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3328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7.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七大手法简化版.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E七大手法,基礎IE的分析層次,方法研究的分析層次,成型,PC塑膠面板,成型加工,噴涂,組裝,上料,遮蔽,噴漆,烘烤,放產品,取噴槍,進行噴漆,流平,伸手,握取噴槍,移動至治具,啟動開關,工序,操作,動作,動素,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動作分析,印刷,檢查,下料,IE七大手法,七大手法,人機法,動改法,流程法,雙手法,五五法,防錯法,抽查法,一流程法,手法名稱 流程程序法,簡稱為流程法”-以產品或零件的加工製造全過程為物件,把加工工藝流程劃分為加工、檢查、搬運、等待和貯存等五種狀態加以記錄和分析.工具 流程程序圖目的(1)取消不必要的程序;(2)合併一些過於細分或重複的工作;(3)改變部分操作程

2、序,以避免重複;(4)調整佈局,以節省搬運;(5)重排和簡化剩餘的程序,重新組織一個效率內更高的程序.,流程程序法常用記號,流程程序分析的工具介紹,在標準表格上繪製用一型材製作L型零件的流程程序圖,表頭工作名稱、開始狀態、結束狀態、研究者、審核者、日期等,圖形,統計,流程程序分析技巧,5個方面:操作、運輸、儲存、檢驗、等待5W1H技朮:What/Where/When/Who/How/Why6大步驟選擇記錄分析建立實施維持。,1個不忘:動作經濟原則4大原則:ECRS(Eliminate,Combine,Rearrange,Simple),說明:1.以上作業呈現出錯綜的物流路線,而且空間利用率低.

3、2.線外作業佔用了很大空間,而且影 響5S及廠房的美觀.,組裝線,組裝線,摘自:IE服務團 王小鋒,改善實例1,說明:1.以上作業呈現出順暢的物流路線,而且空間利用率增加.2.把FILM貼膠帶之線外作業放入 FILM隔間內,節省空間.,組裝線,摘自:IE服務團 張波,FD,FV1,FV1,FV1,FV1,FD,FD,換保護膜,FV2,PKG1,OQC,Aging,Aging,Aging,OQC批退區,待工程,待Aging,Aging後待FD,待OQC,待PKG2,PKG1後裝箱區,PKG2,改善前物流動線示意,案例Module MO后段,Aging,Aging,Aging,OQC批退區,待工程

4、,待Aging,Aging後待FD,裝箱區,裝箱區,待OQC,待PKG2,PKG2後待入庫,改善後物流動線示意,二五五法,.手法名稱 5 5W2H法又稱5 5何法,又稱質疑創意法,簡稱五五法。.目的 熟習有系統的質問的技巧,以發掘出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創造改善途徑。.意義 5W2H是一個探討問題質疑的技巧,是告訴我們最好要“問5次以上”才好,才能將問題的症結所在發掘出來。類似我們的“打破砂鍋問到底”之精神。,5W2H列表,丰田五五法發問,“為什么機器停了?”“因為超負荷保險絲斷了。”“為什么超負荷運轉?”“因為軸承部分的潤滑不夠。”“為什么潤滑不夠?”“因為潤滑泵汲不上油來。”“為什么

5、汲不上油來?”“因為油泵磨損松動了。”“為什么磨損了?”“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了鐵屑。”,打破常規,追根究底-5Why?,更換保護膜,Panel Assembly,Hi-Pot,Assembly Test,Aging Test,FD,FV&更換保護膜,OQC,1.為甚麼要更換保護膜?2.為甚麼要用硬式保護膜?3.為甚麼要這樣設計呢?4.為甚麼不用別的呢?5.為甚麼不試一試偏光片自带的保 護膜?,五五法發問實例,五五法發問實例,1.問為什么流程中有兩次換保護膜?答有軟式保護膜-硬式保護膜硬式保護膜-軟式保護膜兩次更換交替Aging制程須用硬保護膜。2.問為什么必須用硬保護膜?答因為制程中有一道

6、工序-Aging原來的軟保護膜不能經受老化。3.問為什么原來的保護膜不能經受老化試驗?答因為原來的保護膜厚度不夠老化時易卷曲。4.問為什么原來的軟保護膜不能修改厚度?答增加厚度將增加成本次保護膜作用僅僅是保護制程中panel減少損傷。5.問為什么不使用其他的不增加成本又保証制程的保護膜?答能使用cell段貼偏光片時撕下廢棄的保護膜,正確的提問方式,改善前,改善後,撕起保護膜,檢驗,換保護膜,Hi-Pot,Panel Assembly,揭下軟式保護膜,換上硬式保護膜,軟式保護膜,Aging Test,Assembly Test,FD,揭下保護膜,FV,Panel Assembly,Hi-Pot,

