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886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涵工艺性试验小结.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K48+889框架涵工艺性试验施工总结1、工程概况永康南站DK48+889处为2-6m框架涵。主要用途为交通与排洪。本涵横线路方向41.85m,顺线路方向13.32m现浇施工。基础处理为40cm厚砂夹碎石,表层10cm厚C25混凝土。主体框架为2-6m分离式框架,两孔之间设44cm隔墙隔开,涵体采用横向分段浇注,标号为C40钢筋混凝土。翼墙、帽石采用C35混凝土。2、主要成员组成序号姓 名职务技术职称主要工作分工1潘伟安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首座涵洞整体协调2芮勇敢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首座涵洞技术指导3张海波项目副经理助理工程师现场协调4许干华项目副总工工程师首座涵洞负责人5左平辉技术主管技术员现

2、场技术、质量控制6郭兰娇试验员试验员实验负责人7王灿中测量员测量员测量负责人8朱其友施工管理施工员现场施工管理9张天雨安全员安全员现场安全管理3、框架涵施工流程及工艺此项工程于2011年1月7日报批,于2011年4月9日主体完工。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先对原地面标高进行测量确定开挖深度,确定后方可进行基坑的开挖施工。在开挖基坑时采用机械开挖,留20cm人工清理。在开挖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人工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后,将基底虚碴、杂物和水等清理干净,等基坑开挖完成后做地基承载力试验,基底应力大于180kp方可下道工序施工机械开挖至设计换填的基底标高后,对基底的平面位置、高程、基底

3、承载力进行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C25砼垫层施工,待砼强度达到要求方可底板钢筋加工绑扎、支模、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申请砼浇筑。框架涵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为:模板采用竹胶板,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安装;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车运输,泵车进行混凝土浇注。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4、施工工艺4.1施工放样仔细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查,领会设计意图。根据图纸确定的构造物的位置和标高,计算具体位置 进行施工放样,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用。放样完成后,根据基

4、础的结构尺寸放出结构基础的边线,申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查,得到确认之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4.2基坑开挖 4.2.1基础分为入口和出口两部分条形基础,入口基础为1m1m13.72m,出口基础为1m2m13.72m。垫层在条形基础之间厚0.4m,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控制开挖深度,开挖时涵洞四周预留0.51m的工作空间。4.2.2基坑开挖用挖掘机开挖,开挖至设计的标高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本涵洞基底承载力须180kpa,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采用砂夹碎石作为原料填筑,基底立模浇筑基础,基础混凝土为C35。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做垫层施工

5、,垫层表层铺设10cm厚C25混凝土。4.2.3主体框架依次施工框架底板、框架侧墙和框架顶板。框架底板在已浇筑好的垫层上进行钢筋绑扎、报检、立模、报检、浇筑混凝土。钢筋按设计图纸要求组织进场,检查验收,在加工加工成型,就地绑扎,在绑扎底板钢筋时,架立好框架墙身钢筋,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尺寸绑扎。框架垫层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搭设支架、立模、报检,进行墙体和顶面的混凝土浇筑。4.3满堂支架搭设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为3.5mm的Q235型钢管。采用的扣件为直角式和旋转式两种。脚手架立杆置于框架底板上面,间距横向为80cm,纵向为90cm,横杆步距按照1.5m进行布置

6、。搭设脚手架过程中要及时放置斜撑杆,剪刀撑以及必须的缆绳,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倒。脚手架立杆与横杆必须用直角扣扣紧,不得隔步设置与遗漏。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步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相邻步距的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横向也连续布置,纵向每隔6根与立杆设一道,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横杆扣紧外,在其中应增加24个扣结点。由于脚手架的搭设是依靠扣件螺栓紧固完成的,因此每节点的扣件螺栓施工中都必须用力矩扳手进行检查。脚手架搭设是箱体顶板的关键工序,脚手搭设结束后由专人对排

7、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支模。在脚手架上浇筑顶板混凝土时,根据混凝土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设置施工预拱度。4.4钢筋的制作及安装4.4.1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同一截面上,钢筋的接头不超过50%,焊接接头的轴线偏差不大于0.1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大于2mm。钢筋的每200个接头作为一批进行冷弯和抗拉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4.2 钢筋在加工场按设计所提供的钢筋图集中加工,钢筋绑扎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焊,钢筋骨架绑扎固定后,绑扎其他钢筋,用同等强度水泥垫块梅花状布置支垫钢筋,作为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厚度根据设计的保护层确定,其位置

8、应以钢筋纵横交叉处为宜。4.4.3按设计图纸做好预埋工作,并与内部相应钢筋焊接牢固。4.4.4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表。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1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偏差(指更换钢筋规格时)2%2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5mm3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板、墙、大体积20mm柱、梁10mm4分布钢筋间距偏差20mm5箍筋间距偏差绑扎骨架20mm焊接骨架10mm6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30mm7最外层钢筋的位置偏差C35mm105mm25mmC35mm52mmC25mm31mm4.5模板的制作及安装4.5.1:模板分为底模、外模、内模、端头模等几部分。框架顶板底模通过钢调节支撑实施

