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615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由于部分原因,说明书已删除大部分,完整版说明书,CAD图纸等,联系153893706三辊卷板机设计摘 要:本设计是关于对称式三辊卷板机的设计,主要对卷板机上、下辊及减速器进行设计和计算。设计前部分详细阐述了卷板机上、下辊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板机结构型式为三辊对称式, 在该结构中上辊下压提供压力,两下辊做旋转运动,为卷制板材提供扭矩。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经济、等优点。动力源则选择了YZ系列YZ160L6型电机,其工作特性优于Y系列电机,适用于有轻微震动,正反转且转速不高的场合。总体设计后部分所涉及的减速器采用了三级展开式圆柱齿轮结构。齿轮材料为40Cr,并经调质及表面淬火。校核齿轮、

2、轴、键、轴承确保了设计的实际可行性。关键词: 卷板机;电动机;减速器;键;齿轮 Three Roller Bending Machine Design (Ori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Abstract:This design is about the three-roller symmwtry rolling machine,mainly calcats the up and down roller and the decelerator.During

3、the front process of the design,the rolling machines structucre design and the analysis of strength are described. The rolling machine structure is three-roller symmetry. Pressure provides pressure under owing structure the above-average roller , the roller does revolution sport under two , sheet ma

4、terial provides moment of torsion to roll of system.I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y structure,small volume,light weight,economical and so on.YZ type YZ-160L-6 motor is selected as the power source,which adapts situation such as slience quenching and light reverse velocity.The last part

5、of the paper is ahout decelerator which is choosing triple expanding columm gear constiuction .The material of gear is 40Cr which has been hardening surface.The gears, axes, keys, bearings are checked, so to confirm this design is practicalKey words: Rolling machine;Motor;Decelerator;Key;Gear1 前言1.1

6、 概述机械加工行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国家的国民经济命脉。作为整个工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制造业,任务就是为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提供先进的机械装备和零件。它的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卷板机是一种将金属板材卷弯成筒形、弧形或其它形状工件的通用设备。根据三点成圆的原理,利用工件相对位置变化和旋转运动使板材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以获得预定形状的工件。该产品广泛用于锅炉、造船、石油、木工、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制造行业。卷板机作为一个特殊的机器,它在工业基础加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凡是钢材成型为圆柱型,几乎都用卷板机辊制。其在汽车,军工等各

7、个方面都有应用。根据不同的要求,它可以辊制出符合要求的钢柱,是一种相当实用的器械。在国外一般以工作辊的配置方式来划分。国内普遍以工作辊数量及调整形式等为标准实行混合分类,一般分为:(1)三辊卷板机:包括对称式三辊卷板机、非对称式三辊卷板机、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倾斜下调式三辊卷板机、弧形下调式三辊卷板机和垂直下调式三辊卷板机等。(2)四辊卷板机:分为侧辊倾斜调整式四辊卷板机和侧辊圆弧调整式四辊卷板机。(3)特殊用途卷板机:有立式卷板机、船用卷板机、双辊卷板机、锥体卷板机、多辊卷板机和多用途卷板机等。卷板机采用机械传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低廉,至今在中、小型卷板机中仍广

8、泛应用。在低速大扭矩的卷板机上,因传动系统体积庞大,电动机功率大,起动时电网波动也较大,所以越来越多地采用液压传动。近年来,有以液压马达作为源控制工作辊移动但主驱动仍为机械传动的机液混合传动的卷板机,也有同时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工作辊旋转动力源的全液压式卷板机。卷板机的工作能力是指板材在冷态下,按规定的屈服极限卷制最大板材厚度与宽度时最小卷筒直径的能力。国内外采用冷卷方法较多。冷卷精度较高,操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但对板材的质量要求较高(如不允许有缺口、裂纹等缺陷),金相组织一致性要好。当卷制板厚较大或弯曲半径较小并超过设备工作能力时,在设备允许的前提下可采用热卷的方法。有些不允许冷卷的板材,热卷

