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33905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主讲人:杨代奇,温州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电话:88287728 88286618,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副教授,安全技术措施,主讲人:杨代奇,温州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电话:8828772888286618,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副教授,安全技术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来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安全技术可分为:1、机械与电气安全技术2、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5、矿山安全生产技术6、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安全技术措施,。,机械伤害事故的种类 1、金属切削机械(冷加工)如车床、铁床、刨床、磨床等其转动部件

2、,如皮带轮、齿轮、转轴、砂轮无防护罩壳或元件爆裂后伤人、切屑割伤、烫伤操作者。2、冲压机械如冲床、压床、剪床。其冲模(头)压块、剪刀冲下造成手指冲伤、断指及头部伤害。3、机械热加工如铸造、锻造、金属焊接(切割)造成工人灼伤、爆炸、烟害、粉尘、火灾、强光幅射、触电等事故。4、起重机械如起重机、升降机、塔吊、汽车吊、码头吊易产生吊运物体坠落、吊车倾翻、碰撞致伤、触电等事故。,5、锅炉如油锅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易发生爆炸、爆管缺水事故、漏水事故、事故汽水费腾。6、压力容器如反应容器、盛装(贮运)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可能会发生,破裂爆炸、引起震动,冲击波碎片冲击,火灾、毒害

3、。7、压力管道如煤气管道、燃气管道、蒸汽管道、工艺管道等。引起爆炸、泄漏、火灾事故。,1、加工机械设备的齿轮、皮带轮、砂轮、锯片等运动时造成的绞伤、磨伤和物体打击伤害。2、冲、剪、压、切设备及木加工机械在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剪切伤、压伤、砸伤、挤伤。3、刀具造成的切割伤及产生的切屑造成的烫伤、刺伤等。4、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造成的打伤5、手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机械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一、机械加工伤害事故的类型:,录像,二、机械加工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1、操作者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操作规程不健全、管理不善。如违章操作、无证盲目操作、管理混乱造成事故。2、安全生产设施缺少或有缺陷。如冲

4、床无防护装置、无超负荷安全装置、自动保护装置未装、失灵、出故障等。3、未穿戴或不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如戴手套被机床钩住碰伤,扎长辨子被机床卷入受伤。4、机床运转不正常。如砂轮、飞轮飞出伤人、轮轴断裂机械事故。5、工作环境恶劣。机床设置间距通道、宽度不符合标准要求,乱堆放工件杂物,通风光线不符合要求。,三、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掌握设备的操作要领后方可独立上岗;2.严格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在确定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4.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安装并按规定正确使用,不准不用或将其拆掉;5.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

5、品;6.工作合理安排,切忌长期加班加点,疲劳作业。,1、铸造、锻造生产造成灼烫伤、铁水爆炸、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事故。2、金属焊接(切割)易造成灼伤、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焊接(切割)产生事故的原因有:1)焊接熔融金属与熔渣的颗粒、火花燃着易燃物 2)电焊机受潮、接线错误、电缆绝缘损坏、短路、过热、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3)焊接未清洗过的油桶、油罐、带压的锅炉、管 道、容器附件。4)使用气瓶不当。5)个人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机械热加工事故及预防措施 机械热加工伤害事故的分类及原因,返回,1、焊接处10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宽度应大于1米。2、各种气瓶应放置在焊接作业处10米以外。3

6、、严禁焊接未经清洗的储放易燃易爆品的容器4、焊接管子容器时必须把孔盖、阀门打开。5、保证焊接设备、绝缘电缆、连接可靠绝缘良好6、使用二氧化碳气瓶及氩气等气瓶应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7、教育从事焊接的人员做到十不烧,金属焊接(切割)火灾、爆炸事故 预防措施,录像,1、电击触电:电流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2、电伤电流对人体外部器官的伤害。3、电气火灾4、电气爆炸5、雷电6、静电,电气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一)电气伤害事故的种类,一、瓯海区将军工业区10幢楼“9710.25”特大火灾事故,造成死亡15人、重伤4人、轻伤10人。二、温州市龙湾区温州人造革一厂“0212.9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5

7、人受伤,直接损失94.5万元。三、温州市龙湾区宏康陶瓷有限公司“049.20”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四、2005年8月14日永嘉桥下镇废水宝铸造阀门有限公司一名电工在维修行车时不慎触电,从7楼摔下致死。,电气事故典型案例,(二)触电伤害事故预防措施,1、生产所用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配电盘等都带有危险性较大的电压、电流,操作者未经培训允许,不能随便乱动。2、电气设备、工具发生故障或损坏,不要擅自拆卸修理,更不能带故障操作。如遇照明灯坏了或熔断器熔体熔断等情况应请持证电工修换。3、各种电气设备,其金属外壳均应按电气安全规程进行保护性接地或接零。4、不要用水冲洗电器开关箱或电器设备,更不