9、调整。面板采用大块高强度竹胶板,厚度15,幅面1.22.4m,模板拼缝采用建筑胶水密封,既可以保证框架本体外观质量的美观,而且重量轻便于操作。4.5.2底模,底模由面板、加劲肋组成。加劲肋采用1010cm方木,与面板(竹胶板)利用钉子埋头钉接,置于可调支撑上。可调支撑作为调整底模和拆模装置。面板之间接缝密贴,并加胶密封。4.5.3外侧模,外侧模主要包括侧模架、支撑、楔形支垫和外模定位楔等几部分。外模定位楔与底模相接;侧模架支承在楔形支垫上。侧模上缘拉筋利用梁体翼缘板的横向构造筋焊接固定,下缘利用槽钢接挡块和木楔固定。4.5.4内模板,内模面板采用的3cm厚木板,并在面板上接缝处铺设油毡或彩条布

10、以保证其密封、不漏浆,便于脱模。4.5.5端模,端模采用木模,以方木作加劲肋。用箱体纵向筋和拉筋相接固定端模。4.5.6模板质量要求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所有模板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模板分块要以安装方便,脱模、拆除容易为原则,尤其对于内模,更应考虑到人工搬运方便;同时兼顾到运输、吊装的要求。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 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拱52表面平整度52 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3高程基 础20测 量梁、柱、板、墙、拱54模板的侧向弯曲柱h/1000拉线尺量梁、板、墙l/15005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

11、宽度+10-55尺量不少于3处6梁底模拱度5-22拉线尺量7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 量4.7混凝土浇筑涵体混凝土采用自制搅拌站泵送混凝土,并按设计分段浇筑需求,分段分次进行浇筑。4.7.1各种原材料必须经试验合格,并采用自动计量系统计量。混凝土拌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并认真测试混凝土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在浇筑过程中及时制作抗压强度试件。4.7.2 混凝土浇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要紧跟混凝土的入模,防止漏振与过振.浇注时在整个施工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注,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上下层间隙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在振捣时要将振捣器的振动棒伸入到下层混凝土510cm。混凝土入模

12、时,其卸落高度不得大于2m,以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振捣时间宜为1030s,同时应以被振捣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表面气泡不再显著发生为度。震捣中不得碰撞钢筋,并与外模保持有10cm的距离。4.7.3当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即应覆盖养护。4.7.4混凝土拆模时要格外小心,防止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及棱角破损。4.7.5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表。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及检验办法-(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边翼墙、中墩距设计中心线位置20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2墙顶、拱座顶面高程153孔 径2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涵 长100505厚 度105顶板、底板、边墙、盖板各2处6涵身接头错台10尺量检查不少

13、于5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控制标准(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预留孔洞中心位置10尺 量尺 寸+10尺量不小于两处2预埋件中心位置3尺 量4.8附属工程施工:4.8.1沉降缝:框架涵沉降缝因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填料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止水带宜用整根,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连接牢固密不透水,接头宜在沉降缝的平直部位,不得设在涵身边墙与顶板底板转角处。当止水带与涵节钢筋有干扰时,可刺穿止水带,但不得截断涵节内钢筋。沉降缝外侧涂刷聚氨酯防水材料并粘贴防水卷材,相邻涵节不均匀沉降差5mm,沉降缝内侧侍涵洞施工完成后,再嵌填聚氨酯密封膏4.8

14、.2止水带宜用整根,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连接牢固密不透水,接头宜在沉降缝的平直部位,不得设在涵身边墙与顶板底板转角处。当止水带与涵节钢筋有干扰时,可刺穿止水带,但不得截断涵节内钢筋。4.8.3沉降缝外侧涂刷聚氨酯防水材料并粘贴防水卷材,相邻涵节不均匀沉降差5mm,沉降缝内侧侍涵洞施工完成后,再嵌填聚氨酯密封膏。4.8.4防水层的施工:涵洞的防水层的主要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M10水泥砂浆、C40细石纤维混凝土、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的施工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满足涵洞完工之后的使用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性。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防水材料,涵顶面基层应平整。涵顶M10砂浆

15、与涵身同时浇筑2的坡度4.9基层处理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涂料,框架顶面基层、挡碴墙内侧基层涂刷防水涂料处应平整、清洁干燥,无凹凸不平、蜂窝、麻面、浮灰、油污等,平整度用1m长的靠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每米不超过1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者,且有较严重的蜂窝、麻面时,可将局部混凝土凿除(不可凿到顶板钢筋),然后用1:1的水泥砂浆(筛选细砂且掺有大量107胶)进行找平,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并注意及时覆盖养护;蜂窝应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麻面应用水泥净浆填补平整;为了增强水泥砂浆或净浆与填补面的连接,填补面应清洁、湿润,并在水泥砂浆或净浆中添加适量水溶性胶粘剂(如107

