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 观后感5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445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术 观后感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术 观后感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术 观后感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术 观后感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术 观后感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术 观后感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术 观后感5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术 观后感5篇电视剧 心术 观后感 我们都应该有仁爱之心著名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从行为学上来说,无论是“医”还是“患”,其出发点都只有一个让病人康复起来。这本该是一对互相协作、目标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也是最应该互相信任的两个群体,但为何近年来却表现出了势如水火的对立?医患关系僵局将如何破冰?相信仅靠内心的自觉去重建信任是不够的。或许,我们在近日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心术中能够找到关于重建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些共鸣和启发。最初被心术吸引,跟医患这件事一点关系没有。因为编剧是六六,因为主演是张嘉译、吴秀波及海清如此强劲的阵容其实是提前宣告了胜利

2、。但看了几集之后,慢慢发现心术绝不是靠大明星和大编剧撑门面的剧集,它的现实意义即直面现实中尖锐的医患关系更让人全神贯注。心术拍得很有诚意。它没有回避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更没有回避部分医生“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同时还能看得出心术在重建良好医患关系方面在做着积极的尝试。关于医生的责任,二师弟吴秀波和大师兄张嘉译的一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师兄,我想你一定记得教授的话: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就是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不仅看好病人的病,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这话如果放在主旋律剧集中,怎么听怎么别扭

3、。但在极具诚意的心术中,在一脸诚恳的二师弟口中说出,透出的则是感动。那一刻我相信,大部分医生都达到了第一重境界。能够达到第二和第三重境界的,则是具备了仁心仁术的高人。大师兄和二师兄都是这种高人。吴秀波饰演的二师兄是心术中非常有趣,也非常出彩的一个人。他取名霍思邈,旨在向伟大的药王孙思邈致敬;他有着高超的医术和医生第三重境界的高度;他拥有女人喜爱的生活情趣,所以几乎包办了片中的感情戏。张嘉译延续了最近几部戏流露出的“大哥风范”,继续身背家庭的责任、父亲的责任,以及作为医生的责任。略显沉重,却与吴秀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彼此增加了看点和分数。海清与吴秀波的对手戏则使心术多了几分轻松和诙谐,让剧集主

4、题的铺开不再生硬,观众接受起来也十分自然。其实,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主要是医生的责任。当然,也少不了患者的责任。据称,一位大医院主治医生每天要面对上百名患者,其工作量已是超负荷,精神压力极大。当然,患者花大量时间排队挂号,甚至从千里之外来此求医,也是很不易的事。如此看,医患之间不妨多些理解,多些体谅,才有希望解决彼此紧张的关系。六六 心术 观后感我们李院长只用了两个下午看完了六六心术,我喜欢“慢阅读”,每天午休前看一小节,将近三个月才读完它。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faith(信)、hope(希望)、love(爱),它是对这世上人类最重要的,也是对一个医生、一个医院最好的诠释。当红的作家六六,分别

5、以患者和医生的身份“卧底”上海数家知名医院,亲身体验医院中的千姿百态、医生患者的酸甜苦辣,试图去揭开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去了解医院里医生与病患之间的相互依存又对立的关系。当今的住房、医疗和教育,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三件事。而其中看病难、药价贵、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医疗事故频发,在心术中,六六将用其特有的犀利、幽默,睿智还原一个中国式医患关系。难能可贵的是,六六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还愿意用亲身体验去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反映给广大读者。小说以上海某知名医院的脑外科医生郑艾平的第一人称视角切入,“我”是一个想实现医生理想和抱负的人,但是他的工作又让这一愿望遇到层层阻碍。“我”的同事大师兄刘曦、二

6、师兄霍思邈三位年轻医生,性格各异,却都想做个好医生,病人的不信任、医闹的胡搅蛮缠、医疗纠纷的败诉,现实一次次地打击着这群医生。在这种压力巨大的气氛中,“我”的女朋友小蕾因为患者闹事而被打伤了,小蕾愤然辞职,同时也与不能保护自己的“我”分手;大师兄刘曦是个很讨患者喜欢的副教授,但自己孩子却因为肾衰竭每天在死亡边线徘徊;二师兄霍思邈是名医之后,他手术的重症病患赖月金成功地下了手术台,却最终未度过危险期。小说揭示出在当代中国医患间痛苦的关系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不能简单地用白纸黑字来定义。在大多数的人看来,医生能救死扶伤,是绝对的崇高。但实际上,医生过着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任何其他的行业一样,

7、有着潜规则,都有工作的喜怒哀乐,有着职场上的情情爱爱。唯一不同的就是,医生所打交道的客户都是一个个残缺的生命,带着乞求,带着愤怒。医生需要的是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压力。作为一名患者来说,是多么的希望得到医生的关爱与帮助。但作为一名医生来说,又多么迫切地渴望得到患者的理解与肯定。如果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医护对患者失去爱心,为撇开责任,远离纠纷,受害的也不仅仅是患者。另外,每个医生所习得的医术是有高有低的,病能看到什么程度,是否能治愈都跟他们的经验、阅历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凡成为名医的人,脚下都踩着不少牺牲品,所以医生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当一个人选择做医生的那刻起,他的意愿一定是救死扶伤

