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953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9.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环评公告1120.doc环评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年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建设单位: 温州市冠盛汽配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 编制日期:二一四年十一月目 录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6环境质量状况23评价适用标准3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47环境影响分析4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2污染防治措施54环保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56结论与建议58专题一、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6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建设单位温州市冠盛汽配

2、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周家儒联系人吴川通讯地址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高翔路1号联系电话13566235882传真/邮政编码325041建设地点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高翔路1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3660)总用地面积20085.13m2建筑面积25947.09m2总投资(万元)71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盛公司)于1999年4月经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位于温州市瓯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翔路1

3、号,是一家专业生产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和轮毂轴承单元等关键汽车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公司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具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检测手段,生产高质量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冠盛公司厂房建筑面积22468.05m2,生产用房设计用途为非居住,地类(用途)属工业用地,2011年冠盛公司委托本院编制了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1年12月),并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通过。本项目基于2013浙江省重大国际合作专项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激光焊接工艺及装备的研发,从国外合作国家(俄罗斯)

4、引进先进的光纤激光异型材深熔拼焊技术和焊缝冲击处理强化技术,用于传动轴产品零部件的焊接,对新型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产品的激光焊接工艺及装备进行再创新研究,形成批量生产的核心加工工艺及装备技术,将厂区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项目中的30万套产量技改为年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其余70万套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项目保持现有生产工艺不变,同时配套新建日处理30m3污水处理站,项目总投资约71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要求,受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

5、究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同类项目类比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院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编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9号,2015.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32号,2000.0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87号,2008.06);(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1997.0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31号,2005.04);(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2003.09);(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2009.1.1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主席令第74号,2002.10);(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1年3月1日);(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10);(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03);(1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14)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

7、98号);(15)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02月16日;(16)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88号,2011.12);(17)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号,2003.09);(18)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1号,2013.12);(19)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1号,2013.12);(2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11号,2007.02);(21)浙江

8、省环境保护局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94号,2007.12);(2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号);(23)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护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2014年本)(浙环发201443号);(2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2009.10);(25)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浙环发201210号,2012.4);(26)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2年本)

9、,浙淘汰办201220号;(27)温州市限制类、禁止淘汰类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的通知(温经贸资源2009340号,2009.12);(28)关于印发温州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温环发201088号,2010.08);(29)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意见(温政发201127号,2011.3);(30)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大气符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的通知(温政办2012 235号);(31)温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试行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2011123号,2011.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

10、-2011),国家环保部;(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国家环保部;(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国家环境保护局;(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国家环保部;(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国家环保部;(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国家环保部;(7)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浙江省环保局;(8)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1996.10.1。项目技术文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土地证

11、、产权证;(3)温州市冠盛汽配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温州市环科院,2011年(4)关于温州市冠盛汽配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温瓯环建2011553号;(5)关于温州市冠盛汽配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技改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温瓯环验201243号;(6)温州市冠盛汽配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环评合同。3、建设内容及生产规模本项目采用激光焊接工艺的法兰式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技术和工艺,引进并定制国际水平的生产设备,将厂区年

12、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项目中的30万套产量技改为年产30万套激光焊接工艺传动轴总成技改项目,其余70万套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项目保持现有生产工艺不变,同时配套新建日处理30m3污水处理站。4、厂区总平布置图技改项目厂房位于温州市瓯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翔路1号,项目地块呈梯形,厂区内建有六幢建筑物,其中厂区东面入口两侧分别为一幢6F办公楼和一幢6F员工宿舍楼,中间位置一幢3F的生产车间,北侧设有变电房及备用发电机房,西北侧设有两幢热处理车间,西南侧为一幢1F仓库。总建筑面积为25947.09m2;厂区围墙内四周设置绿化带,出入口设在东面工业区高翔路侧。项目厂房功能布局和总平面布置图

13、如下。厂区内建筑物功能布局:一幢6F办公楼:1层为车库,2-6层均为办公区。一幢6F员工宿舍楼第1-2层:员工食堂;第3层:员工活动中心;第4-6层:员工宿舍。一幢3F生产车间第1层:热处理车间.金加工车间;第2-3层:包装车间、车间办公室。一幢2F生产车间第1层:热处理车间;第2层:车间办公室。一幢1F生产车间第1层:热处理车间。一幢1F仓库2F1F变电房污水处理站6F办公楼3F生产车间出入口6F员工宿舍楼门卫1F 仓库项目厂房总平面图5、四邻关系本项目位于瓯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周边为工业企业和道路,项目四邻关系现状:东面是高翔路、路对面为空地;南面是工业区道路、路对面为绿地;西面是由南至北

