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3072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大修技术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动机大修技术目 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III第一章 绪论11.1 发动机大修的定义11.2 发动机需要大修的基本条件1第二章 发动机大修拆卸流程32.1 发动机落地32.2 拆卸进排气系统部件32.3 拆卸汽缸体曲轴箱组42.3.1 拆卸外围元件42.3.2 拆卸正时链条52.3.3 拆卸凸轮轴62.3.4 拆卸汽缸盖及油底壳72.3.5 拆卸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7第三章 发动机部件清洗与检测93.1 发动机部件清洗93.2 凸轮轴检测93.2.1 检测凸轮轴凸轮高度93.2.2 检测凸轮轴轴颈油层间隙93.2.3 检测凸轮轴轴端间隙103.2.4 检测凸轮轴跳动量103.3 缸盖检

2、查113.3.1 检查缸盖平整度113.3.2检查气门导管间隙113.4 活塞连杆组的检查123.4.1 检查活塞环侧间隙123.4.2测量活塞环端间隙123.4.3 检查连杆123.5 曲轴连杆组检测133.5.1检测曲轴轴端间隙133.5.2 检测连杆侧间隙133.5.3 检测曲轴主轴颈直径143.5.4 检测曲轴跳动量143.6 检查缸体143.6.1 检测缸体扭转大小143.6.2 检测活塞至缸径间隙143.7 检查气门挺住153.8 检测飞轮挠度153.9 检测主轴承油层间隙163.10 检测主轴承盖螺栓外直径163.11 检测连杆螺栓外直径16第四章 发动机装配及调试174.1 发

3、动机装配174.1.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74.1.2 活塞连杆组的安装174.1.3 气缸体曲轴箱组安装174.1.4 外围其他附件安装174.1.5 整车组装174.2发动机的调试18结论19参考文献21致谢23摘要本文阐述发动机大修的标准、大修流程及其过程注意事项和竣工标准。发动机在三种情况下需要大修,而国产与进口的又有异同。发动机大修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各项标准进行,也要注意人自身安全。而在最后的交车环节前要先对发动机进行各项参数的测试,达到要求方可竣工!关键词:发动机;大修;检测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andard engine overhaul, o

4、verhaul procedures and processes and completion of standard precautions. In three cases, the engine needs major repairs, but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imported. Both the engine overhaul process carried out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s and pay attention to

5、 peoples own safety. The delivery of the vehicle at the last part of the engine before the first test of the parameter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before completion!Keywords: engine;overhaul;testing引言在当今生活中汽车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带给我们快捷方便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它的使用寿命也不是永久的,而出现故障频繁的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本文讲述的是发动机出现重大问题后,采用大修技术对其进行维修

6、,从而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第一章 绪论1.1 发动机大修的定义发动机大修的定义为在规定的存放和使用时间内,通过多种指标来确定对发动机进行全部阶梯,并对某些不见进行更换、清理、调整的过程。1.2 发动机需要大修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汽车在没加养护剂的情况下,行驶的公里数和年限明显偏短,而且,由于发动机内部零件的严重磨损、老化,动力性能会明显下降,此时就需要给发动机更换气门、活塞、缸套、镗缸、磨轴等。经过大修之后,发动机性能需恢复到先前的90以上。发动机何时大修好,分三种情况: 一、机油严重减少,冒蓝烟,但没有漏油。机油冒蓝烟分两种情形:一种可能是气门油封老化。这种情形不需要大修,更换气门油封即可;另

7、一种可能是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这种情形必须大修。上述两种情形通过内窥镜可确定。二、发动机冒黑烟严重。这种情况可通过气缸压力表测量气缸压力,如果气缸压力低于正常值,就必须要大修了。三、发动机有异响。当发现发动机有异响时,可通过发动机异响检测仪测量。如果是下列两种情形就必须大修:1、大小瓦响,发动机小瓦烧得严重并且曲轴严重磨损,此时必须大修;2、拉缸的响声,通过解体发动机发现活塞和缸壁严重拉伤,此时必须大修。第二章 发动机大修拆卸流程2.1 发动机落地发动机落地是发动机大修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为接下来的拆装、检修、清洗各元件提供了空间。在落地之前首先得拆卸蓄电池负极、放尽机油和冷却液、拆卸压缩机以及