8、。但是卑微不济的薪水、随叫随到的工作、大打出手的医闹,让医生们经常在是否要为医疗事业贡献一生时打上了重重的问号。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生不再愿意自己的子女长大后从医,优秀的医学生纷纷到药企求职等等,设想一下,当医生这个行业不再令人尊重,不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不再以治病救人为追求,这个社会会怎样呢?这个问题是,除了寄望新一轮医改外,医生、患者、媒体乃到全社会,是否也能做点什么?为重新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改善目前的医患关系,首先应该完善制度,把医生队伍中那些害群之马剔除出去,也要提醒广大群众切莫因个别医护人员的失职丧德而对所有的医务人员存有戒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找回互信,心存感恩。当今社会广泛存在

9、“信任危机”,医疗界亦是如此。放弃独立思考,放弃客观看待问题的起点便源于思维定势。而要拥有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最简单的起点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每一位人都能时常进行换位思考,那么医患关系就能改善。本书提供了很多医生医院的视角,读来可信,也让人对医生医院有着更多的理解,甚至是同情。人生中有很多坚持是未必有结果的,坚持某些价值观,坚持自己的道路,坚持喜欢一个人,得偿所愿之前你会面对各种来自外部的诱惑、自我的怀疑、他人的不理解,现实不是小说,更多人的结局是“强悍的是命运”。但在坚持的长路上,真的如果有幸能够守到拨云见日的一天,那种激动与鼓舞会让你坚信过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心中可能即将幻灭的火焰又重新熊

10、熊燃烧。书中反复提出“怎么样才能够做一个好医生?”引起我的沉思。如何做个好医生?我觉得不单要有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业务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应该关爱生命,爱护病人。很多时候患者或许需要精湛的技术,但更多是需要一句关怀的话,就像作者所说的:“很多时候,无关你们职业的判断,有关你们语言的温暖。你如果换一种柔和的语气,多说哪怕一句关爱的话,病患和家属,无论如何都对你恨不起来。”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始终抱着治病救人为人解忧的理想工作着,我以我的认知感染我周边所有的人,无论你是怎么样面对目前中国的医疗现状,充满希望也好,丧失信心也罢。我以我的一个微笑传递给和我接触的人,在这样的一天,我想,所有感受、

11、传递微笑的人都很愉悦。心术 观后感 悠天地之间,人人皆为过客,熙熙而来,攘攘而去,如白驹过隙,却还是免不了许多茫然痴心的追逐,那种身不由己的无奈始终无法摆脱。前日看了六六的心术,甚是喜欢,遂推荐于友人共赏。朋友看后,也非常地喜欢,昨日空闲时两个傻瓜就着这个话题聊了好久,感叹从医者的苦衷,辛苦付出许多年,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却未必能唤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认可。不论说得多好听,医生的社会地位及得到的回报与辛劳是不成正比的。难得的是六六女士以一个外行的身份能够用她敏锐的触觉体会到医生的痛苦与无奈,不禁感叹知音不难觅,只需有心人。医患之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现在的社会环境,让人对医生的服务更多地

12、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我付钱了就要得到等值的商品,这是医者和患者共同的悲哀。医者仅有仁心仁术还是不够的,要能够手到病除,起死回生,要有能力挡住死神,任何的意外都不能发生,否则你的服务就不能得到认可,甚至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社会只会同情所谓的弱者病人。你若是费尽心力为病人解除了病痛,将病人从死神的怀里拉了回来,那是应该的,因为医生就是救死扶伤的,是白衣天使。凭心而论,没有哪个医生从医之初是冲着药扣去的,再说,学医的回报远远不如有的热门学科啊,而且熬出头更是不易,即便是有药扣,付出和回报还是不成正比的。可是为什么在多年的工作后很多人都一改初衷,成了变相的药贩子呢?如果真的得到认同,又有谁愿意冒着大不

13、韪去赚那些名不正言不顺的灰色收入呢?谁又真愿意被潜规则去潜呢?不可否认,有一些医生为了多拿药扣,滥用药物,给病人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可怕。如果心之官则思,思考越深入便免不了困惑和迷茫,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不到答案的时候,请保留此标记便会想办法借助一下外脑,于是乎这几年越发喜欢看一些真实题材的东西,比如反映社会现实的书、外媒的纪录片等等。最近的这个周末刚好在出游的路上把六六的心术看完了,聊发一些感想。作者六六蹲点医院六个月,积累下各种真实题材,并经过艺术加工最终写就本书,全书语言风格诙谐且略带香艳,读来毫不费力。对于不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读者

