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3331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格索兰演讲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企业界在建设低碳经济中的机遇,2010年4月10日 上海,英格索兰 宋振宁,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历史机遇,内容提要,中国能源需求急剧上升,主要经济体一次能源消费量(1965-2008),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报告注释:中国的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欧盟的数据不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百万吨油当量,主要经济体一次能源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2008),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巴西,%,中国的能源安全,全球能源储量格局,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报告,主要经济体能源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2008),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核电

2、消费量2008年占全球的2.5%,远低于美国(31%)、法国(16.1%)及日本(9.2%)中国水电消费量2008年占全球的18.5%,居世界第一,高于第二位的加拿大(11.7%)近七个百分点,高能耗的经济增长,资料来源:(1)世界银行;(2)BP世界能源报告;(3)作者分析,中外单位GDP能耗比较(2008),吨油当量/百万美元,2.9倍,4.5倍,5.5倍,中国的能源安全,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资料来源:(1)BP世界能源报告;(2)EIU;(3)作者分析,中、美两国经济增长与能耗总量的对比(2008-2028F),万亿美元,亿吨油当量,中国GDP*,美国GDP*,中国能耗

3、总量*,美国能耗总量*,注:*由“十一五”计划降耗目标估算中国年度单位GDP降耗幅度为3.9%;根据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草案就2020年的排放目标推算美国年度降耗幅度为能耗总量的1.2%*引用EIU对中国和美国0910年预测;假设中国1128年经济增长速度为8.5%;美国1128年经济增长速度为2.0%,中国的能源安全,人均能耗仍很低,资料来源:(1)联合国;(2)BP世界能源报告;(3)作者分析,中外人均能源消费量比较(2008),吨油当量/人,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强,只有日本和德国的三分之一强,中国的能源安全,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忧虑,资料来源:(1)麦肯锡;(2)BP世界能源报告;(3)作者

4、分析注释:*假设2030年油价保持为1997-2007年平均油价每吨445美元(每桶60美元),中国原油需求和供应,单位:亿吨,9.0,3.71,7.0,1.9,生产量,净进口量,在实现目前降耗目标的情况下,每年进口原油仍要多花费2,300亿美元*,1.86,1.85,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实现目前降耗目标前提下2030年中国石油需求预测,目前中国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只够国内消费五年左右,1965-2008年美国石油消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中国为8.6%。照此增长率,中国石油消费量不迟于2021年将达到11亿吨,超过美国成为最大消费国,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和平崛起的国

5、际环境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历史机遇,内容提要,全球变暖,全球每年平均气温的升高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1880-2007),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对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甚,资料来源:CRED,全球气候相关自然灾害受灾人数(1998-2008),发展中国家更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能力低高比重的气候敏感性经济部门匮乏的防范性基础设施/医疗设施薄弱的财政实力欠缺的知识与技术储备,潜在威胁大海平面上升威胁岛屿、沿海低洼地区风暴更加频繁,破坏性更大严重加剧一些地区的干旱传染性疾病滋生,经合组织成员国包括了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成员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6、18%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左右,但受灾人数高达全世界的55%,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中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外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200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1990-2007年均增长率,4.7%,1.0%,12.7%,3.1%,-2.4%,3.6%,1.3%,-1.3%,1.9%,2.1%,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还将继续高居排放榜的首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1960-2020F),亿吨二氧化碳,%,在达到减排目标的情况下,202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占到全球的27%*,20F,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在2005年的水

7、平,202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80亿吨,将近占到全球的一半*,中国排放量占全球比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料来源:(1)世界银行;(2)国际能源署;(3)美国能源部;(4)中国统计年鉴;(5)作者分析注释:*2005-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燃料消耗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推算;*2005-202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假设为8%,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按照主要国家当前减排承诺所作的预测,资料来源:(1)美国能源部;(2)IHS Global Insight;(3)作者分析注释:*2005-202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假设为8%,印度为6.7%,美国2.3%,欧盟2%,日本1.

8、2%;*欧盟的数据指经合组织中欧洲国家的总和,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中外比较(2005,2020),亿吨二氧化碳,2005-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3.8%,4.7%,-1.2%,-1.9%,-3.0%,2005年实际排放量,2020年预测排放量,各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2020年目标,单位GDP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单位GDP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5%,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7%,排放总量比1990年下降20%,排放总量比1990年下降25%,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后哥本哈根会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自愿减排与国际核查机制“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G2相对于中美节能减排合作

9、建设创新型社会与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历史机遇,内容提要,产业结构特点,中、美两国高能耗行业在GDP中比重的对比(2007),%,采矿业公用事业石油、煤炭产品金属冶炼非金属矿产品造纸,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其它工业,高能耗工业*,资料来源:(1)美国商务部;(2)中国统计年鉴;(3)作者分析注释:*参照北美行业分类进行归总,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技术应用差距,关键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类型的合理选择系统方案的优化,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负载率,英格索兰全球客户研究表明螺杆机组的

