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及血液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及血液保护.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血与血液保护,输 血,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抢救措施。在外科手术室应用广泛,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它可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适当的输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伴有风险,有时可发生并发症,须注意预防。一方面,应该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正确应用血液制品;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采取血液保护的措施(如减少手术中出血、自体输血),尽量避免和减少输血,输血的意义,输血可以达到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增进免疫力和改善凝血功能的目的,输血的适应征,1.急性大出血:创伤、大手术 2.贫血:急慢性贫血 3.低蛋白血症:输血浆 4
2、.严重感染:可输粒细胞 5.凝血机制障碍:输入新鲜全血或鲜冰冻血浆以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异常所致的出血,如血友病 6.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血液的成分,血液制品及成分输血,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输血观念的进步,传统输全血的方法已经被改变。成分输血受到重视。成分输血是将供血者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浆蛋白)用科学的方法分开,依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相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节约血源和方便经济的优越性。可一血多用,节约血源输血包括:1.输全血:全血输入2.成分输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浆蛋白),红细胞,是现代输血的常用制品,作用是增强运氧能力。浓
3、缩红细胞最常用,容量小,疗效高,不良反应小。每单位110-120ml,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保存期同全血。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特别是有心功能不全的老人和小孩少白红细胞:是一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保存期为4度24小时。试用于输血产生抗体发热病人洗涤红细胞:将全血去除血浆及白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用生理盐水悬浮。保存期为4度以下24小时。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器官移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冰冻红细胞:去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度下可保存10年、适用于稀有血型的患者或备以后自身使用,血浆,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4、包括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和VIII)保质期为4度以下,24小时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容量。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血浆包括 1)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在-20度以下的保质期为1年,作用适应症同新鲜血将。2)普通冰冻血浆:为保存1年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0度以下保质期为4年。可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3)冷沉淀: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的沉淀物,含有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在-20度以下的保存期为1年。用于补充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适用于甲型血友病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血小板,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分类:浓缩血小板(PC)和单采血小板。PC为1单
5、位全血分离制备,含血小板1.6109/L。单采血小板含血小板200300 109/L,输入后可提高血小板1520 109/L。适应证:1.生成障碍;2.破坏增多;3.功能异常;4.稀释性减少,各种血液成分保存的适宜温度,浓缩红细胞:26;血浆:2030 以下;血小板:2024 振荡保存,与输血有关的基本问题,血型,ABO血型:ABO同型输血者99%以上是安全的;,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1940年兰德斯坦纳和威纳将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得到一种免疫抗体,这种血清中的免疫抗体不仅能凝集恒河猴的红细胞,且能凝集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从而证明了这些白种人的红细胞与这种猴子的红细胞上有共同
