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841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实施方案.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 川 省 实 施 方 案主 管 部 门:四川省林业厅编 制 单 位: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骆建国,总 工 程 师:曹昌楷项 目 负 责 人:黎治福技 术 负 责 人:曹昌楷报 告 编 写:代玉波 赵天全 朱子政 林 江 曹昌楷统 计 分 析:张 文 蔡敬旦 刘 波 郎 平 方 懿刘 丽 张宗秀 朱 燕 王国荣 杨瞿军王光波 武 萍成 果 图 编 绘:刘 波 唐朝平 张 文 刘 丽 郎 平 刘富彤 周祖荣 羊天环 王 慎 田 艳I,II,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目 录,基本概况.7一、自然概况.7二、社会经济概况.13三、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2、的必要性.15第二章 工程试点情况及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18一、工程试点情况.18二、主要作法经验与显著变化.20三、天然林停伐后的相关影响.23工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目标.26一、指导思想.26二、方案编制的依据.26三、实施方案编制遵循的原则.27四、实施范围.28五、工程建设期.28六、建设任务及目标.28森林分类经营区划.32一、区划原则.32二、区划类型.32三、区划标准.33四、区划布局.34天然林停伐与森林资源保护.35一、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35二、管护类型与机制.36三、森林管护标准与措施.40四、林下资源开发类型和途径.42公益林建设.44一、宜林荒山荒地情况.44二、公

3、益林建设原则与规模.45三、公益林建设进度安排.47四、营造林技术设计.48五、种苗供应.54六、用工量概算.56富余人员分流安置.58一、富余人员基本情况及测算.58,III,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二、富余人员分流安置.59企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63一、职工养老保险费筹措方式.63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补助范围.63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补助办法.63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64五、其它有关事项.64社会性支出.65配套基础设施建设.67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67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68,第十一章,科技支撑建设.73,一、科技支撑现状.73二、科技支撑建设.74,第十二章,工程

4、资金投入概算与效益分析.79,一、概算依据与概算指标.79二、基本建设投资概算.80三、财政资金投入概算.81四、投资总概算、资金年度安排与资金渠道.82五、效益分析.85,第十三章,工程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及实施建议.90,一、工程组织管理.90二、保障措施.93三、工程实施的几点建议.96附件附件一: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审核意见附件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实施方案附表附件三:附图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实施范围分布图2、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分布图3、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规划布局图IV,,,、,、,(,,前,言,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是长江

5、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我国乃至世界极其珍贵的生物基因库。四川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对四川十分重要,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森林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对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视。1996 年 10 月,朱总理视察四川攀西地区时指示我们要“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1998 年 6 月 20 日,总理亲自批示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早启动,早提供经验”。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我省先后编制了四川省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规划(1997 年

6、6 月)四川省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总体设计(1998 年 9 月)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规划方案 1999 年 11 月)为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提供了科学依据。1998 年 9 月 1 日和 10 月 1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两次发出布告和紧急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对现有 28851.32 万亩森林实行有效管护,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公益林建设,试点工程从 1998 年启动,迄今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工程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抓紧组织编制天然林资V,、,源保护工程县(局)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林计发200149 号)四川省,林业厅关于编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

7、程县(局)级实施方案的紧急通知(川,林计200190 号)的部署,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受省林业厅的委,托,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和规程办法,在总结两年多来工程试点经验和充,分调查研究以及各县(局)实施方案编制汇总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努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科学依据。,VI,第一章,基本概况,一、自然概况(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径 972110831和北纬 26033419之间,南北宽 900 余公里,东西长 1200 多公里。东邻湖北、重庆,南接贵州、云南,西界西藏,北邻青海

8、、甘肃、陕西诸省。全省幅员面积 48.37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5%,居全国第 5 位。2、地形地貌四川省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秦巴山地等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和高原分布广为特色,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80%,丘陵和平原约占全省面积的 20%。东西部地貌截然不同。东部为全国四大盆地之一的四川盆地。盆地四周为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大娄山所环绕,海拔在 15003000 米之间,盆地底部自西向东依次为成都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海拔一般在 300700 米之间,其中成都平原为我国西南最大的平原。西部为山地和高原,其中西北部多高