16、胶等);基面浮碴、浮灰用硬扫帚或钢丝刷等刷干净,油脂处用二甲苯、丙酮等溶剂清洗。4.10防水涂料的配制与涂刷为了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在涂刷防水涂料前还必须对已处理合格的基层进行干燥检查。基层干燥鉴别的方法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圆形防水涂料拌和捅、220V电源、手枪式搅拌器(转速不可太快)、量具、刮板等。在确认基层干燥后,按卷材宽度、搭接要求弹出每幅卷材的铺贴边线,然后将基面清理干净将防水卷材放展在基面上利用阳光照射13h放张,然后将卷材重新卷起,在卷起过程中使卷材处于自然状态、端头平齐、均匀受力,之后进行防水涂料搅拌、涂刷。防水涂料必须按产品使用

17、说明进行称量配比,将A、B两组份倒入干燥洁净的搅拌器中,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根据天气情况、原材料的稠度不同,一般搅拌约35分钟,搅拌至混合液发亮视为搅匀,每次搅拌量以40kg为宜,两组份按1:1.5进行配比,每次搅拌40kg(A:16;B:24)。在搅拌防水涂料的同时,加入防水涂料重量的6%的二甲苯进行稀释。防水涂料每次从搅拌结束至涂刷完毕最迟不宜超过20分钟。将搅拌均匀的防水涂料沿铺贴卷材的轴线方向根据用料量将涂料均匀倒出,涂刷人员跨倒出的涂料用长约25cm、高约15cm的橡胶刮板在事先弹出的涂料涂刷边线范围内均匀涂刷,涂刷人员边后退边涂刷,刮板以“S”形轨迹运行,涂刷时厚度应符合要求不得漏

18、刷,涂刷过程中随时检查涂刷厚度,厚度不够时补料刷均匀,涂刷厚度为1.21.5 mm,前后两次的涂层应接好茬,厚度不小于0.5mm。铺贴时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它部分无空鼓。4.11防水卷材的铺贴铺贴防水卷材时可采用一边涂刷防水涂料,一边铺贴防水卷材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涂刷一段防水涂料后回头来铺卷材。铺卷材时使卷材均匀受力、卷材边沿预定的卷材铺贴边线前进,待整幅卷材铺展开立即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当一幅卷材铺贴完铺贴另一幅与其搭接的卷材前先标记搭接边线,在涂刷防水涂料时涂料刷至边线附近,保证铺卷材时搭接宽度内涂料

19、满足使用要求;若在两幅卷材搭接时采用将上面一幅沿卷材搭接宽度揭起在下面一幅防水卷材应搭接的部分涂刷防水涂料进行搭接时容易在搭接范围产生卷材翘起、空鼓。按上述施工方法按卷材铺设顺序,将整个框架防水卷材铺设完毕,上面一幅防水卷材沿桥台面纵向揭起约10cm宽,在先铺贴的一幅防水卷材上涂刷防水涂料进行横向搭接粘贴。梁跨大于16m时,防水卷材允许纵向搭接一次,纵向搭接粘贴宽度不小于12cm,横向搭接粘贴宽度不小于10cm。用涂料进行封边,挡碴墙、内边墙、端边墙内侧,以及防水卷材的周边往里8cm应涂刷防水涂料的部位进行封边,其涂刷厚度均不得小于1.5mm。桥涵两侧应采用建筑防水措施,防水卷材向桥涵顶面至少

20、搭接50cm。由于防水层拒绝爆晒和高温(在爆晒和高温之下极易产生气泡和空鼓),故防水层施工需尽量避开爆晒和高温,我们选择下午15点左右进行防水层作业,应尽快按要求施工完毕。4.12保护层4.12.1纤维混凝土应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应拌和均匀。4.12.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4.12.3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保护层施工要避开高温和大风天

21、气,防止失水太快,表面无法及时收光形成早期裂纹。4.12.4保护层每隔4m(或伸缩缝位置)设置宽约10mm,深约20mm的横向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框架主体。4.12.5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自然养护时,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少于14d。5、质量保证措施5.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做好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凡需隐蔽的工

22、序完成之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均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查验收。每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5.2 检测 、试验手段和措施 5.2.1现场取样、送样及时,试验室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5.2.2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5.2.3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工作。5.2.4建立检测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对设备损坏或认为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标定。5.2.5严格执行试验工作的公证性。5.2.6严

23、格检验程序和试验程序。5.2.7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6、框架涵施工中存在的不足6.1、砼拌和站搅拌机操作手不熟练、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份控制不好,拌出的砼色泽不够理想。6.2、木工操作手不熟练、局部模板拼缝不够紧密,出现34mm左右错台现象。7、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7.1、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及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防止因为质量意识不高及操作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7.2、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出机到灌注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8、综合评价及总结通过DK48+889框架涵钢筋砼工

24、程的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框架涵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涵洞基础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涵洞施工队伍加深了对框架涵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框架涵、涵洞施工。同时通过对DK48+889框架涵钢筋加工、混凝土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的各项规定及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的要求。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