夫与鲁迅J. 辽宁师专学报,20065. 李何林. 鲁迅论M. 上海,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566. 鲁迅. 呐喊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7. 马卫红. 契诃夫小说的荒诞意识J. 名作欣赏 ,2007 (14)8. 汝龙译. 契诃夫小说选(下) M . 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9. 武凤珍. 一样孤苦两种诉说 契诃夫苦恼与鲁迅祝福之比较J. 唐都学刊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