9、原,西南部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山脉南北走向,东西依次排列,地形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地表切割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甘孜州境内的贡嘎山海拔 7556 米,为四川最高峰,也是横断山区的第一高峰。3、水系分布四川山多河流也多,除阿坝州西北部小部分属黄河水系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在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控制下,四川的东西部水系7,1 7,结构各异。东部为典型的向心状水系,如嘉陵江、沱江、岷江、涪江等,均由盆地边缘山地流向盆地底部,最后汇聚长江而东流。西部的河流大多作南北走向,东西平行排列,如自西向东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构成典型的平行状水系。全省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 1300 多

10、条,全省水资源总量3489.7 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 14269 亿千瓦,均居全国首位。,4、气候与水热条件,四川东部和西南部分别受太平洋与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西北部高原山地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川盆地为我国亚热带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月、月和年均气温分别为 58,2529和 1519,10积温 50006000,无霜期 280300 天,大部分地方降水量在 8001200 毫米,盆地边缘山地可达13001500 毫米,具有显著的冬暖春早特点,水热条件较好。雅砻江汇入金沙江的南部一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318,年降雨 1000 毫米左右,无霜期达 200300 天,光照充

11、足,热量高,冬暖夏凉,干湿季分明。甘孜、阿坝两州南部及东部河谷地带,属温带、暖温带气候类型,年均温 612,年降水量700 毫米左右,降雪期长;两州的北部属寒温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度不足 5,年降水量 500700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5060%,在海拔 5000 米以上,积雪终年不化。,5、土壤,东部盆地区属黄壤和紫色土,盆地丘陵地区以紫色土为主,川西平原为冲积土,已辟为耕地,盆地边缘山地以黄壤为主。西部山地高原区土壤组成和分布都较东部盆地区复杂,土壤垂直带谱十分明显。从甘孜州泸定至峨边段大渡河沿岸干旱河谷及两侧山地,由谷底海拔 1300 米到高于海拔 2500 米的山体上部和顶部,土壤

12、分布依次为山地燥红土、山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棕,8,色针叶林土和山地草甸土;从雅砻江流域的锦屏山到沙鲁里山脉南端的木里一带,由海拔 1500 米到海拔 4000 米以上,土壤分布从低至高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灰化土、高山草甸土;邛崃山脉之东的黑水和山脉之西的马尔康、金川,雅砻江谷地之雅江,金沙江谷地之巴塘一带,由海拔 1500 米至 5000 米以上,从低到高,土壤依次分布为山地燥褐土、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山地草甸森林土、高山草甸土。,6、植被和野生动物,四川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 1 万余种,其中木本植物 3190多

13、种,占全国的 1/3。因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种类繁多的天然森林植被,呈现出水平分布地带性和垂直分布地带性的特点。,东部盆地区,海拔多在 200750 米之间,属常绿阔叶林区,主要树种马尾松、柏木、竹林和樟、栎、桤等阔叶树。盆地边缘山地,海拔多在 10002500 米,是四川省主要的速生丰产林地区,主要树种为冷杉、云杉、马尾松、杉木、柏木、柳杉及樟、槭、桦等阔叶树和竹林。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一带山地,海拔 2600 米以下的阳坡为云南松的适生分布区,在阴山低湿地带常有高山栲、滇青冈、油樟等耐旱性常绿阔叶林;在海拔 26003000 米为云南铁杉、槭、桦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和以华山

14、松为主的针叶林;海拔30004000 米,是以丽江云杉、长苞冷杉和川滇冷杉为主的亚高山针叶林;海拔 4000 米以上为杜鹃、高山栎为主的高山灌丛以及嵩草、羊茅等为主的高山草甸;东起岷江中上游,西至金沙江河谷,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在岷江中上游海拔 1600 米以下,以樟、楠、青冈、栲树等为主,海拔 20003800 米,下部以铁杉林为主,兼有云杉、槭、桦组成的混交林,上部代表树种有黄果冷杉、岷江冷,9,杉、峨眉冷杉、紫果云杉、油麦吊云杉、云杉等;海拔 38004400米,属于以杜鹃、高山栎为主的灌丛和以禾草和蒿草占优势的草甸。在雅砻江中游海拔 24003000 米属干旱河谷灌丛,由白刺花、羊蹄甲

