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3466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9修改),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局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9.10,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推进东向发展战略的重要门户城市。现辖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和当涂县,市域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340平方公里。2008年:市域总人口:149.7万人,城镇化水平:63.7%;GDP:636.3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人均GDP:7118美元,全省率先突破70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三次产业结构:3.8:68.0:28.2,为“二、三、一”结构。,一、

2、城市概况,二、总体规划回顾与实施评价,1、现行总体规划要点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年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皖政秘2003130号文)。,(1)规划期限 近期:20022005年 远期:2006202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2)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715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2.4%。,(3)城市性质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5)发展规模 规划2020年:市域总人口162万,城市化水平 80%;城市人口120万,城市建设用地124.6平方公里。,(4)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繁荣、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富裕、科

3、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一员和安徽省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之一;与长江三角洲互动发展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6)市域城镇空间总体格局 以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宁芜铁路和205国道、314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为依托,形成“一纵一横”的城镇分布带。一纵:沿江城镇分布带一横:沿314省道城镇分布带,(7)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形成1个特大城市(马鞍山市)、3个卫星镇、4个中心镇、若干个小城镇组成的“中心城市-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3级城镇体系。,(8)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按照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成“一主、一副、两带”的空

4、间结构。一主:主城区 一副:副城区 两带:产业带和生活带,(9)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完善主城,拓展副城,南进东扩,滨江带状发展 主城区:主要向南发展,适当向东发展;副城区:主要向北发展,适当向东、向西发展。,现行版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近5年来成为城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较好的指导了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1)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社会指标超过预期目标(2)城镇体系:行政区划调整力度加大,城镇体系已具雏形(3)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有所提升,城市建设用地有所拓展(4)城市布局结构:滨江带

5、状城市总体结构逐步形成,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局部存有偏差(5)综合交通:综合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市域综合交通不断完善(6)绿地景观:绿地系统建设加快,城市景观进一步改善(7)市政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整体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8)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取得成效,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2、规划实施情况,3、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2)行政区划调整产生新需求(3)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新影响,但是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和城市发展战略新要求下,现行总体规划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修改。,要求马鞍山: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构建更加面向区域的城镇

6、空间结构体系,并从全市域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调整、马鞍山设立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战略调整:,南京:重点突出沿江城镇产业发展带,形成“两带一轴”城镇空间结构。,芜湖:以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核三轴”。,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两线三片多极”的城镇空间结构。,(2)行政区划调整产生新需求 2004年马鞍山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但与现行总体规划存有差异;现行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市划定是基于撤县改区的基础上,但目前市、县行政区划分割影响中心城发展方向;现行总体规划中的中

7、心镇、卫星镇、一般镇多达15个,数量多、规模小,这样的架构也难以适应城乡一体的战略要求。,主城,副城,(3)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新影响 马鞍山长江大桥、机场高速方案变动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新增宁安铁路影响中心城市路网结构:芜申运河的立项建设对市域南部大公圩地区城镇发展产生较大带动。,机场高速,原机场路,新增宁安铁路,4、总结(1)现行总体规划: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契合了马鞍山的资源条件和城市特色,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当前马鞍山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拓展基本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预期发展目标的框架以内;城市功能分区、总体布局结构、道路市政设施系统网架、绿地系统与城市景

8、观等规划内容也基本上满足了城市发展需要,较为合理。这些重大内容不予修改,(2)本次规划修改重点应对的问题:1)应对区域协调:面向区域,适当优化城镇空间结构;2)应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调整市域城镇体系架构,进一步整合城乡空间资源;3)应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变动:完善市域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及相应的用地布局调整;4)应对市县行政区划分割:重新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范围,相应调整用地布局。,本次规划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城市规划区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原条款共:113条本次重点修改的条款:6条连带影响的条款:26条总数约占原条款的:30%,1、城市规划区划定 依据马鞍

9、山辖区面积特征,结合事权管理现状:将马鞍山市区范围作为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区,总面积340平方公里。,现行总体规划,2009修改,三、总体规划修改主要内容,2、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立足区域统筹发展,东接南京、西联巢湖,强化马鞍山作为安徽省“东进”战略的承东启西作用,优化原横向城镇发展带,将“T”字型结构优化为“十”字型。规划以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宁芜铁路、205国道和314省道、巢马溧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为依托,形成“一纵一横”的“十”字型城镇分布带。一纵:沿江城镇带;一横:“巢马溧”城镇带。,现行总体规划,2009修改,3、市域城镇体系 按照整合资源、简化层级、中心培育和明确事权的原则