14、依次为五菱汽车店、奔航鞋业、浙欧气阀、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北面是创新路、隔路为鸿洋集团有限公司。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距离项目西南面方位约257米处的娄桥东风村(详见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园区道路创新路高翔路浙欧气阀奔航鞋业五菱汽车店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鸿洋集团有限公司冠盛公司图1.1 项目四至环境关系图 东侧高翔路 东侧隔路空地 南侧园区道路 南侧隔路空地 西侧五菱汽车店 西侧奔航鞋业 西侧浙欧气阀 西侧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北侧创新路 北侧隔路鸿洋集团有限公司图1.2 项目周边环境图6、公用工程(1)给水系统厂区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2)排水系统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汇集后,

15、排入市政雨水管。厂区内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纳管进入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瓯江。(3)供电本项目电源由温州电网提供。(4)员工食堂本项目厂区内南侧6F员工宿舍楼一、二层设有员工食堂。7、职工人数和工作制度技改前员工560人,本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厂区年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减少用工30人,为530人。其中80名员工内食宿,450名员工内食外宿,工作日300天,双班制,夜间不安排生产。8、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714万元,由业主自筹解决。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温州市冠

16、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瓯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翔路1号,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委托温州市环科院编制的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于2012年4月通过了温州市瓯海环保局的验收(温瓯环验201243号)。本环评根据原环评确定原有污染内容。原有污染情况大致汇总如下:1、生产规模年产100万套滑移式万向节及其总成。2、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劳动定员560人,其中80名员工内食宿,480名员工内食外宿,工作日300天,双班制,夜间不安排生产。3、主要生产设备根据原环评,企业生产设备清单如下:表1-3 项目设备一览表设备名

17、称单位数量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车床台36铣床台46磨床台73冷轧机台2滚丝机台2滚齿机台1钻床台12中频淬火设备台7液压机台7冲床台5搓齿机台4定量注酯机台4自动淬火油槽台2打标机台2空压机台2自动捆扎机台1膏体灌装机台1冲激式洗涤分离器台1探伤机台1移动式液压登车桥台1回火炉台2机床台3摩擦焊机台1搓齿机台2冷却塔台4井式气体渗碳炉台6电解式水处理系统台1等速万向节钟形壳铣键槽专机台1等速万向节多工位加工机台1加工金属多工位专机台1预清洗,探伤,退磁,清洗,漂洗,烘干线台1星型套沟道研磨专用机台1备用发电机组台1多用炉生产线套14、主要原辅材料根据原环评,企业原辅材料年消耗量列表如下:表1-4

18、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序号 物料名称单位(年耗)数量主要货源1毛坯锻件55#碳结构圆钢吨1948国内220#铬锰钛圆钢吨1575国内340#铬圆钢吨550国内4钢球万粒600国内5护圈万只100国内6齿圈万只100国内7防尘罩万只100国内8润滑油吨5国内9乳化液吨270国内10轻柴油吨若干国内11水溶性淬火油吨3.5国内12多用炉渗碳、碳氮共渗工艺辅料甲醇吨1.74国内13丙烷吨0.6国内5、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毛坯车床加工磨床加工铣床加工热处理检验装配包装入库固废清洗水固废烟气噪声噪声噪声固废图1.3 生产工艺流程图6、污染物情况(1)废水原项目工艺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清洗废

19、水年排放量约1444t/a,生活污水新增排放量为10.4t/d,3120t/a。污废水排放量合计为4564t/a(2)废气热处理工艺设置多用炉、数控淬火机床和井式气体渗碳炉等设备,由于经热处理的工件表面含有机油类油渍,在热处理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烟气及金属烟尘,另外淬火工艺高温工件放入淬火液中散发的烟气。项目厂区内员工食堂,油烟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量约为57.04kg/a。(3)噪声原项目主要生产均属机械类设备,大体可以分为金加工类设备、热处理系统设备、冷却系统设备和水处理系统设备及生活设施类设备五大类,机器噪声值约为7287dB。(4)固废原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固废。生产性固废主