15、、栒子等植物组成,另有由高山红桦组成的阔叶林;海拔30004400 米的森林植被主要有川西云杉、丽江云杉、黄果冷杉、鳞皮冷杉等;海拔 44004600 米,以理塘杜鹃、锦鸡儿等为主的高山灌丛和以高山嵩草、园穗蓼为主的草甸;海拔 4600 米以上为寒荒漠带,植被稀疏低矮,常见植物有西藏沙棘、鲜卑花、雪莲花等。此外,该林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给经济林木的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闻名遐尔的花椒、核桃、苹果、梨子、木瓜、漆树、五倍子等在林区一定范围内均有成片分布。总之,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各类野生经济植物 5500 多种,药用植物 4600 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据四川林业志统计,四川有野生兽类、两

16、栖爬行动物 391 种,占全国 966 种的 40.48%;有鸟类 614 种,占全国 1186 种的 51.77%。其中有国家野生珍稀动物 135 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8 种,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以及川金丝猴、牛羚、白唇鹿、野驴、野牦牛、黑颈鹤、白鹳等。建国以来,四川为国内外提供大熊猫达 100多只,为国家外交活动做出了贡献。,(二)自然资源,1、森林资源及特点,全省林业用地面积为 35949.74 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7581.21 万亩,占 48.9%,灌木林地面积 11226.29 万亩,占 31.2%;疏林地面积 1416.88 万亩,占 4.0%,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43

17、.82 万亩,占 0.1%;无林地 5674.05 万亩,占 15.8%,其它 7.49 万亩。在有林地中,天然林 13416.16 万亩,占 76.3%;人工林面积 4165.05,10,占,占,占,万亩,占 23.7%。在有林地中,林分面积为 15946.16 万亩,其中:幼龄林面积 3074.41 万亩,占 19.3%;中龄林面积 4262.41 万亩,占 26.7%;近熟林面积 2147.95 万亩,13.5%;成熟林面积 3249.83万亩,占 20.4%;过熟林面积 3211.56 万亩,占 20.1%。按权属划分,国有林分面积 9666.15 万亩,55.0%;集体林分面积 79

18、15.06万亩,占 45.0%。按针、阔叶林分划分,针叶林分面积 11189.42万亩,占 70.2%;阔叶林分面积 4756.74 万亩,占 29.8%。详见附表 1。,森林覆盖率 39.72%,其中有林地覆盖率 24.23%,灌木林地覆,盖率 15.48%。,活立木总蓄积 146539.83 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 138610.14万立方米,占 94.6%,其它林木蓄积 7929.69 万立方米,占 5.4%。在林分蓄积中,幼龄林 4655.42 万立方米,3.4%;中龄林 18512.16万立方米,占 13.4%;近熟林 15236.71 万立方米,占 11.0%;成熟林 42156.

19、28 万立方米,占 30.4%;过熟林 58049.57 万立方米,占41.9%。按权属划分,国有林分蓄积 106426.99 万立方米,占 76.8%;集体林分蓄积 32183.15 万立方米,占 23.2%。按针、阔叶林分划分,针叶林分 109995.58 万立方米,占 79.36%;阔叶林分蓄积28614.56 万立方米,占 20.64%。,森林资源的特点是:,(1)森林资源快速发展。四川有林地 17581.21 万亩,有林地覆盖率 24.23%,虽高出全国 7.6 个百分点,但远不能满足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从八十年代以来,经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和速生丰产林等工程建设,全省森林

20、资源呈现出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双增长,据 1997 年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统计,森林面积较 1988 年增加 3609 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 5 个百分点。森林资源快速发展,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就总体上未能,11,。,有效的遏制住上游地区环境恶化的势头。,(2)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川西北地区林分面积蓄积分别占全省林分面积蓄积的 42.2%和 66.8%;盆地边缘区林分面积蓄积分别占全省林分面积蓄积的 24.1%和 17.3%;川西南地区林分面积蓄积分别占全省林分面积蓄积的 16.0%和 11.5%;盆中地区林分面积蓄积分别占全省林分面积蓄积的 17.7%和 6.6%。从有

