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3317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巴黎协议:中国的承担与挑战,李 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2016.1.15,引言艰难的全球气候谈判巴黎协议的内容中国的承担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P2,引言,过去100年中,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近0.85,自1880年以来,共出现14个最暖年份,其中13个年份出现在21世纪,而2015年又刷新了新纪录。,世界变得越来越暖和,CO2排放增多,同时,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却被大量砍伐。现在,CO2的浓度比过去80万年内的任何时候都要高,2015年5月份,CO2浓度又创下新纪录,P4,为什么会发生?,影响是什么?极地冰盖开始融化190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涨了19厘米。近几十年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2、在不断加快,这将使很多岛屿及低地国家被置于危险当中。现有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相比,极地冰盖大约了缩减了近1/2个中国。,暴雨,干旱,台风,温度上升,极端天气变多,雾霾,P7,联合国2014人类发展报告,P8,2015年世界气候大会于11月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在经历了长达13天的艰难谈判,比预计延期24小时以后,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举起带有大会标志的绿色小锤,宣告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诞生,它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艰难的全球气候谈判,P9,1992年,各国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但未规定具体行动。,1997年,各国

3、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在国家层面首次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由于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美国未通过该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搁浅,2007年,印尼巴厘岛气候大会确立了“巴厘岛路线图”,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议题明确议程。,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第一次统一设定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但未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签订,首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气候变化协议,标志着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减排裸奔时代”的终结。,全球气候谈判的历程,咬文嚼字,P10,巴黎协议 Paris Agreement,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UNFCCC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

4、ion on Climate Change),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协议,协定,+,巴黎协议的内容,P11,都参加,195个缔约国,“一个都不少”人全在,都同意。这在全球治理中是罕见的局面。,全球气候谈判多年来的最大难点,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谈不拢。为两者搭起了一座由共识垒砌的桥梁,搭桥梁,发达国家今后要“多出钱”,以千亿美元量级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而后者今后也得“多出力”,更主动地落实低碳发展。,各担责,历史性的一步,并不意味着十全十美。留下了一些未解的难题。如何核查?如何监督?,待完善,确立了“国家自主贡献”的主基调。,第 12 页,2,1000亿,INDC,5

5、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自下而上”方式,全球盘点的约束机制,2020年之前发达国家每年对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共同资金。,各国将以“国家自主贡献”(INDC)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Ps:INDC(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建立从2023年开始每5年对各国行动的效果进行全球盘点的约束机制,巴黎协定涵盖了全球一致减排的目标、措施、资金补偿、技术援助、透明减排、减排核查等29大类内容,此协议将在2020年正式运作。,P13,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2,将造成2.8亿人居住的大片陆地被淹没;而如果平均气温升高4

6、摄氏度,则会造成7.6亿人因家园被水淹没而无家可归。,为什么是2?,为什么达成协议如此艰难?,从工业化开始(1875年)到现在,全球升温已经升了将近1,今后的85年时间里,还有1的空间。,P14,2的长期目标,中国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把各国这些承诺全部加起来,最乐观的设想也是达到2.7的升温目标,也就是说目前国际各国的承诺放到一起连2的目标都达不到。,P15,P16,预期温度变化(19862005到 2081-2100):,在RCP2.6背景下,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在2010-2020年间达到峰值,然后大幅下降的,则全球气温上升温度分布图如左下。,RCP8.5背景,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

7、,P17,P18,预期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P19,P20,中国的双重身份:“发展中国家”与印度一块,捍卫自身发展工业经济的权利最大的碳排放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中国的承担,P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只用6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城镇化率从10%到50%的过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中国城市化率将达70%。,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P22,中国工业化进入后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发布的中国工业发展

8、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14年世界10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排名前10位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了总排放量的70。全球排放量前六名,中国因人口社会发展等多复杂因素,排放量最高。,P23,P24,2972.1一次能源消费总量(Mtoe)23%占全球能源消费量61%占全球净增长66%煤炭占比,2014年,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舞台的华丽转身,第 25 页,2007-2009,1997,2015,巴厘会议和哥本哈根会议中坚持发展空间的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京都议定书的非附件一国家,没有设定具体目标,巴黎协定前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数年居全球第一,被动,主动,消极迎战,积极谋划,P26

9、,-2.6%煤炭产量下降15.7%水电增长0.1%煤炭消费增长-4.5%能源强度下降0.9%CO2排放增长,2014年中国的努力,中国能源产量仅增长0.2%,远低于5.9%的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中国能源消费增长2.6%,增速不到过去十年平均水平6.6%的一半化石能源中,煤炭产量下降2.6%,而过去十年年均增长5.3%,煤炭消费增长仅0.1%。非化石能源中,水电增长最快,为15.7%中国能源结构持续改进,煤炭占比66%,而2005年最高为74%可再生能源全年增长15.1%,产量占全球总量的16.7%,而十年前仅占1%。核能增长13.2%,高于过去七年平均水平的两倍。CO2排放仅增长0.9%,远低于5

10、.9%的十年平均水平,略高于0.5%的全球平均增长。,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P27,2030年左右CO2排放争取提前达到峰值;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2030年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60%65%,森林蓄积量要增加45亿立方米,建立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2016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合作项目,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即经济对碳的依赖程度将降低,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向低碳发展道路的转变。脱钩的主要原因是:单位GDP能耗

11、下降以及能源结构的去碳化,尤其在2030以后,后者作用更加显著。,P28,P29,“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CO2排放先增长后下降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20000-25000美元(2010年价格水平)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0-22吨。,P30,然而,根据中国的INDC目标,当人均GDP将可能只有14000美元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达到8吨的峰值。这可能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亮点。考虑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和煤炭资源的丰富,以消费为基础的排放量和能源利用的峰值将低于发达国家水平。,P31,第 32 页,中国实现INDC目标的困难和挑战,P3

12、3,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P34,煤炭产业的惨淡境遇新能源产业的光明前景环保产业进入新纪元,P35,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扩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P36,推进气候变化立法应对气候变化法(2015.9初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2014.9.19)企业能源审计规范温室气体排放统计,P37,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等定价、上网和采购机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气候变化灾难保险制度,P38,节能技术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P39,碳排放交易的主要目标:通过给参与企业设定排放上线,推行碳配额管理实现合理控制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并通

13、过建立起交易制度体系,以市场发现排放配额价格,赋予企业实现减排目标的灵活机制,激励企业有效降低减排成本,切实落实各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从而推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447亿欧元。世界银行曾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场。,P40,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省、广东省、深圳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将2013年-2015年定为试点阶段。截至2015年7月底,中国7个试点全部完成履约,共覆盖2052家控排企业,配额的累

14、计成交量超过5365万吨,累计成交额约19.5亿元;中国自愿减排(CCER 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配额约1079万吨。虽然碳交易的总量仍未符合市场预期,但总体来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验成功”。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到,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总结,P41,巴黎协定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合作典范。它提出的诸多目标和要求,意味着以石油、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将更快地、不可逆转地退出历史舞台。它不仅有助于解决气候问题,也深刻影响着未来若干年里全球的投资机会、技术创新机会、商业模式变化等等。巴黎协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中国政府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迎战到积极谋划,并最终在这个最重要的全球环境治理舞台上成为领导者的华丽转身。中国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有压力,有挑战,但更多是机遇!,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