8、各部位连接导线、拆卸一切与发动机或变速器有关的所有附件和管路。然后用手动举升台支撑住发动机底部和变速驱动桥,最后用举升器吊出发动机,如图2-1所示。图2-1 吊出发动机2.2 拆卸进排气系统部件首先,用5.5Nm扭矩扳手拆卸发动机盖,如图2-2所示,拆掉空气管道(进气口)和空气管道(在空气滤清器箱和电控油门执行器之间的部分),移开储液罐,拆下电子节气门控制执行器。接着从EVAP(electrical vestibular action potential)碳罐清洁量控制电池阀上断开EVAP软管和线束接头,同时从进气歧管上断开制动助力器和真空软管,取下进气歧管的支架。最后拆下进气歧管,注意按图2

9、-3所示的相反顺序松开螺栓。图2-2空气管道 图2-3进气歧管拆卸排气管原件,先拆卸前排气管和拆下进气歧管,接着从汽缸盖上取下加热型氧传感器的线束支架,取下进气歧管盖和使用加热型氧传感器扳手取下加热传感器。最后按照图2-4所示的相反顺序松开螺母,拆下排气歧管。图2-4排气歧管 图2-5 摇臂盖2.3 拆卸汽缸体曲轴箱组2.3.1 拆卸外围元件首先拆卸点火线圈以及火花塞等,再用扭矩为10.0Nm的扳手按图2-5所示的相反顺序松开螺栓拆下摇臂盖,接着从摇臂盖上取下衬垫,清除掉汽缸盖的所有密封胶遗留痕迹。接下来拆卸驱动皮带,然后做好一缸上止点标记点。然后用皮带轮支架固定曲轴皮带轮,松开并取出曲轴皮带

10、轮螺栓,再在曲轴皮带轮的M6螺纹孔内安装皮带轮拔具取下曲轴皮带轮,如图2-6所示。最后按图2-7所示的相反顺序松开螺栓,再在和处撬开,切下密封胶取出前端盖。图2-6 取下曲轴皮带轮 图2-7 前端盖2.3.2 拆卸正时链条在拆下外围元件后,先拆下链条张紧器以及正时链条的张紧导杆和松紧导杆,如图2-8-a所示。在此前提下,再拆下正时链条,如图2-8-b所示,朝凸轮轴链轮的方向松动正时链条,然后从其侧面取下正时链条。 a b 图2-8拆卸正时链条2.3.3 拆卸凸轮轴取下正时链条,接下来是对凸轮轴(排气)链轮进行拆卸,如图2-9-a所示, 先用开口扳手固定住凸轮轴,再用套筒扳手松开凸轮轴链轮(排气

11、)的固定螺栓。接着拆卸拆卸凸轮轴支架,在先松开,和后,如图2-9-b所示,用空压枪对其颈油孔,如图2-9-c所示的施加压力(300kPa或更大值)同时按照图2-9-c所示箭头方向旋转最终把限位销插入凸轮轴链轮(进气)上的限位销孔内,并把其锁定在最大提前角位置,如图2-9-d所示。然后按图2-9-b所示的相反顺序分几步松开螺栓(近一侧),取下凸轮轴(排气)及其链轮。 a b c d图2-9 拆卸凸轮轴(排气)链轮接下来一步是拆卸凸轮轴(进气)及其链轮,先抬起链轮(进气),用套筒扳手固定螺栓,重新把凸轮轴(进气)轻放回缸盖轴颈,如图2-10-a所示,接着用扳手将凸轮轴固定住,松开链轮的固定螺栓,如

