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917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设 计题 目: 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毕业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次设计的是主动齿轮轴,有零件图、毛坯图、装备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是主动齿轮轴。了解主动齿轮轴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

2、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主动齿轮轴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这就是我所设计的基本过程。 Abstract Graduation design is carried out after we finished the University of all basic courses, technical basic course and the most specialized, this is we have learned on the course of an in-depth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a

3、lso a theory contact practice, therefore,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The design of the active gear shaft, there are parts of the map, Mao Pitu, a piece of equipment, machinery processing and process cards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x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cess of each one. First of all, we m

4、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arts, the subject is given to the active gear shaft.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active gear shaft, the next part of the nature and the part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ghness of the surface of the rough set of the size and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then well acc

5、ording to the locating datum to determine the precise basis, established after the benchmark crude finally draws up the driving gear shaft of the technology roadmap, the enactment of the workpiece clamping programme, to draw fixture assembly, clamp specific parts.This is the basic process that I des

6、igned.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 学号: 姓名一、设计题目 齿轮轴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设计二、 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2) 生产类型:中批量生产三、设计内容 (一)工艺规程设计1、 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l)审查零件图;(2)零件功用与结构特点分析;(3)技术要求分析;(4)结论 2、确定毛坯选择: (1)选择毛坯类型与制造方法; (2)确定毛坯余量与公差; (3)绘制毛坯。 3、拟订工艺路线: (1)基准选择; (2)表面加工方法选择;(3)划分加工阶段;(4)确定工序顺序;(5)画工艺流程图;(6)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4、工序设计: (1)确定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7、 ( 2)选择切削用量、计算时间定额; (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4)填写工序卡片。(二) 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 ( 1)定位方案确定; ( 2)定位误差计算; 四、 上交资料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 1份 2、工艺文件 1套 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1份 4、夹具总装图,全部非标零件图 1张 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 1份 6、刀具工作图;量具工作图 1张 五、进度安排(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10天(2)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5天(3)工艺装备设计 20天(4)编写说明书 10天(5)准备及答辩 7天六、起止日期2 015年 07 月 01

8、 日一2 015 年 09月 01 日七、 指导教师评语成 绩: 指导教师: 日 期: 摘要 毕业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次设计的是主动齿轮轴,有零件图、毛坯图、装备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是主动齿轮轴。了解主动齿轮轴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主动齿轮轴的

9、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这就是我所设计的基本过程。 Abstract Graduation design is carried out after we finished the University of all basic courses, technical basic course and the most specialized, this is we have learned on the course of an in-depth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also a theory contact practic

10、e, therefore,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The design of the active gear shaft, there are parts of the map, Mao Pitu, a piece of equipment, machinery processing and process cards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x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cess of each one. First of all, w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ar

11、ts, the subject is given to the active gear shaft.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active gear shaft, the next part of the nature and the part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ghness of the surface of the rough set of the size and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then well according to the locating datum

12、 to determine the precise basis, established after the benchmark crude finally draws up the driving gear shaft of the technology roadmap, the enactment of the workpiece clamping programme, to draw fixture assembly, clamp specific parts.This is the basic process that I designed.目 录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11.零件的分析

13、11.1零件的作用11.2零件的工艺分析11.3 审核齿轮轴的工艺性11.4确定生产类型11.5绘制零件图12.确定毛坯并绘制毛坯简图22.1确定毛坯种类22.2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22.2.1 毛坯外圆表面直径的确定23.制定工艺路线33.1定位基准的确定:33.1.1粗基准的选择:33.1.2精基准的选择:3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4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43.4工序顺序的安排43.5选择加工方法44.工艺路线的选择44.1方案一:44.2方案二:54.3工艺方案比较54.4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54.5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9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105.1粗车外圆10

14、5.2滚齿11第二部分第07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121.夹具的设计121.1问题的提出121.2定位基准的选择121.3定位误差的分析122.夹具图123.夹具总装草图13第三部分第03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14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142.刀具类型确定143.刀具设计参数确定144.刀具工作草图15第四部分第10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15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152.量具类型确定153.极限量具尺寸公差确定154.极限量具尺寸公差带图155.极限量规结构尺寸设计16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17总结17参考文献17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齿轮轴。齿轮轴通过连接两

15、个零件,起到连接、支撑传递动力等一系列作用,在工作中,由于受到弯应力和冲击载荷,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及韧度。以适应其工作环境变化。1.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就是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研究,判断该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艺性要求。(1) 审查零件图纸 通过对该零件图纸的重新绘制,知道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2) 零件图样分析(3)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结构和较高的加工要求。主要加工有各个外圆表面、端面的车削、磨削、滚齿、剃齿等。各个待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难获得。 轴是组成减速器的重要的重要零件

