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含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含图纸).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工艺卡片及CAD装配图联系QQ153893706 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 系(部) 机 械 工 程 系 专 业 机 电 一 体 化 指导教师 2009年6月1日摘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对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总成等)的质和量的状态发生直接变化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关键词工序 加
2、工余量 定位 夹紧力Abstract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o that the production of objects (raw materials, rough, spare parts or assembly, etc.)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direct changes in the status of the process is called process, such as the rough manufacturing, machining, heat treatment, assembly and so
3、called for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the need to work step-by-step process, processing of the processes of the locomotive and machine tool feed rate, cutting depth, spindle speed and cutting speed, the process of t
4、he fixture, tool and measuring, as well as taking a knife cutting the number and length, the final calculation of the basic processes of time, support time and effort to serve the time. Keywords Process positioning clamping force目 录前言1第一章 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工艺分析2第一节 工艺路线的拟订2一、工序的合理组合3二、工序的集中与分散3三、加工阶段的划分3第
5、二节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4第三节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论证6第二章 CA6140机床后托架各尺寸的确定7第一节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7第二节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偏差计算7第三章 专用夹具的设计9第一节铣平面夹具设计9一、研究原始质料9二、定位基准的选择9三、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9四、误差分析与计算11五、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11第二节 镗孔夹具设计12一、研究原始质料12二、定位基准的选择12三、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12四、误差分析与计算14第三节 钻顶面四孔夹具设计15一、研究原始质料15二、定位基准的选择15三、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16四、误差分析与计算17第四节 摇臂钻床夹具设计1
6、7一、设计主旨18二、 夹具设计18三、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20总结21参考文献22致谢23 附:1张零件图 1张工艺卡片 1张装配图前 言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它直接影响着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专用夹具是针对某一工件或工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要求而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特点是针对性强。适用于产品相对稳定、大批量的生产中,可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加工精度。1、大批量生产加工需要对夹具的设计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即;能稳定可靠地加工保证工件的加工技术要求,若工件达不到加工技术要求,成为废品,则夹具设计是失败的,该夹具不能用于生产.2、操作简单,便于工件安装(即定位和夹紧)
7、,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工件安装时间,降低辅助工时,保证高的生产效率.3、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便于制造,降低夹具制造成本,从而降低分摊在工件上的加工成本.设计是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这是一次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演练,它不仅在我们的学习中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能扩大自己的工作领域,增加更多的知识,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为工厂的”差异化”战略贡献力量.由于能力有限,动手实践机会少,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第一章 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工艺分析 第一节 工艺路线的拟订CA6140机床后托架的是CA6140机床的一个重要零件,因为
8、其零件尺寸较小,结构形状也不是很复杂,但侧面三杠孔和底面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顶面的四孔要求加工,但是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后托架上的底面和侧面三杠孔的粗糙度要求都是,所以都要求精加工。其三杠孔的中心线和底平面有平面度的公差要求等。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图1-1 CA6140机床后托架零件图一个好的结构不但要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而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
9、的。设计者要考虑加工工艺问题。工艺师要考虑如何从工艺上保证设计的要求。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一、工序的合理组合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1.工序分散原则2.工序集中原则二、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制订工艺路线时,应考虑工序的数目,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是其两个不同的原则。所谓工序集中,就是以较少的工序完成零件的加工,反之为工序分散。