21、林地覆盖率看,川西北地区为 18.9%;盆地边缘区为 41.1%;川西南地区为 31.7%;盆中地区为 21.3%。四川省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影响到森林整体防护效能的发挥。,(3)无林地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大。全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49.6%,而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占 15.8%,林地利用率仅为 84.2%。林业用地的利用率是衡量林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努力提高林地利用率,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在四川省进行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巨大的潜力。(4)原始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次生林比重增加。由于历年来的森林火灾、毁林开垦、集中过伐、滥伐,原始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有的地方呈块状或

22、带状间断分布,林中空地较多。以川西地区重点森工企业和地方小采企业为例,1985-1995 年的 10 年间,天然林面积从 5417 万亩,减少到 3516 万亩,减少了 35.1%,平均每年递减 4.2%。原始林是现存天然林中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效能最佳的,由于大面积消失,次生林比重增加,导致森林防护效能削弱。,2、矿产及水能资源,四川自然资源丰富。矿藏品种多,储量大,已发现矿产 130种,占全国的 70%,有 28 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 11 种居全国第一位(钒、钛居世界之首),水能资源“富甲天下”,可开发量为 1.03 亿千瓦,占全国的,12,1

23、/4,总量居全国首位。装机容量 330 万千瓦的二滩电站是 20 世纪中国建成的最大水电站。,3、旅游资源,四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66 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9 处,其中,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大佛和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名胜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川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7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6 座,名镇 22 个,文物保护单位 276 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 处。全省共有 10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 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4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0 处省级森林公园。其中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黄龙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世界“

24、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总之,四川丰富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与天府风物成为我国名符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二、社会经济概况,据四川年鉴 1999 年统计,全省总人口 8358.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850.9 万人,占 82.0%;非农业人口 1507.7 万人,占 18.0%。按民族构成分,汉族 7957.4 万人,占 95.2%,少数民族人数为 401.2万人,占 4.8%。其中彝族、藏族、苗族、羌族、回族等 5 个少数民族人口又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92.8%,主要集中居住在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乐山、雅安等地的林区。全省从业人员约为4534 万人,按产业构成划分,

25、其中第一产业 2824 万人,占 62.3%;第二产业 824 万人,占 17.8%;第三产业 885 万人,占 19.9%。经建国 50 多年来的建设,四川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最具实力的省、市、区之一。据1999 年统计,国民生产总值 3728.96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 3711.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941.02 万元,占 25.4%;第二产业 1556.68,13,亿元,占 41.9%,第三产业 1213.91 亿元,占 32.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473 元。经济总量居国内省、市区的第十位,位居西部各省、市、区的首位。,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随着

26、全省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1998 年全省财政收入(含两税)已达 313 亿元。全省预算外基金收入为 159 亿元,全省财政支出 321 亿元,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建国以来,四川工业建设卓有成效,工业总产值已达 3900.8亿元,比 1949 年增长了 917 倍。工业在总体规模、行业结构、分布、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电子、仪表、航空、生物工程工业基地,以绵阳、广元为中心的核工业和电子工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自贡为中心的盐化基地,以泸州为中心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以宜宾为中心的名酒工业基地。川西南山区和川西北高山

27、高原区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不断发展,带动了当地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全面进步。农业方面,四川历来就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又得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之利,成都平原是著名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盆地周边丘陵山区出产多种经济作物,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有广阔的天然牧场和大面积的天然林资源。全省粮食总产量 3668 万吨,占全国的 7.2%,列全国的第三位。四川以只占全国 4.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 6.8%的人口。据 199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44.86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792.80亿元,占 54.9%;林业产值 45.34 亿元,占 3.1%;牧业产值 57