16、之一,该齿轮轴包括圆柱、齿轮、键槽等表面。它本身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精确的尺寸和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与轴承配合处的轴颈表面还有高的硬度,因而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碳素钢价格低廉、锻造工艺性能好、对载荷较大,较为重要的场合,以45钢最为常用。1.3 审核齿轮轴的工艺性 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车削的粗加工,半精加工等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磨削的方法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1.4确定生产类型由已知条件知,该齿轮轴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1.5绘制零件图2.确定毛坯并绘

17、制毛坯简图2.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45钢,考虑到齿轮轴的工作过程中并有变载荷和冲击性载荷,因此选用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由于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较简单,选用模锻成型方法制造毛坯。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2.2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2.2.1 毛坯外圆表面直径的确定V1=3.14(15x10-3 )2 6010-3 =0.0423910-3V2=3.14(19x10-3 )2 7010-3 =0.0793510-3V3=3.14(20x10-3 )2 2010-3 =0.0251210-3V4=3.1

18、4(24x10-3 )2 1010-3 =0.0180910-3V5=3.14(30.3x10-3 )2 6510-3 =0.1873810-3V6=3.14(24x10-3 )2 1010-3 =0.0180910-3V7=3.14(20x10-3 )2 18x10-3 =0.0226110-3 V=V1+V2+V3+V4+V5+V6+V7=0.3910-3m3 W=0.39x10-37.9103=3.08Kg 外圆48mm只要粗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而外圆40+0.018 +0.002 mm和48mm锻一样的直径,查参考文献4表2-15可知直径加工余量为2mm,所以取毛坯直径为50mm。30

19、+0.015 +0.002 mm与38mm锻一样的直径,而38mm只要粗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查参考文献4表2-15可知直径加工余量为2mm,所以取毛坯直径为40mm. 66.60 -0.12 mm要经过粗加工和精加工,参考文献4表2-15可知直径加工余量2mm+1.5mm=3.5mm,考虑实际加工时,因锻造表面较硬而加工余量少可能难加工,所以取毛坯直径为75mm。长度方向的余量查参考文献2,其余量值规定2.0-2.5mm,取2.0mm. 尺寸 项 目30+0.015 +0.002 3840+0.018 +0.0024866.60 -0.12粗车余量(直径)91917半精车余量(直径)0.50.

20、50.50.5 0.5磨削余量(直径)0.50.50.50.5总余量(直径)1021028.4 产品毛坯图:3.制定工艺路线3.1定位基准的确定: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粗基准,然后确定精基准。3.1.1粗基准的选择: 为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则以不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若工件上有多个不加工表面,应选择其中与加工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表面为粗基准。为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尽可能选择光滑平整,无飞边,浇口,冒口或其他缺陷的表面为粗基准,以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粗基准一般只在头道工序中使用一次,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因此,在齿轮轴的加工中

21、选择两段40+0.018 +0.002 的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3.1.2精基准的选择: 应满足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自为基准,互为基准等原则。所选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简单,操作方便等。 本零件是轴类的零件,轴是其设计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择轴为定位基准。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此零件的设计基准是30+0.015 +0.002 mm和40+0.018 +0.002 mm的轴线,根据基准重合选择,应选择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以30+0.015 +0.002 mm和40+0.018 +0.002 mm的轴线为精基准,由于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都是中心孔,符合基准统

22、一原则,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所以精基准选择中心孔。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本零件的毛坯为锻件,待加工面有端面,键槽等。材料为45钢,公差等级及粗糙度要求参考零件图。其加工方法的选择如下: (1)端面 本零件的端面大部分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很大部分无需去除材料。待加工的主要端面有零件的右端面和左端面,经车削可获得。 (2)键槽 本零件主要加工键槽,铣键槽 (3)外圆 齿轮轴上有较多的外圆。根据不同的公差等级及粗糙度要求,选择粗车,半精车,精车等加工方法,保证不同的技术要求。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齿轮轴的加工工序。该齿轮轴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可以采

23、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以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与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3.4工序顺序的安排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基准首先加工轴的端面,保其总长,后车外圆。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艺,后安排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各外圆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齿轮的加工。3.5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30+0.015 +0.002 mm:粗车半精车磨 38mm:粗车半

24、精车磨 40+0.018 +0.002 mm:粗车半精车磨 48mm:粗车半精车 66.60 -0.12 mm:粗车半精车磨 尺寸宽为8 0 -0.036mm深为4 +0.215 +0.002mm长为50mm的键槽:粗铣 精铣。 大径为66.60 -0.12 mm的斜齿轮:滚齿剃齿根据先粗后精,基准先行,以及先主后次的原则,加工的顺序:锻造正火铣两端面钻中心孔(总长为253,两端面后续工序不再加工)粗车一端外圆、台阶(40、48、66.6)粗车另一端外圆、台阶(30、38、40、48)调质半精车一端外圆、台阶、倒角半精车另一端外圆、台阶、倒角铣键槽滚齿剃齿磨外圆检验入库4.工艺路线的选择4.1

