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冷轧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00冷轧说明书.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燕山大学轧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1700冷轧压下规程设计、机架校核及有限元分析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10轧钢3班 组员:王风强 黄伟彬 李飞(前) 李志远 郑雷琨 张坤 指导教师:李学通 刘丰 孙静娜 日 期:2013年12月25日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基层教学单位:冶金机械系小组成员李志远 黄伟彬 王风强 李飞(前) 张坤 郑雷琨设计题目1700冷轧压下规程设计、机架校核及有限元分析设计技术参数 原料厚度:1-8mm;产品:0.2-2.0mm; 材质: Q235 08F 不锈钢 45#设计要求1、制定轧制规程:确定道次压下量、速度,计算轧制力和轧
2、制力矩;2、设计机架尺寸并进行三维设计和工程图;3、有限元分析一个道次的轧制过程和机架强度校核;工作量1、完成工程图至少1张;2、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其中包含有限元分析报告;3、查阅文献5篇以上。工作计划1、2013.12.2 准备参考资料;2、2013.12.212.12 计算;画草图;3、2013.12.12 中期检查;4、2013.12.132013.12.25 工程图,分析,写说明书;5、2013.12.262013.12.27 考核答辩;参考资料1、 徐乐江编著 板带冷轧机板形控制与机型选择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2、王海文主编 轧钢机械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63、曹鸿
3、德主编塑性变形力学基础与轧制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4、周纪华 管克智 著金属塑性变形阻力 机械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李学通 刘丰 孙静娜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目 录 前 言.3第1章 HC轧机工作原理.4第2章 冷轧薄板生产工艺流程及轧机特性.52.1工艺流程图.52.2坯料的选择.52.3轧机的主要特性.5第3章 轧制规程及相关参数确定.63.1轧辊主要参数的确定.63.2轧制规程的制定.63.3确定各道次变形抗力.73.4计算各道次带钢张力.83.5各道次轧制力计算.83.6计算轧制力矩.12第4章 有限元分析某道次轧制过程.134.1模拟几何建模.134.2施加载荷及求解过程.134.3读取
4、结果.14第5章 机架的设计及校核.165.1机架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165.2机架强度校核.175.3刚度校核.20第6章 机架的有限元分析.216.1建模过程.216.2施加载荷和求解.216.3读取结果.216.4结论.24设计心得体会.25参考文献.26附表前 言HC轧机全名为HITACHI HIGH CROWNCONT ROLMILL,即日立中心高性能轧辊凸度控制轧机。该机型是日立公司于1972 年研究开发的轧机,两年后正式投入工业化应用。它具有普通四辊冷轧机不能达到的性能和优点,首先在日本得到推广使用,继而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广泛用于热轧和冷轧生产中的单机可逆轧机、连轧机和平整机。其
5、主要结构特点是:在支撑辊和工作辊之间加入一对能够沿着轧辊轴向相对移动的中间辊,通过中间辊的相对移动来改变轧制压力在带钢方向上的分布,加上工作辊的正负弯辊作用, 对改善带钢板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国外,除日本各大钢铁公司普遍采用HC轧机机型外,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典、巴西、墨西哥、韩国等国家均从日本引进了该轧机。在国内,武汉钢铁公司为生产镀锡板基板,1987年首先引进1250HC六辊轧机,之后上海宝钢、辽宁鞍钢等国内各大钢铁公司先后引进了这种轧机机型 。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国内相关单位也开始跟踪并开发国产的HC六辊轧机。国产大型六辊轧机已成功地用于工业生产,而且主要的技术水平和功能已达到国外同类