28、2.63亿元,占 39.6%;渔业产值 34.09 亿元,占 2.4%。,交通运输方面,全省已建成成渝、宝成、川黔、成昆、襄渝、达成 6 条铁路干线,营业里程达 2974 公里,货运发送量达 9170万吨,旅客发送量达 5933 万人次。公路总里程 8.17 万公里,其中,14,中等级公路 5.64 公里,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6351 千米;全省 97.7%的乡镇、83%的村已通公路。内河航运以长江干流为主,与岷江、嘉陵江、沱江、渠江、涪江等支流一起,构成较完整的水运网络。航空运输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及西昌、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广元等地方机场,民航拥有运输机和通用航空飞机 59 架,飞

29、行航线 200 余条,通航中外城市 70 余个,交通运输条件方便。但在边远山区和广大林区,由于受地形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交通、通讯困难的情况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林区建设和发展。,三、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一)生态环境初步评价及实施天保工程的必要性,四川林区地处长江上游及其主要支流,是长江重要水源涵养林区。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过度集中采伐利用森林资源,再加上森林火灾、毁林开垦,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动植物资源减少,影响当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三峡水利工程构成威胁。据统计,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 22.27 万平方公里,

30、年侵蚀量9.50 亿吨,水土流失面积呈扩大趋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输沙量增大。四川每年输入长江的泥沙量 3.16 亿吨,这些泥沙大部分来自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严重影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方面综合效能的发挥。,森林资源过量消耗,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土地呈扩大趋势。四川西部地区过去森林茂密,因大规模采伐,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加之川西林区更新造林困难,原生植被破坏后很难恢复,高山峡谷区已出现森林线下降,雪线上升,干旱河谷扩,15,大,荒漠化面积日益增大的令人堪忧的严峻局面。,森林植被的破坏,还导致蓄水能力和河川流量

31、下降。川西林区以冷、云杉原始森林为主,具有巨大的蓄水功能,是理想的天然水库,但是随着森林植被的减少,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减弱,每到夏秋暴雨季节,河谷水量陡涨,洪涝灾害严重,冬季少雨季节,河川流量下降。同时干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长江上游地区因森林植被的减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已公认为是一种生态危机,实施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中华民族长远的高度,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快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防治长江水患的治本之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和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

32、的繁荣富强。,对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恢复植被既要靠造林绿化,更要靠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现有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同时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期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来提高生存环境质量,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过去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由于受到投入少、投资与补偿脱节等因素的制约,建设步伐缓慢。,因此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使这一地区的天然林资源切实得到保护,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从根本上改变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都是非常必要的。,(二)林业生态建设及进展情况,新中国成立 50

33、年来,四川在开发西部原始林的同时,坚持植,16,树造林,绿化国土的基本国策,大力开展封山育林、迹地更新和植树造林,森林资源增加较快。全省累计保存人工林面积 4208.8 万亩。特别是改革开放 20 年来,平均每年成片造林 405 万亩。为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了贡献。,林业生态建设进展迅猛。以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龙头的工程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动我省林业建设不断发展。1.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从 1989 年启动到 2000 年,全省 79 个县累计完成营造林 2805 万亩。2.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从 1981 年到 2000 年,以盆周山区为主的全省 90 个县共造林 1035 万亩。

34、3.飞机播种造林。从 1958 年试播成功至 2000 年,累计飞播造林保存面积 1170 万亩。4.对外开放引资造林。世界银行贷款造林、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造林、中日合作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造林、中德合作嘉陵江上游造林项目,共营造人工林 450 万亩。5.全民义务植树,累计成片造林 450万亩,零星植树 36 亿多株。,1998 年 9 月 1 日,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999 年 10 月,四川又在全国率先开展 300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截止 2000 年底,已按计划全面完成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果。以上两大工程的实施,为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林区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来

35、了新的机遇,为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保证。,17,,,占,占 占,第二章 工程试点情况及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一、工程试点情况,四川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朱总理的亲切关怀。1996 年 10 月,朱总理视察四川攀西地区时指出,要“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1998 年 6 月 20日总理亲自批示,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早启动,早提供经验”。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林业职工积极响应,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工程实施取得重大进展,迄今圆满完成了各项试点任务。,(一)木材产量调减情况,1998 年 9 月 1 日和 1998 年 10