14、来说,前半部分信息量很大,吐槽点也很多,相比之下后半部分倒是略显平淡,稍微有点不给力。一提到医患纠纷,大众第一反应谁是反面角色?放弃独立思考,放弃客观看待问题的起点便源于思维定势。而要拥有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最简单的起点就是换位思考。本书提供了很多医生医院的视角,读来可信,也让人对医生医院多了更多的理解,甚至是同情。文中主角的大师兄的孩子南南一直等不到肾源而一步步死期将至的悲催情节,甚至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最好的换肾机会时(只要稍微跨越道德的边线一点点,这个不剧透了),读来让人纠结不已。然而命运可能就在下一个转角向你微笑,当读到南南最终机缘巧合还是等到了合适的肾源的一幕,我分明感到眼角处竟有了些泪痕

15、。心术 观后感 医者仁心看完心术,心情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震撼于它描写医患矛盾的写实,动情于两位父亲的朴实无华的仁爱,同时更让我思绪飞扬.明白了何所谓医者。她是一位医生,2003年的春天她放弃休假义无反顾投身防非前沿,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被病毒感染后在生死的关头把希望留给战友,她从容镇定驱散恐惧阴霾,她坚信科学申请药物实验,她笑对病魔作别至爱亲朋。她留给丈夫的最后留言:“我不后悔。嫁给了一个我最爱的人我不后悔,跟你来到北京当兵我不后悔,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我不后悔。我治好了那么多病人,你应该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她就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治非典斗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医务人员,28岁的武警

16、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侯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她就是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李春燕。他是一位医生,从医56年来,始终忠诚实践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自

17、觉恪守人民军医的行为准则,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和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为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增添了光彩。他在遗言里说过:我这个病如果治不好,死后的处理不要保留尸体不留骨灰,搞那些形式主义没什么意义,尸体解剖是我自愿要做的,大家对我的关心我也很知足了。他就是感动中国2006人物获得者华益尉。他是一位医生,他存在于来源于真实生活的虚幻作品中,他恪守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在物欲横流,医闹猖獗的都

18、市中笃信真诚、善良、美好。他认为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慈之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心术不正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当曾经侮辱过他的病患家属陷入绝望之时,他毅然出手挽救生命于危难之间。他说“冷漠是一种传染病。别人对你冷漠了,你心情不好,就把这种冷漠传播出去,这个社会就越来越冷。其实相反的,温暖这个东西,也是传染病,每个人都对别人好一点,社会也就温暖起来。”。他就是心术这本小说中的神经外科老主任。医者是一个职业名称,由上述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并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所谓医者,只有当他们中间存在那些能够寻求温暖的人并为此恪守仁爱的人;存在那些能够树立丰碑的人,能够视操守如生命,身体力

19、行的人;存在那些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存在那些能够为了理想信念,为了大医有魂而英勇献身的人;只有一个职业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骄傲我们问心无愧。也只有一个职业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心术 观后感心术一个现实与医患的真实写照。曾经我也如同张晓蕾般热爱这个崇高无上的职业,白衣天使,一个多么神圣的代名词,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使命,同时也是一份天职。当现实的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唯一想说的就是“我心凉了“,失望远远大于一切,也许这始终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我也曾经被我的上帝(病人)动手打过,被无理取闹的人骂过,可我没有张晓蕾那

20、么幸运,有那么多人帮助他说话,出气,一切都是自己默默的承担。很喜欢里面那个词“现世报”,同样我也有着相同的经历,不过我没有张晓蕾那么洒脱。在我哭泣的那一刻,我也想到过离开,但是我没有足够的勇气,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鼓励自己,清者自清,相信这一切老天都会看到眼里;同时在内心自问,难道他们这么做就不怕遭报应吗?的确报应来了,来的比心术中的那一幕更快。美小护,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的人,还记得刚来时她的初衷,“我要成为院长,护长。就如我们当初步入这个行业开始,我们也是满腔热血,内心更多的是美好,一切都是希望,可是渐渐的发现,那所有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被现实一点一点的抹杀。我们每一个热心一不小心就会

21、存心,我们更多的是戒备。渐渐的我们的制度也就越来越多,我们在做每一个治疗,每一个操作都要签署一份同意书,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一幕幕的医患纠纷,一幕幕的丢兵保卒,为了追求息事宁人,和谐就是要牺牲我们,这就是我们这些小兵的痛苦所在,我们兢兢业业,当出现事故时,没有人会站在你的立场为你说话。无论对错,你都要承担。这是当代医院真实的写照。每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内心都会萌发止步的念头。我们也是人,我们也需要理解,只要理解与原谅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将继续前进,相信我们付出的会比以前更多。人人都想健康的身体,他们将这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我们医院。医院给予的人们的是信心,希望,友爱。的确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就是那被寄予最后希望的人。在他们眼里,花了钱,你就必须治好我的病,我不允许你说不,更不允许一个意外。面对责任与误解,我们更多的只是无奈。渐渐的我们开始对我们的爱有所保留。付出了未必得到的是回报,也许会成为报复。小心翼翼的走好每一步我们更为谨慎。认真做好每一天我们依然继续,只是我们少了曾经的那份纯真。今天是护士节,祝福所有的同行节日快乐,南丁格尔的精神依旧不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