10、1.特点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2.工序分散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由于近代计算机控制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出现,使得工序集中的优点更为突出,即使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仍可将工序集中而不致花费过多的生产准备工作量,
11、从而可取的良好的经济效果。三、加工阶段的划分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常把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但须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刚性好,精度要求不高或批量小的工件,以及运输装夹费事的重型零件往往不严格划分阶段,在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只分为粗、精加工两个阶段,甚至不把粗精加工分开。必须明确划分阶段是指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不能以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区分。例如工序的定位精基准面,在粗加工阶段就要加工的很准确,而在精加工阶段可以安排钻小空之类的粗加工。第二节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在保证零件尺寸
12、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条件下,成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专用机床,以便提高生产率。但同时考虑到经济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拟订两个加工工艺路线方案。见下表:表1-1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比较表工序号方案方案工序内容定位基准工序内容定位基准010粗铣底平面侧面和外圆粗、精铣底平面侧面和外圆020精铣底平粗侧面和外圆粗镗孔:、 底面和侧面040钻、扩孔:、 底面和侧面半精镗孔:、底面和侧面050粗铰孔:、 底面和侧面精镗孔:、底面和侧面060精铰孔:、 侧面和两孔粗铣油槽底面和侧面070粗铣油槽底面和侧面钻:、底面和侧面080锪钻孔:底面和侧面扩孔底面和侧面090钻:、底面和侧面精铰锥孔:底面和侧面
13、110扩孔底面和侧面锪钻孔:、底面和侧面120精铰锥孔:底面和侧面去毛刺130锪钻孔:、底面和侧面钻:、底面和孔140钻:、底面和孔攻螺纹底面和孔150攻螺纹底面和孔锪平面160锪平面倒角去毛刺160倒角去毛刺检验170检验第三节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论证1.方案在120工序中按排倒角去毛刺,这不仅避免划伤工人的手,而且给以后的定位及装配得到可靠的保证。2.方案在010工序中先安排铣底平面,主要是因为底平面是以后工序的主要定位面之一,为提高定位精度。3.方案符合粗精加工分开原则。由以上分析:方案为合理、经济的加工工艺路线方案。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表:表1-2 加工工艺过程表工序号工 种工作内容说
14、明010铸造金属型铸造铸件毛坯尺寸:长: 宽: 高:孔:、020清砂除去浇冒口,锋边及型砂030热处理退火石墨化退火,来消除铸铁表层和壁厚较薄的部位可能出现的白口组织(有大量的渗碳体出现),以便于切削加工040检验检验毛坯050铣粗铣、精铣底平面工件用专用夹具装夹;立式铣床060粗镗粗镗镗孔:,工件用专用夹具装夹;立式铣镗床()070铣粗铣油槽080半精镗半精镗镗孔:,工件用专用夹具装夹;立式铣镗床()090精镗精镗镗孔:,工件用专用夹具装夹;立式铣镗床()100钻将孔、钻到直径工件用专用夹具装夹;摇臂钻床110扩孔钻将扩孔到要求尺寸120锪孔钻锪孔、到要求尺寸130铰精铰锥孔140钳去毛刺1
15、50钻钻孔、工件用专用夹具装夹;摇臂钻床160攻丝攻螺纹170钳倒角去毛刺180检验190入库清洗,涂防锈油第二章 CA6140机床后托架各尺寸的确定第一节 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CA6140机床后托架的铸造采用的是铸铁制造,其材料是HT150,硬度HB为150-200,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采用铸造毛坯。1.CA6140车床后托架为铸造件,对毛坯的结构工艺有一定要求:、铸件的壁厚应和合适,均匀,不得有突然变化。、铸造圆角要适当,不得有尖角。、铸件结构要尽量简化,并要有和合理的起模斜度,以减少分型面、芯子、并便于起模。、加强肋的厚度和分布要合理,以免冷却时铸件变形或产生裂纹。、铸件的选材要合理,应
16、有较好的可铸性。毛坯形状、尺寸确定的要求2.设计毛坯形状、尺寸还应考虑到:、各加工面的几何形状应尽量简单。、工艺基准以设计基准相一致。、便于装夹、加工和检查。、结构要素统一,尽量使用普通设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在确定毛坯时,要考虑经济性。虽然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样可能导致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的确定一定要考虑零件成本的问题但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在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确定后,必要时可据此绘出毛坯图。第二节 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偏差计算1.底平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17、底平面加工余量的计算,计算底平面与孔(,)的中心线的尺寸为。根据工序要求,顶面加工分粗、精铣加工。2.正视图上的三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参照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59和参考文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1-8,根据工序要求,侧面三孔的加工分为粗镗、半精镗、精镗三个工序完成。3.顶面两组孔和,以及另外一组的锥孔和毛坯为实心,不冲孔。两孔精度要求为,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参照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47,表2.3-48。可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第三章 专用夹具的设计第一节 铣平面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CA6140机床后托架零件时,需要设计专用夹
18、具。根据任务要求中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加工工艺孔夹具及铣底面夹具一套。其中加工侧面的三孔的夹具将用于卧式镗床,而顶面的四孔用到的刀具分别为两把麻花钻、扩孔钻、铰刀以及锪钻进行加工,侧面两个孔将用两把麻花钻对起进行加工。一、研究原始质料利用本夹具主要用来粗铣底平面,该底平面对孔、的中心线要满足尺寸要求以及平行度要求。在粗铣此底平面时,其他都是未加工表面。为了保证技术要求,最关键是找到定位基准。同时,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二、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可知:粗铣平面对孔、的中心线和轴线有尺寸要求及平行度要求,其设计基准为孔的中心线。为了使定位误差达到要求的范围之内,在此选用V形块定心自