12、图2-10-b所示,取下凸轮轴(进气)及其链轮。 a b 图2-10 拆卸凸轮轴(进气)2.3.4 拆卸汽缸盖及油底壳用扳手拆卸汽缸盖螺栓,拆卸顺序与图2-11所示相反,抬出缸盖,然后拆卸缸盖衬垫。 倒放发动机,拆卸油底壳螺栓,拆卸顺序与图2-12所示相反,再用油封刮刀将密封胶除去,取下油底壳。 图2-11 缸盖 图2-12油底壳2.3.5 拆卸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将要拆下的连杆对应的曲轴销放置在底部正中,然后拆卸连杆盖,最后使用小锤或类似的工具将活塞和连杆总成推出缸盖测。然后使用活塞扩张器拆卸活塞环。拆卸曲轴先得拆卸主轴承盖,按照图2-13所示的相反顺序分几步松开并拆卸螺栓,然后用塑料锤子轻敲

13、,使主轴承盖从缸体上拆下。 图2-13 曲轴活塞连杆第三章 发动机部件清洗与检测3.1 发动机部件清洗拆卸与分解之后,需要对各零件进行清洗与检查。清洗,是指对已拆卸、分解后的部件进行表面去污,消除磨屑等。清洗有以下的作用: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容易发现故障;安装时可防止异物进入;除去积炭或油泥等沉积物,使部件恢复其原始性能。3.2 凸轮轴检测3.2.1 检测凸轮轴凸轮高度直接用千分尺测量凸轮轴的高度,如图3-1所示。标准值分为,进气:41.705-41.895mm;排气:40.175-40.365mm。凸轮磨损极限为0.2mm。图3-1 测量凸轮轴高度3.2.2 检测凸轮轴轴颈油层间隙凸轮轴轴颈油

14、层间隙也是凸轮轴检测的一个数据,先千分尺测出凸轮轴轴颈的外直径,如图3-2所示。(标准:1号:27.935-27.955mm,2、3、4、5号:24.950-24.970mm)。然后拧紧凸轮轴支架螺栓至规定扭矩,用径规测量凸轮轴支架的内直径,如图3-3所示。(标准:1号:28.000-28.021mm,2、3、4、5号:25.000-25.021mm)。最后根据这2项数据计算出轴颈油隙(曲轴支架内直径-曲轴轴颈直径)(标准:1号:0.045-0.086mm,2、3、4、5号:0.030-0.071mm,极限:0.15mm)。 图3-2 测量凸轮轴轴颈直径 图3-3 测量凸轮轴之架内直径3.2.

15、3 检测凸轮轴轴端间隙接着在气缸盖上安装凸轮轴,在其前端的推力方向安装刻度盘指示器,测量凸轮轴向前向后移动时刻度盘指示器的轴端间隙,如图3-4所示。(标准:0.075-0.153mm,极限:0.2 mm) 图3-4 测量凸轮轴轴端间隙 图3-5 测量凸轮轴跳动量3.2.4 检测凸轮轴跳动量先将V块防止在平台上,一支撑2号和5号凸轮轴轴颈,使刻度盘指示器与3号轴颈垂直,最后用手将凸轮轴转动到一个方向,并测量凸轮轴在刻度盘指示器上的跳动量,如图3-5所示。它的标准值为0.02mm,极限值为0.1mm。3.3 缸盖检查3.3.1 检查缸盖平整度缸盖的检查,先对其整体清洗干净,去除油污、衬垫、密封胶、

16、碳杂质等。用直尺和塞尺测量六个方向的扭曲程度,如图3-6所示,标准值为0.1mm。图3-6 检查缸盖平整度3.3.2检查气门导管间隙气门导管间隙的检查需先用径规测量出气门导管内直径,如图3-7-a所示。其标准值为5.000-5.018mm。然后再用千分尺测出阀杆直径,如图3-7-b所示。它的标准值分为,进气标准:4.965-4.980mm;排气标准:4.955-4.970mm。最后得出(气门导管间隙)=(气门导管内直径)(气门杆直径)。如果超出极限,需更换气门或气门导管。(进气标准:0.020-0.053mm,排气标准:0.030-0.063mm;进气极限:0.1mm,排气极限:0.1mm)

