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人生》读后感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323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廉人生》读后感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清廉人生》读后感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廉人生》读后感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廉人生》读后感  .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清廉人生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读了清廉人生这一本关于青少年廉洁教育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有良好的道德和有清廉品质的小学生。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廉洁。因为贪婪会毁掉理想、毁掉人生。说到廉洁,我就会想到它的字面意思:“廉”,就是不贪不占不应得的财物;“洁”,就是追求品行纯洁,不受污染。“廉洁”要求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历史上有许多“崇洁修身”的清官故事,如:西门豹、狄仁杰、包拯、海瑞的故事 那么在现代有没有人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下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19221964) 山东博山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秋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干部队到河南,历任中共

2、尉氏县委宣传部干事、大营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共青团尉氏县委副书记、团郑州地委副书记等职。1962年6月任中共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调任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内涝、风沙 、盐碱三害严重,粮食产量降到历史上最低水平。为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在身患肝癌的情况下,仍然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

3、,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看完清廉人生,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廉洁是做人的基本标准,追求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是我们心灵的天平,只要我们保持它的平衡状态,我们就能成为敬廉崇洁的人。我们从小做起,要诚实、守信、节俭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我们要把传统美德记在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