6、设备水平。然而,六辊轧机种工作辊弯辊、中间辊横移、中间辊弯辊三种方式与带材板型的检测、控制相结合,实施有效的闭环控制,目前国内虽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精确度和稳定性方面仍然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由于六辊HC轧机具有良好的板形稳定性和较大的板形调节性,且六辊HC轧机在中间辊轴向移动量和工作辊、中间辊弯辊力匹配合理的条件下,可使所轧制的带钢边部厚度差极小,减小下道工序的剪边量,提高成品率,也可防止由于边部厚度不均而导致的边裂甚至断带。因此,HC系列轧机在金属塑性加工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在其基础上的技术改进和研发也将越来越广泛,这也就要求要有更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这一领域中来,进而推动
7、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这次做的是1700mmHC六辊轧机的设计,我们选用的是五机架连续轧制,设计了9个压下规程和机架设计。第1章 HC轧机工作原理 目前广泛使用的四辊扳带轧机通常是采用具有原始凸度的工作辊和工作辊液压弯辊技术来控制板形的。但由于原始磨削凸度不能适应轧制规程的变化,弯辊装置受辊颈强度和轴承寿命等限制,板形控制的效果不十分理想,需研究新的板形控制方法四辊轧机工作辊的挠度如图2-1所示。由于在工作辊与支承想的接触压扁上存在着有害接触部分,即大于轧制带材宽度的工作辊与支承辊的接触区,因此在接触区的接触应力形成一个使轧辊挠度加大的有害弯矩。这样工作辊的挠度不仅取决于轧制力,而且也取
8、决于轧制带钢的宽度,即接触区宽度。当轧制带材宽度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工作辊上由于弹性压扁不均引起的挠度变化就很大,且反弯作用要被有害弯矩抵消一部分。图2-1 普通四辊冷轧机与HC 冷轧机轧辊变形情况比较为此发明了中间辊可轴向移动的六辊轧机即HC轧机,靠中间辊抽动而消除了辊间的有害接触部分,从而使工作辊挠曲得以大大减轻,同时也使液压弯辊装置能更有效的发挥控制板形的作用。这就是HC 轧机技术的中心所在,辊系示意图如图2-1所示。由于采用了中间辊轴向移动机构,可根据原料尺寸、规格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中间辊移动量。第2章 冷轧薄板生产工艺流程及轧机特性2.1 工艺流程图图2-1 1-开卷机 2-夹送辊 3
9、-矫直辊 4-液压剪 5-左卷取机 6-左转向辊 7-左真空除油装置 8-六辊轧机(五机架) 9-右真空除油装置 10-右转向辊 11-右卷取机2.2 坯料的选择我们所用的坯料是任务书中所给原料厚度:1-8mm;产品:0.2-2.0mm;我们分别选择的是初始厚度8mm、4mm、1mm,产品厚度最终分别为2mm、1mm、0.2mm,材料我们选的是Q235、不锈钢20MnSi和45#,所以我们制定了9个压下规程,我们只对其中一个Q235,从4mm轧到1mm进行分析。2.3 轧机主要技术特性最大轧制力: 21000kN最大轧制速度: 900m/min喂料速度: 30 m/min开卷张力: 660kN
10、卷曲张力: 6120 kN工作辊规格: 425/3851720mm中间辊规格: 490/4401710mm支承辊规格: 1300/11501720mm第3章 轧制规程及相关参数确定五机架冷连轧,5道次轧制,来料厚度4mm,宽1000mm,材质Q235,成品厚度1mm。3.1 轧辊主要参数确定根据1780六辊HC冷轧机参数确定1700六辊HC冷轧机轧辊直径、材料及淬硬层厚度:工作辊 4251720mm HS=9397 20mm中间辊 4901710mm HS=7580 20mm支承辊 13001720mm HS=6570 30mm辊身材料均采用9Cr2Mo。3.2 轧制规程制定根据五机架轧制道次
11、的压下率分配原则如下表:表3-1 各道次压下率的分配机架12345压下率(%)1825204020352030510可以排出表3-2所示轧制压下规程表:表3-2 轧制压下规程表轧制道次入口厚度h0/mm出口厚度h1/mm压下量h/mm压下率 /%平均厚度hm/mm1431253.5232133.32.5321.50.5251.7541.51.10.426.71.351.110.19.11.05根据表3-2所制定的压下规程,校验咬入条件。采用参考文献塑性变形力学基础与轧制原理第151页7-2咬入角公式: (3-1)式中 h该道次压下量; R轧辊半径,为212.5mm;得到各道次咬入角: 最大咬入