7、Assembly Test,OQC,硬式保護膜,變更為,流程再造,五五法發問實例,三防錯法,B.目的認識”防錯法”的意義,及學習如何應用”防錯法”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進而達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零缺點)”之境界。,A.手法名稱防止錯誤法(防錯法)Poka-yoke(Fool-Proof),防錯法基本原則,A.輕松原則-難以辨認難拿難動等作業使作業員容易疲勞而發生失誤。B.簡單原則-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容易發生人為失誤。考慮用治具及工具,進行機械化,使新進人員或支援人員也不容易出錯。C.安全原則-有不安全或不安定因素時,加以改善使其不會有危險;馬虎作業或勉強作業有

8、危險時,設法安裝無法馬虎或無法勉強作業的裝置.D.自動化原則-依賴像眼睛,耳朵等感官進行作業時,容易發生失誤.製作治具或使之機械化,減少用人的感官來判斷的作業.一定要依賴感官的作業,譬如:當信號一紅即同時有聲音出現,設法使之能夠二重三重的判斷.,常見的防錯裝置,(1)人類五官具有的防錯裝置功能 顏色表示和識別符號 類似零部件和材料隔離放置 手感識別 注意事項用大字等引人注目的方式表示 啟動警鈴報警的裝置 考慮噪聲水准換氣空調等.,常見的防錯裝置,(2)設計機械裝置來防錯若產品有某操作遺漏,則產品將無法符合裝置設備若產品不正常,則自動設備將停止機器操作若某操作沒有做,則自動設備將停止機器操作自動

9、設置設備將能休整沒操作 動作,而使制程繼續進行能發現前制程的異常產品,并停 止其流向下一制程若前制程工作被疏忽,則自動裝 置設備將不會啟動下一制程.,應用原理,斷根原理;保險原理;相符原理;自動原理;順序原理;,隔離原理;復製原理;警告原理;層別原理;緩和原理;,四工作抽樣概述,1 定義 工作抽樣是利用數理統計的原理,用隨機抽樣方法研究生產率的一種技術。工作抽樣又稱為瞬時觀測法,是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以隨機的方式對調查物件進行間斷地觀測,並按預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調查的資料得出需要的結果。2 用途-收集生產中有關設備和人力資源資訊,用以研究改善資源利用、降低成本。-驗證建立或改進管理制度的可行

10、性。-制訂工時標準。,工作抽樣的原理,-32-1 2 3,工作抽樣的觀測精度,工作抽樣一般取2的範圍,即確定95.45%的可靠度,就是說實現預定的抽樣資料中有95.45%以上落入2 的範圍,僅有4.55%的誤差,所允許的誤差用精確度來衡量。,工作抽樣的觀測次數,工作抽樣時觀測次數的多少直接影響抽樣的成本與所得結果的精確度。如果精確度要求高,抽樣次數就多,所費的人力、時間及金錢就多。因此,不能將觀測次數無限增加,否則將失去工作抽樣的意義,觀測次數的多少可由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公式來確定。n=P(1-P)Z2/E2 P觀測事件發生率n觀測次數Z正態分佈下的Z值 E絕對精確度,工作抽樣的步驟,1.確立

11、調查目的與範圍2.調查專案分類3.決定觀測方法4.向有關人員說明5.設計調查表格6.試觀測,決定觀測次數7.決定觀測時刻8.檢查異常值作出結論,例 對某機器作業率進行觀測,估計該機器停車率為25.6%,需要觀測精度的絕對誤差為0.01,可靠度為95%,求需觀測的次數。,P=0.25,1-P=0.75,Z=1.96,E=0.01由公式n=P(1-P)Z2/E2=0.25X0.75X1.962/0.012=7203次,利用工作抽樣計算標準時間,有一鑽床工,每天工作8小時,經過一天的分散抽樣後,結果是空閒比率為15,即有72分鐘是空閒的,其餘的408分鐘在工作。在這一天觀測中,其被評定的平均績效指標

12、為l10。從檢驗資訊知,該工人生產合格產品420件。此外,根據以往的測定,該作業的寬放率定為15,如表所示。由這些資料計算標準時間。,五人機配合法概念,1.手法名稱 人機配合法,簡稱為”人機法”。通過對以人為主工序的詳細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對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學的組合合理的布置和安排達到工序結構合理減輕勞動強度減少作業的工時消耗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為目的而做的分析。2.目的 學習如何記錄人與機器配合工作時的過程。,概念,3.意義:以圖表的方式,記錄操作者與一部機器或多 部機器之操作關係,並以此記錄來做進一步 的分析與改善。4.應用範圍(1)1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器。(2)數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

13、器。(3)數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5.分類 分人機操作分析及聯合操作分析,概念,6工具介紹人機作業分析工具:人機操作圖聯合操作圖人機作業圖的組成:表頭,圖表,統計.人機作業圖的記錄符號:表示工作 表示空閒,人機操作分析,在機器工作過程中調查了解在一個操作周期內機器操作和人員操作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充分利用機器于工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時間。人機操作分析是利用人機操作圖。人機操作分析圖的構成:表頭圖表統計。,人機操作分析-改善案例,工作任務:PC面板透鏡 熱熔。開始:從流水線上取面板。結束:熱熔后放回流水線。,改善前人機利用率分別僅為55.6%和44.4%,圖表,表頭,統計,人機操作分析-改善案例,動作同