25、方案一: 工序10:模锻; 工序20:正火; 工序30:车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40:粗车各外圆; 工序50:调质处理; 工序60:修研中心孔; 工序70:半精车外圆; 工序80:铣键槽; 工序90:滚齿; 工序100:修研中心孔; 工序110:剃齿; 工序120:磨外圆; 工序130:去毛刺; 工序140:检验; 工序150:入库;4.2方案二: 工序10:模锻; 工序20:正火; 工序30:车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40:粗车各外圆; 工序50:调质处理; 工序60:修研中心孔; 工序70:半精车外圆; 工序80:铣键槽; 工序90:粗滚齿; 工序100:精滚齿; 工序110:修研中心孔;

26、工序120:磨外圆; 工序130:去毛刺; 工序140:检验; 工序150:入库;4.3工艺方案比较 两方案的不同主要在于齿轮的加工工序不同,通过比较可知方案一比较好。因为方案二只采用滚齿,要达到零件图上所要求的精度需采用高精度的滚刀和高精度的滚齿机。而方案一采用剃齿来达到零件图上所要求的精度。对一般工厂来说比较合适,所以采用方案一。4.4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1. 铣 装夹 铣端面 2.钻 装夹 钻中心孔 3.粗车 装夹 粗车外圆、台阶(40、48、66.6) 4.粗车 装夹 粗车外圆、台阶(30、38、40、48) 5.半精车 装夹 半精车外圆、台阶(40、48、66.6) 6.半精车 装夹

27、半精车外圆30、38、40、487. 铣 装夹 铣键槽8. 铣 装夹 滚齿9. 剃齿10.磨 磨外圆30、38、404.5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 外圆:30+0.015 +0.002 Ra1.6 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锻造 0.7 400.7粗车IT12Ra12.590.13 31 +0.015 -0.115半精车IT10Ra6.30.50.052 30.50.052磨IT8Ra1.60.50.013 30+0.015 +0.002 2. 外圆: 40+0.018 +0.002 Ra0.8 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锻造0.7 500.7粗车IT12Ra12.590.13 41 +0.018 -0.

28、112半精车IT10Ra6.30.50.052 40.50.052磨IT8Ra0.80.50.01640+0.018 +0.002 3. 外圆: 38 Ra0.8 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锻造0.7 400.7粗车IT12Ra12.510.13 39 0 -0.13半精车IT10Ra6.30.50.052 38.50.052磨IT8Ra0.80.50.138 0 -0.1 4. 外圆: 48 Ra6.3 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锻造0.7 500.7粗车IT12Ra12.51.50.25 48.5 0 -0.25半精车IT10Ra6.30.50.148 0 -0.1 5外圆: 66.60 -0.12

29、Ra0.8 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锻造0.7 750.7粗车IT12Ra12.570.13680 -0.13半精车IT10Ra6.30.50.052 67.50.052滚齿0.50.12 670 -0.12剃齿0.40.1266.60 -0.12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5.1粗车外圆40+0.018 +0.002 mm 1)背吃刀量:单边余量Z=4.6mm,可三次切除。背吃刀量为1.8mm 2)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2表1.1-47取f=0.4mm/r. 3)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2表1.1-46取Vc =65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1000Vc /dw=100065/3.1450

30、 r/min=414 r/min按机床选取n=71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V=dn/1000=3.1450710/1000m/min=111.47m/min5) 验证机床功率:主切削力按机械工艺手册表1.1-57所示公式计算 26501.50.94N=466.1N 切削时消耗功率为KW=0.87KW由CA6140机床说明书可知,CA6140的主电机功率为7.8KW,当主轴转速为560r/min时,主轴传递最大功率为5.5KW,所以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加工。6) 切削工时:其中=20min5.2滚齿1) 背吃刀量:根据参考文献7表11-13可知,Z=6.782)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7

31、表11-16可知,取f=2.0mm/r3) 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7表11-14可知,取VC =28m/min4) 根据修正公式:v=VC 查参考文献1表6.1-39可得:所以:v=VC=280.810.751m/min=16.8m/min确定主轴转速:r/min=80.34r/min取机床速度=80r/min5) 切削工时:其中b=65,=22,=5.5,z=20,k=3所以min=3.85min第二部分第07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1.夹具的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设计工序铣键槽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立式铣床X5012。 1.1问题的提出 为了提