12、角小于5o ,符合咬入条件(塑性变形力学基础与轧制原理第153页表7-1)。3.3 确定各道次变形抗力对于材料Q235,考虑加工硬化后,采用参考文献塑性变形力学基础与轧制原理第193页表8-4中对应的经验公式: (3-2)式中 ,式中:本道次轧前的预变形量; 本道次轧后的总变形量; 冷轧前轧件的厚度; 本道次轧前轧件的厚度; 本道次轧后轧件的厚度。道次123450/%0255062.572.51/%255062.572.575m/%144057.568.574s/MPa342.28466.30536.98577.34596.59表3-3 各道次总压下率及变形抗力3.4 计算各道次带钢张力采用参
13、考文献轧制设备及工艺 上第204页公式4-7: (3-3)式中 张力系数,由以下经验公式确定 轧件平均厚度; 轧件宽度。 对应的各道次前张应力为: (3-4)各道次的后张力为上一道次的前张力,第一道次后张力为开卷机的开卷张力,一般比前张力小几兆帕,忽略宽展,带入前述变形抗力值,计算各道次带钢张力相关参数张应力,得表3-4:表3-4 各道次带钢张力相关参数及张应力道次12345K/mm0.0850.1050.146250.18180.205050/MPa29.0948.9678.53104.96501/MPa2529.0948.9678.53104.96Tn0/kN10087.2897.9211
14、7.8115.46 Tn1/kN87.2897.92117.8115.46503.5 各道次轧制力计算若不考虑轧辊弹性压扁,则有斯通公式: (3-5)式中 平均最大剪应力; 平均张应力=(0+1)/2; 摩擦系数; 虑弹性压扁后的接触弧长度;其中摩擦系数选取因第一道次要保证顺利咬入,不喷油,故取0.09,以后喷乳化液,取值0.05。 不考虑弹性压扁的变形区长度为式(3-6), (3-6)斯通公式引自塑性变形力学基础与轧制原理第230页10-66。我们采用的是迭代法求考虑弹性压扁时的接触弧长,用公式进行迭代,式中,q为压扁系数,为咬入角,公式为轧钢机械第59页2-114,2-116,具体步骤如下
15、:1)选择不考虑弹性压扁的计算公式,算出;2)将计算的代入式2-116,并求出;3)再将代入计算公式,再求得;4)又将代入式2-166,求出。我们用的是vb进行编程,代码为,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a = Val(Text1.Text)b = Val(Text5.Text)Text6.Text = Sqr(a * b)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c = Val(Text4.Text)d = Val(Text3.Text)e = Val(Text2.Text)l = Val(Text6.Text)Text7.Text =
16、(1.15 * c - d) * (Exp(0.09 * l / e) - 1) / (0.09 * l / 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a = Val(Text1.Text)b = Val(Text5.Text)c = Val(Text4.Text)d = Val(Text3.Text)e = Val(Text2.Text)pm = Val(Text7.Text)l = Val(Text6.Text)Do f = l l = (1 + 1.33 * 0.00001 * pm / Sqr(a / b) * l pm = (1.15 * c - d)
17、 * (Exp(0.09 * l / e) - 1) / (0.09 * l / e)Loop Until f - l 0.00001Text8.Text = lText9.Text = 0.09 * l / eEnd Sub我们生成的计算界面即程序运行时为下图,我们设计两个程序,针对第一道次的摩擦系数与其他的不同,程序中只是把摩擦系数由0.09变为0.05,其余不变。 编程计算出的考虑弹性压扁时接触弧长度,并把算出的代入斯通公式求解单位平均轧制力pm以及轧制力P,各道次轧制力为: (3-7)b为轧件的宽度,我们取1000mm,代入数值可以得到下表:表3-5 考虑轧辊弹性压扁时接触弧长、单位轧