36、 月 1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两次发出布告和紧急通知,在全省范围内果断停止了天然林的采伐。全省森林资源消耗量以 1997 年限额 1540 万立方米为基数,到 2000年减少消耗量 1113 万立方米;商品材产量减少为零,其中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减少 115 万立方米,占 27.5%;国有地方小采企业减少120 万立方米占 28.6%,集体商品材减少 184.1 万立方米,43.9%,每年共减少 419.1 万立方米。,(二)森林资源管护及植被恢复情况,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启动后,四川省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和公益林建设力度。首先,对现有 28851.32 万亩森林实行有效管护,其中天

37、然林 13416.16 万亩,占 46.5%,灌木林地 11226.29 万亩,38.9%;人工林 4208.87 万亩,14.6%。其次,大力营造公益林,迅速恢复植被,1998 年到 1999 年工程区累计营造生态公益林 463.5 万亩,封山育林面积 2261 万亩,完成,18,了国家下达的任务。同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 37 个,目前各级保护区总数达 83 个,保护区面积由 4200万亩,增加到 8085 万亩,占幅员面积的比例由 5.8%,增加到 11.1%,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情况,富余人员分流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要环节

38、,为贯彻把“森老虎请下山”的思路,分流林业企业富余人员 91390 名,转向护林、造林等,82163 名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统筹。通过分流安置增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力量,解决了森工企业多年负担过重的问题,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林区的社会稳定。,(四)工程试点资金安排及落实情况,从 1998 年到 1999 年,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资金安,排及落实情况。1、计划下达情况,人工造林 436.0 万亩,封山育林 2324.0 万亩,抚育 870.0 万,亩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49.0 万亩。,基建投资计划 219699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139651 万元,地方配套 40048 万元,国债

39、转贷 40000 万元(2000 年转为中央无偿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计划 31420 万元,其中:森林管护 20254万元,养老保险统筹 6123 万元,社会性支出 4805 万元,贴息 238万元。中央转移支付 57298 万元。省配套资金 24610 万元,其中:省财政 20610 万元,社保 4000 万元,市、县财政配套 1080 万元。,、资金到位及拨付情况,资金到位:中央基建投资 139651 万元全部到位,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到位 31420 万元,国债转贷资金到位 40000 万元。中央财政,19,转移支付 57298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25690 万元。,资金拨付:省级配套

40、资金 24610 万元划拨社保专户上;中央财政专项已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 31182 万元,国债转贷资金 40000万元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公益林建设资金按国家林业局林计发1999214 号文件规定,实际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 125855 万元,剩余 13796 万元待工程验收后拨付。,二、主要作法经验与显著变化,(一)主要作法,天然林保护工程经两年的试点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作法概括为:一定二抓三坚持。,一定:即定思路。在工程实施前,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停、造、转、保”的工作思路。停,即无条件停止天然林采伐,依法管护;造,即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转,即对森工企业在职职

41、工实行转产分流,组织精干的造林护林队伍;保,即将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确保林区和社会稳定。二抓:即抓责任落实,抓工程管理。在责任落实方面,各级政府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项目实施单位推行承包责任制,把目标、任务以签订责任书形式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落实到具体的人头和山头地块。在工程管理方面,制定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陆续出台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工程资金管理办法、森林资源管护实施办法、招标承包管理办法、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办法、质量检查验收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行工程监理制和招投标制。,三坚持:即坚持依法治林、科学育林、苦

42、干兴林。,依法治林:省政府作出了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决定,并颁发布,20,告,省人大作出决议并颁布了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把天然林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充分发挥法律、行政和舆论的监督作用,纪检、监察、公安、林业部门通力配合,对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科学育林:主要是推广先进实用的森林保护和培育的科技成果,尤其是高山营林更新和干旱干热河谷造林技术及良种壮苗培育技术;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帮扶;在不同类型区建立生态监测站进行定位观测,提供科学资料。,苦干兴林:主要是推行新的机制,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苦干实干。,(二)主要经验,在实践中,