9、刚性太差,则采用温卷的方法。1.2 卷板机的原理1.2.1 卷板机的运动形式卷板机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主运动和辅运动两种形式的运动。主运动是指构成卷板机的上辊和下辊对加工板材的旋转、弯折等运动,主运动完成卷板机的加工任务。辅运动是卷板机在卷板过程中的装料、下料及上辊的升降、翘起以及倒头架的翻转等形式的运动。该机构形式为三辊对称式,上辊在两下辊中央对称位置作垂直升降运动,通过丝杆丝母蜗杆传动而获得,两下辊作旋转运动,通过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与下辊齿轮啮合,为卷制板材提供扭矩。图1 三辊卷板机工作原理图Fig.1 Three roller coiling machine schematic由图1:主运动

10、指上辊绕O1,下辊分别绕O2、O3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辅运动指上辊的上升或下降运动,以及上辊在O1垂直平面的上翘、翻边运动等。1.2.2 弯曲成型的加工方式在钢结构制作中弯制成型的加工主要是卷板(滚圆)、弯曲(煨弯)、折边和模具压制等几种加工方法。弯制成型的加工工序是由热加工或冷加工来完成的。滚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钢板的外层纤维伸长,内层纤维缩短而产生弯曲变形(中层纤维不变)。当圆筒半径较大时,可在常温状态下卷圆,如半径较小和钢板较厚时,应将钢板加热后卷圆。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滚圆钢板的方法有:机械滚圆、胎模压制和手工制作三种加工方法。机械滚圆是在卷板机(又叫滚板机、轧圆机)上进行的。在卷板机

11、上进行板材的弯曲是通过上滚轴向下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来达到的。它们滚圆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a) b) c)a)对称式三辊卷板机 b)不对称式三辊卷板机 c)四辊卷板机图2 滚圆机原理图Fig.2 Rounding Machine schematic 用三辊弯(卷)板机弯板,其板的两端需要进行预弯,预弯长度为0.5L(3050)mm(L为下辊中心距)。预弯可采用压力机模压预弯或用托板在滚圆机内预弯(图3) a) b)a)用压力机模压预弯 b)用托板在滚圆机内预弯图3 钢板预弯示意图Fig 3 Steel plate pre-curved schematic 1.3 卷板机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我国

12、卷板机工业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快道,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预计“十五”期末中国的卷板机总需求量为600万辆,相关装备的需求预计超过1000亿元。到2010年,中国的卷板机生产量和消费量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其在装备工业上的投入力度将会大大加强,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产品的更换也要求卷板机装备工业不断在技术和工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1.从国家计委立项的情况看,卷板机工业1000万以上投入的项目达近百项;2.卷板机工业已建项目的二期改造也将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用户群;3.由于卷板机的高利润,促使各地政府都纷纷投资(国家投资、外资和民间

13、资本)卷板机制造。其次,跨国公司都开始将最新的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并计划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能,以争取中国更大的市场份额。民营企业的崛起以及机制的敏锐使其成为卷板机工业的新宠,民营企业已开始成为卷板机装备市场一个新的亮点。此处已删除 (1)选用圆柱直齿传动。(2)材料热处理:因此级传递功率校大,磨损严重,考虑磨损对齿轮强度的削弱,齿轮材料为40Cr,表面需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4855HRC。 (3)选取精度等级:选7级精度(GB10095-88)。 (3)选小齿轮数:Z1=24, Z2=UZ1=148.8,Z2取149齿数比:u= 6.2 由于u5所以采用斜齿=15表2 减速器参数表Ta

14、ble 2 reducer parameter table轴名功率(kw)转矩T(Nm )转速n(r/min)传动比i效率电动机轴11110.23195310.99轴10.89109.1299530.976.2轴10.3526432.170153.7100.974.8轴9.8412934.81432.0230.974.527轴9.35512623.3827.0710.972)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和确定齿轮尺寸15 mm (9) (1) 确定公式内各参数a.试选载荷系数:Kt=1.3 b.小齿轮传递扭矩:T1=1.093105 Nmmc.齿宽系数15: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15: 取=20 e.按齿面

15、硬度中间值52HRC查得大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15:MPaf.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1=60n1JLn=609531(2830015)4.117109 N2=4.117/6.2=6.64108g.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5:ZN1=1.0 ZN2=1.0h.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15:安全系数S1 MPa MPa所以: MPa(2)计算a.试算小齿轮分度直径d1t 由公式(9)得: mmb.计算圆周速度V: m/sc.齿宽b: mm d.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 mtd1t/Z152.53/242.195mm 齿高: h2.25mt2.252.1954.939mm齿高之比 : b/h47.