10、,将“1+7+8”的城镇体系架构优化为:“1+1+6”的“中心城新城中心镇”的三级城镇等级体系。,现行总体规划,2009修改,中心城:是承担市域中心城市职能的核心地区,重点发展商贸商务、金融、信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106万人,110平方公里)新城:是现代制造业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是其周边一定地区内城市服务功能和城镇化人口的集聚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等产业。(14万人,14.6平方公里)中心镇:建制镇的集中建设地区,是城镇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和人口的重要集聚地。(18万人,18平方公里),2、中心城区规划(1)中心城区范围 以现行总体规划中心城市中的“主城区”为

11、基础;结合当前主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与行政边界相结合,事权统一。西到长江,南到当涂县界,东至东部山体,北到省界线的区域;总面积195.3平方公里。,(2)中心城区发展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06万人 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 人均建设用地:103.8平方米/人“中心城区+姑孰新城”的总规模与现行总体规划“中心城市”规模一致,未做修改。,(3)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仍采取“组团式”布局,主要结合中心城区范围的调整,将“一主、一副、两带”的空间结构形态调整为“一主城、二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一主城:主城区(现行总体规划的主城区)二片区:即银黄片区、东部片区,现行总体

12、规划,2009修改,(4)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 1)结合中心城区范围的调整和现状建设情况,用地布局做相应修改;2)居住片区、公共设施中心、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布局思路原则、规划体系不做调整,因中心城区范围变动,数量上有增减;3)各类用地规模数据做相应修改。,现行总体规划,2009修改,4)规划用地指标各类用地指标由于范围变动进行相应修改;各类用地比例和人均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这两方面的规划修改,主要涉及:1、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区拓展至全市域,加强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在全市域的配置;2、因区域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变动而进行的相应修改;3、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修改相匹配,加强了中心镇所

13、在地区的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引导。,五、城市综合交通设施规划,六、市政设施规划,五、城市综合交通设施规划,1、铁路交通设施规划 新增宁安铁路(国家铁路干线),为客运专线。增设马鞍山客运站、当涂客运站;,马鞍山客运站,当涂客运站,宁安铁路,2、公路交通设施规划 机场路改为机场高速,线位由采石河以北调整到采石河以南。湖东路、湖西路南延至太白,围乌公路北延至向山;新增“向山-丹阳-石桥-太白”环形公路;调整马濮公路、银向公路线形。规划预留慈湖、太白过江通道。,机场高速,环形公路,马濮路,预留慈湖过江通道,预留太白过江通道,湖东路南延,湖西路南延,围乌路北延至向山,银向公路,现行总体规划,2009

14、修改,公路客运场站:结合宁安铁路马鞍山站增设客运总站、当涂东站;当涂客运站搬迁调整至宁安铁路当涂东站地区;取消原规划的大金山客运站;提升、新建中心镇客运站。,新建客运总站,提升博望站,新建当涂东站,取消大金山站,新建湖阳站,新建黄池站,新建石桥站,3、水运交通规划 长江岸线利用:结合长江大桥建设,调整生活岸线范围。,中心城主要干道网基本呈“方格网”状;结合局部道路调整,形成“十五横九纵”的道路网格局。,4、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停车场:全市共规划地上停车场26处。,1、供水 规划市域供水“一张网”,由6座城镇水厂联合供水。扩建四水厂、当涂二水厂和石桥水厂,新增新桥水厂。,六、市政设施规划,市域扩建和新增水厂一览表,2、排水 在市域增设6座污水处理厂,扩建1座污水处理厂(沙塘)。,市域新增规划污水处理厂一览表,3、电力 增加马鞍山第三发电厂。4、燃气 气源以管道天然气为主要气源,以液化气为辅助气源。管道天然气供气范围为中心城区、姑孰新城和向山镇、丹阳镇、博望镇。5、环境卫生 垃圾转运系统: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城市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市域内垃圾实行全封闭清运。垃圾处理系统:增设荣村焚烧发电厂。,汇报完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