14、步進行改善后人機利用率分別為100%和80%,聯合操作分析,在生產現場中,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操作人員同時對一台設備(或一項工作)進行操作,稱為聯合操作作業。聯合操作作業分析常採用“聯合操作分析圖”。目的發掘空閑與等待時間使工作平衡減少周期時間獲得最大的機器利用率基本原則:人與機器的動作同時完成為最佳。,摘自:WLBG 趙美平,空閑,工作,由分析可知設備利用率僅3/7=43%,人機操作分析:,改善前,聯合操作分析-聯合操作圖,摘自:WLBG 趙美平,改善后(兩人一機作業圖),聯合操作分析-聯合操作圖,改善后,改善后(人機聯合操作分析),結果顯示設備利用率提升至6/7=86%,空閑,工作,聯合操

15、作分析-聯合操作圖,六動作改善法,1.手法名稱 動作改善法,簡稱為動改法“是:省力動作原則,省時動作原則,動作舒適原則,動作簡化原則2.目的 學習有關動作經濟的22個基本原則。應用這些原則來進行個人、家庭及公司內的工作改善,以達到舒適,省力、省時,有效率的境界。3.意義 為配合人體及手之動作,將有關之事物,歸納出最省力又省時的動作原則,用以檢視工作場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否改善之處,以減少工作人員的疲勞並提高工作效率.,概念,4.分類 動作經濟原則可分為3大類22項1)有關於人類運用方面之原則,共包含10項。2)有關於工作場所之佈置與環境之原則,共包含8項。3)有關於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共包含4

16、項。5.功用1)減少操作人員的疲勞。2)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3)提高工作的效率。,有關人體動作方面,用一只手:插完30只销子需30S用双手:插完30只销子只需23S,节约时间29%,1雙手并用原則,有關人體動作方面,2對稱反向原則,有關人體動作方面,3排除合并原則,不必要的動作會浪費操作時間,使動作效率下降,應加以排除。而即使必要的動作,通過改變動作的順序、重整操作環境等也可減少。,4降低等級原則,消除轉身取膠帶無效動作,5免限制性原則,在工作現場應儘量創造條件使作業者的動作沒有限制,這樣在作業時,心理才會處於較為放鬆的狀態。,有關人體動作方面,人體各部分動作等級分類,有關人體動作方面,6

17、避免突變原則,7節奏輕松原則,動作也必須保持輕鬆的節奏,讓作業者在不太需要判斷的環境下進行作業。動輒必須停下來進行判斷的作業,實際上更容易令人疲乏。順著動作的次序,把材料和工具擺放在合適的位置,是保持動作節奏的關鍵。,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有突然改變方向或急劇停止必然使動作節奏發生停頓,動作效率隨之降低。因此,安排動作時應使動作路線儘量保持為直線或圓滑曲線。,有關人體動作方面,8利用慣性原則,上下型揮動:最佳效果的效率為9.4%.動能未得到利用,為肌肉所制止.圓弧型揮動:後面揮上,前面打下,效率可達為20.2%,不易疲勞.,9手腳并用原則,10適當姿勢原則,有關人體動作方面,有關工具設備方面,11

18、利用工具原則,12工具萬能原則,13易于操作原則,14適當位置原則,标准型,德伏拉克型,英文打字键位置安排与各手指能力匹配:,大旋具与小旋具,有關工具設備方面,有關場所布置方面,15定點放置原則,16雙手可及原則,有關場所布置方面,21避免擔心原則22環境舒適原則,17按工序排列原則,18使用容器原則19用墜送法原則20近使用點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四大黃金準則,Nothing is the best,but can be betterThink more systematically,and dont say,“NO”.Continuous Improvement.,七雙手操作法概念,1.手法

19、名稱 雙手操作法,簡稱為“雙手法”。2.目的 學習有系統的記錄人體雙手(足)動作的過程。3.意義 以圖表的方式以雙手為物件,記錄其動作,表示其關係,並可指導操作者如何有效運用雙手從事生產性的工作,提供一種新的動作觀念,找出一種新的改善途徑。4.應用範圍:4.1適用於以人為主的工作;4.2專注於某一固定工作地點之研究;4.3該件工作有高度重複性,一雙手操作法概念,5.雙手作業分析的特徵主要研究物件是操作者的雙手借助於雙手作業圖進行分析6.雙手作業分析的目的研究操作者雙手的動作使其平衡發掘“獨臂式”的操作發現拌手,找尋笨拙而無效的動作,雙手操作圖概念-畫法,一般畫法:O 表示操作,即握取、放置、使用、放手的動作;表示搬運、手移動的動作;D 表示等待,即手的延遲、停頓;表示持住,即手握住物件的動作;表示檢查。,教案示例-現狀,教案示例-改良方法,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