18、制力和轧制力道次12345变形量h/mm110.50.40.1平均厚度/mm3.52.51.751.31.05平均张应力/MPa27.0539.0363.7591.7577.48变形抗力/MPa342.28466.30536.98577.34596.59半径R/mm212.5212.5212.5212.5212.5考虑弹性压扁/mm15.83416.20912.12811.1616.533单位轧制力/MPa452.46587.27661.84714.64713.90轧制力P/KN7164.279519.078026.827976.104663.91 3.6 计算轧制力矩 根据参考文献塑性变形力
19、学基础与轧制原理第249页11-12轧制力矩计算公式: (4-14)式中 轧制力; 轧制力臂; 工作辊半径; 过轧制力合力作用点半径与轧辊中心连线的夹角。=,为力臂系数,取0.4。为咬入角。轧制力偏离垂直方向的角度 (4-15)表4-7轧制力矩及相关参数道次12345/3.933.932.782.491.24/1.5721.5721.1120.9960.496/-0.0510.0320.071-0.0084-0.402M/KNm80.78113.1870.3958.4020.38 我们所求的9个压下规程中最大轧制力为19066.58KN,最大轧制力矩为349.86KNm,满足要求。 第4章 有
20、限元分析某道次轧制过程4.1模拟几何建模 在有限元分析时我们选用的是下图模型,所做的道次是由厚度4mm轧到1mm中的第一道次,4mm-3mm,轧辊直径425mm,带材厚度4m,出口厚度为3m,材料为Q235,剪切模量1000,弹性模量E=2.1e5,泊淞比0.3,采用平面应变问题处理。取轧件初始长度为50mm。变形区长度为14.557738mm。摩擦系数0.09。图4-1 分析模型轧辊与轧件之间是摩擦接触,推板与带钢之间的设置与结果无关紧要,最后我们得到的最终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为下图:图4-2 最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4.2施加载荷及求解过程先进行求解控制设置其中包括有大变形选项、时间步1、自动时间
21、步长、子步数以及每10步存储一次结果非线性设置中将线性搜索打开,在高级控制设置中选择不中止分析等设置。施加载荷时,由于轧件与轧辊刚接触时奇异较大,为此对轧辊先施加一个很小的转动位移,这里取0.005(相当于线位移2mm),推板位移设置为1.5mm。这样可较容易的使轧辊与轧件顺利接触好。最后再对轧件施加厚向对称面设置即可完成全部边界条件。点击solve,进行求解,查看变形结果。当完成了上一步后,下一步进入重启动设置,输入加载步号为1,点击OK按钮。然后对轧辊控制节点施加一个较大的转动位移0.15,推板施加15mm位移。然后继续计算。4.3读取结果 我们查看了单位轧制力的大小变化、米塞斯应力与塑性
22、应变的图形,还有摩擦力图形与接触力的大小,分别如下图:图4-3 单位宽度轧制力分布用有限元分析出的最后轧制力比用斯通公式计算出的力较大,可能是因为没有考虑张应力以及轧辊的弹性压扁。图4-4 Mises等效应力分布图4-5 Mises塑性应变分布图4-6 轧件与轧辊间的接触力第5章 机架的设计及校核5.1 机架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机架主要的结构参数是窗口宽度、高度和立柱断面尺寸。 HC轧机采用闭式机架,机架窗口宽度稍大于轧辊最大直径,以便于换辊。换辊侧的机架窗口应比传动侧窗口宽510mm,可表示为 (4-16)式中 窗口宽度: 支承辊轴承座宽度: 窗口滑板厚度,一般取2040mm。因此1700HC
23、轧机机架窗口宽度根据上式为B=1470mm参考1780HC轧机初确定机架窗口高度为H=6440mm立柱截面尺寸为F=500820=410000mm图5-1 机架结构简图5.2 机架强度校核 由于采用闭式机架,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做以下假设:1)每片机架只在上下横梁的中间断面处受有垂直力P,而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机架的外负荷是对称的。此时,机架没有倾翻力矩,机架底脚不受力。2)机架结构对窗口的垂直中心线是对称的,而且不考虑由于上下横梁惯性矩不同所引起的水平内力。3)上下横梁和立柱交界处(转角处)是刚性的(一般机架转角处的刚性都是比较大的),即机架
24、变形后,机架转角仍保不变。图5-2 机架计算简图根据上述假设,机架外负荷和几何尺寸都与机架窗口垂直中心线对称,故可将机架简化为一个由机架立柱和上、下横梁的中性轴组成的自由框架,如图5-2所示。强度计算: 计算弯矩x1=MB x2=0 x3=P/2由B点的角位移等于零得 x111+1P=0 (5-1)式中 11单位力作用下x1方向B点的角位移; 1PP作用下B点在P方向上的角位移。画力、力矩矩图如图5-3、5-4所示,采用图乘法图5-3 左为单位力矩图,右为外力力矩图图5-4 左为轴力图,右为机架总弯矩图 (5-2) (5-3)代入(5-1)式中得 (5-4) (5-5)式中 横梁及立柱的惯性矩