16、407/4.9399.599e.计算载荷系数:根据v=2.621m/s,7级精度动载荷系数15:Kv=1.11 KH=KF=1.4 使用系数:KA=1 KH=1.41KF=1.46故载荷系数: K=KHKVKHKH=11.111.411.4=2.191f.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分度圆直径: mm 取:mmg.计算模数m: m=d1/Z1=52.23/24=2.666mm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15 (10)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a.查大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15: MPab.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5: c.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安全系数S1.4MPa MPa d.计算载荷系数K: e.

17、查取齿形系数15: f.查取应力校正系数15: g.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故小齿轮数值较大。(2)模数设计算mm 因为齿轮模数m的大小是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所得的承载能力决定的,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所得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又因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齿根弯曲疲劳的计算模数,故取弯曲强度算得模数m1.68mm,圆整后m2mm。校正后的分度圆直径d1=64mm。齿数Z1、Z2: Z1=d1/m=64/2=32 取Z1=32 Z2=Z1=200确定: 取=241mm (4)几何尺寸计算a.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m mmb.中心距: mmc.齿宽: mm 故取:b1=65 ,

18、b2=60。(5)验算 N N/m 故:假设合适,设计合理。 5.4.2 第二级传动设计:1)齿轮参数选择 (1)选用圆柱直齿传动(2)材料热处理:因此级传递功率校大,磨损严重,考虑磨损对齿轮强度的削弱,齿轮材料为40Cr,表面需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4855HRC。 (3)选取精度等级:选7级精度(GB10095-88)。(4)选小齿轮数:Z1=24, Z2=iZ1=4.824=115. Z2取116 齿数比:u= 4.8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公式9 (1)确定公式内各参数a.试选载荷系数:Kt=1.3 b.小齿轮传递扭矩:T1=6.432105 Nmmc.齿宽系数15: 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19、:d.按齿面硬度中间值52HRC,查得大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15:MPae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1=60n1JLn=60153.711(2830015)6.64108 N2=6.64108/4.8=1.383108f.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5: ZN1=1.0 ZN2=1.0g.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15:安全系数S1MPa MPa所以: MPa(2)计算a.试算小齿轮分度直径d1t:71.44mmb.计算圆周速度: m/sc.齿宽b: mm d.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mtd1t/Z171.44/242.99mm 齿高:h2.25mt2.252.996.723mm齿高之比:b/h64.57/

20、6.7289.597e.计算载荷系数:动载荷系数15:Kv=1.03 KH=KF=1.1 使用系数:KA=1 KH=1.323 KF=1.39故载荷系数: K=KHKVKHKH=11.031.11.323=1.499f.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分度圆直径:mm d1取76mmg.计算模数m: m=d1/Z1=75.232/24=3.167mm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根据公式(10) (1)确定公式内的各参数a.查大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15:MPab.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5: c.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15:取安全系数S1.4MPa MPad.计算载荷系数K:e.查取齿形系数15: f.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21、15: g.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因为: 所以小齿轮的数值较小。(2)模数设计计算mm因为齿轮模数m的大小是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所得的承载能力决定的,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所得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又因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齿根弯曲疲劳的计算模数,故取弯曲强度算得模数m3.227mm,圆整后m4mm。校正后的分度圆直径d1=71.744mm。齿数Z1、Z2:Z1=d1/m=71.744/4=21.7 取Z1=25 Z2=Z1=1204)几何尺寸计算a.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m mmb.中心距: c.齿宽: mm 故取b1=90 ,b2=85。5)验算: N N/m 故:

22、假设合适,设计合理。5.4.3 第三级传动设计:1)齿轮参数选择(1)选用圆柱直齿传动(2)材料热处理:因此级传递功率校大,磨损严重,考虑磨损对齿轮强度的削弱,齿轮材料为40Cr,表面需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4855HRC。 (3)选取精度等级:选7级精度(GB10095-88)。 (4)选小齿轮数:Z1=28, Z2=iZ1=4.52728=126.76 Z2取127齿数比:u= 4.527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公式(9)(1)确定公式内各参数a.试选载荷系数:Kt=1.3 b.小齿轮传递扭矩:T1=2.935106 Nmmc.得齿宽系数15: 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d.按齿面硬度中间值52H

23、RC查得大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15:MPaf.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1=60n1JLn=6032.0231(2830015)1.383108 N2=1.383108/4.527=3.06107g.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5:ZN1=1.0 ZN2=1.02h.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15:安全系数S1MPa MPa所以 MPa(2)计算a) 试算小齿轮分度直径d1t:=118.08mmb.计算圆周速度: m/sc.齿宽b: mmd.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 mtd1t/Z1118.09/284.217mm 齿高: h2.25mt2.254.2179.488mm齿高之比: b/h119/9.488

24、11.2e.计算载荷系数:动载荷系数15:Kv=1.02 KA=1 KH=1.329 KF=1.39故载荷系数: f.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分度圆直径:mmg.计算模数m: m=d1/Z1=123.6/28=4.41mm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15(1) 确定公式内的各参数 a .查文献15大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b .查文献15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c.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15: 取安全系数S1.4MPa MPa d.计算载荷系数K: e.查取齿形系数15: f.查取应力校正系数15: g.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故小齿轮数值较大。(2)模数设计计算 mm因为齿轮模数m的大小是由齿根弯曲

25、疲劳强度计算所得的承载能力决定的,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所得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又因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齿根弯曲疲劳的计算模数,故取弯曲强度算得模数m4.976mm,圆整后m5mm。校正后的分度圆直径d1=124mm。齿数Z1、Z2:Z1=d1/m=124/5=25 取Z1=25 Z2=Z1=1144)几何尺寸计算a.分度圆直径:mm mmb.中心距: c.齿宽: mm 故取b1=115 b2=1105)验算 N N/m 故:假设合适,设计合理。 5.5 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蜗杆传递名义功率8.35kw,转速n1=100r/min,传动比i=40。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有模数、

26、压力角、蜗杆头数、蜗轮齿蜗杆中圆直径及蜗杆直径系数。按照蜗杆的形状,蜗杆传动可分为圆柱蜗杆传动、环面蜗杆传动和锥蜗杆传动等。环面蜗杆传动具有的特点:同时齿合的齿的对数多,轮齿受力情况得到较大改善,其承受能力高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由于传动三辊卷板机上辊的上下运动需要较大的强度,所以我选择包络环面蜗杆传动。5.5.1 材料选择:蜗杆:40Cr,表面淬火,HRC50齿面粗糙度Ra0.8蜗轮:ZCuSn10P1,传动选用8级精度,标准侧隙,三棍卷板机间隙工作。5.5.2 参数的设计:(1)求传动的中心距书1:kw (11)式中,K1、K2、K3、K分别为: 1、1.0、0.8、1 由1得a=175mm

27、,取成标准值a=180mm(2)主要几何尺寸计算1 mm, mm,mm,mm,mm,mm其余项目由1:蜗轮端面模数: mm径向间隙和根部圆角半径: mm齿顶高: mm 齿根高: mm蜗轮分度圆直径 :mm蜗轮齿根圆直径 :mm蜗杆分度圆直径 :mm蜗杆喉部齿根圆直径 :mm蜗杆喉部齿顶圆直径 :mm蜗杆齿顶圆弧半径 :mm蜗杆齿根圆弧半径 :mm周节角 : 蜗杆包容蜗轮齿数 : 蜗杆工作包角之半 :蜗杆工作部分长度 :mm蜗杆最大根径: mm蜗杆最大外径 :mm蜗杆喉部螺旋导角 : 分度圆压力角 : 蜗轮法面弦齿厚: mm蜗轮弦齿高 : =5.78mm蜗杆喉部法面弦齿厚 : =10.629mm

