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观后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325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守自盗》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监守自盗》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监守自盗》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监守自盗》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守自盗》观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监守自盗观后感重庆大学 会计学 TYH 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后的“铁幕演说”里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或许这句话用在金融界,用在这部美国金融风暴纪录片监守自盗里面再贴切不过。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金融高层明知此举犯法,仍阔步向前;经济学家明知这是泡沫经济,仍高唱赞歌;政府人员明知这应刑事起诉,仍迟迟未果。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欲望这个东西更是得到愈多愈难满足。接下来我想从此片描述的金融危机现象产生原因,造成后果来谈谈我的观后感。正如前面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经济人,追求的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上至美国政府和金融企业高管,下至美国普通老百姓。金融企业高管为了获得更

2、高的利润,推出次贷、CDO等金融衍生品。一些金融银行明知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无法偿还贷款,信用评级为低,而向他们发放贷款;一些企业实际信用评级低,但信用评级公司仍给其评为3A,为的也是自己获取好处。但是金融银行难道不怕企业无法偿还贷款而导致自己的破产吗?我想怕肯定是怕的,但是根据微观经济学风险论内容,高风险必定意味着高回报,那么这些风险爱好者为了在其在职期间捞取更多油水,于是便乐意给他们贷款。当然仅仅金融企业高管说了是不算的,于是他们伙同了经济学家们一起来编造这个谎言:高歌制度之优良,盛赞此举之明智。于是,经济学家也实现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证监会等机构想涉足监管金融活动时,已经发现在利益

3、面前,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了,于是他们也接受了来自金融企业的好处,不再监管某些金融活动。最后的最后,在美国,90%的财产落入了1%的人的腰包;而全世界的人都要为这1%人的行为埋单。但是恶果不是一天酿成的,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也不是单方面的。影片在最后两节告诉我们,情况有多糟,以及谁该来对此负责。到最后,那些金融高管也没有享受牢狱之灾。而我认为至始至终,来源于规矩的缺失。正所谓没有规矩,何成方圆。金融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框架,即金融监管的缺失,来规矩人们的行为,使每一个理性经济人在合法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随着利益社会的发展,人性中的良知在缺失,道德在沦丧。在这场世界性质欺骗中,无数人昧着自己良心来干着损人利己的事。而社会的不公平性也加速了金融危机的到来,奇高的薪水使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金融业;百姓面对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信息有误而购买了垃圾债券或者股票而金融危机给我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人民币持续贬值,CPI持续攀高,购买力持续下降,导致我曾经2元可以吃一碗面,现在我需要付出双倍的价格才能买到。监守自盗,未监守必自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