17、a b图3-7 检查气门导管间隙3.4 活塞连杆组的检查3.4.1 检查活塞环侧间隙使用塞尺测量活塞环和活塞环槽沟的侧间隙,如图3-8所示。如果测量的值超过极限,请更换活塞环,并重新测量,倘若仍然超过极限,还需更换活塞。(标准:顶环:0.040-0.080mm,第二个环:0.030-0.070mm,油环:0.045-0.125mm;极限:顶环:0.11mm,第二个环:0.10mm) 图3-8 测量活塞环侧间隙 图3-9 测量活塞环端间隙3.4.2测量活塞环端间隙测量活塞环端间隙,先使用新机油润滑活塞和活塞环,然后插入活塞环直到活塞到达缸的中部,并使用塞尺测量活塞环端间隙,如图3-9所示。(标准

18、:顶环:0.20-0.30mm,第二个环:0.35-0.50mm,机油环:0.20-0.60mm;极限:顶环:0.50mm,第二个环:0.66mm,机油环:0.92mm)3.4.3 检查连杆使用连杆定位仪检查连杆弯曲(图3-10-a)和扭转(图3-10-b)程度,。如果超过极限,需要更换连杆总成。(弯曲极限:0.15mm;扭转极限:0.30mm)。 a b 图3-10 测量连杆弯曲和扭转3.5 曲轴连杆组检测3.5.1检测曲轴轴端间隙当曲轴随刻度指示器,如图3-11所示,前或后移动到头时,测量推力轴承和曲轴臂之间的间隙。如果测量值超过极限,请更换推力轴承,并重新测量。如果仍然超过极限,请更换曲

19、轴。(标准:0.098-0.260mm;极限:0.35mm) 图3-11 检查曲轴轴端间隙 图3-12 检查连杆侧间隙3.5.2 检测连杆侧间隙直接用塞尺测量连杆和曲轴臂之间的侧间隙,如图3-12所示,其标准值为0.200-0.352mm。3.5.3 检测曲轴主轴颈直径使用千分尺测量曲轴主轴颈的外直径,如图3-13所示,它的标准值为47.959-47.979mm。 图3-13 测量曲轴主轴颈直径 图3-14 测量曲轴跳动量3.5.4 检测曲轴跳动量想将V块放置在平台上,支撑曲轴两端的轴颈,再将刻度盘指示器笔直放在3号轴颈上,旋转曲轴时,读取刻度盘指示器上指针的移动,如图3-14所示,其极限值为

20、0.10mm。3.6 检查缸体3.6.1 检测缸体扭转大小先使用刮刀清除缸体表面上的衬垫,以及发动机机油、水垢、碳或其他污染物,再用直尺和塞尺在6个位置的不同方向测量缸体平面度,如图3-15所示,其极限为0.1mm。3.6.2 检测活塞至缸径间隙先使用径规测量出每个缸的六个不同点的缸径是否磨损、不圆和呈锥形,如图3-14所示。其标准内直径为78.000-78.015mm,磨损极限为0.2mm。然后再用千分尺测量活塞裙的外直径,如图3-16所示。标准值为77.965-77.980mm。 图3-15 检测缸径 图3-16 检测活塞裙外直径最后(间隙)=(缸径内直径)(活塞裙外直径)标准:0.020

21、-0.050mm 间隙:0.09mm3.7 检查气门挺住检查气门挺住,去除表面污渍,检查表面是否磨损或有裂纹。如果有,应更换气门挺住。测量气门挺住间隙需先测出气门挺住外直径和气门挺住孔直径。前者使用千分尺测量,如图3-17所示。(标准:29.977-29.987mm),后者用内经百分表测量,如图3-18所示。(标准:30.000-30.021mm)。由此计算出气门挺住间隙值(气门挺柱孔直径-气门挺住外直径)(标准:0.013-0.044mm),不在标准值范围内的需更换零件。图3-17 测量气门挺住外直径 图3-18 测量气门挺住孔直径3.8 检测飞轮挠度用刻度盘指示器测量飞轮和离合器接触表面的