28、蜗杆弦齿高: mm确定蜗杆螺旋修形量及修缘量1:mm mm mm 5.6 轴的设计校核计算:5.6.1 四个轴的结构设计:各轴材料为40Cr1, A=104.5mm。I轴:P=10.89kw n=953r/min d104.5=23.538mm取mm,故I轴可设计为齿轮轴。轴I的结构如图15图15 轴结构图Fig 15 Axis I chart轴II: P=10.352kw n=153.71r/min A=104.5mmdA=42.516mm 取d=45mm轴结构如图16 图16 轴结构图Fig 16 Axis chart轴III:P=9.841kw n=32.023r/min A=104.5

29、mm dAmm 取d=80mm轴III的结构图17图17 轴结构图Fig 17 Axis III Chart轴: P=9.355kw n=7.071r/min 由材料40Cr查表15-3取得:A0=104.5 mm 取d=120mmAB轴的结构简图18图18 轴结构图Fig 18 Axis IV chart因小轴直径d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配合的,故需先选定联轴器。计算联轴器转矩:Tca=KAT3=1.1841.262104=14942.08 Nm。选用ZL10(GB501585 ),其公称转矩为31500Nm。 5.6.2 轴的校核计算:(1)轴的弯矩计算由于轴的作为输出轴其转速最小,扭距最大故只

30、对轴进行校核计算。轴的支承跨距L=155+14+108+60=337mm。由轴结构图5.4和弯距的计算得出截面B是轴的危险截面,根据受力图绘出轴的弯矩、扭矩图和当量弯矩图19。B面受力分析: a.转矩:T1.26107 Nmm b) 直径:已知d=570mmc.求圆周力:Nd.求径向力Fr: Fr=Ft.tan=44211tan200=16091.316Ne.求支反力:RV1 、 RV2 、 RH1 、 RH2 RV111579.063N RV24512.253N RH131813.555N RH212397.455Nf.弯矩: MH=3.706106 N.mm MV= 1.349106 Nm

31、mg.总弯矩: Nmmh.扭矩: Nmm (0.6)i.计算当量弯矩: NmmFtMca(N.mm)T(N.mm)M(N.mm)MV(N.mm)RV1FtRV2RH1FtRH1RV1RH2RV2RH2MH(N.mm)Fr图19 轴弯扭距图Fig 19 Axis bending torque diagram将上述结果列表3: 表3 轴弯扭距计算结果Table 3 axis IV bending torque calculations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支反力R(N)RH1=31813.553N RH2=12397.455NRV1=11579.063N RV2=4512.253N弯矩M(Nmm)MH

32、=1.094106 NmmMV= 3.006106 Nmm总弯矩(Nmm)M3.199106 Nmm扭矩T(Nmm)t7.56106 Nmm当量弯矩McaMca8.527106 Nmm(2)轴强度校核1 MPa -1=70MPa,因-1=70MPa,所以安全。3)轴疲劳强度校核(1)确定危险截面因截面A、受力要比、处小,所以截面A、无需校核。因截面、处采用过盈配合,所以应力最集中,但截面不受扭矩作用,轴径也比截面处大,故只对截面校核。截面B处虽受力很大,但应力集中明显校截面小,轴径也比截面大,所以截面B处不需校核。(2)截面左侧a抗弯截面系数: mm3b抗扭截面系数: mm3c左侧弯矩: Nm

33、m d扭矩: Nmm e弯曲应力:MPaf剪切应力:MPag轴材为40,查文献1得:Mpa Mpa MPa应力集中系数:( 插值)材料敏感系数: 尺寸系数: 轴表面质量系数: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 材料特征系数, 则: 故安全。(3)截面IV右侧 a抗弯截面系数: mm3b抗扭截面系数: mm3c右侧弯矩: Nmm d扭矩: Nmm e弯曲应力: MPaf剪切应力: MPag查文献1得:,于是:, h轴按磨削加工,质量系数1 :i轴IV右截面处的安全系数为: 则: 故安全。因在传动时无较大的瞬间过载和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称,故无须静强度校核。 (4)轴承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的依据:安装轴承处的最小