8、要用碱水揩拭,以免使电气设备受潮受蚀,造成短路和触电事故。,返回,5、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应装漏电保护器。严禁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注意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使导线硬性折损,以防轧、拉断导线发生触电事故。6、移动电风扇、临时照明灯、电焊机等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及使用各种电动工具时,当人离开工作现场或暂时停用时必须先拔去插头,切断电源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以内,以免有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产生跨步电压触电。8、高压电线断落地下,不得走进电线断落处10米范围内,以免发生跨步电压触电。,特种设备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一)什么是特种设备?

9、,1、爆炸的危险性 2、易于损坏性 3、使用的广泛性 4、连续运行性,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二)锅炉、压力容器的特性,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教训,1、1979年3月河南南阳柴油机厂锅炉爆炸死45人,伤36人。,2、1979年7月7日温州电化厂0.5吨液氯钢瓶爆炸,死59人,住院798人,治疗420人,共泄漏液氯10.2吨扩散面积达7.35平方公里。,3、1993年3月宁波北仑电厂600MW发电锅炉爆炸死亡24人,伤23人,直接损失778万元。,1)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必须进行审批、登记、验收及记录2)严格执行安

10、全监察管理条例和规定。3)定期进行检测、检验。4)严格按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行、维修、保养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 预防措施,起重运输作业伤害事故的预防:,1、起重运输作业人员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才能上岗。2、起重运输机械必须设有安全防护装置。3、严格检验和修理起重机件,报废的应立即更换4、建立健全维护保养、定期检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起重机的悬臂能够伸到区域不得站人,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6.吊运物品时,不得从有人的区域上空经过,起吊的东西不能在空中长

11、时间停留,吊物上不准站人,不能对吊挂着的东西进行加工。,7.起重机驾驶人员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时,应在操作前将故障排除。8.按指挥信号操作,开车前必须先打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也应给予持续铃声或报警。9、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是否工作正常10、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当风力大于67级时,一般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11、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12、起重工应严格做到十不吊,危险化学品伤害及预防措施,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

12、险特性,在外界的作用下,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二、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1、化学品活性 2、燃烧性 3、爆炸危险性4、毒性 5、腐蚀性,1、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过滤式防尘口罩、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下班时必须洗澡、漱口,严禁穿工作服进食堂、出厂。2、工人应保持正常的上下班时间,注意休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中毒情况并采取治疗措施。3、进入危险区工作时,须戴防毒面具;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发生意外时自救、互救。4、定期维修设备,加强密闭、通风,防止毒气泄漏。5、严格按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

13、进行操作,防止气瓶超装、超压、混装、摔跌等现象造成泄漏。,危险化学品中毒伤害的预防措施:,常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火源(雷电、静电、电火花、撞击、明火);2、采用耐火材料;3、阻止火焰的蔓延;4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5、组织训练消防队伍;6、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一、火灾的预防措施,二、爆炸的预防措施,1、防止形成爆炸混合物,消除爆炸根源;2、消除控制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明火、电弧高温热体、静电火花、电火花和其它能量;3、装设安全装置或局限化安全装置;4、合理设计和确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耐爆结构、安全间距、防爆泄压设施、防爆割断、防爆墙、安全疏散(包括安全信号、标志、通

14、道、电梯)等标准;5按照消防规范和规程要求,设置消防给水系统固定灭火装置和灭火器材,设置消火栓和消防通道。,1、对急性中毒患者应迅速移至新鲜空气处,使患者安静、保暖。对呼吸暂停者施行人工呼吸。如果在深沟、池、槽等处抢救患者,抢救者自己必须戴供氧式面具,并腰系绳子,以免抢救者中毒。2、对从皮肤侵入中毒者,应迅速将病人抬离现场,立即脱去污染衣裤,用肥皂和温水彻底冲洗皮肤。3、对误服农药者立即用筷或手指探喉催吐,并用大量温水或2小苏打溶液洗胃(对误服敌百虫者不能用碱水),洗净吐净后使静卧,注意保暖。情况严重的送医院救治。,危险化学品中毒伤害救护要点,触电急救步骤和方法,一、迅速脱离电源1、迅速切断电