25、; 横梁及立柱的中性层长度。 计算危险断面应力 立柱应力内表面: (5-6) 外表面: (5-7)式中 立柱断面积; 立柱内外侧断面系数,简化计算可视为相等。 横梁中部应力 由于简化计算可视内外表面断面系数相等,故有内外表面应力 (5-8)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拉应力机架材料为HT350,最小抗拉应力为350MPa,大于机架受力产生的最大拉应力,故安全。对于ZG260500,许用应力采用以下数值:对于横梁:50-70MPa,对于立柱:40-50MPa,所计算的值满足要求,故机架安全。5.3机架刚度校核机架在垂直方向的变形由横梁变形和立柱变形两部分组成,而且横梁变形包括由弯矩引起的变形和由切向引力
26、引起的变形,于是机架垂直方向上的变形:式中 E机架材料的弹性模数; 、分别为横梁、立柱的断面面积; G机架的剪切弹性模数; K横梁的断面形状系数,对于矩形断面,系数K为1.2。则 对于冷轧机:由以上计算可知:,可见轧机机架变形量符合要求。第6章 机架的有限元分析6.1建模过程 在Pro-E中将机架模型进行简化,去掉对分析影响很小的特征,以简化模型,并将模型保存为parasolid的格式,文件名为*.x_t。 机架材料弹性模量为210000Mpa,泊淞比0.3。我们通过ansys导入我们所简化的模型,先测量一下单位,防止以后输入的数值单位不统一,我们用的是m,N,Pa等国家标准单位。然后设置单元
27、类型,进行网格划分,所得到的的有限元模型为右图: 图6-1 最终的有限元模型 6.2施加载荷和求解选定机架上与压下螺丝接触的位置施加压力和机架上与下支承辊轴承座接触的位置施加压力,输入压力值:轧制力P/4/作用面面积。然后对机架地脚螺栓孔施加固定位移约束并进行求解。6.3读取结果 我们查看了变形以后的形状(右图)、y向位移值、等效应力分布图(包含总的、横梁、立柱和底座)分别如下图: 图6-2 变形后的形状图6-3 机架总的Mises等效应力分布图6-4 机架y向位移值 由图6-4可知机架的最大变形量为0.56mm,满足刚度要求。小于计算校核的0.745mm,原因可能是有限元分析时所取的作用面面
28、积大于实际的面积值,也可能是缺省的螺纹孔和圆角的影响造成的图6-5 机架横梁的Mises等效应力分布图6-6 机架立柱的Mises等效应力分布图6-7 机架底座的Mises等效应力分布根据机架需用应力,立柱部分:40-50MPa,上横梁部分:50-70MPa,由图6-5和图6-6可知机架强度满足要求,机架的最大应力产生于底座,最大为67.6MPa,满足要求。6.4 结论我们设计的由计算校核和有限元分析校核的都满足要求。最终我们得出机架的三维图: 图6-8 机架三维图设计心得体会经过这次1700冷轧压下规程设计、机架校核及机架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冷轧压下规程的设计过程和轧机机架的设计,使得在书
29、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了我们的冷轧压下规程和机架的设计能力。这次设计,我们积极地查找资料,有什么不懂得,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还不会的,向老师请教,使我们在冷轧压下规程和机架设计时做到设计理论论据充分,设计方案力求合理。增强了我们设计工作能力,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设计思想完成设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我们运用冷轧压下规程设计工艺的知识完成本次设计,同时按照轧钢机械设计机架,训练了绘图看图的基本功,学会了绘制三维图,从三维图导出标准工程图,熟练应用Pro-E、CAXA制图软件。这次我们还应用了有限元的分析,使我们更加的熟悉Ansys软件。这次设计使我们熟练应用参考资料,
