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33679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pt演示文稿.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现有下列物质:A.NaCl,B.NaOH,C.H2SO4,D.NH3H2O,E.CH3COOH,F.铝条,G.石墨,H.NH3,I.CO2,J.蔗糖,K.Cl2的水溶液,(1)属于电解质的是,特点是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 且属于属于非电解质的是,特点是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都且属于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它们分别属于 和(2)属于强电解质的是,特点是在水溶液中且属于电解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特点是在水溶液中 且属于电解质,A、B、C、D、E,导电,化合物,H、I、J,不能导电,F、G、K,单质,混合物,A、B、C,完全电离,D、E,不能完全电离,2电离平衡(1)定

2、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的速率和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电离成离子,离子结合成分子,(2)特征弱:研究对象是;等:v(电离)v(结合);动:属;定:条件一定,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变: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平衡发生移动,弱电解质,动态平衡,保持不变,(3)影响因素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外因A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原因是电离过程是 B浓度:加水稀释,使弱电解质的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向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电离,增大,吸热的,电离,增大,C同离子效应:例如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填“左”

3、或“右”)移动,电离程度,c(H),c(CH3COO)D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向氨水中加少量AlCl3固体,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向(填“左”或“右”)移动,电离程度,c(OH),c(NH),左,减小,减小,增大,右,增大,减小,增大,(4)电离平衡常数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分子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与 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表达式:以CH3COOH CH3COOH为例,K.,离子的浓度之积,弱电解质分子,意义: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弱电解质越易特点: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为.影响因素:电离平衡常数仅仅是的函数,且温度,K值越,电离,K1K2K3,温度,越高,大,1下列物质的

4、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BCl2CNH4HCO3 DSO3,解析:A选项中CH3COOH是一种弱电解质;B选项中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选项中NH4HCO3是一种强电解质;D选项中SO3与水反应生成的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使其溶液导电,但离子不是SO3本身电离出来的,SO3是一种非电解质答案:D,2对于0.1 mol/L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少B温度升高后,溶液的pH增大C加入少量Na2CO3固体,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加入少量冰醋酸后,溶液的c(H)增大,解析:本题考查外界因素对醋酸

5、电离平衡的影响加水稀释,c(H)减小,c(OH)增大;温度升高,醋酸的电离度增大,c(H)增大;加入Na2CO3,CO与H结合,醋酸的电离平衡右移答案:D,3下列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A氨水 B氯水C王水 D食盐水,答案:B,点拨:解答该题时要注意加入物质时是消耗离子促进平衡正移,还是同离子效应抑制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然后再逐一分析,答案:A,解析:Ca(OH)2是强碱,完全电离,A正确;AgCl是难溶的强电解质,但溶解的那部分也全部电离,B错误;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可一步写出,多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可只写第一步,故C、D正确答案:B,2常温下,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酸盐溶液中,分别通入

6、少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NaA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a2CO3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HB在水中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关系是()AHA较强BHB较强C两者一样 D无法比较,解析:比较两反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B能夺取CO2生成的H2CO3中的2个H原子,而A仅能夺取H2CO3中的1个H原子,故A对应的HA酸性更强而更易于电离出H.答案:A,1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特征不能完全电离加以判断(1)测一定浓度溶液的pH.例如:0.1 mol/L的CH3COOH的pH1,证明CH3COOH为弱酸(2)相同条件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例如:相同温度下,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铝条分别

7、投入相同浓度的醋酸和盐酸(与前者均为一元酸),结果后者反应更快,证明CH3COOH为弱酸,(3)相同条件下,做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明亮程度相同温度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醋酸与盐酸做导电性实验,结果后者灯泡更亮,证明CH3COOH为弱酸,2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判断例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加适量CH3COONH4(显中性),结果溶液颜色变浅,证明CH3COOH为弱酸3用相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例如:CH3COONa溶液显碱性,即pH7,证明CH3COOH为弱酸,4用稀释规律判断例如:将pH均为2的醋酸与盐酸稀释100倍,结果前者pH4,而后者pH4,证明C

8、H3COOH为弱酸5用“强者制取弱者”判断例如:将盐酸滴加到NaHCO3溶液中产生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碳酸与硅酸均为弱酸,6用元素周期律判断例如:(1)非金属性:SPSi,则酸性:HNO3H3PO4H2SiO3;(2)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例题2向体积均为1 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酸酸中,分别投入0.28 g Fe,则下图中的曲线符合反应事实的是(),点拨:解答该题时先通过简单的计算判断出Fe与盐酸恰好反应,而CH3COOH为弱酸,所以CH3COOH过量,同时要注意图象中曲线的含义及关键点,答案:C,1相同