22、挠度,如图3-19所示,标准值为0.25mm或者更少。 图3-19 检测飞轮挠度 图3-20 检测主轴承油层间隙3.9 检测主轴承油层间隙先在缸体和主轴承上安装主轴承,拧紧主轴承盖螺栓到规定扭矩,然后使用径规测量主轴承的内直径,如图3-20所示,最后得出(轴承油层间隙)=(主轴承内直径)(曲轴主轴颈直径)。它标准值为0.024-0.034mm。3.10 检测主轴承盖螺栓外直径如图3-21所示的两个位置测量外直径(d1,d2),极限值(d1d2)为0.2mm,若超出极限,需更换新的主轴承螺栓。 图3-21 测量主轴承螺栓外直径 图3-22 测量连杆螺栓外直径3.11 检测连杆螺栓外直径在如图3-

23、22所示位置测量外直径d,其极限值为7.75mm,但低于极限时,需更换连杆螺栓。第四章 发动机装配及调试4.1 发动机装配4.1.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经过了清洗和检查各零部件,装配总成的零件可分为三类:一为可用的旧零件;二为经修复合格的零件;三为补充的新零件。为此,准备好发动机大修包,其中有气门、气门油封、气缸垫、密封垫和密封圈等,需将其对大修发动机零部件进行更换。4.1.2 活塞连杆组的安装用活塞环装卸钳依次装上活塞环和各道密封环。将各道环端隙按一定角度钳开,用活塞环箍将活塞环箍紧,用木锤手柄轻敲活塞顶部,使其进入气缸,推至连杆大端与曲轴连杆轴颈连接,装上连杆盖,按规定扭矩拧紧连杆螺母螺栓。

24、4.1.3 气缸体曲轴箱组安装放倒发动机,装上油底壳衬垫及油底壳,拧紧油底壳螺栓时应中间向两端交叉进行。竖直发动机,安装气缸垫和气缸盖,缸盖螺栓应由中间向两端交叉均匀分2-3次拧紧规定扭矩。安装凸轮轴、气缸盖罩等。4.1.4 外围其他附件安装安装火花塞、喷油嘴和油管、以及进排气管。4.1.5 整车组装将装配好的发动机吊进汽车发动机舱里,为下一步进行调试提供保证。4.2发动机的调试调试目的是检查整车组装是否符合技术条件,并在行驶(路试)中检查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以及包括传动效率和滚动阻力的滑行性能。发现的故障和缺陷应予排除,并进一步调试到符合运行技术条件的要求。首先,加注

25、机油、防冻液至规定水平,以及连接好各处,然后起动着车,先让其空载运行15-30分钟,如有故障则停机进行相应的排除。再让它在额定转速下工作,运行有20分钟后检查运行状况,比如有水温、油压、排温、转速等。在空载试验完毕后还需进行带适量的负载试验,测试出动力、缸压、燃料消耗、油压、水温等数据。必须保证其动力性能良好,怠速运转稳定、燃油消耗经济性,各部件润滑正常、附件正常工作。发动机大修完毕后,工作时不得有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现象。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5秒内应能起动,低、中、高速运转稳定。水温不超过90。加速性能良好,无断火、放炮等现象。发动机机油温度在80时,3000转/分时油压应大于340Kpa

26、。结论发动机大修首先需要通过检测,检测出各种数据及与原标准值进行比较。发现参数已达到大修标准,然后制定出实施方案,其具体流程通过发动机大修能很好地修复其零件磨损,使功率、起动、加速、油耗等均接近新车指标。发动机大修很好地修复发动机逐步或已经丧失的性能,更好的。参考文献1 丁鸣朝.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2 吕秋霞.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3 李洪港、罗云辉.亚洲与美国车系发动机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4 (美)T.吉尔 著,张葵葵 等译.汽车发动机诊断与大修.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5 陈木元.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维修.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6 李鲲.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