30、设计手册,设计应规范化,掌握国家有关标准和部颁发标准。但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同时意识到自己知识的缺乏,还未达到成熟的设计水平,思索将来,在这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来迎接挑战,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跨越自我。同时这次设计也让我们掌握了一般计算得周期性解法,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肯定是受益匪浅。我们这次还运用编程求解的方式,更加的锻炼了我们的计算机能力。这次设计我们有充足的的时间,设计的过程计算都是用几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取最佳的方法,有限元分析也是经过几次建模,取最接近实际情况的,锻炼了我们耐心做事的精神。这次设计要特别感谢老师们耐心教诲,积极的指出错误,我们查不到的资料,老师
31、也是尽快的给我们找到,真是非常感谢,同时我们同学之间也是相互帮助,共同讨论,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的指正。参考文献 1邹家祥主编 轧钢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2 2 王海文主编 轧钢机械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6 3曹鸿德主编塑性变形力学基础与轧制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4周纪华 管克智 著金属塑性变形阻力 机械工业出版社 5徐乐江编著板带冷轧机板形控制与机型选择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8 6孙一康编著带钢冷连轧计算机控制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2附表附表1 45# 1mm-0.2mm轧制压下规程表道次入口厚度/mm出口厚度/mm压下
32、率/%平均总压下率/%前张应力/MPa后张应力/MPa变形抗力/MPa轧制力/KN轧制力矩/KNm110.7525 15 84.03 80377.15 5007.4 35.1 20.750.4540 43 101.18 84.03 399.62 5281.3 40.0 30.450.333.3 64 115.36 101.18 411.53 4397.6 25.3 40.30.2226.7 74.8 122.95 115.36 416.86 3901.1 18.3 50.220.29.179.2 50 122.95 418.91 2163.4 6.1 附表2 Q235 1mm-0.2mm轧制压
33、下规程表道次入口厚度/mm出口厚度/mm压下率/%平均总压下率/%前张应力/MPa后张应力/MPa变形抗力/MPa轧制力/KN轧制力矩/KNm110.7525 15 76.27 70 342.29 4460.3 30.8 20.750.4540 43 121.31 76.27 479.10 6852.9 53.7 30.450.333.3 64 157.30 121.31 561.15 6912.1 43.0 40.30.2226.7 74.8 176.78 157.30 599.35 7006.2 37.2 50.220.29.179.2 50 176.78 614.30 4320.4 14
34、.6 附表3 20MnSi 1mm-0.2mm轧制压下规程表道次入口厚度/mm出口厚度/mm压下率/%平均总压下率/%前张应力/MPa后张应力/MPa变形抗力/MPa轧制力/KN轧制力矩/KNm110.7525 15 136.79 80 613.93 10117.0 79.3 20.750.4540 43 200.19 136.79 790.66 13264.4 116.3 30.450.333.3 64 252.94 200.19 902.34 14290.2 103.6 40.30.2226.7 74.8 281.77 252.94 955.31 16267.3 105.6 50.220.
35、29.179.2 50 281.77 976.18 11052.3 49.1 附表4 45# 4mm-1mm轧制压下规程表道次入口厚度/mm出口厚度/mm压下率/%平均总压下率/%前张应力/MPa后张应力/MPa变形抗力/MPa轧制力/KN轧制力矩/KNm14325 15 32.06 28377.15 7967.4 101.7 23233.34041.76 32.06 397.69 7903.0 100.9 321.525 57.5 59.68 41.76 408.10 5805.5 54.3 41.51.126.7 68.5 75.23 59.68 413.80 5348.0 45.4 51.119.1745075.23 416.47 2850.5 13.5 附表5 Q235 4mm-1mm轧制压下规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