19、动找到中心线,这种定位在结构上简单易操作。采用V形块定心平面定位的方式,保证平面加工的技术要求。同时,应加一侧面定位支承来限制一个沿轴移动的自由度。三、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刀具材料:(高速钢端面铣刀) 刀具有关几何参数: 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9 可得铣削切削力的计算公式: 式(2.1)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得:对于灰铸铁: 式(2.2)取 , 即所以 由金属切削刀具表1-2可得:垂直切削力 :(对称铣削) 式(2.3)背向力:根据工件受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情况,找出在加工过程中对夹紧最不利的瞬间状态,按静力平衡原理计算出理论夹紧力。最后为保证夹紧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数作为实际所需夹紧力的
20、数值。即: 式(2.4) 安全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 式(2.5)式中:为各种因素的安全系数,见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可得: 所以 式(2.6) 式(2.7) 式(2.8)由计算可知所需实际夹紧力不是很大,为了使其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决定选用手动螺旋夹紧机构。单个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2.9)式中参数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查得: 其中: 螺旋夹紧力:易得:经过比较实际夹紧力远远大于要求的夹紧力,因此采用该夹紧机构工作是可靠的。四、误差分析与计算该夹具以平面定位V形块定心,V形块定心元件中心线与平面规定的尺寸公差为。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误差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
21、规定的工序公差。与机床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式(2.10)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得:、平面定位V形块定心的定位误差 :、夹紧误差 : 式(2.11)其中接触变形位移值: 式(2.12)、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通常不超过、夹具相对刀具位置误差:取误差总和: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所设计的夹具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五、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如前所述,应该注意提高生产率,但该夹具设计采用了手动夹紧方式,在夹紧和松开工件时比较费时费力。由于该工件体积小,工件材料易切削,切削力不大等特点。经过方案的认真分析和比较,选用了手动夹紧方式(螺旋夹紧机构)。这类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夹紧可靠、通用性大
22、,在机床夹具中很广泛的应用。此外,当夹具有制造误差,工作过程出现磨损,以及零件尺寸变化时,影响定位、夹紧的可靠。为防止此现象,支承钉和V形块采用可调节环节。以便随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第二节 镗孔夹具设计一、研究原始质料利用本夹具主要用来镗加工孔、。加工时除了要满足粗糙度要求外,还应满足孔轴线对底平面的平行度公差要求。为了保证技术要求,最关键是找到定位基准。同时,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二、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可知:孔、的轴线与底平面有平行度公差要求,在对孔进行加工前,底平面进行了粗铣加工。因此,选底平面为定位精基准(设计基准)来满足平行度公差要求。孔、的轴线间有位置公差,选择
23、左侧面为定位基准来设计镗模,从而满足孔轴线间的位置公差要求。工件定位用底平面和两个侧面来限制六个自由度。三、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镗刀材料:(硬质合金镗刀)刀具的几何参数: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查表可得:圆周切削分力公式: 式(2.13)式中 式(2.14)查表得: 取 由表可得参数: 即:同理:径向切削分力公式 : 式(2.15)式中参数: 即:轴向切削分力公式 : 式(2.16)式中参数: 即:根据工件受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情况,找出在加工过程中对夹紧最不利的瞬间状态,按静力平衡原理计算出理论夹紧力。最后为保证夹紧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数作为实际所需夹紧力的数值。即:安全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由式(
24、2.5)有:式中:为各种因素的安全系数,见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可得: 所以,由式(2.6)有: 由式(2.7)有: 由式(2.8)有: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按以下公式计算,由式(2.9)有:式中参数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查得: 其中: 螺旋夹紧力:该夹具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用螺栓通过弧形压块压紧工件。受力简图如下:图2-1 弧形压块受力简图由表得:原动力计算公式 即: 式(2.15)由上述计算易得: 由计算可知所需实际夹紧力不是很大,为了使其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决定选用手动螺旋夹紧机构。四、误差分析与计算该夹具以两个平面定位,要求保证孔轴线与左侧面间的尺寸公差以及孔轴线与底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为了
25、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误差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的工序公差。孔轴线与左侧面为线性尺寸一般公差。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可知:取(中等级)即 :尺寸偏差为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得:1、定位误差(两个垂直平面定位):当时;侧面定位支承钉离底平面距离为,侧面高度为;且满足;则: 2、夹紧误差 ,由式(2.11)有: 其中接触变形位移值: 式(2.16)3、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通常不超过4、夹具相对刀具位置误差:取误差总和: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所设计的夹具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第三节 钻顶面四孔夹具设计一、研究原始质料利用本夹具主要用来钻、铰加工顶面的四孔,其中包括钻顶面四