43、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早启动、早提供经验”。首先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我省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做好的五篇文章之一。总结出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充分依靠群众,是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基本前提、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有:,1、坚持实行工程建设“四到市(州)”责任制,贯彻执行国家对天保工程实行政府负责制。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市(州)”,层层落实责任制。省里将工程建设任务、资金计划下达到市、州,再由市、州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发挥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2、认真落实森林管护

44、责任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最主要的任务是抓好现有森林资源的管护。在森林管护上,各地按照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实施办法,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到山头,21,地块,把管护报酬同管护责任挂起钩来,真正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并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了不同管护办法。对地势险要,人烟稀少,牲畜活动少的偏远山区,采用封山设卡的方式,定期巡逻;对交通方便、人畜活动频繁、管护难度大的近山区,采用以巡逻为主,设卡为辅的管护方式,严防死守。,3、保质保量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公益林建设是实施天保工程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一是搞好作业设计,把造林任务、造林方式、树种配置、管理措施等

45、落实到山头地块;二是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提供优质种苗,加强检查验收,把任务完成情况与资金拨付挂钩;三是加强营造林队伍建设,把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职工组建为精干的造林队伍,推行专业队伍造林。各地严格执行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招投标实施办法,彻底杜绝吃大锅饭的情况。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树立一批管理规范、工程质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典型进行推广,保质保量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三)显著变化,通过工程的试点实施,不仅加快了四川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还带来了四大转变:,一是由砍树人转变为种树人和护树人。91390 林业职工转向公,益林建设和森林管护。,二是由采伐区转变为保护区。林权纠纷、资源争议、毁林

46、开垦,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增强。三是生态环境由局部治理转变为全面保护和治理。工程实施之前,一方面投资造林护林,一方面又砍伐森林、毁林开垦;现在对全省范围内的森林进行依法管护,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公益林营造。四是林区由“木头财政”逐步转变为“旅游财政”、“电力财,22,政”等多元化财政。工程区加大了森林旅游、水能资源开发、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川实施“天保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朱镕基总理 2001 年 6 月到四川视察工作时指出,四川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

47、草试点工程,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把党的政策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三、天然林停伐后的相关影响,(一)下岗人员测算,全省在职职工 110464 人,2000 年富余人员达 91390 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 82.7%。其中从事木材生产的直接下岗人员 75490 人,占富余人员人数 82.6%;为木材生产服务的水运、筑路等企业下岗人员 15900 人,占富余人员人数 17.4%。,(二)地方财政减收,据 1998 年调查统计,天然林停伐后,全省地方财政每年直接减少收入达 136400 万元。按权属分,国有林区减收 68382 万元,占

48、50.1%;集体林区减收 68018 万元,占 49.9%。特别是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有 20 个县的财政收入 80%以上来自木材,最高的县达到 98%,停伐后,给这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带来严重影响,而这些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地方财政减收调查汇总见表 2-1)。,23,地方财政减收调查汇总表,表2-1,单位:万元,地,方,财,政,减,收,情,况,单位总计国有集体,合计1364006838268018,农业特产税373172345013867,农业税3966763539032,增值税18408138824526,所得税12

49、733101062627,营业税1109783492748,地方税附加565237531899,其他税收1152682073319,(三)企业银行债务停止天然林采伐后,森工采伐企业转向森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截断了收入来源,过去与木材生产相关所欠的银行债务无力偿还。据 1998 年资料统计,全省林业企业银行贷款余额达 239539 万元,其中木材采伐企业 193323 万元,占 80.7%;木材加工、运输等企业 46216 万元,占 19.3%。因木材停伐造成无力偿还的贷款 191635万元,其中木材采伐企业 169037 万元,占 88.2%;木材加工、运输等企业 22598 万元,占 11.

50、8%(银行债务调查汇总见表 2-2)。企业银行债务调查汇总表,表2-2,单位:万元,单位,企业户数,合计,工行,银行贷款余额农行 建行 开行,世行,其他,因木材停产造成无力偿还的银行债务,合,计,551,239539,27609,87940,8734,22312,32400,60544,191635,木材采伐企业木材加工、运输等企业,204347,19332346216,220875522,6859319347,74241310,174114901,32400,4540815136,16903722598,(四)林业育林基金减少24,林业育林基金是林业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而育林基金的征收主要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