15、源开关或拔去插头。2、利用不导电的物体将电源电线撩开。二、现场处理简易诊断1、将触电者放在通风平坦的地面,松开领结裤带。2、拍拍触电者有无知觉,看看瞳孔是否放大。3、诊断触电者有无呼吸用手背触及鼻子嘴巴,用耳朵听听鼻子嘴巴气息,看看胸部是否起伏。4、诊断触电者有无心跳用手摸胸部,用耳朵听听胸部,用两指触及颈动脉是否波动。,三、采取急救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无呼吸者口腔吹气,先清除口腔杂物及假牙,捏住鼻子,然后对口腔吹气,每分钟吹 12-16 次,5 秒一次。胸外心脏挤压对无心跳者压胸,每分钟压 60-120 次,一般每分钟压 80 100 次为好,压下深度 3-4 厘米。以上二项同时交替进行对

16、无呼吸又无心跳者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一个人做),第一次先吹4口气,接着压胸15次,然后吹2口气,压15次,反复交替进行。5分钟检查一次,检查时间57秒,一直做到心肺复苏或医务人员到场诊断的确死亡为止。,一、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及损失的安全技术1、消除危险源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毒、无害或不能至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2、减弱、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4、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检查、维修、保养及教育6、个体防护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7、避难与救援制定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早发现事故,避免事

17、故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依据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依据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思想,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除此之外还应依据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包括:1、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2、针对可能引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3、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应采取的技术措施4、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目的及项目(1)目的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2)项目:1、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2、减轻劳动强度等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3、辅助措施 4、

18、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1、编制时间2、计划内容:(1)单位和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内容与目的;(4)经费预算及来源;(5)负责设计、施工单位及负责人;(6)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3、编制原则:(1)全局原则、(2)需要与可能的原则、(3)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4)提高本质安全原则,三、预防和减少事故、职业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1)采用安全装置防护装置、保险装置、自动监控装置(2)采用警告装置(3)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各种措施(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5)安全检查 1、日常性检查 2、专业性检查 3、季节性检查 4、节假日前后检查,四、生产过程及作业环境安全

19、措施一、作业环境安全措施1)主要场所的清理和整顿2)合适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3)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4)安全标志1、安全色红、黄、蓝、绿2、安全标志警示作用二、生产过程安全措施1)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2)适当的工作节奏3)调节单调性作业3)改善作业方法,五、危险作业控制管理1)危险点控制管理概念1、什么是危险点2、危险点控制管理的特点3、危险点的确定4、危险点的分级2)危险点控制管理1、健全制度2、明确责任3、教育培训4、加强管理5、信息反馈6、基础建设7、考评奖惩,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安全经济理论 1、生产计划阶段的费用(1)工作环境各种建筑物和场地,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20、(2)使用物质对某些物质材料需要根据法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3)工作设备生产机械、运输装置和其它装置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护装置。(4)人员人员的培训、指导,提供资讯等(5)工作方法和制度按法规和主管部门的强制性规定选取实施。,2、企业运营期间的费用(1)固定的预防费用主要是企业日常安全卫生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费用。(2)变动的预防费用主要是预防措施费用和有关安全活动(宣传、检查、调查、训练、研究、报告等)。(3)特殊的预防费用对在设计阶段未予考虑危险需要在固定的正常预防费用之外,增加的预防费用。包括:更新设备、设置新工序对旧(原)设备改进防护的费用。,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一)危险评价及危险源控制1

21、、危险源危害因素分类(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害(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7)运动物危害(8)明火(9)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粉尘与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易燃易爆物质(16)自燃性物质(17)有毒物质(18)腐蚀性物质(19)指挥错误(20)操作失误(21)监护失误,(二)危险评价及其方法1、什么是危险评价危险评价又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单位发生事故的危害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

22、的决策科学化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体现。2、危险评价的方法(1)现状评价通过对过去的安全状况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危险源和危险程度,以寻求对策、减少预防事故。,(2)预评价在规划或设计阶段所进行的危险评价。(3)系统危险评价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过程、设备、环境、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4)局部危险评价对特定的环境、特殊设备、工艺、要求作出的局部评价。3、危险评价的程序和步骤(1)准备阶段(2)定性评价阶段(3)定量评价阶段(4)拟定安全措施阶段(5)通过事故信息进行再评价阶段,4、安全检查表(一)内容:总体要求 生产工艺 机器设备 管理和操作 事故处理措施(二)形式及分类:p255 1.全面系统型 2.专项型 3.针对型按检查对象分为:设计审查用 供各级系统用 专业安全检查,(三)编制和实施制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以安全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为依据,结合传统做法和实际情况;2、全面分析、深入调查、集思广益;3、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行政管理与技术要求相结合;4、分层分级,明确检查部门及负责人;5、对查出问题,一定要落实整改;6、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不当部分及时修改完善。(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