32、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决定设计工序铣键槽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立式铣床X5012,来对工件进行加工。 本夹具主要采用键槽的加工,所以主要考虑键槽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劳动强度等。1.2定位基准的选择 工件以左端面及30+0.015 +0.002 mm圆柱为定位基准,采用3组V型块组成的定位方案。V型块限制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的目的,当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时,称为完全定位。在夹紧方面,用螺钉与夹具体的作用来控制夹紧力的大小。1.3定位误差的分析 由于V型块的作用,轴向尺寸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故轴向尺寸无基准不重合度误差。径向尺寸无极限偏差、形状和位置公

33、差,径向尺寸无基准不重合度误差。即不考虑定位误差,只需保证夹具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参考文献2,3,4)2.夹具图3.夹具总装草图第三部分第03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粗车车右端面40+0.018 +0.0022.刀具类型确定此道工序保证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属粗加工,因此可用90度外圆车刀。3.刀具设计参数确定序号项目数据来源或公式计算采用值1车刀外行表2-6、2-7焊接式90度强力外圆车刀2刀片材料YT5刀杆材料45钢3几何角度表2-8、2-9s=-10度 o=20度 o=6度 o=4度r=90度r=5 度 =2mm 4断削参数前面型式表2-11、2-12(

34、f=1.3mm/r)带倒棱曲面圆弧卷削槽前面Ln=8.5mo1=-20度 br1=0.6 qn=9.35过渡刃表2-13(ap=2.6mm)直线过渡刃 Kre=45度 b=16刀片型号表2-3A420L=20 B=12 C=7 R=12.5 r=1 e=0.87车刀外型结构尺寸表2-1、2-2、2-5BxH=20x30 L=150 M=8(90度弯头车刀)8刀槽型式表2-4Sinrj=ln/2qn=8.5/2x9.6=0.443c=o-j=20度-26.3度Hc=H+(12)-cCoso/Cos(o+ c)=30+1-7Cos5/Cos(5+6.3)=31-7x1/1=24Bc=B-Ctg(o

35、+c)=12-7tg(5+6.3)=10.6Lc=L-CCoso/ Cos(o+ c).tgo =20-7.Cos5/ Cos(5+6.3).tg5 =20-7x0.08=19.4j=26.3度c=6.3度Hc=24mmBc=10.6mmLc=19.4mm4.刀具工作草图第四部分第10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测量30+0.015 +0.002 mm轴尺寸 2.量具类型确定 确定卡规3.极限量具尺寸公差确定3.1 确定工作量规制造公差和位置要素由表 6-1即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位置要素IT6级,尺寸为30mm量规制造公差T=0.002 位置要素值 Z=0.0024形位公差值=T/2

36、=0.0013.2 计算工作量规的极限偏差30+0.015 +0.002 mm es= +0.015 ei= +0.002通规 上偏差=es-Z+T/2 =+0.015-0.0024+0.002/2 =+0.0136 下偏差=es-Z-T/2=+0.015-0.0024-0.002/2=+0.0116 磨损极限=es=+0.015止规 上偏差=ei+T=+0.002+0.002 =+0.004 下偏差= ei= +0.0024.极限量具尺寸公差带图5.极限量规结构尺寸设计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总结毕业设计作为大学阶段学习重要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生产实习中的感性

37、认识。本次毕业设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二阶段是专用夹具设计,经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及工艺文件的编制、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了查找手册、说明书等,以及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每件产品都是先设计出来的,再加工的,了解了设计人员的思想,每个步骤都是有理有据的,而且各种标准都要严格国家标准,需要花好长时间,做每件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是要付出大量代价的。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有许多的不足,第一,有些工艺路线制定的不是太好,而且余量、切削用量设计不是很精确,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进一步改进。第二,有

38、些步骤,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是很好,需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改进。但是我也有许多的收获,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所学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设计中还有许多错误和不足,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1.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齿轮、蜗杆蜗轮、花键加工 王先逵主编3版。北京:机械出版社,2008.62.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车削、镗削加工 王先逵主编3版。北京:机械出版社,2008.63.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员手册 陈宏均主编北京:机械出版社,2008.54.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 吴拓,方琼主编。北京:机械出版社,2

39、005.11(2010.2重印)5. 金属切削机床吴国华主编。2版北京:机械出版社,2001.2(2010.2重印)6. 机械制造技术 鲁昌国,何冰强主编,3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2010.1重印)7. 实用金属切削手册 张以鹏主编.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8.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冯丽萍主编-北京:机械出版社,2007.12(2009.8重印)9. 刀具设计手册: 主编:袁哲俊 刘华明谢谢大家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说明书,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对应的word说明书和CAD图纸(零件图、零件毛坯图、刀具工作图、夹具装配图、量具工作图)及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