9、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解析:因强酸完全电离而弱酸部分电离,所以结合题目可知弱酸仅电离出的H即与强酸中全部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而与Mg反应时弱酸分子继续电离出H又与Mg产生H2,即弱酸产生的氢气多答案:A,(2009德州高三质量检测)要证明某酸是弱酸,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将串联一小灯泡的该酸溶液与串联一相同小灯泡的硫酸并联,接通电源后,若该溶液上的灯泡较暗,则说明该酸是弱酸B测定该酸的钠盐溶液常温下的pH,若pH7,则说明该酸是弱酸C用该酸与金属

10、锌反应,产生气泡较慢,则说明该酸是弱酸,D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该酸的量大于硫酸,则说明该酸是弱酸解析:A项用导电能力判断强弱电解质,必须在同浓度下,所以A不正确;C项酸与锌反应的快慢和氢离子的浓度有关,强酸的浓度很稀时氢离子浓度也很小,所以不同浓度时与锌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不能说明酸的强弱;D项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消耗酸的量大于硫酸,既可能是一元强酸也可能是一元弱酸答案:B,方法归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强、弱电解质.1.相同条件下利用溶液的导电性来区别;2.从实际存在作用区分:强酸、强碱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3.从组成和结构上区分: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

11、物是强电解质,如大多数盐类、强碱、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等;,4.从电离程度大小来区分.比较相同pH,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实验设计问题提出如何证明一种物质为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弱电解质的实质是存在电离平衡,外界条件改变会引起平衡移动,造成溶液中H或OH浓度的改变,例题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0.2 mol/

12、L_?(填“是”或“否”)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A前者大 B后者大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酸(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mol/L.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c(Na)c(A)_mol/L,解析:(1)因为是一元酸和一元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混合,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是NaA,对NaA溶液分析,若a7,说明HA是强酸,若a7,说明溶液是因A的水解而显碱性,则HA是弱酸(2)不一定等于0.2.当HA是强酸时等于0.2

13、;当HA是弱酸时,大于0.2.因为pH7,说明c(H)c(OH),那么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有c(Na)c(A)(3)由丙组实验数据可知,两溶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后pH7,说明A水解,得到HA是弱酸,其他易推知,答案:(1)如a7,HA为强酸,如a7,则为弱酸(2)否C(3)弱c(Na)c(A)c(OH)c(H)(4)105105109,总结归纳强酸、弱酸的实验验证实验设计思想:以证明某酸(HA)为弱酸为例,1(2009山东潍坊月考)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SO2BBaSO4CCl2 DC2H5OH,答案:A,2某温度下,可逆反应H

14、AHA的电离常数为K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a越大,表示该弱酸较易电离BKa越大,表示该弱酸较难电离CKa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DKa随体系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析:电离常数Ka越大,说明该弱酸越易电离,A正确,B错误;而Ka仅是温度的函数,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D正确答案:AD,3已知相同条件下,HClO的电离常数小于H2CO3的第一级电离常数为了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加入()AHCl BCaCO3(s)CH2O DNaOH(s),解析:氯水中存在的平衡是:Cl2H2OHClHClO,加入HCl,c(H)、c(Cl)增大,平衡左移,c(HClO)减小;加水,平衡右移,但体积

15、增大,使c(HClO)减小;加入CaCO3,只与HCl反应而不与HClO反应,平衡右移,c(HClO)增大;NaOH与HCl、HClO均反应,c(HClO)减小答案:B,4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使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的电离程度一定变大B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大C溶液的pH一定减小D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解析:当增大醋酸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c(H)变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A项错;当向溶液中加碱或能与醋酸反应的盐时,c(H)变小,pH增大,平衡右移,C项错;若稀释醋酸,平衡右移,同时导致c(H)变小,导电能力减弱,D项错;无论什么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一定会使发生电离的分子数增多,故B项正确答案:B,5(2009郑州模拟)有甲、乙两份等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的氨水,pH为11.(1)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将向_(填“促进”或“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的pH将为_(填序号)A911之间B11C1213之间 D13,(2)乙用0.1 mol/L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的乙溶液与稀释后的甲溶液相比较,pH_(填“甲大”、“乙大”或“相等”),其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