34、直径和轴承所受负荷的大小、方向及性质;轴向固定形式;调心性能要求;刚度要求;转速与工作环境等。a轴I、轴II、轴轴承的选择因为轴的轴向载荷几乎没有,径向载荷远大于轴向载荷,故轴向载荷可忽略不计,且转速较高,由1选择同类型的深沟球滚动轴承如表4。表4 轴承参数Table 4 Bearing parameter轴号轴承型号(新)外形尺寸(mm)安装尺寸(mm)额定动载荷(kN)额定静载荷(kN)DDB轴I60063055133649113.28.30轴II60094575165161121.014.8轴6016801252287118147.539.8b轴轴承的选择因为齿轮传动采用直齿传动,故轴向

35、力几乎为零,仅受径向作用力,选用单列圆柱滚了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依据d126mm,选用32126,其尺寸:dDT=13020033,Cr=152,Cor=125kN,N=2400r/min。57 轴承校核因为输出轴IV传递的扭矩、受力比其它轴承大,所以只对与输出轴IV配合的轴承进行校核即可。5.7.1 参数: Cr=152kN Cor=125kN N=2400r/min 预期寿命:;实际参数:n=7.071r/min Nmm P=9.355kw5.7.2 求轴承受到的径向力 因,所以只对轴承左侧校核即可。载荷系数1: 。则有当量载荷: 5.7.3 验算轴承寿命:h故可达到预计寿命要求,安全。5

36、8 键的校核平键传递扭矩时,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压溃,因此,通过计算工作面上的压力进行条件性强度校核。许用压力1=150MPa,计算公式。 MPa (12) IV轴联轴器端平键: Nmm m mm mm 故合适。对齿轮轮毂上平键: mm mm则有: 采用双键: ,则双键合适。59 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和齿轮、轴承的润滑:5.9.1 箱体参数箱体是减速器结构和受力最为复杂的零件,目前尚无完整的设计理论,因此在满足刚度、强度的前提下,同时考虑结构紧凑,制造方便,重量轻而做经验设计。减速器各部分尺寸如表5.45.9.2 减速器齿轮、轴承的润滑(1)齿轮的润滑:因低速级的速度V12m/s,故采用浸油

37、润滑。高速级采用带油轮润滑。(2)轴承的润滑:因轴承的速度V1.5-2m/s,故采用飞溅润滑。表5 减速器参数Table 5 Reducer代号名称计算公式结果箱座壁厚16mm箱盖壁厚14mm 续表5代号名称计算公式结果箱座加强肋厚14mm箱盖加强肋厚12mmB箱座凸缘厚度B=1.524mmB1箱盖凸缘厚度b1=1.521mmb2,b3,b4平台凸缘厚度斜台凸缘厚度b2=2.35, b3=1.5b4=(2.25-2.75) 38mm,14mm40mmdfd1d2d3d4d5地脚螺栓轴承螺栓连接分箱面的螺栓轴承盖螺钉检查孔盖螺钉吊环螺钉d1=0.7d2=(0.6-0.7)无无27mm20mm18

38、mm44N地脚螺栓数6L8轴承座孔边缘至轴承轴线的距离l8=(1-1.2) d1Mm19轴承座孔外端面至轴箱外壁的距离19=C1+R1+(2-3)58mmHd箱座的深度Hd=ra+30402mmR3箱体内壁圆角半径R3=16mm结论本次设计的是小型三辊卷板机,通过对现状三辊卷板机的优缺点分析,最终采用了三辊对称式结构,考虑到三辊卷板机的卷制工作都是通过三个辊轴来完成的,所以辊轴的材料采用50Mn。通过计算得出其传动比较大,因此采用三级减速器。为了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三级减速器采用同向输入输出。本次设计都是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避免了采用液压方式容易漏油的缺点。本次设计的创新点是:这台小型三辊卷板机

39、设备可以卷制锥型的圆筒。通过离和器把下传动轴断开,使上辊轴单边上升达到所需的锥度。然后驱动设备运动就可以卷制锥型圆筒。参考文献1常明.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5:86-95.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12-20.3华楚生.机械制造技术装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5:160-165.4刘朝儒.机械制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0-85.5范钦珊.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33-41.6史美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35-142.7范钦珊.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55-165.8汪信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