26、孔(其中包括钻孔和扩孔,铰孔,以及锪孔,)。加工时除了要满足粗糙度要求外,还应满足孔轴线对底平面的平行度公差要求。为了保证技术要求,最关键是找到定位基准。同时,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二、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可知:顶面四孔的轴线与左侧面和后侧面的尺寸要求要求,在对孔进行加工前,底平面进行了铣加工,后侧面也是一直都不加工的侧面,因此,选后侧面和做侧面面为定位精基准(设计基准)来满足CA6140机床后托架顶面四孔加工的尺寸要求。由零件图可以知道,图中对孔的的加工没有位置公差要求,所以我们选择左侧面和后侧面为定位基准来设计钻模,从而满足孔轴线和两个侧面的尺寸要求。工件定位用底面和两
27、个侧面来限制5个自由度。三、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由资料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查表可得:切削力公式: 式(2.17)式中 查表得: 即:实际所需夹紧力: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得: 安全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由式(2.5)有:式中:为各种因素的安全系数,见参考文献16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 可得: 所以 由计算可知所需实际夹紧力不是很大,为了使其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决定选用手动螺旋夹紧机构。取,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由式(2.9)有:式中参数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查得: 其中: 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得:原动力计算公式:由上述计算易得: 因此采用该夹紧机构工作是可靠的。四、误差分析与计算该夹具以底面、侧面和顶面
28、为定位基准,要求保证孔轴线与左侧面间的尺寸公差。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误差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的工序公差。孔与左侧面为线性尺寸一般公差。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可知:取(中等级)即 :尺寸偏差为、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得:1、定位误差:定位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这里的方向与加工方向一致。即:故2、夹紧安装误差,对工序尺寸的影响均小。即: 3、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通常不超过4、夹具相对刀具位置误差:钻套孔之间的距离公差,按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五分之一取。即误差总和: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所设计的夹具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第四节 摇臂钻床夹具设计夹具是一
29、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牢固夹紧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运用于机械加工,检测和装配等整个工艺过程中。在现代化的机械和仪器的制造业中,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一直都是生产厂家所追求的目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同时也扩大各种机床使用范围必不可少重要手段。一、设计主旨 设计必须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夹具的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使用安全,有合理的装卸空间,还要注意机构密封和防尘作用,使设计的夹具完全符合要求。本夹具主要用来对40、30.2及25.5孔进行加工,三组孔尺寸精度要求为IT7,表面粗糙度Ra1.6m
30、,钻、镗、磨就足以满足其精度。所以设计时要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二、夹具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本夹具用于在摇臂钻床上加工后托架的三杆孔,工件以底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侧面和盖板平面为定位基准。为了缩短辅助时间,采用螺旋夹紧机构。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刀具:硬质合金刀具,24mm,Z=4mm切削力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9,得铣削力计算公式: 式中P钻削力 t钻削深度,72mm Sz每齿进给量,0.15mm D钻刀直径,24mm B钻削宽度,1.5mm Z钻刀齿数,4所以:P=490X241.0X0.150.74X24-1.0X1.50.9X4 =856(N)
31、夹紧力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11,查得工件以孔定位时所需夹紧力计算公式: 式中Q夹紧力 K安全系数 D工件与支撑面接触的最大长度,120mm u1工件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系数,0.2 u2工件与夹紧元件之间的摩擦系数,0.16 D1压板直径,36mm D2支撑面直径,50mm d支撑钉的直径,20mm安全系数K=K0K1K2K3K4K5K6其中 K0基本安全系数,1.2 K1加工性质,1.2 K2刀具钝化程度,1.3 K3切削特点,1.0 K4夹紧力的稳定性,1.3 K5手动夹紧时的手柄位置,1.0 K6仅有力矩时工件回转时工件与支撑面接触的情况,1.0所以:K=1.2X1.2X1.3X
32、1.0X1.3X1.0X1.0=2.4336则所需夹紧力Q=4436(N)查机床夹具手册表1-2-26,查得螺旋夹紧机构夹紧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WQ产生的夹紧力 MK实际所需夹紧力,4436N r1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当量摩擦半径,0 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摩擦角, a螺纹升角,00471 r2螺纹中径一半,11.675 螺旋副当量摩擦角,80321 除夹紧机构之外的效率,0.850.95 WQ=计算得出WQ=6989N大于所需夹紧力4436N,故本夹具可安全工作。3、定位误差的分析零件图样上规定40mm与其位置公差0.10的转角公差为750,故要求30mm 的公差小于750,则符合要求。零件图样上
33、规定30.2mm与其位置公差0.10的转角公差为1000,故要求25.5mm的公差小于1000,则符合要求。零件图样上有40mm的孔以A面为基准的平行度要求为100:0.07,则为35mm时为0.0245,与其要求公差为0.014,则符合要求。零件图样上有30.2mm,以A、B为基准的平行度要求分别为100:0.07和100:0.08,算得结果分别为:0.024和0.028,也是符合要求。三、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本夹具用于在钻床上加工后托架的底孔、锥孔。工件以底平面、侧面和顶端为定位基准,在支承钉和支承板上实现完全定位。采用手动螺旋压板机构夹紧工件。该夹紧机构操作简单、夹紧可靠。总 结为期