20、要包括金属碎屑、废乳化液和废润滑油以及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等。废乳化液和废润滑油委托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理;废水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约13吨/年,污泥应委托具有该危险废物处理类别资质的单位处理项目原有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汇总如下:表1-5 项目原有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汇总类别污染物产生量t/a处理及利用削减量t/a排放量t/a废水生活污水3120远期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管,再经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按GB 18918-2002二级标准排放。03120COD1.560.471.09NH4-N0.11/0.11生产废水量1444经厂区内水处理系统(废水电解处理设备)处理后并入生活污

21、水集中处理01440COD0.3600.36NH4-N0.03600.0036废气热处理炉烟气少量废气经水膜除尘设施处理后由不低于15米的排气筒高空排放/少量油烟废气0.1426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空排放0.08560.057固废废乳化液122委托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置1220废润滑油2552550金加工4收集后出售处理40废水治理设施13委托具有该危险废物处理类别资质的单位处理130员工日常生活96环卫部门集中清运960噪声生产车间7286dB生产车间合理布局并采取隔音、消音和减振等措施厂界噪声达标排放*注:固废为处置量,经处理后排放量均为0。7、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原项目近

22、期产生的清洗废水经厂区内废水电解处理系统设施处理后各污染物浓度较低,清洗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后回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冲厕标准,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后并入其他生活污水处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待区域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并接管至西片污水处理厂后,项目清洗废水经厂区内废水电解处理系统设施处理后与经化粪池预处理达标的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后并入其他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一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排至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经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瓯江。图1.4 原项目近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说明:、隔栅井:生活污水进入一体化设

23、备前通过隔栅井,由格栅栏截污水中较大悬浮物。、化粪池:停留时间一般24小时。、好氧池: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有机物浓度已大幅度降低,该池注意为好氧微生物及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将有机物分解成CO 和H2O,自养型细菌将NH3-N转化为NO2-N/NO3-N。:沉淀池: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水进入沉淀池,但从生物池带出的悬浮物沉淀去除掉,使出水达标排放。:深度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可以达到中水回用标准要求。图1.5 原项目远期污水处理工艺8、污染物治理措施表1-6 污染物治理措施一览表污染源治理措施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企业设置中水回用设施(化粪池、调节池、好氧池、污泥沉淀池和深度处理设备);清洗废水采取废水电

24、解处理系统设施处理后,经过深度处理,中水回用;食堂废水经隔油池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热处理炉烟气、备用发电机组废气和食堂油烟热处理炉烟气设置集气系统和水膜除尘设施及排气筒;备用发电机组安装集气罩和排气筒;厨房设置油烟净化器和油烟专用管道。金属碎屑、废乳化液和废润滑油、污泥及生活垃圾设置危险固废临时贮存设施,委托资质单位处理;金属碎屑和生活垃圾分别设临时堆放点,金属碎屑出售处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厂区内设置垃圾桶等机械设备噪声采取隔声、吸声、消声和减振措施9、现状存在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经现场调研和对照原环评防治措施与当地环保部门审批意见落实要求,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

25、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区和员工宿舍区及生产车间内外均设置垃圾筒,废物及时收集清理,地面清洁,设保洁工专门负责,厂区整体感觉良好;员工厨房设置油水分离器和油烟净化器,油烟废气经油烟专用烟道屋顶排放。厂区内设置生产废水(清洗废水)电解处理器和深度处理设备,处理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后回用。生活污水设置隔油池、化粪池等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达到纳管标准排入工业区管网;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废皂化液委托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理。经综合分析,原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基本已到位,冠盛公司通过了TS16949ISO14004OHSAS18001等体系认证,目前尚未发现冠盛公司其他环保问题以及需要整改措施。冠盛公司

26、在环保方面比较重视,体现了现代化企业生产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温州地处中国大陆环太平洋岸线的中段,浙江省东南部。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瓯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翔路1号。其地理位置详见下图。项目所在地图2 -1 地理位置示意图2、气候特征温州市区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

27、明。(1)气温温州气象台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9.14度,最高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9.15度;最低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8.44度;近五年间极端最高气温40.9度(出现在2003年7月15日14时),极端最低气温-2.0度(出现在2005年1月1日)。(2)风况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北偏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北偏北风,其次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1m/s。(3)降水年无霜期272天,年均日照时数1850h,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94mm,年平均降水量1717.7毫米。(4)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6月梅雨季节相对湿度月平均为89%,12月气候干燥,相对湿度为最小,月平均为74%。