6、的抗原,因而便取恒河猴的英文字头“Rh”作为这种抗原的名称。有Rh抗原的称为Rh阳性,反之则为阴性。Rh是一种血型系统,中国99%以上的人为Rh阳性。,与输血有关的基本问题,Rh血型:Rh血型中常见抗原有C、D、E、c、e等5种。抗原强度为A、B抗原的1/101/100,以D抗原最强。故临床上只按D抗原存在与否来分型,有为Rh阳性,无为Rh阴性;汉族人99.6%99.8%为阳性。,特殊情形下有关输血问题,Rh阴性血在ABO血型相同、配血相合前提下可输注给Rh阳性患者。Rh阴性患者一般只能接受同型输注,但紧急情况下,无抗体时可输注Rh阳性血。注意有可能产生抗体,以后则只能输注Rh阴性血。2.血源
7、短缺:在Rh相同、配血相合前提下,O型红细胞可输给其他任何ABO血型患者,AB型患者可接受A、B、O红细胞,AB型血浆可输给任一ABO血型患者;O型患者可接受任一ABO血型血浆。,输血指征,在失血量达全身血容量20%30%,可输晶体液、代血浆、白蛋白及浓缩红细胞;失血量大于全身血容量30%,除输以上各种成分外,可输注血浆;失血量达50%时,加用白蛋白;失血量达80%以上,除补充以上成分外,需加输凝血因子,如FFP,浓缩血小板等。,2000年中国卫生部制订的急性失血的输血指南,Hb100g/L(Hct30%),不必输血;Hb70g/L(Hct21%),应考虑输红细胞;Hb在70100g/L(Hc
8、t 21%30%),应根据患者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其它脏器的病变程度考虑是否输血。出血量超过机体血容量的30%,可考虑输全血,Hb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青少年(儿童):110160g/L,Hct红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 所占的百分比又称红细胞比容(比积/压积)。男性 40%54%;女性 37%47%;新生儿 48%68%,术中指导输血的指标,监测Hct或Hb观察出血量生命体征:血压 心率,术中失血量估计方法,测血红蛋白法:称重法:先称出干纱布重量,在称出止血后的湿纱布重量,求差值即为失血量(1g=1ml)临床估算:
9、一块干纱布吸血约20ml;一块纱布垫吸血约50ml计算,测红细胞压积法:术前Hct失血后Hct失血量(ml)=体重7%术前Hct,输血注意事项,1.严格查对:输血前要查对受血者姓名、血型、交叉配血报告,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颜色、保存时间。2.不加药物: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血内不可加入其他任何药物,生理盐水(NS)除外 输血前,要将血浆与血细胞充分混合,轻轻摇动。3.加强观察:输血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反应,体温、脉搏、呼吸及尿的颜色。输血后的血袋应送回血库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复查 4.输血完后要继续观察病人反应(延迟反应发生)。5.快速大量输血、新生儿输血要预热(32),输
10、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应认真核对合血单上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以及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无裂痕)。八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核对原始血型和交叉配血单,核对合血单上血袋编号与血袋上血袋编号是否相符;血型是否相符;血液保存时间是否合格,血液保
11、护的概念,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保护和保存血液,防止丢失、破坏和传染,并有计划地管理好、利用好这一天然资源。血液保护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随着血源的短缺和输血传播性疾病的严重威胁,血液保护现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目的:珍惜血液资源,保障患者的安全。,血液保护方法,自 体 输 血 减 少 出 血 成 分 输 血,1.自体输血,自80年代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极力 推荐自体输血。在美国,自体输血预定要达到总输血量的 80%90%。在日本,术前自体备血800-1200ml的病例已 达到86%90%。在澳大利亚也达到了60
12、%。,1.自体输血,自体血储备血液稀释血液回收,自体血储备,手术前一定时间内采集病人自身血液进行保存,供手术期间输用,也可制成冰冻红细胞长期保存备用根据术中用血量术前每周可采自体血 1-2 个单位,采血前输入等量胶体液或 2-3倍平衡液,一般为4个单位,末次采血不得晚于术前3天。采血期间每日补给铁200 mg,术前复查 Hct 及血浆蛋白应接近正常。,2.血液稀释,手术前为患者采血并暂将血液储存起来,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循环血容量,手术过程中利用稀释血液维持循环,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液浓度而减少丢失血液红细胞数,从而减少失血,然后有计划的将采集的血液回输,使术后Hb和Hct达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血
13、液回收,血液回收是将术野的失血吸引、抗凝、回收和利用。常用血液回收机(cell saver),术中将术野失血吸回,经肝素化后再用生理盐水洗涤和浓缩,可得到Hct50左右的红细胞禁忌:血液严重污染,败血症和血液被恶性肿瘤细胞污染。,2.减少出血,控制性低血压 一些较大的手术,在严密监控下行控制性降压,可使术野出血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外科手术技术,减少出血手术操作熟练精细;使用电凝止血;大力开展微创外科。使用止血药物保持体温可减少因低温造成的出血增加,因为低温会抑制血凝功能,特别是血小板功能,3.成分输血,成分输血(component transfusion)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蛋白制品,然后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的制品。,输血,手术患者安全的保障,有危险,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采取各种措施实施血液保护,安全用血、减少用血、节约用血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