34、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即将结束,回顾整个过程有很多感悟。毕业论文是每个工科毕业生的必修课程,大学三年的知识都在毕业论文中得到体现,所以毕业论文不但是大学生生活完结的标志,更是为大学三年的学习所教的答卷。它不同于以往的课程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毕业论文知识面较广,几乎涵盖了三年的所学,课程设计则是主要对阶段学习的知识的巩固。2. 毕业论文主要以个人设计为主,老师起到引导作用,课程设计主要以老师指导为主。3.毕业论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要求更为严格,综合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查阅了很多资料,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但由于经验匮乏及操作不熟悉等原因,所做的论文
35、不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依据设计任务书,从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经过仔细缜密的思考,从提出论文方案,到各个零件的确定,图纸的选择,都注入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次毕业论文,不仅巩固了自己三年来所学的机械专业知识,使自己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充分地应用,真正的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也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如以前仅仅是通过实习对公差配合有所了解,而通过做本次毕业论文,查阅了许多资料和书籍,对夹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前知道的,有了更深的记忆,有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以前不知道不了解的,这次有了一个整体系
36、统的学习机会.总之,做这次论文所学习到的知识必将会成为我以后工作和生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本次论文的独立完成,我的毅力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提高了自己独立完成和分工合作完成论文项目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更多的工作经验和对机器的工作条件的了解,论文中会有许多的考虑不足,希望各位尊敬的老师不吝赐教,以利于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避免同样的错误再出现。总之,这次毕业论文是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综合模拟应用过程,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总测试,而从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是对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实战演习。因此,做毕业论文对我们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参考文献: 1 李华.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出版社
37、.19972 吴亚周. 金属切削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3 黄未来. 车工工艺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9984 刘守涌. 金属工艺与刀具.浙江大学出版社.19785 张学力. 机械制造基础.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6 黄玉清. 机床夹具设计.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7 程雪. 金属切削原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19988 王质量. 机械工艺学.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9 吴道权. 机械加工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199210 张九生.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198611 黄凯波. 金属切削工艺.上海交大出版社.2003致 谢本毕业论文顺利地完成,首先要感谢系里给予的大力
38、支持,为本设计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许多力之能及的支持,特别要感谢指导老师郭怡老师给与的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指导。因为有郭老师给与我们耐心细致的指导,所以我们遇到的疑难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才使设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郭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给我们了极其重要的帮助,所以我在这里再次向张老师表示我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答辩组各位老师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为我们所做的毕业论文进行批评斧正,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另外,衷心感谢本文所引文献的作者和编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填)题目名称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工装设计学生姓名赵宁宁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
39、06机电一体化2班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我们对夹具工装设计,将在机械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质量、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有效的促进了生产我对这次设计非常干兴趣,因为我从事了这个行业。因此,我要在所学过的专业课的基础上,认真对待这次设计,为中国的车床行业做一份微薄的贡献。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大批量生产加工需要对夹具的设计有一个很高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便于制造,降低夹具制造成本,从而降低分摊在工件上的加工成本.3、操作简单,便于工件安装(即定位和夹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工件安装时间,降低辅助工时,保证高的生产效率.三、设计(或研究)的内容1机床后
40、托架的工艺分析2. 机床后托架的工艺分析3专用夹具的设计4工艺路线的拟定5镗孔夹具设计6钻顶面四孔夹具设计四、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1、 多方对比,参考所选资料和网站,引用自己需要的文字,综合成自己的内容;2、 认真结合所学知识及其实习所体会到的,自己不懂的地方多方请教老师和同学;3、 参考权威的网站;4、 参考和运用自己所学课本;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1、 在工厂请教师傅和技术员,获得所需的资料;2、 参考网站;3、 参考所学课本4、 请教老师和同学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年 月 日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学 号姓 名班 级系 别专 业答辩时间设计(论文)题目参加答辩教师姓名教师提问情况记录学生回答情况记录综合评定