28、(5)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为2.5次,影响时间5-11月。台风影响一般持续2天时间。3、地质与地震本市地基岩性,由基岩和第四纪土层组成,基岩岩性大部分为凝灰岩、流灰岩,主要分布在周围山区和平原中的零星残丘,一般均较坚实,但局部地区风力剧烈。第四纪土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岩性基础较强,土壤结构一般分为:(1)耕地、厚度约30cm,布于地表;(2)人工土,主要分布在市区,厚度约1m,不能作建筑持力层;(3)淤积质粘土,一般埋深1.5m;(4)砂类土,厚度一般不大于10m,仅分布在沿瓯江部分地段,地下水位高,有流砂现象。根据地震历史资料和国家建委颁布文件,温州地震烈度属六度地区。5、水文水系

29、(1)瓯江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庆元县锅帽尖,流经庆元、龙泉、云和、遂昌、松阳、缙云、丽水、景宁、青田、永嘉、瓯海、温州、乐清等13个县(市)至崎头注入东海,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达17958平方公里。温州市处于瓯江下游,瓯江(温州段)流域面积4021平方公里。瓯江源头海拔1900多米,进入海滨平原后仅6米, 上游河床比降大,具有山溪性河流特点。河流下游进入平原,河床宽阔,边滩和沙洲发育,水流分叉。径流:瓯江流域水量丰富,多年的平均流量为456.6米3/秒,平均年径流量为144亿米3,由于降水量年内、年际间分配不均匀,致使瓯江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如1975年径流量为228.6亿米3

30、,而1979年径流量只有65.7亿米3,丰枯比达3.4倍,多年平均最小日平均流量为26.1米3/秒,最枯的1967年只有10.6米3/秒,而洪峰流量则高达23000米3/秒(1952年7月20日)。1987年3月30紧水滩电站建成并发电,该电站为调节水库,电站下泄洪流量不少于34米3/秒,使瓯江干流的枯水径流大为增加。潮流:瓯江下游受潮汐影响,河口呈现喇叭型并有拦门沙,属强潮河口。潮区界位于圩仁,感潮河段长76公里,特大潮可达圩仁,一般大潮可达温溪。潮区界以下,温溪至梅岙是以山水为主,称河流段,长30公里,平均潮差3.293.38米,河床偏陡较稳定,潮流影响较小,径流塑造为主;梅岙至龙湾段,河

31、水与潮水相互消长,称为过渡段,长31 公里,平均潮差3.384.59米,河床演变的特性同时受陆域和海域来水、来沙条件的控制,河段内边滩交错、心滩、心洲林立,为瓯江河床最不稳定河段;龙湾至黄华河段以潮流为主,称潮流段,长约15公里,年平均潮差4.59米。过渡段和潮流段流速较大,江心屿断面涨、落潮期平均流速1.2米/秒,涨潮量平均0.7亿米3,平均涨潮(流量)3700米3/秒,灵昆岛南、北江道,涨潮量达3.7亿米3,平均流量19600米3/秒,落潮平均流量16000米3/秒,涨落潮平均流速1.0米/秒,可见温州以下河段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稀释自净能力。(2)温瑞塘河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

32、温瑞平原,是我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等“三区一市”管辖。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4公里,在吴淞高程5米时,相应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温瑞塘河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经唐大和、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形成“八十里荷塘”,是温州山水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明清称七铺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埏、白象、

33、帆游、河口塘、塘下、莘塍、九里,再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公里,正常水位时河面一般宽度为50米,最宽处200多米,最窄处仅13米。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社会环境简况:1、温州市温州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辖市,为沿海港口城市,简称瓯,别称鹿城。拥有面积11784平方千米,辖海域11000平方千米。全市总面积232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2255.77平方千米、海域1100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807

34、万人(2009年)。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30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 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中国54个特大城市之一,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浙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4003.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9亿元,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2015.48亿元,增长7.8;

35、第三产业增加值1872.99亿元,增长8.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81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8044美元),增长7.1。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9:50.3:46.8,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摘自201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瓯海区概况瓯海位于温州市区西南,是温州三大城区之一,东接龙湾区,南连瑞安市,西界丽水青田县,北邻鹿城区。全区辖6个镇、7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51个行政村、17个社区、12个居委会;面积467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区总人口41.40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34万人,占总人口的15.3%。2013年,全区实现地

36、区生产总值(GDP)378.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8亿元,比上年下降5.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93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5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9224元,增长7.4%,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4408美元。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7:58.9:39.4调整为1.4:58.4:40.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9.3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6.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93亿元,比

37、上年增长14.0%;外贸进出口总额21.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财政总收入4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94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19元,比上年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97缩小到1.95,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摘自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2013年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温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8.2),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优化准入区中的瓯海老城区优化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功能区编号V1-40304D03)。(1)基