10、日常运营实际负载率平均仅为70%高效稳定,随着负载的下降节能效果尤为出色,节能量最高可达34%运行维护成本较传统机型减少16%,较市场上的竞争产品可节约10%,相同工况下的输入功率,例一:高能效空气压缩机(Nirvana),千瓦,负载率,110千瓦/7.5barg传统机型,110千瓦/7.5barg高效螺杆机,相同工况下的比功率,千瓦/立方米/分钟,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应用先进技术 混合永磁铁电机(永磁电机+调速变频器)96%以上的恒定高效率任意调节螺杆的转速,无极开停机,无需卸载启动电流小于额定电流70 低温升变频风扇根据环境温度调节风扇转速,减少无用耗能,优化产品结构 主电机

11、安装于转子之上,直接驱动,无需齿轮等传动部件主机与油分离器一体化设计,大大减少机组内部的管道及泄露接口,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实现节能,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突破性的分布式系统区域性多台小机组(2-6匹)并联系统,贴近冷柜,减少负载变化下的能耗浪费大大缩短管道长度,减少泄漏,并有效降低管内压降,提高蒸发温度显著降低制冷剂的需求,提高冷媒的转换率,应用先进产品技术低温制冷采用喷气增焓涡旋压缩机,提高COP,降低进入冷柜时的冷却液温度压缩机、控制箱一体机,例二:超市冷柜系统(Protocol),系统类型的合理选择美国典型超市(4,181-4,645 平方米)采用保特酷的应用方案,相比传统

12、并联系统,每年可降低总能耗8-17%,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例三:空调冷水机房,酒店案例:冷负荷为8,154千瓦;选用3台三级离心式冷水机组、冷冻及冷却水泵各4台、冷却塔3台,5,175,5,534,制冷主机,水泵,冷却塔,15%,56%,0.1%,耗能项,降耗比例,总能耗,6.4%,运营一年的耗电水平比较,通常情况下,采用大温差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可降低5-15%机房的年运营成本,兆瓦时,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系统方案的优化,Q=m cp T,背景目前最高效冷水机组COP为7.8(ARI),可提升空间日益缩小水泵及冷却塔占系统能耗比重上升至42%系统节能较设备节能潜力大,

13、大温差小流量系统,改用较小功率水泵,并增加了末端换热效率,大大降低能耗低于常规出水温度的主机高温低流的冷却塔低温低流的末端表冷器采用一次泵变流量技术水泵的电机采用变频技术,使蒸发器侧流量随负荷侧流量变化而变化,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技术节能减排的潜力,中国应用节能技术的减排潜力,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各行业的单位产量的碳强度保持不变技术普及停滞,没有应用任何新技术,持续达到目前政府的减排目标(即每年单位GDP减排3.9%)不增加高能耗原材料产品出口,在建筑和家电、道路运输、高排放工业、电力和农林领域充分应用节能技术,资料来源:麦肯锡,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

14、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工业技术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历史机遇,内容提要,节能的投资回报率,资料来源:麦肯锡,为实现至2020年能耗增长减半全球每年需新增的节能投资,单位:10亿美元按行业测算,单位:10亿美元按国别测算,对全球每年新增节能投资的回报,平均年度内部收益率(IRR)17%,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对节能设备每1美元的投入可减少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达2美元,“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cheapest form of new energy we have.”摘自财富2007年11月28日,(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平均资产收益率ROA为7.7%),中国的历史机遇

15、,节能创造就业岗位的研究,资料来源:(1)Putting Renewables to Work;(2)Energy Efficiency and Job Creatio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niel Kamman教授等2004年的研究成果,美国节能经济协会(ACEEE)的研究成果,如果每年实现降低单位GDP能耗2.4%的话,美国每年可新增七十万至一百万个就业机会,传统能源开采和加工行业为资源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就业岗位少降低能耗对该等行业的冲击所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影响有限能耗降低促进其它创造就业岗位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能耗成本下降增加该等行业的利润率消费者能耗开支减少,可购买

16、更多的其它消费品和服务,中国的历史机遇,节能创造就业岗位的实证,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行业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2007),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所提供的岗位数量所有行业的中间值,就业人数,传统能源供应行业,其它行业,中国的历史机遇,第四次工业革命,资料来源:华尔街日报,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英、美,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代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美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在燃烧前碳捕获方式所需的煤转气方面技术领先,碳捕获至2100年将贡献多至55%的减排量中国企业生产的风力发电机成本比欧洲厂商低30%,国内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20%增至60%,并开始出口拥有全球光伏太阳能面板市场的30%,价格至2010年可降至1美元一度电(新摩尔定律?),中国?,中国的历史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