38、本特征该区包括景山街道和新桥街道的部分地区,为瓯海老城区所在地,并包括新桥街道南部的西湖、前花、高翔工业区块,面积6.34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城镇发展。(2)主要生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空气质量、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主要河道水质近期达到类水质,远期达到功能区要求。总量控制目标:到2010年,点源COD排放量控制在1379.9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249.8吨,污染物削减主要途径是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和建成区污染企业搬迁。(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要求:老城区原则上不再新上工业项目,逐步将现有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近期搬迁西岙工业区块,停止扩大西湖、前花工业区块的规模,重点

39、在高翔工业区块引进无污染和轻污染的工业。新建的工业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污染控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小型工业企业向高翔工业区块集中;对重点污染源开展清洁生产审计,电镀企业逐渐搬迁至瓯海区电镀基地。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将区内生活污水收集输送至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建设垃圾中转站,完善城镇垃圾收集和转运系统。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城中村改造,重点推进西湖村和三浃村的旧村改造,严格控制农居建设;加强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改善老城区居住生活环境;整理现有的城市绿化用地,梳理绿地网络系统,加强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建设,绿地率达到29%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

40、积达到12平方米;开展温瑞塘河支流和内河河道综合治理。本项目位于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项目的建设不会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区相冲突,符合该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4、温州市西片污水处理厂概况温州市西片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包括西郊污水系统、双屿污水系统、仰义污水系统及三溪片污水系统。其区域范围东起九山路、水心住宅区西部(塘河以北)、牛山一线,西至瓯江大桥、瞿溪,南起瓯海与瑞安交界的广大地区,北至瓯江边。规划建成区面积约50km2。西片污水处理厂规划污水处理量一期10万m3/d,二期25万m3/d。采用CAST工艺,即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它是SBR法的一种变型,其实质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

41、R)与生物选择器原理有机结合的工艺。除臭工艺采用生物滴滤池。污水处理工艺见下图。图2.1 污水处理工艺见图根据2014年3-4月份城镇污水处理厂检查情况,温州市西片污水处理厂2010年11月投入试运行,已通过“三同时”验收,采用CAST(改进型SBR)工艺,设计处理能力10万吨/日,出水执行GB18918-2002一级B标准。2014年3月共处理污水354.6528万吨,运行负荷率超过100%。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186.5 mg/L,SS为143.9 mg/L,氨氮为28.7 mg/L,TP为4.52 mg/L;出水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14.3 mg/L,SS为11.8 mg/L

42、,氨氮为1.97 mg/L,TP为0.48 mg/L。2014年3月共产生干泥252.23吨(泥饼含水率79.16%),污泥运往丁山宏泽热电有限公司处置。出水口在线监测系统有pH、COD、TP、NH3-N、流量计等;进水口在线监测系统有pH、COD、TP、NH3-N、流量计等。检查当日,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正常;中控系统运行正常;台账、原始数据记录较为规范。近期无停休或事故记录。排放口位置设置:西片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双屿镇卧旗山旁,瓯江南岸,处于瓯江大桥与东瓯大桥河段之间的中间位置,属于弯曲河段的凹岸。受水流顶冲作用,水深岸陡,主流靠岸,河水流速大,稀释能力强。厂址处江岸地质条件较好,虽属于顶冲段

43、,河床仍比较稳定,并且岸线向江心微微突出(其上游岩门山、屿头山均如此),冲淤幅度较小。该处原为河口与瓯江交汇地区,三溪片排污总管位于此处。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现有DN1200污水排放管道运行情况良好,污水管道多年运行并没有在排放区域形成超标污染带。因此,西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位置选择在污水厂厂址旁,就近排入瓯江。排放方式拟采用离岸深水排放的方式。本项目位于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属温州市西片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项目废水可以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至西片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瓯江。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现状(

44、1)现状监测数据瓯江项目所在纳污水体瓯江属于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为了解瓯江水质现状,引用瓯江杨府山段2013年度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规监测数据.瓯江为地表水类水质功能区,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根据监测结果,瓯江杨府山段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值能够达到类水质标准,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内河本项目引用我院于2012年03月2021日委托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对项目附近沉木桥河上游和下游设点取样监测资料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2。(2)评价标准根据温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纳污水体瓯江及项目附近内河属III类水域,水质现状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体水质标准。(3)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即:单因子i在j点的标准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